《中国微生物学会197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求取 ⇩

柞蚕空胴病的研究(二)柞蚕空胴病病原菌——柞蚕链球菌的鉴定 王大耜等1

江西省1140株沙门氏菌菌型鉴定 何晓青等1

一、基础微生物1

蚀孢粘菌小孢囊的形态观察 江伯英等2

A群脑膜炎奈瑟氏菌的细菌素分型 翁超然2

圆盘电泳在苏芸金杆菌变种鉴定上的应用 李兆麟等3

用热解气相色谱法鉴定苏芸金杆菌变种的初步探讨 李兆麟等4

脑膜炎奈瑟氏菌细菌素分型 何晓青等4

易北河弧菌的血清学分类研究 宋元鍉等5

一株啤酒八迭菌病病原菌的鉴定 齐义鹏等6

甲烷氧化菌的分离与鉴定(一)甲烷氧化菌混合株的某些特征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甲烷单细胞蛋白研究小组6

由原油产生胞外多糖的细菌菌株74-230的研究 王修垣等7

微生物科学的新分支——枝原菌学(文略) 罗明典8

诺卡氏菌科分类的研究 诺卡氏菌属的分类 阮继生等8

大肠杆菌和二种弧菌对丝状绿藻及有关化学物质的趋化性试验 吴人坚等8

一株甲醇利用细菌——弗氏柠檬细菌 四川大学微生物专业甲醇蛋白组8

 小单孢菌属分类的研究(二)两个小单孢菌新种 邓宇秀等9

链霉菌科分类的研究(三)钦氏菌属中的二个新种 张国伟等10

里杜霉素产生菌的分类学 陈惠勤等10

红玉色素及其产生菌的研究(一)链霉菌属一个新种——红玉色链霉菌 江东福等11

钦氏菌属的一个新种 陈礼仁等11

农用抗菌素的研究(一)产生菌的分类鉴定 阎逊初等12

游动放线菌科分类的研究(三)链孢囊菌属的分类 阮继生等12

游动放线菌科分类的研究(四)指孢囊菌属的分类 阮继生等13

“16A-6”农用抗菌素产生菌的分类鉴定 陈昭容等14

嗜热放线菌类群分类的研究(三)小多孢菌属的分类鉴定 卢运玉等14

嗜热放线菌类群分类的研究(一)嗜热链霉菌的分类鉴定(2) 卢运玉等15

对游动放线菌科分类问题的几点看法(文略) 宋尚直15

几株用于工业生产的白地霉的鉴定 张纪忠等16

酵母菌泛醌类反相薄层层析的定性计算方法 张光兴等16

镰刀菌属可溶性蛋白质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型的比较及做为分类标准可能性的研究 周与良等17

福建省的鬼笔菌目 黄年来17

福建省的黑木耳属 黄年来18

鸡?及其驯化中的一些问题(文略) 黄年来18

云南青霉和曲霉的研究(一)青霉和曲霉在云南不同生态地区的分布 周应揆等18

甲醇利用微生物的研究(一)甲醇利用酵母的分布与鉴定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甲醇单细胞蛋白组、酵母分类组19

