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辞典》求取 ⇩

目 录1

官 制1

一、各类机构和官职的1

演变1

二、先秦时期的官制2

巫史2

太宰2

三公3

卿士3

令尹3

三、秦汉时期的官制4

皇帝5

丞相6

太尉7

御史大夫8

廷尉8

博士10

太仆10

尚书令11

司隶校尉11

大司农11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12

官制12

北周六官12

都督13

使持节13

仆射13

五、隋唐五代时期的 官制15

节度使15

安抚使16

防御使16

度支使16

转运使17

枢密使17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18

留守18

勃极烈19

三司使19

官制19

参知政事19

六、宋辽夏金时期的19

夷离堇20

七、元明清时期的官制20

达鲁花赤20

扎鲁忽赤20

帝师21

布政使21

总督21

驻藏大臣22

提督22

巡抚22

清将军23

八、经济管理部门23

秦汉铁官23

秦汉盐官24

秦汉酒榷25

关市25

漕运25

市舶司27

太府寺28

三司28

司农寺28

市易司29

榷场29

钞关30

广州十三行30

九、文化教育管理部门31

西周官学31

中国古代中央官学31

太学32

国子监34

书院35

翰林院36

十、军事管理部门37

大司马大将军37

馆阁37

八校尉38

南北军39

北府兵39

府兵制40

十六卫41

都护府41

三衙41

枢密院42

禁兵42

厢兵43

怯薛43

京营44

五军都督府44

总兵44

八旗兵45

绿营兵47

十一、司法管理部门48

司寇48

御史台48

大理寺48

都察院49

科道49

刑部49

笞 (150

至元新格 (150

指挥 (150

监军50

50

十二、君主的辅佐、顾问、秘书与传达50

七、明清时期的刑法 (151

刺史51

三省51

通政使司52

大明律 (152

六部52

内三院53

南书房53

军机处53

光禄勋54

十三、宫廷与皇族事务54

内阁54

皇后55

贵妃55

亲王55

驸马56

秘密立储56

二十四衙门56

内务府57

十四、地方行政57

57

清代条例与编例 (157

县令58

太守58

伯克59

三长制59

布政司59

土司60

三班六房61

九门提督62

道员62

十五、其他63

大鸿胪63

遣唐使63

宣政院64

谏院64

厂卫64

都司卫所65

班禅额尔德尼66

达赖喇嘛66

八旗制度67

理藩院67

章京68

议政大臣68

十六、官吏的选拔与69

任用69

爵禄服命制度70

禅让70

察举71

宗法制度71

任子72

征辟72

汉代任用制度73

对策73

停年格74

九品中正制74

铨选75

官、职、差遣75

流外75

流内75

清代选官与任官76

十七、官吏的考核与77

奖惩77

上计78

磨勘78

审官院79

吏部四选79

京察79

大计80

升转80

议叙80

顶戴81

巴图鲁81

廷寄81

十八、官吏的退休82

致仕83

荫补83

乞骸83

休沐83

一、隋朝的科举制度84

科 举84

二、唐朝的科举制度85

投卷86

三传科87

俊士科87

明经科87

进士科88

开元礼科88

明书科88

明算科88

三史科88

学究89

明法科89

童子科89

制举89

帖经90

墨义90

策问90

道举90

会元91

三、宋朝的科举制度91

解元91

别头试92

教谕92

教授92

学正92

三舍法93

弥封93

状元93

殿试94

探花94

榜眼94

四、辽金的科举制度95

经义95

五、元朝的科举制度96

鼎甲97

六、明朝的科举制度97

县试98

八股文98

乡试100

会试101

监生102

廪生102

增生102

庶吉士103

翰林103

纳贡103

童生103

秀才104

教习104

训导104

举人104

副榜104

同考官105

及第105

主考105

帘官105

大比106

武科106

七、清朝的科举制度106

秋闱106

同年106

春闱106

试帖诗107

翻译科108

经济特科108

府试109

童子试109

院试109

朝考110

贡院110

回避111

总裁111

学政111

恩贡112

副贡112

岁贡112

优贡112

选贡112

例贡113

传胪113

大挑113

贡生113

一、礼和刑的统治术114

刑 法114

刑法114

礼与刑115

理与法116

刑、法、律117

二、先秦时期的刑法119

禹刑119

汤刑120

周礼120

吕刑121

子产铸刑鼎122

