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史教程》求取 ⇩

第一章 中国革命的历史负荷与深远的社会基础1

第一节 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展入其光辉成就1

第二节 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以地主经济为统治力量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6

第三节 中央集权的君主官僚专制主义政治体制11

第四节 以家族宗法制为核心的人际关系17

第五节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要特征及其历史作用21

第六节 社会大变革的酝酿28

思考题33

第二章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有限的近代化34

第一节 封闭式大门被打开,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34

一 列强通过侵略战争强迫中国一步步变为半殖民地34

二 外国商品与资本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43

三 传教士的宗教侵略与西学输入48

第二节 农民阶级的“天国”梦想与人间王国的悲剧现实--太平天国农民起义53

一 从拜上帝教到太平天国53

二 建立人间天国的可贵尝试与悲剧结局60

第三节 中国近代化的发轫70

一 封建士大夫阶层的分化与自救70

二 求强与求富--洋务运动72

三 中国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出现,封建经济关系的局部变动79

第四节 从经济改革展向政治改革82

一 面临被瓜分的新形势82

二 思想启蒙运动的发动88

三 从经济改革展向政治改革--戊戌维新运动92

第五节 义和团--正义与落后交织的悲壮斗争97

一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97

二 八国联军入侵与屈辱的《辛丑条约》102

思考题107

第三章 建立资本主义国家的构想和实践108

第一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108

一 中国与世界距离的拉大108

二 留学热潮与启蒙运动的推进111

三 同盟会的成立与三民主义的构想117

四 仓促上阵的理论斗争和武装起义123

第二节 清政府的自我抢救和统治危机的全面加深129

一 “新政”和“筹备立宪”129

二 立宪派的构成和清末宪政运动136

三 人民群众的反清斗争和收回利权的风潮142

第三节 清王朝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149

一 武昌起义的爆发149

二 短命的资产阶级政权157

三 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推进164

思考题167

第四章 北洋军阀的统治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68

第一节 北洋军阀对中国的统治168

一 从北洋军阀集团兴起到北洋政权建立168

二 官僚政客的政争和军阀武人的混战174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181

一 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苦斗181

二 新文化运动的发动189

三 五四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的澎湃193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国共合作的实现200

一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对中国革命方向的探索200

二 国共合作的实现和新三民主义的形成206

三 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局面213

第四节 国民革命的胜利和挫折219

一 国民革命军北伐与北洋军阀的瓦解219

二 工农民众运动的新形势和新特点225

三 革命队伍内部矛盾的激化和国民革命的挫折230

思考题239

第五章 两人政权两条道路的十年较量240

第一节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及其政策240

一 国民党各派系的纷争和新军阀混战240

二 横征暴敛下的城市经济与农业危机247

三 在“训政”中国民党政府逐步法西斯化255

第二节 中国工农民主政权的建立及其发展260

一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革命武装斗争和建立红色根据地260

二 工农民主政权和工农红军的建设267

三 土地革命的开展272

第三节 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各政派的结集与分化278

一 第三党、改组派与“人权派”的形成及其“中间道路”278

二 倡导国家主义的青年党与倡导国家社会主义的国社党284

三 乡村建设运动与教育救国运动287

四 中国托派的产生及其政治主张290

第四节 中国革命在“围剿”与反“围剿”斗争中曲折发展292

一 军事的“围剿”与反“围剿”292

二 文化的“围剿”与反“围剿”297

三 中国共产党内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主要错误和严重危害301

四 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308

第五节 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大陆政策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315

一 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日本大陆政策的实施315

二 抗日民族救亡运动的高涨和中国各阶级力量的重新组合321

三 西安事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27

思考题336

第六章 抗日战争--空前的民族大搏斗337

第一节 中国人民奋起抗战337

一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337

二 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339

三 全民族的抗日大搏斗342

第二节 日本法西斯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353

一 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和南京傀儡政权出场353

二 灭绝人性的烧杀政策357

三 军事法西斯的殖民统治与搜括一切的经济掠夺358

四 沦陷区人民反抗日本殖民侵略者的英勇斗争365

第三节 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及其专制统治的强化367

一 日本侵华新方针和国民党的消极抗战367

二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及反共军事磨擦369

三 官僚资本的膨胀与独裁统治的加强374

第四节 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艰苦抗战和新民主义革命理论的成熟及其实践380

一 解放区战场成为抗战的主要战场380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成熟及其成功的实践383

第五节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396

一 国民党统治日益腐朽,民主宪政运动的兴起和争取联合政府的斗争396

二 日本战败投降与抗日战争的胜利408

三 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413

思考题416

第七章 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最后决战417

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斗争417

一 国民党掠夺性的“接收”与社会矛盾的激化417

二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423

三 国民党部署全面内战428

第二节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国民党反动派处于全民包围之中432

一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军胜利发展432

二 国统区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439

三 爱国民主运动的迅猛发展与国民党处于全民包围中442

第三节 国民党政府的覆灭,新中国的光荣诞生448

一 伟大的战略决战,国民党军事战线的全面崩溃448

二 战犯求和阴谋及其破产453

三 国民党政权覆灭,中华人民共和国光荣诞生459

思考题464

第八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的历程465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465

一 新民主主义制度在全国范围建立和国民经济恢复465

二 通过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级474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最初探索484

一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484

二 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失误与严重困难局面的出现489

三 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建立498

第三节 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迷误和“文化大革命”504

一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形成504

二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510

三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文化大革命”结束518

第四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528

一 历史性的伟大转变528

二 沿着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534

思考题539

结束语:对于中国革命历史的基本认识541

1988《中国革命史教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陈旭麓,姜义华主编 198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革命史教程(1996 PDF版)
中国革命史教程
1996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中国革命史期教程(1997.03 PDF版)
中国革命史期教程
1997.03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  15  黄巾民变(1986年12月第1版 PDF版)
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 15 黄巾民变
1986年12月第1版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中国革命史教程(1987 PDF版)
中国革命史教程
1987
中国革命史简明教程(1997 PDF版)
中国革命史简明教程
1997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革命史教程(1994 PDF版)
中国革命史教程
1994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中国革命史专题教程(1993 PDF版)
中国革命史专题教程
1993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中国革命史教程(1990 PDF版)
中国革命史教程
1990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革命史教程(1986 PDF版)
中国革命史教程
1986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革命史教程(1988 PDF版)
中国革命史教程
1988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革命史教程(1990 PDF版)
中国革命史教程
1990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中国革命史教程(1987 PDF版)
中国革命史教程
1987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革命史教程(1996 PDF版)
中国革命史教程
1996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革命史教程(1996 PDF版)
中国革命史教程
1996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中国革命史教程(1996 PDF版)
中国革命史教程
1996 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