用细菌突变试验检测致突变因子和致癌因子的初步报告 徐友梅等20

我国土壤中芽孢杆菌的生态分布 曹正邦20

海藻养殖区海洋酵母生态分布特点 刘秀云等21

黄土区几种主要土类放线菌的分布、组成和拮抗性能的研究 罗素群21

室温下放线菌和霉菌菌种保藏报告 方善康22

紫云英根瘤菌的冻干和保藏 蒋亚平等22

球衣细菌的纯种分离、鉴定和保存 翁稣颖等22

伊通白蘑圈的研究(二)所产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之分析鉴定 程玉华等23

伊通白蘑圈的研究(一)圈中地下菌丝体活动规律及其与植物之关系 程玉华等23

郑州市郊土壤中的真菌 万金精24

混合培养中几株真菌对氧化硫硫杆菌的生长和硫的氧化的影响 颜望明等24

降解酚类高效菌株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 王孔星等25

蛋白质侧链修饰剂对红曲霉葡萄糖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杨寿钧等25

猪苓多糖的分离及其性质的初步研究 潘文君等26

红曲霉葡萄糖淀粉酶的肽图谱 李钦等26

红曲霉葡萄糖淀粉酶活力的影响因子 戈苏国等27

红曲霉葡萄糖淀粉酶的同形酶的提纯与肽链的探讨 严自正等27

红曲霉葡萄糖淀粉酶的底物特异性研究 王杨声等28

利用牛肝过氧化氢酶结晶测定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李钦等29

红曲酶葡萄糖淀粉酶的紫外吸收光谱的研究 严自正等29

液体培养中毛霉的二形现象 杨彭年等30

L-天门冬酰胺酶和L-半胱氨酸的相互作用和构象特征 何忠效等31

从康氏木霉中快速、简便地分离纯化C1酶的方法及酶性质的研究 那安等32

康氏木霉β-葡萄糖苷酶的结晶与电镜观察 汪大受等32

几个T4突变体诱导产生T4RNA连接酶活力的比较 蒋新峰等33

从T4DNA连接酶基因(基因30)无性繁殖系中提取连接酶及其活力测定 杨歧生等33

在制备T4DNA连接酶、RNA连接酶、多核苷酸激酶中,几种T4突变体的培养条件试验 蒋新峰等34

竹黄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 方积年等35

枯草杆菌DNA的分离提纯与鉴定 梁业楷等35

用酰基化反应提高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黄嘉裕等36

用毛霉作酶源以腺嘌呤为底物酶促合成ATP的某些条件 詹谷宇等36

绿脓杆菌中氨基糖苷类抗菌素钝化酶的研究 杨蕴刘等37

铜绿色极毛杆菌的诱变株B625石油发酵生产蛋白酶的条件 周士惠等38

光对光合细菌固氮酶功能和合成的影响 陈汉才等38

紫色非硫光合细菌铁氧还蛋白的分离及其还原特性的研究 吴梦淦等39

谷氨酸生产菌AS1.542谷氨酸合成酶的存在及其某些性质的研究 程玉华等40

多核苷酸磷酸化酶稳定性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固定化酶组40

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稳定性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固定化酶组41

霉菌α-半乳糖苷酶分解棉子糖的初步研究(二)酶的鉴别和活力测定 黑龙江省应用微生物研究所酶组41

霉菌α-半乳糖苷酶分解棉子糖的初步研究(三)高产菌株的分离筛选 黑龙江省应用微生物研究所酶组42

纤维素酶形成的研究(一)纤维素对木霉2559纤维素酶诱导形成的作用 江益良等42

一种研究核酸的电镜方法——BAB方法 朱以桂等43

木霉胞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纤维素酶活性的相关性探讨 黄克服等43

枯草杆菌1398的蛋白酶酶谱 蒋承浚等43

热带假丝酵母Y-17的过氧化氢酶的研究 李祖义等44

大肠杆菌中酮(醛)蛋白质的考察 李禄先等44

酵母线粒体生物发生的研究(一)酵母线粒体去葡萄糖阻遏过程中内膜酶系及膜蛋白的变化 林治焕等45

酵母线粒体生物发生的研究(二)酵母线粒体去葡萄糖阻遏过程中氧化磷酸化及NADH脱氢酶活力的变化 陈受宜等46

一株侧孢芽孢杆菌产生的细菌溶解酶的研究 江慧修等46

链霉菌孢子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丁鉴等47

细菌L型的形成和观察 乔宝义等47

氨基酸生物合成调节机制的研究(二)L-异白氨酸、L-缬氨酸生物合成酶的调节控制 唐任天等48

一株乳酸菌细胞壁上的凝集淀粉因子的研究(一)电子显微镜观察 徐浩等48

正烷烃的微生物代谢(一)假丝酵母的代谢产物及途径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烃代谢组49

毛霉的戊糖支路代谢与嘌呤核苷酸的酶促分段合成 邓邦权等49

尿素对热带假丝酵母多倍体变种合成长链二元酸途径的调节 沈永强等50

控制副产物氨基酸积累提高谷氨酸发酵产量的研究 程玉华等51

谷氨酸生产菌B—9代谢的初步研究 黄克服等51

假单胞杆菌代谢产物的研究 戴祥鹏等51

物理因子对发光细菌作用的初步观察 李家恕等52

钙和有机酸对晚疫病菌的作用 黄河等52

营养和供氧对毛霉的菌体发育和EMP酶系形成过程的调节 杨彭年等53

产胶棒状杆菌石油发酵多糖的研究(二)产胶棒状杆菌的营养要求 南开大学生物系微生物教研室54

产胶棒状杆菌石油发酵多糖的研究(三)多糖的组分与分子量 南开大学生物系微生物教研室54

产胶棒状杆菌石油发酵多糖的研究(四)产胶棒状杆菌对原油的利用 南开大学生物系微生物教研室54

毛霉的核酸及其有关物质的胞外渗透与再合成的研究 邓邦权等55

微生物胞外多糖的结构与功能(文略) 赵大健等55

黄单胞菌发酵产生酸性多糖研究的初报 南开大学生物系微生物教研室55

泛醌(辅酶Q)在酵母中的分布及其某些规律 张光兴等56

在自由蒸发条件下测定DNA碱基对解链温度时溶液膨胀效应的校正 王修垣等57

金黄色葡萄球菌S19四环素抗性质粒及青霉素酶质粒DNA的分离及电泳、电镜的观察 范云六等57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机制的研究(一)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青霉素酶的研究 陈知本58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机制的研究(二)大黄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耐药质粒的消除作用 陈小英58

限制性内切酶EcoR Ⅰ简单快速分离法 黄永昌等59

限制内切酶EcoR Ⅰ和BamH Ⅰ双酶水解的λDNA片断的分子无性繁殖 陈燕等59

λ—pBR322重组质粒对四环素敏感性及稳定性的研究 范云六等60

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从质粒ER396转座到噬菌体φ80基因组的研究 张景六等61

