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哲学史 上》
作者 | 朱伯昆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90 |
出版时间 | 198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2209·3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2469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编 先秦时期1
第一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易说1
第一节 古筮和《周易》1
一 占筮和龟卜2
二 关于《周易》的编纂6
三 卦象和卦序中的逻辑思维10
四、卦爻辞中的世界观14
第二节 关于《周易》的解说19
一 论《周易》中的占筮体例19
二 吉凶由人和天道无常说26
三 阴阳变易说31
第一节 关于《易传》形成的年代38
第二章 《易传》及其哲学38
一《象》、《象》、《文言》39
二、《系辞》45
三《说卦》、《序卦》、《杂卦》50
第二节 《易传》中的哲学问题51
一 论占筮的原则和体例53
二 论《周易》的性质64
三 论《周易》的基本原理71
第二编 汉唐时期107
第三章 汉代的象数之学107
第一节 孟喜和京房的卦气说107
一 孟喜的卦气说110
二 京房《易传》120
三 孟京卦气说在易学和哲学中的地位145
第二节 《易纬》和象数之学152
一 《乾凿度》155
二 其它《易纬》180
第三节 东汉时期象数之学的发展188
一 郑玄易学中的五行说190
二 荀爽的乾升坤降说195
三 虞翻的卦变说202
四 魏伯阳的月体纳甲说212
第四章 魏晋玄学派的易学哲学236
第一节 王弼《周易注》和《周易略例》236
一 论《周易》体例241
二 易学中的玄学观270
第二节 韩康伯《系辞注》287
一 论《周易》的性质289
二 易学学中的玄学问题299
第三节 关于玄学派和象数派的论争305
一 魏晋时期关于易学哲学问题的辨论306
二 南北朝时期易学发展的趋势332
第五章 唐代易学哲学的发展338
第一节 孔颖达《周易正义》341
一 论《周易》体例342
二 论《周易》的原理350
第二节 崔憬和李鼎祚的易说377
一 崔憬《易探玄》377
二 李鼎祚的易学观388
1986《易学哲学史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朱伯昆著 1986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易学哲学史 中
- 1988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易之哲学
- 1990
-
- 西洋哲学史 上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周易哲学
- 1935
-
- 哲学史 欧洲哲学史部分 上
- 1972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政治哲学史 上
- 1993.11 石家庄市:河北人民出版社
-
- 易学哲学史 第4卷
- 1995 北京:华夏出版社
-
- 易学哲学史 第3卷
- 1995 北京:华夏出版社
-
- 易学哲学史
- 1995 北京:华夏出版社
-
- 易学哲学史
- 1995 北京:华夏出版社
-
- 易之哲学
- 1991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 哲学史 上
- 1957 北京大学哲学系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