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哲学问题的主体和客体》
作者 | (苏)M.A.帕尔纽克主编;刘继岳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00 |
出版时间 | 198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30000409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2482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言1
第一章 哲学史和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中的主体和客体问题9
一、古希腊哲学中的主体和客体问题的形成9
二、近代哲学中的主体和客体观的发展15
三、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主体和客体问题25
四、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中的主体和客体概念批判37
第二章 辩证唯物主义中的主体和客体问题55
一、认识关系的主体58
二、认识关系的客体73
三、客体的能动性84
四、主体和客体的关系100
五、主体-客体关系的产生和形成119
第三章 主体对客体的实践关系135
一、社会历史实践是主体与客体的认识论关系的基础137
二、自然界在认识中的表现方式146
第四章 主体和客体的认识论关系162
一、前科学认识和科学认识的主体和客体164
二、主观-客观关系的辩证法在理论上的再现170
第五章 自然科学中的主体和客体问题187
一、现实的“客体”观念是自然科学思维的特点188
二、自然科学中现实的“纯客体”观念的相对性196
三、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功能203
四、操作主义对物理学中客体-主体关系的解释211
第六章 科学的社会认识和社会意识中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特点220
一、社会知识的客体和主体的具体历史内容220
二、从主体-客体角度分析社会认识的方法论229
三、政治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主体-客体关系240
四、道德意识的主体-客体关系247
五、审美活动的主体和客体256
六、宗教意识中主体-客体关系的特点269
第七章 文化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殊方面282
译校后记298
1988《作为哲学问题的主体和客体》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苏)M.A.帕尔纽克主编;刘继岳译 1988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医学哲学概论 医学的主体、客体与整体
- 1992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审美主客体
- 1989
-
- 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
- 1984
-
- 主体-客体 1983年全国主体和客体问题讨论会论文选
- 1984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 哲学原理主客观问题解答
- 1985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 主客体关系学纲要
- 1998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南疆兵变
- 1988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
- 欧洲七国学者论著作权客体和主体
- 1990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主体思想教育的若干问题
- 1987 北京:外文出版社
-
- 作为世界体系的社会主义
- 1987 北京:东方出版社
-
- 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趋势
- 1987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作为哲学的人道主义
- 1963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主体性哲学与文化问题
- 1994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
- 哲学中的主体和客体问题
- 1992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主体与客体
- 1990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