转座子Tn 2在大肠杆菌K12乳糖操纵子中插入特性的初步观察 王敖全等61

大肠杆菌核糖核酸酶缺失突变株的筛选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二室核酸组62

质粒RP4对质粒pFD10抗性基因表达的影响 张伯生等62

枯草杆菌依赖链霉素寡孢子突变体及其核糖体蛋白质 翁曼丽等63

根瘤菌固氮基因定位的初步研究 宁林夫等63

枯草杆菌作为基因克隆化系统的研究(文略) 汤懋竑等64

枯草杆菌ATCC6633菌株和168菌株链霉素位点的比较 童克中等64

几种芽孢杆菌DNA的同源性 马志方等65

鸡新城疫疫苗病毒介导细胞融合(文略) 韩燕等65

pUB110质粒转化枯草杆菌Ki-2株及其突变体的研究 汤懋竑等66

枯草芽孢杆菌SR22基因的分离方法 门大鹏等66

芽孢杆菌中的抗四环素质粒 周桢林等67

多粘芽孢杆菌AS1.794质粒的分离与鉴定 徐婉学等67

卡那霉素产生菌Kp958-4菌株中与抗菌素产生有关的质体转化 王岳五等68

用原生质体作遗传转化受体的初步探讨 郭兴华等68

T4连接酶基因无性繁殖系的表达(三)PAM158无性繁殖系四环素抗性的恢复及其质粒DNA分子量的变化 王雪松等69

噬菌体T4基因42无性繁殖系C-20的异常互补作用 陈玉梅等69

链霉素产生菌——灰色链霉菌质粒(SGP1)的转化研究 庄增辉等70

一个圆褐固氮菌的转导系统 杜千有等70

卡那霉素耐药菌的R因子——单元R85的分离 蔡润生等71

灰色链霉菌高温突变株(45-3)链霉素生物合成途径阻断位点的研究 薛禹谷等71

放线菌质体的分离和电镜研究 蔡润生等72

庆丰链霉菌质粒DNA的分离和电镜观察 郑幼霞等72

灰色链霉菌质粒DNA复制过程的电镜观察 薛禹谷等73

甲型肉毒杆菌的毒素产量变异的研究 温肇荣等74

质体参与抗菌素生物合成的可能性 蔡润生等74

金霉素链霉菌无活性菌株回复突变的研究 汤建中等75

啤酒酵母球红霉素抗药性基因的遗传分析 蔡金科等75

地中海诺卡氏菌合成力复霉素代谢调节的研究 焦瑞身等76

酒精酵母杂交育种 蔡金科等77

玉米黑粉菌黑色素产生的调控 陆师义等78

卡那霉素链霉菌耐高浓度卡那霉素的高产菌株的选育 杜润泮等78

井冈霉素产生菌的选育 周良玮等79

庆丰霉素高产菌株的选育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微生物室农抗组80

甲基磺酸乙酯对吸水链霉菌井冈变种的诱变效应 颜亨震等80

奇放线菌素产生菌壮观链霉菌的诱变育种 内蒙古大学生物系微生物教研室81

纤维素酶产生菌激光诱变育种初步报告 任守让等81

铜绿色极毛杆菌腺嘌呤缺陷型菌株B625的安全性试验 赵云泉等82

展青霉4541菌株的耐前体突变株的选育 吴松刚等82

直接筛选纤维素酶脱阻遏变株的凹斑法 丁达明等83

用60钻丙种射线处理几种微生物的初步观察 韦家槐等84

α-淀粉酶解除阻遏的组成性突变株的诱变育种 童剑婵等84

黄曲霉AS3.2789的诱变育种 北京日用化学一厂等85

L-4氧代赖氨酸及其衍生物的抗真菌活性 张鸿龙等85

呼吸法快速测定防腐剂毒效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微生物腐蚀防护组86

有趣的超(亚)微生物 朱为庆等86

L-4氧代赖氨酸在动物体内有效浓度的测定(文略) 吴淑云等86

化石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朱为庆等87

微生物数值分类法中电子计算机程序编制方法简介 赵玉峰等87

培养基简易分装器(文略) 吴文礼88

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快速检验生乳细菌总数研究(文略) 杜茂昌88

大肠菌群在食品中快速检验研究报告(文略) 杜茂昌88

用双相琼脂扩散法鉴定肉毒毒素及肉毒杆菌 温肇荣等88

临界点干燥法在电镜观察链霉菌孢子形态上的利用 丁鉴等89

玉米浆用作培养细菌基础液的研究 邬光惠等89

二、病毒学91

流感病毒诱导变异的研究(一)实验室获得一株超出亚型范围的流感病毒突变株 朱家鸿等91

1977年夏和1978年春分离的二种不同型甲型流感病毒 南京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组慢支组92