五刑122

法经123

赵鞅、荀寅铸刑鼎123

竹刑123

三、秦汉时期的刑法124

秦律125

城旦126

汉律127

约法三章127

九章律127

云梦秦简128

大不敬128

族诛129

髡刑129

宫刑129

《春秋》决狱130

秦代连坐法131

汉代的律、令、131

科、比131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133

刑法133

季秋论囚133

魏新律134

晋律135

梁律135

北魏律136

北齐律136

北周律137

开皇律138

五、隋唐时期的刑法138

大业律139

永徽律疏140

官当140

八议141

十恶142

录囚143

令、格、式143

大周刑统144

刑法145

六、宋辽金元时期的145

宋刑统146

辽律147

编敕148

金律148

大元通制149

明大诰153

大清律例155

海禁157

单行法158

158

籍没159

凌迟159

政 区160

一、先秦的政区160

夏朝的方国160

商朝的分封161

西周的封国163

春秋时期的邑、163

县、郡163

战国时代的郡、县164

九州、十二州164

165

166

二、秦朝的政区166

168

168

169

169

169

三、两汉的政区169

172

172

十三刺史部173

乡、亭、里173

司隶校尉部174

西域都护府174

四、魏晋南北朝的政区175

178

179

179

侨州(州、郡)181

虚封181

遥领181

党、里、邻181

双头郡县182

左郡、左县182

五、隋唐的政区182

186

187

方镇189

190

191

安东都护府192

安西都护府192

安北都护府193

安南都护府193

六、宋朝的政区194

194

196

196

197

197

198

七、元朝的政区198

中书省199

行中书省200

201

201

201

201

202

宣政院202

八、明朝的政区203

三司204

承宣布政使司204

都指挥使司205

提刑按察使司205

206

206

207

九、清朝的政区207

208

209

210

210

210

将军辖区212

办事大臣辖区213

田 制214

一、先秦时期的田制214

井田制214

“彻法”216

“不籍千亩”与216

爰田216

籍田216

二、秦汉时期的田制217

秦国田制217

授田制218

公田218

秦朝与两汉时期的219

屯田219

西汉军屯220

汉代的屯垦220

限田221

王田和私属221

东汉田庄222

度田令223

假民公田223

曹魏屯田224

田制224

三、三国两晋南朝时期的224

“复客赐客”制226

占田制226

课田制227

西晋占田制度227

四、北朝隋唐时期的228

田制228

北魏均田制229

麻田230

计口授田230

隋朝均田制230

唐朝均田制231

隋唐屯田232

营田232

公廨田233

唐朝庄田233

括户234

五、宋辽金元时期的235

田制235

北宋田制235

千步方田法236

限田236

括公田237

北宋军屯238

南宋田制238

营田官庄239

地主239

辽的田制240

头下军州240

二税户241

牛头税地241

金的屯田242

元代田制243

检括官田243

经理法244

六、明清时期的田制244

明代的田制245

明朝的官田245

明代屯田245

明代庄田247

八旗庄田与旗地248

清代的田制248

圈地249

更名田250

清代屯田250

赋 役252

一、先秦时期的赋役252

赋税252

力役253

253

253

253

253

关市税254

山泽税254

丘赋254

初税亩254

盐铁税254

二、秦汉时期的赋役255

田租255

口赋255

力役256

户赋256

算赋256

告缗257

算缗257

正卒257

更卒257

更赋257

戍卒257

盐铁税258

酒榷258

租调制258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258

期的赋役258

户调259

度田收租制259

田赋259

课田制259

租调制260

九品混通法260

关税260

赋役261

四、隋唐五代时期的261

估税261

徭役261

市税261

租调制262

徭役262

租庸调制262

义仓地税263

户税264

青苗税264

资课264

两税法265

盐税266

茶税266

酒税266

杂变267

除陌钱267

间架税267

矿税267

曲税268

牛皮钱268

雀鼠耗268

农器钱268

土贡268

和籴269

和买269

杂徭269

色役270

兵役270

