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基本原理》
作者 | 吴思敬著 编者 |
---|---|
出版 | 工人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30 |
出版时间 | 198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0007·17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1448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编 本体论2
一 一个诗学上的斯芬克斯之谜2
二 诗的系统构成16
(一) 诗在中介系统中的位置16
1 什么是中介系统18
2 诗歌是中介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19
(1) 诗与科学的不同20
(2) 诗与空间艺术、时间艺术的不同28
(3) 诗与叙事类、戏剧类文学的不同36
(二) 诗的信息系统38
1 诗是一种信息38
2 诗的信息系统39
(1) 诗歌的信息加工系统--诗人40
(2) 诗歌的信息贮存系统--诗作41
(3) 诗歌的信息接收系统--读者42
(4) 诗歌的根本信息源和最终信息宿--客观世界45
三 诗的掌握世界的方式46
(一) 诗的主体观47
1 诗的主体与客体47
2 诗的主体性原则49
(二) 诗的社会观60
1 诗人受社会的制约60
(1) 社会经济基础的制约61
(2) 社会心理的制约63
(3) 集体潜意识的制约66
2 诗的社会性67
(1) 诗的思维的社会性67
(2) 诗的传达媒介的社会性68
(3) 诗的内容的社会性69
3 诗的社会影响71
(1) 过去诗人与现代读者的对话72
(2) 同代诗人与同代读者的对话72
(3) 现代诗人与未来读者的对话73
(三) 诗的运动观73
1 诗是生命的律动73
2 诗与时间艺术、空间艺术表现运动的不同77
3 诗歌中运动的表现形式79
(四) 诗的时空观88
1 诗歌中的时间88
(1) 诗歌中的时间属于心理时间89
(2) 诗歌中时间的空间化94
(3) 诗歌中时间的表现形式96
2 诗歌中的空间105
(1) 诗歌中的空间属于心理空间105
(2) 诗歌中空间的时间化109
(3) 诗歌中空间的表现形式110
第二编 创作论115
一 诗的发现115
(一) 创作的本领首先是发现的才能115
1 什么是诗的发现115
2 诗的发现有什么特征117
(1) 诗的发现是独创性极强的精神活动117
(2) 诗的发现伴随着巨大的情绪高涨120
(3) 诗的发现往往呈现顿悟性122
3 发现在诗歌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125
(1) 突破126
(2) 凝聚127
(3) 激发创作情绪129
(二) 诗是怎样被发现的130
1 诗的发现需要一定的条件130
(1) 要植根于经验的沃土130
(2) 要有敏锐的透视力133
(3) 要有对生活的爱134
(4) 要有合适的时机与环境136
2 诗的发现的不同途径140
(1) 得之于外界事物的偶然机遇140
(2) 得之于理智性的思考142
(3) 得之于脱离思维的惯常进程145
(4) 得之于意象的旁通148
二 诗的构思151
(一) 独创性的构思是诗的灵魂151
1 什么是诗的构思151
2 诗歌构思的特征152
(1) 诗的构思以意象为基本单位152
(2) 诗的构思要有理性的加入157
(3) 诗歌的构思要以情感为推动力159
3 没有构思就没有诗161
(二) 诗歌构思的内容164
1 炼意164
(1) 要从宏观去思考167
(2) 要避俗170
(3) 要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感受172
2 取象174
(1) 意象的来源174
(2) 意象的种类175
(3) 意象的选择182
3 发想189
(1) 扩想190
(2) 聚想191
(3) 联想193
4 角度206
(1) 主观角度与客观角度207
(2) 正面角度与侧面角度210
(3) 凝聚角度与散射角度215
5 结构218
(1) 结构的特征218
(2) 结构的功能220
(3) 结构类型举隅222
三 诗的传达230
(一) 传达的实质230
1 诗的构思与传达的关系230
2 诗的传达媒介231
3 诗的传达技巧232
(二) 诗的语言233
1 诗歌语言的物质与功能233
(1) 诗歌语言是诗人情绪的物质化234
(2) 诗歌语言是个有机的信息系统235
(3) 诗歌语言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的审美价值235
2 诗歌语言的要求237
(1) 多义性237
(2) 跳跃性242
(3) 可感性245
(4) 音乐性251
(三) 诗的建行266
1 建行的作用266
2 建行的原则269
四 诗歌的艺术辩证法273
(一) 艺术辩证法--打开诗歌奥秘之门的金钥匙273
(二) 诗歌艺术辩证法的范畴举隅276
1 有我与无我277
2 有限与无限281
3 单纯与复杂283
4 写形与传神288
5 精确与模糊292
6 虚与实295
7 小与大299
8 藏与露302
9 直与曲305
10 平与奇307
11 生与熟311
第三编 鉴赏论316
一 诗歌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316
(一) 诗歌鉴赏的审美主体316
(二) 诗歌鉴赏的审美对象317
(三) 诗歌鉴赏的审美过程318
二 诗歌鉴赏的功能319
(一) 鉴赏对创作的作用319
1 鉴赏是创作的终点319
2 精于鉴赏才能精于创作320
3 鉴赏对创作的反馈321
(二) 鉴赏可以满足读者多方面的精神需要323
1 从诗歌中获得美感享受323
2 从诗歌中发现自己、肯定自己326
3 从诗歌中陶冶心灵、净化情感329
三 诗歌鉴赏的条件337
(一) 要有宜于鉴赏诗歌的认识结构339
(二) 要有相应的生活积累345
(三) 要唤起审美注意347
(四) 要形成审美期待352
四 诗歌鉴赏的心理过程359
(一) 诗歌鉴赏的审美知觉359
(二) 诗歌鉴赏的审美体验363
(三) 诗歌鉴赏的审美想象366
(四) 诗歌鉴赏的审美判断372
第四编 诗人论384
一 诗人的人格384
(一) 高洁的品格385
(二) 自由的心灵390
(三) 博大的爱情397
(四) 坚强的意志401
二 诗人的气质405
(一) 敏锐的感觉407
(二) 易于兴奋的情绪411
(三) 纯真的童心415
三 诗人的艺术修养419
(一) 纯正的审美趣味419
(二) 卓越的表现能力426
后记429
1987《诗歌基本原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吴思敬著 1987 工人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美学基本原理
- 1997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诗歌原理ABC
- 1929
-
- 诗歌原理
- 西泠印社
-
- 美学基本原理
- 四川师范学院函授科
-
- 陇原新歌 诗歌集
- 1972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 财务管理:基本原理
- 1981
-
- 细菌学基本原理
- 1964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化学基本原理
- 1981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高原短歌 诗歌集
- 1974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
- 作曲基本原理
- 1984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 污水处理基本原理
- 1975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CI基本原理
- 1996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 爆炸基本原理
- 1988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美学基本原理
- 1984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