从树枝状角膜炎患者眼结膜囊分泌液中分离出疱疹病毒 武汉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92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毒分离与鉴定的初步报告 武汉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93

从脑脊液分离培养病毒 裴润方等93

流感病毒在鸡胚单层细胞上的空斑形成和药物抑制空斑形成的观察 刘若英等94

广州地区125例婴幼儿腺病毒肺炎病原学研究 常汝虚等94

病毒唑在实验室抗病毒效果和临床治疗流感效果观察(文略) 湖北省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室95

我国植物类病毒的初步调查和鉴定 田波等95

感染烟草花叶病毒的烟叶中依赖于RNA的RNA复制酶的初步提纯 覃秉益等96

新疆花椰菜花叶病毒的研究 王小凤等97

烟花叶病毒的人工诱变弱株系及其对烟和番茄的保护作用 张秀华等98

花椰菜花叶病毒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马德芳等99

两种花生花叶病毒的比较研究 史春霖等100

产黄青霉病毒的稳定性和体内病毒滴定度的研究 梁平彦等100

植物病毒的分散基因组和多粒体系(文略) 四川大学微生物专业植物病毒遗传组101

从红皮病猪分离到一株病毒的初步鉴定 杜念兴101

扁剌蛾核多角体病毒的观察及试验研究 安徽省农科院植保所生防室等101

大尺蠖核型多角体的研究及应用初报 甘运凯102

圆褐固氮菌转导噬菌体DC—5.1的电镜观察及其某些特性的研究 范成英等102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溶原性转换和前噬菌体的取代 王家驯等103

噬菌体T7及其脱氧核糖核酸的分离鉴定 崔道珊等103

RNA噬菌体的分离培养与诱变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二室核酸组103

支原体膜结构与功能的冰冻断裂电镜观察 黄芬等104

支原体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和若干种支原体标准血清、菌种系统的初步建立 胡宗汉等104

支原体综述(文略) 乔莉等105

杆状病毒在原代血球细胞中的复制:病毒套膜的获得 谢天恩等105

短小芽孢杆菌噬菌体的分离和鉴定 蒋如璋等106

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噬菌体的分离及其溶菌谱的测定 潘若男等106

马铃薯Y病毒抗血清制备和诊断方法的研究 张鹤龄等107

用乳胶凝聚试验诊断马铃薯X、Y病毒的研究 郭素华等108

大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应用 彭辉银等109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不同分离株的活性比较 刘勇等110

家蚕软化病病毒的分离与形态结构 张立人等110

一株新密(核)病毒的分离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病毒分类鉴定组111

甲型流感病毒多肽抗原分离提纯 江西医学院 江西省医学科学研究所放射免疫协作组112

不连续对流免疫电泳检测家蚕软化病病毒 柯丽华等112

合肥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分离 杨造伦等113

15种脊椎动物病毒及其在细胞内复制过程的超微形态研究 北京大学生物系病毒与细胞组114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文略) 邹翘华等114

荧光抗体法检测支原体 贺慕严114

棉小造桥虫多角体和菜粉蝶颗粒体病毒单感染和交叉感染病毒包涵体蛋白质的电泳测定 梁东瑞等115

菜粉蝶颗粒体病毒杀虫剂的试制和应用(文略) 梁东瑞等116

两种颗粒体病毒对小菜蛾和菜粉蝶的单感染、交叉感染和混合感染试验及其应用效果(文略) 刘年翠等116

甲基纤维素和琼脂对疱疹病毒2型空斑形成的影响 郑嘉安等116

三、工业微生物学117

有机氮源对争光霉素发酵组份改变的影响 虞悝等117

PYP争光霉素的初步研究 虞悝等117

争光霉素A2的发酵 虞悝等118

快中子诱变株龟裂链霉菌1626的诱变研究 吴振倡118

青霉素产生菌产黄青霉绿色孢子菌种194诱变育种的初步研究 俞敦年等119

EMS诱变龟裂链霉菌的初步结果 吴振倡119

结链霉菌AS4.1006产两性霉素B的发酵条件研究 虞和慈等120

诺卡氏菌4.918产利福霉素的发酵条件 朱宏娟等121

麦迪霉菌遗传变异的一些研究 袁丽蓉等121

链霉菌410产生的抗生素研究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医用抗菌素组121

抗油橄榄病抗菌素产生菌的筛选 胡厚芝等122

石油酵母代粮用于多抗霉素发酵 王大珍等122

红霉素链霉菌2-62菌株溶源性的确证与特性 张筱玉等123

数学设计方法用于抗菌素产生菌最佳培养条件的选择 朱宏娟等124

黑曲霉变异株AS3.4309产葡萄糖淀粉酶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糖化酶组124

产β-淀粉酶菌种的筛选、产酶条件和(粗)酶性质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糖苷酶组125