府兵制270

募兵制270

五、宋元时期的赋役271

杂变之赋272

折变272

田赋272

丁口之赋272

支移273

折中法273

盐钞法273

引法273

头子钱273

商税274

契税274

酒税274

茶税274

青苗法275

募役法275

市易法275

方田均税法275

月桩钱276

总制钱276

西城括田所276

经制钱276

板帐钱277

经界法277

公田法277

牛具税277

物力钱278

包征制278

科差278

关税278

常课279

额外课279

差役279

徭役279

匠户280

驱口280

站役280

六、明清时期的赋役281

黄册281

鱼鳞图册282

田赋282

金花银283

本色与折色283

一条鞭法283

辽饷284

助饷285

剿饷285

练饷285

盐税285

盐厘286

茶税286

钞关税287

商税287

矿税287

市肆门摊税288

工关税288

塌房税288

牙税288

丁银289

摊丁入亩289

漕粮289

平余290

羡余290

漕折290

火耗290

白粮290

捐纳291

捐输291

厘金291

常关税292

关余292

关税292

徭役293

均徭293

里甲293

杂泛293

轮班匠293

匠班银294

盐 政295

一、盐的产源295

海盐295

池盐297

井盐297

岩盐298

《尚书·洪范》298

《管子·海王篇》299

《禹贡》299

二、盐制的建立301

无税制301

征税制302

专卖制303

管子的官运官销308

桑弘羊与《盐铁论》308

刘晏的商运商销309

运销归官309

第五琦的制盐归民,309

范祥创“盐钞法”311

蔡京“换钞法”312

元朝的“食盐法”314

和“行盐地”314

盐引315

明朝的“边商”和316

“内商”316

代商318

清代的业商、租商、318

盐厘319

三、盐官官制320

盐官的起源320

汉之盐官官制321

唐之盐官官制322

宋之盐官官制324

明之盐官官制326

元之盐官官制326

清之盐官官制327

四、盐之法禁329

汉晋之法禁330

唐之法禁330

五代之法禁331

宋之法禁333

元之法禁334

明之法禁335

清之法禁336

一、货币的缘起338

二、商以前的货币338

货 币338

339

金银340

三、周至春秋战国时的341

货币341

粟帛341

341

周开以铜为交易342

媒介物之端342

四、秦汉时期的货币343

布币343

刀币344

圜钱345

楚币346

秦统一货币347

汉初铸荚钱348

半两钱348

五铢钱349

新莽币制改革350

王莽更造大钱350

东汉复五铢钱352

五、两晋到南北朝的货353

353

董卓破坏五铢钱后353

货币混乱353

西晋东晋货币354

南朝金属铸币流通355

谷帛为市,盐、米、356

布交易356

六、隋朝时期的货币356

隋五铢钱357

开元通宝358

七、唐朝时的货币358

绢帛360

盗铸恶钱360

捉钱361

飞钱362

八、五代十国的货币362

五代的钱币363

十国的钱币364

金时的货币365

九、两宋、辽、西夏、365

交引366

交子366

关子367

会子367

辽的货币与货币368

流通368

金代铸币369

西夏钱币370

金交钞370

桑皮故纸钱370

十、元代的货币371

元代纸币和铸币372

八思巴文钱372

十一、明清时期的货币373

明朝起而用银373

明初的铜钱374

宝源局和宝泉局375

大明宝钞375

马蹄银377

清朝白银377

纹银377

银圆378

银色378

满文铸币379

大清铜币379

银元局379

清末新式铜币380

光绪元宝380

咸丰宝钞制380

户部官票381

清末兑换券382

原始社会的教育384

的教育384

一、从远古到西周时期384

教 育384

文字的产生385

学校的萌芽386

官学制度387

六艺教育388

幼儿教育389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389

教育389

孔子私学390

私学兴起390

孟子私学392

荀子私学392

墨家私学393

三、秦汉时期的教育394

颁“禁私学”令394

吏师制度395

秦代博士395

396

秦代文字的简化和396

秦代的刻石活字397

汉代的文教政策397

汉代的太学397

鸿都门学398

贵族学校399

郡国学校399

汉代的私学400

书籍和纸的发明401

汉代的石经402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402

教育402

国子学的创设403

魏晋经学403

魏晋玄学403

分科教授制度404

私学、家庭教育405

