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史教程新编》
作者 | 贺伯清主编;陕西省高等院校《中国革命史教程新编》编写组编 编者 |
---|---|
出版 |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18 |
出版时间 | 199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2402450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3936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1
第一节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
一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1
二 两次鸦片战争和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8
三 中国早期资本主义的产生16
四 中日甲午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剧21
五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25
第二节近代中国初期各阶级阶层的救国斗争29
一 鸦片战争时期的抗英斗争和救国主张29
二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32
三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39
本章小结45
第二章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48
第一节辛亥革命的准备48
一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产生和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48
二 同盟会的建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57
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62
一 武装起义的发动和革命形势的高涨62
二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建立65
三 袁世凯篡夺政权和辛亥革命的失败72
第三节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继续奋斗和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新发展79
一 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与全国的反袁斗争79
二 北洋军阀的分裂割据和革命党人发动护法运动87
三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92
本章小结97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99
第一节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99
一 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和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99
二 五四爱国运动104
三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09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的创建115
一 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及其活动115
二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23
三 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和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126
本章小结133
第四章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135
第一节国共合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的兴起135
一 国共合作的建立135
二 国民革命的兴起141
三 统一战线中争夺领导权的斗争148
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151
第二节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的失败152
一 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152
二 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161
本章小结171
第五章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救亡运动173
第一节国民党政权对全国的反动统治173
一 国民党政权在全国统治的建立173
二 国民党政权的内政和外交178
三 国民党统治下的社会经济状况182
第二节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186
一 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186
二 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199
三 中间派别关于中国出路的主张和活动202
四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新道路中的失误与历史性转折205
第三节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国内和平的实现209
一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209
二 华北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216
三西安事变和国内和平的实现222
本章小结230
第六章全民族的抗日战争233
第一节全民族抗战的发动233
一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233
二 全民族抗战高潮的兴起236
三 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支持248
第二节中国人民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分裂投降的斗争249
一 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的形势249
二 中国人民坚持团结抗战的努力257
三 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形成261
四 敌后军民克服抗日战争严重困难的斗争264
第三节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272
一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形势下的中国抗战和国内局势272
二 抗日战争的胜利278
本章小结286
第七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289
第一节全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289
一 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各党派的政治主张289
二 中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重大斗争294
三 国民党加紧内战部署与中国共产党自卫战争的准备302
第二节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和中国革命的新高潮304
一 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304
二 国民党统治危机的加深和反蒋民主运动的高涨312
三 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胜利的纲领和政策318
第三节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322
一 战略决战的胜利与美蒋新和平阴谋的破产322
二 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和国民党南京政权的覆灭330
三 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334
本章小结341
第八章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的确立343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343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情和任务343
二 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与国民经济的恢复347
三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356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性胜利358
一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359
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67
三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371
本章小结374
第九章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76
第一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376
一 中国共产党八大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376
二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382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失误及其教训390
一 “文化大革命”的酝酿与全面发动390
二 “文化大革命”的经过394
三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和历史教训401
第三节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404
一 新的历史性飞跃的开始404
二 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前进412
本章小结415
后记417
1992《中国革命史教程新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贺伯清主编;陕西省高等院校《中国革命史教程新编》编写组编 1992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革命史教程
- 1996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 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 15 黄巾民变
- 1986年12月第1版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 中国革命史教程
- 1987
-
- 中国革命史教程
- 1994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
- 中国革命史教程
- 1990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中国革命史教程
- 1986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中国革命史教程
- 1988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中国革命史 新编教材
- 1987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新编中国革命史教程
- 1988.09 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中国革命史教程
- 1990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 中国革命史教程
- 198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中国革命史教程
- 1987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 中国革命史教程
- 1996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 中国革命史教程
- 1996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
- 中国革命史教程
- 1996 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