α-淀粉酶浅盘固体发酵的含水量试验 新乡师范学院生物制品厂125

灰黄霉素新产生菌淀粉酶活力及特性的研究 鲍运森等126

黑曲霉3,4309糖化酶性质和糖化条件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糖化酶组126

诱变育种提高黑曲霉3.40菌株酶活的研究 四川省食品工业研究所127

用发酵液制备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及酶反应器的研究 寇秀芬等127

葡萄糖淀粉酶高活力菌株1015的选育 于连福等128

α-细菌淀粉酶新菌种TUD-127的选育与扩大试验 周福大等129

用石油发酵碱性蛋白酶的菌种筛选 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第一研究室酶组129

产胶棒状杆菌石油发酵多糖的研究(五)细菌多糖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试验研究 南开大学生物系微生物教研室等130

石油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 郑兆鑫等130

药用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的提纯和性质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蛋白酶组130

药用枯草杆菌蛋白酶的提纯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蛋白酶组131

粘土吸附蛋白酶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131

解脂假丝酵母6M80产脂肪酶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脂肪酶组132

产纤维素酶木霉9023菌株培养条件的研究 杨上洸等132

高活性纤维素酶菌株778-1的形态特征和产酶条件的研究 王义甫等133

嗜热放线菌的葡萄糖异构酶应用研究(一)菌种分离筛选及某些应用特点 贺家明等134

放线菌葡萄糖异构酶的固定化 刘自镕等134

酶法生产7-氨基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的研究 王祯祥等135

链霉菌产葡萄糖异构酶的研究 徐子渊等135

研制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 吴林德等136

青霉素酰化酶产生菌的筛选和酶形成条件的研究 张启先等136

大肠杆菌AS 1.76青霉素酰化酶形成条件的研究 乐华爱等137

大肠杆菌E110产酶条件的研究 韩文珍等138

二醋酸纤维固定化大肠杆菌细胞裂解青霉素G制备6-氨基青霉烷酸 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第三室138

硼化物对细菌淀粉酶的稳定作用 李庆余等139

液体石蜡发酵柠檬酸产生菌的研究 氟乙酸敏感株的获得及其与亲株的比较 徐子渊等139

孢子接种量对黑曲霉5016发酵柠檬酸的影响 徐定邦等140

蛋白质对黑曲霉C4酸性蛋白酶的诱导及与柠檬酸发酵的关系 李文通等140

柠檬酸发酵促进因子的提取及其作用的初步分析 李文通等141

解脂假丝酵母19-2变异株利用正癸烷产生癸二酸及其制取尼龙1010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等142

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化明胶膜的特性 李之浩等142

利用液体石蜡发酵生产丁二酸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有机酸研究组143

用皱褶假丝酵母固定化细胞生产L-苹果酸的扩大试验 杨廉婉等143

液体石蜡发酵生产反正烯二酸(三)诱变处理菌种提高产酸率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反丁烯二酸研究组144

从浓香型白酒窖泥中筛选出一株产己酸的菌种 刘复今等144

液态法优质白酒的研究:己酸菌的选育与应用 李淑文等145

菲氧化菌的分离和产生1-羟基,2-萘酸的条件 法幼华等146

A环饱和甾体的微生物转换作用(二)用Tigogenin的中间体生产氢化可的松 法幼华等147

甾族化合物微生物转换作用的研究(二)蓝色梨头霉AS 3.65的C-11OH基化作用 法幼华等147

甾族化合物微生物转换作用的研究(三)微生物法制备确炎舒松-A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甾体转化组等148

酵母合成麦角甾醇的研究 法幼华等148

3’-(5α-3β,17β-双羟基-雄甾烷-17α)-丙酸内酯的微生物转化——螺旋内酯甾的合成 殷芝华等149

5α-△9(11)16α甲基3β,17α,21三羟基孕甾烯20酮基3β,21双醋酸酯的微生物转化 张丽青等149

A/B反式和A/B顺式C16,17环氧甾体的微生物转化 吴照华等150

球孢白僵菌对17α,21-二羟基-孕甾-4-烯-3,20-二酮的11α羟基化的研究(一)OH基化菌选择与转化产物的确认 杨顺楷等150

半连续发酵法制备氢化泼尼松(文略) 杨启瑞等151

球孢白僵菌对17α,21-二羟基-孕甾-4-烯-3,20-二酮的11α羟基化的研究(二)化合物S11α-OH基化条件的探讨 曾本秀等151

维生素C二步发酵的研究(一)以L-山梨糖为原料形成维生素C中间体菌株的筛选和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维生素C二步发酵组等152