郡国学校制度405

北魏的汉化教育405

五、隋唐五代时期406

的教育406

隋代的学校制度406

唐代的文教政策407

唐代的中央学校408

唐朝的大学408

唐代的地方学校409

唐朝中央设立的专409

门学校409

唐朝的私学410

唐朝的外国留学生410

五代时期的教育411

佛教的私学411

六、宋元时期的教育412

宋朝的文教政策412

宋朝的中央学校413

宋朝的大学413

宋朝中央设立的专414

门学校414

宋朝中央设立的贵414

族学校414

宋朝的地方官学415

宋朝的书院415

金的中央学校417

金的学校制度417

辽的学校制度417

金的地方学校418

金的特殊学校418

元朝的文教政策418

元朝的中央学校419

元朝的地方学校420

元代的书院420

七、明清时期的教育421

明朝的文教政策422

明朝的中央学校423

明朝的地方学校424

明朝的书院424

清朝的文教政策425

清朝的中央学校425

清朝的地方学校427

清朝的书院427

读本428

清朝的学塾428

八、中国古代的教学428

史籀篇429

五经429

孝经430

竹刑430

苍颉篇431

急就篇431

女四书432

千字文433

颜氏家训433

蒙求434

开蒙要训434

百家姓434

神童诗435

四书435

小学与童蒙须知436

千家诗437

三字经438

程氏家塾读书分年439

日程439

小四书439

小儿语440

笠翁对韵440

五种遗规441

唐诗三百首442

文字蒙求与教童子法442

弟子规443

幼学琼林444

九、中国古代教育家的444

教育思想444

墨子(见“墨子445

私学”)445

私学”)445

董仲舒445

孟子(见“孟子445

私学”)445

私学”)445

孔子(见“孔子445

荀子(见“荀子445

王充446

颜之推448

韩愈449

朱熹451

王守仁452

王夫之454

颜元456

宗 教458

一、佛教458

1.教派与组织458

大乘458

净土宗459

律宗459

小乘459

天台宗459

藏传佛教459

法相宗460

华严宗460

禅宗460

密宗460

白莲宗461

世界佛教徒联谊会461

中国佛教协会461

2.人物461

释迦牟尼461

十大弟子462

法显463

四大译经家463

阿育王463

玄奘464

鉴真465

空海466

道济466

万松老人466

道衍466

达赖五世467

3.佛、菩萨、神468

468

如来468

阿弥陀佛468

三世佛469

菩萨469

十殿阎君470

那吒470

韦驮470

罗汉470

四大金刚470

剃度471

盂兰盆会471

受戒471

放焰口471

出家471

佛经471

节日471

4.佛经、教仪、法会、471

佛诞节472

腊八472

方丈473

大师473

法师473

居士473

尼姑473

和尚473

喇嘛473

5.教职473

驱鬼节473

灯节473

佛牙节473

6.佛教的名山、名寺、474

石窟474

四大名山474

白马寺474

云居寺475

潭柘寺475

少林寺475

慈恩寺和慈恩寺塔476

大昭寺476

寒山寺477

金山寺477

法源寺477

灵隐寺477

雍和宫478

布达拉宫478

扎什伦布寺478

敦煌莫高窟479

云冈石窟479

龙门石窟480

二、道教481

7.其他481

灭佛481

1.教派与组织482

黄老道482

五斗米道482

太平道482

北天师道483

正一道(派)484

全真道(派)484

南天师道484

中国道教协会485

2.人物485

老子485

庄子485

徐福486

三张486

张角486

葛洪487

孙恩487

陶弘景487

孙思邈487

吕洞宾488

张君房488

王重阳489

北七真489

张三丰489

邱处机490

王处一490

郝大通490

孙不二490

3.道藏、神仙、教职、490

仪式490

道藏490

斗姆491

王母娘娘491

玉清元始天尊491

玉皇大帝491

九天玄女492

真武帝君492

青龙492

白虎492

朱雀492

东岳大帝493

三官493

酆都大帝494

灶王494

城隍494

土地494

碧霞元君494

赵公元帅495

门神495

文昌帝君495

关圣帝君495

二郎神495

八仙495

道士496

4.名山、宫观497

终南山497

武当山497

五岳497

道场497

法坛497

方丈497

道姑497

龙虎山498

重阳宫498

北京东岳庙498

白云观499

西安东岳庙499

城隍庙499

临潼老母殿500

河北定兴城隍庙500

易县奶奶庙500

朝天宫500

三、基督教501

长春观501

楼观501

元符宫501

永乐宫501