D-异抗坏血酸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的研究 许鸿发等152

泸州大曲酒窖泥微生物生态分布和嫌气发酵特征 吴衍庸等153

泸州大曲酒发酵过程微生物数量变化及发酵动态 吴衍庸等153

泸州大曲酒麦曲中发酵微生物的数量与组成 吴衍庸等154

啤酒的细菌病害——八迭菌病 齐义鹏等155

应用多因素正交优选法进行酶法糖化制啤酒的试验 盛玲玲155

淀粉水解糖发酵甘油的研究 吕织云等156

发酵法生产甘露醇的研究 任玉岭等156

银耳深层培养的研究 林树钱等157

蜜环菌固体发酵的研究 林树钱等157

金华火腿微生物研究(一)火腿微生物的人工接种及缩短火腿生产周期的探索 陈士怡等158

金华火腿微生物研究(二)火腿微生物人工接种试验所生产之火腿游离氨基酸的比较测定 游树鹏等158

利用豆腐厂废水培养酵母的试验 新乡师范学院生化微生物教研组159

拟内孢霉及产朊假丝酵母(或白地霉)混合培养生产单细胞蛋白的试验 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第二室159

甲醇利用菌的研究(二)甲醇利用酵母的营养要求与培养条件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甲醇蛋白组160

酵母菌利用正烷烃产生长链脂肪酸的研究(一)菌株的筛选和发酵条件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160

酵母菌利用正烷烃产生长链脂肪酸的研究(二)AS 2.1399菌株的选育、发酵及产生的脂肪酸在浮选上的应用 谭蓓英等161

饲料用石油酵母的研究 王大琛等161

石油烃连续发酵用内循环空气提升式发酵罐 王大琛等161

正烷烃酵母连续发酵工艺研究 方凤山等162

假丝酵母在石油烃生长中的二型现象 许兴妹等162

热冲击酶解法脱除石油酵母核酸 李样鹏等163

低盐度法从石油酵母中提取核糖核酸 郑崇直等163

石油酵母类脂物的分析 李祖义等164

石油发酵副产物用于非硫化矿浮选的研究 王大琛等165

石油酵母废水的化学与生化处理 李祖义等165

非硫光合细菌对高浓度有机废水分解能力的试验 翁稣颖等166

珊瑚色诺卡氏菌No.11分解丙烯腈活力的诱导形成 杨惠芳等167

松花江佳木斯段微生物污染江水的研究 王公宽167

硝基炸药的微生物转化、降解及其废水生化处理的研究概况(文略) 杨彦希等168

酵母和绿藻吸收放射性同位素 陶增欣等168

季胺盐抑制循环冷却水中微生物腐蚀危害的研究 吕人豪等169

中南地区地下水微生物及其对给水设备腐蚀影响的调查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微生物腐蚀防护组169

丹江口水利枢纽大坝水下金属结构的微生物腐蚀调查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微生物腐蚀防护组170

难燃液压油微生物腐蚀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微生物腐蚀防护组170

地下管道沥青护层微生物腐蚀研究(一)煤焦沥青与石油沥青抗微生物腐蚀效果的调查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微生物腐蚀防护组171

地下管道沥青护层微生物腐蚀研究(二)管道护层材料的抗微生物试验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微生物腐蚀防护组171

地下管道沥青护层微生物腐蚀研究(三)腐蚀石油沥青的微生物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微生物腐蚀防护组172

地下管道沥青护层微生物腐蚀研究(四)塑化煤焦沥青抗微生物护层材料的合成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微生物腐蚀防护组172

氧化硫硫杆菌或氧化铁硫杆菌溶浸浙江省含矾石煤的初步研究 冯孝善等173

抗微生物侵蚀的橡胶防水卷材的研究 吕人豪等174

胜利油田三区注水层的微生物分布与注水水质的变化 王修垣等174

东风油田注水层的微生物学研究 王修垣等175

排硫杆菌的分离及其脱硫的可能性 杨惠芳等176

海洋微生物对底质中石油净化能力的测定技术 蔡铭昆等176

海洋微生物对水中石油净化能力的测定技术 蔡铭昆等177

近十年来龟裂链霉菌诱变育种的研究成果(文略) 吴振倡177

国外细菌多糖的研究概况(文略) 杜家福177

微生物生物碱研究的进展和展望(文略) 李家藻178

矿冶工业中的微生物(综述) 裘荣庆178

嗜热嗜酸微生物及其应用研究(文略) 李雅芹178

微生物在石油勘探开发上的应用(文略) 李庆余等178

争光霉素A5(平阳霉素)发酵研究 虞悝等178

低棉酚棉子粉作为青霉素发酵氮源的试验研究 俞安定等179

抗稻瘟抗菌素891的研究 陈礼仁等180

抗菌素K-75的分离及其理化生物性质的研究 郑之新等180

“23-16”抗菌素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微生物研究室181

大环内酯类抗菌素筛选方法的研究 叶清泉等181

提高产气气杆菌10016异淀粉酶活力及扩大应用的研究 轻工部食品发酵研究所异淀粉酶小组182

耐高渗压酵母发酵法生产甘油的研究 诸葛健等183

奇放线菌素的试制及对鸡、猪枝原体病防治的研究 内蒙古大学生物系微生物教研室等184

自吸式充气发酵罐在酶制剂及酵母生产中的应用 轻工部食品发酵研究所设备组184

泸州老窖大曲酒中微生物类型及用麸皮进行纯培养的初步试验 黄永秀184

甲烷氧化菌菌体蛋白絮凝方法的研究 黄永秀等185

微生物多糖类的生产和应用(文略) 傅建生185

(四)农业微生物学187

接种根瘤菌的结瘤率决定于菌系的专适性和寄主的遗传性 樊庆笙等187

紫云英根瘤菌引入陕西后的研究和应用 曹正邦等187

棕色固氮菌固氮酶钼铁蛋白中含钼铁活性小分子组分的研究 庄宗浩等188

固氮酶钼铁蛋白中两种铁硫簇性质的探讨 梁寅初等189

棕色固氮菌中一种含细胞色素b的铁蛋白 李六蒂等190

棕色固氮菌230固氮酶的研究(一)铁钼蛋白中铁钼辅因子的分离 戴祥鹏等191

棕色固氮菌氧保护因子的初步研究 李佳格等191

紫云英根瘤菌与自生固氮菌进行生物固氮时的电子供体 罗贤安等192

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体系结瘤组分与固氮组分的分离和重组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王书锦等193

大豆根瘤菌及其应用的研究 王书锦等193

花生根瘤菌高效菌种选育的研究(一)菌株的分离筛选和盆栽接种试验的有效性 陈砺廷等194

花生根细胞愈伤组织培养和花生根瘤菌自生固氮作用的初步探讨 陈砺廷等195

棉花和玉米叶际固氮菌应用技术研究 河北省科学院微生物所生物固氮室196

水稻根系细菌类群分析 陈家平等196

水稻根系固氮微生物的研究初报 曹燕珍等197

马唐根瘤内生菌的分离与宿主回接初试 稻麦结瘤共生固氮课题组197

关于共生固氮菌寄主专一性问题的研究进展(文略) 罗明典198

分子育种在共生固氮方面应用的前景(文略) 罗明典198

磷细菌83-2的增产效果和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山东农学院农药厂198

高效溶磷菌种的分离筛选及其对天然磷矿粉的转化作用 张叔风等199

黑曲霉F028菌株溶解磷矿粉的肥效试验 石国昌等200

溶磷无花果曲霉及其溶磷机理的研究 张叔风等200

溶磷真菌AS溶磷作用的研究 陕西省农科院土肥所微生物组201

芽孢杆菌74型解磷微生物新品系的研究 李淑高202

假单孢菌8-1号菌株应用效果的研究 贾醉公202

白浆土微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汤树德203

培养“5406”抗生菌用的培养基 冀鹤鸣等203

“5406”抗生菌的考察报告 冀鹤鸣等204

沼气池中产氢细菌的研究 刘克鑫等204

井岗霉素发酵工艺研究 沈寅初等205

农用抗菌素井岗霉素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浙江海宁农药厂205

井岗霉素饼土制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 黎少苏206

农用抗菌素660B的研究 什英娣等206

抗白粉病抗菌素V-28B的研究 戴仙文等207

抗生菌防除棉花枯萎病研究 樊庆笙等207

杀虫素V-58的研究 戴仙文等208

杀虫素32研究初报 欧阳谅等208

77-T8杆菌的初步研究 黑龙江省巴彦县林业局林木病虫害防治站等209

农抗26号杀虫素的研究 项伯衡等209

苏芸金素的研究(一)苏芸金素的产生及其对种内交互拮抗作用的研究 聂延富等210

苏芸金杆菌生长代谢中氨基酸的影响(文略) 陈丽琼211

苏芸金杆菌026对粘虫的防治效果 辽宁师范学院生物系微生物研究室等211

苏芸金杆菌的研究(文略)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苏芸金杆菌研究组212

微生物消灭蚊子苍蝇的研究近况及其展望(文略) 罗明典212

小麦白杆病病原菌的初步研究 李家藻等212

“鲁保一号”菌的研究应用概况 刘志海213

利用担子菌提高纤维废物营养价值的研究(一)菌类的选择和原料的比较 高培基等214

利用担子菌提高纤维废物营养价值的研究(二)半固体生料培养方法 高培基等214

利用担子菌提高纤维废物营养价值的研究(三)预处理方法的研究 高培基等215

伊通白蘑圈的研究(三)子实体提取物对大豆的增产作用 王金堆等215

黑木耳及其栽培(文略) 黄年来216

抗稻白叶枯抗菌素的筛选研究 周廷华216

几种豆科作物根瘤放氢现象的调查研究 黎耀辉等217

根瘤菌在纯培养下的固氮作用 蔡金芝等217

田菁根瘤菌研究初报 万金精218

绿肥掩青后土壤中放线菌数量的变化 张春娥等219

浙江省主要水稻土中自生固氮菌的调查研究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自生固氮组219

两种水稻根际细菌固氮作用的初步研究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固氮组220

苏云金芽孢杆菌群的分类鉴定及其在我国的分布 袁砚修221

苏云金杆菌对家蚕及四种夜蛾科害虫的毒力比较试验 罗绍彬221

“018”杀虫菌的初步研究 袁砚修等222

绿穗霉377号菌株的研究 李荣森等223

黑曲霉介磷效果研究初报 贾凤菊223

“5046”抗生菌的保藏及其在保藏过程中变异情况的初步观察 张英莲224

对我国微生物农药前途的探讨(文略) 吴海昌224

水稻根系结合性共生固氮的研究(一)水稻根内存在固氮微生物 吴文礼等225

固氮放线菌的研究 张宪武等226

荧光抗体间接法在测定紫云英根瘤菌接种回收率上的应用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226