1.教派与组织503

天主教503

东正教503

新教503

基督教青年会503

基督教女青年会503

中华基督教会503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504

2.人物504

利玛窦504

国运动委员会504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504

汤若望505

徐光启505

南怀仁505

郎世宁506

丁韪良506

李佳白506

3.教堂506

北京南堂506

徐家汇天主堂506

教案507

四、伊斯兰教508

1.教派与组织508

回教508

伊斯兰教世界联盟509

世界穆斯林大会509

中国回教俱进会509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509

什叶派509

逊尼派509

清真教509

四门宦509

2.人物510

王岱舆510

大和卓510

小和卓510

马化龙510

教职511

五功511

《古兰经》511

王宽511

3.《古兰经》、节日、511

达浦生511

王静斋511

圣友寺512

4.寺庙512

掌教512

教长512

古尔邦节512

阿訇512

开斋512

斋戒512

主麻512

净觉寺513

怀圣寺513

真教寺513

西安清真大寺513

牛街清真寺514

东四清真寺515

艾提卡尔清真寺515

5.其它515

希吉来历515

大食516

不食猪肉516

归真516

丧葬517

后记518

1998《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辞典》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周发增等主编 1998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神话与法制 西南民族法文化研究 research of national legal culture on southwest China(1992 PDF版)
神话与法制 西南民族法文化研究 research of national legal culture on southwest China
1992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中国政治制度史(1978 PDF版)
中国政治制度史
1978
中国政治制度史( PDF版)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1978 PDF版)
中国政治制度史
1978
中国政治制度史(1987 PDF版)
中国政治制度史
1987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略(1985 PDF版)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略
1985 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国政治制度史(1993 PDF版)
中国政治制度史
1993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1988 PDF版)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1988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中国政治制度史(1992 PDF版)
中国政治制度史
1992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中外政治制度大辞典(1994 PDF版)
中外政治制度大辞典
1994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中国政治制度史(1989 PDF版)
中国政治制度史
198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典章制度大辞典(1998 PDF版)
中国古代典章制度大辞典
1998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中国政治制度史(1986 PDF版)
中国政治制度史
1986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1988 PDF版)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
1988 重庆:重庆出版社
中国政治制度史(1986 PDF版)
中国政治制度史
1986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