柽麻根瘤菌抗药菌株接种回收率测定试验 贾醉公等227

(五)医学微生物学229

我国钩端螺旋体的血清型分类及23个新血清型菌株的报道 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菌苗室钩端螺旋体组229

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清型分布的研究 黑龙江省应用微生物研究所等229

广州地区207株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血清学分群及对药物敏感性试验 刘守芝230

天津地区牛乳中检出大肠杆菌群分型的研究 杜茂昌230

在牛乳大肠杆菌检验时绿浓杆菌乳糖发酵型的检出 杜茂昌231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调查研究 吴光先231

坏死性肠炎病原学探讨 姜允涛等231

沙门氏菌荧光抗体快速检验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应用 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等232

肠道杆菌耐药性传递实验续报 徐承荫等232

我国人群风疹抗体的首次探讨 戴斌等233

百白破三联混合制剂对预防百日咳病的效果观察 丁兆松233

影响E玫瑰花试验一些因素的探讨 陈善华等234

一种防御绿脓杆菌感染的内毒素蛋白疫苗 黑龙江省应用微生物研究所等234

金葡菌素免疫效应的研究 黑龙江省应用微生物研究所免疫研究室等235

淋巴细胞毒试验条件摸索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免疫组236

选育痘苗高度减毒弱毒株及其遗传稳定性的研究 杨鸿飞等236

灵菌素的研究 黑龙江省应用微生物研究所灵菌素组237

从一名疑似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中分离一株假结核耶氏菌 孙治安238

黄芪党参对结核杆菌生长作用的探讨 苏州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组238

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检测(文略) 吴光先239

尿路感染细菌学诊断的研究(二)尿路感染细菌学检查方法的探讨 黄谷良等239

白血病发热患者的微生物学检查及易感因素的探讨 蒋闺臣等240

乳胶凝集反应对炭疽芽孢快速检出的实验 王世若等240

用豚鼠自动皮肤致敏法探讨破伤风类毒素的致敏反应 兰州、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协作组241

从微生物的多胺代谢探讨肿瘤研究的新途径(文略) 虞悝241

海南岛五县市不同人群中HBsAg的分布及HBeAg检测 海南医专微生物教研组等241

用微生物诱变试验快速检测真菌的致癌性的研究 张纪忠等242

肝疾病免疫吞噬反应测定的初步探讨 司徒玉242

肺原性心脏病患者扶正固本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状态观察 黑龙江中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等243

个体基固型网络学说(文略) 朱锡华243

用中草药提高机体免疫的研究初报 余国华244

简易鞭毛染色法 苏州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组244

绿脓杆菌液体振荡培养的研究 黑龙江省应用微生物研究所免疫研究室245

紫丁香抗菌有效成分的研究 黑龙江中医学院微生物教研组等245

循环透析培养破伤风毒素的研究 包昌树等246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对破伤风菌产毒的影响 包昌树等246

不锈钢小罐培养破伤风毒素试验 包昌树等247

根据细菌增殖规律结合临床治疗需要改进检验方法(文略) 张育民等247

维酶素在医学上的应用 唐品志248

刚果红乳胶絮状沉淀试验检测甲种胎儿蛋白的研究 俞炳麟248

关于试制国际通用鸡枝原体标准抗原的初步报告 乔莉等249

马流行性淋巴管炎灭能疫苗的研究 张文涛等249

(六)兽医微生物学249

口服猪肺疫弱毒菌苗的研究(二)口服猪肺疫弱毒菌株G165的研究 肖庆林等250

禽曲霉菌病的研究 张文涛等251

用对流免疫电泳快速诊断口蹄疫和猪水泡病 杜念兴等251

小鹅瘟病毒反向间接血球凝集试验的初步报告 徐为燕等252

134种中草药对猪四大疫病病原抑菌作用的研究 乔莉等252

34种中草药对猪巴氏杆菌、猪丹毒杆菌体外抑菌作用的初步观察 乔莉等252

耕牛“蹄腿肿烂病”病原研究 秦晟等253

利用微粒凝集反应诊断猪支原体性肺炎和鉴定猪肺炎支原体的研究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猪气喘病研究组253

血清培养凝集试验诊断急性猪丹毒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254

用间接血球凝集试验检测猪弓形体的抗体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254

猪弓形体包囊感染性试验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255

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抗原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实验诊断室255

猪溶血性链球菌弱毒菌株培育研究 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256

1979《中国微生物学会197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