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理论基础》求取 ⇩

第一章绪论1

§1.1 色谱法的定义3

§1.2 色谱法的历史3

§1.3 色谱法的分类和特点5

§1.3.1 按流动相与固定相聚集态分类5

§1.3.2 按所利用的物理化学原理分类7

§1.3.3 按固定相的形状分类7

§1.3.4 按色谱动力学过程分类8

§1.4.2 与光谱、质谱分析法比较9

§1.4.3 与分馏法比较9

§1.4 色谱法和其它分析方法比较9

§1.4.1 与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比较9

§l.4.4 与经典的物理化学常数测定方法比较10

§1.5 色谱学理论研究的三个问题10

第二章色谱过程动力学——高效色谱的理论基础13

§2.1 历史简介13

§2.2.1 基本假设和基本关系式14

§2.2 平衡色谱理论14

§2.2.2 对保留体积的解释16

§2.2.3 色谱流出曲线形状的解释18

§2.3 塔板理论20

§2.3.1 塔板理论的基本假设20

§2.3.2 基本关系式——色谱流出曲线方程式的推导22

§2.3.3 对保留值的解释23

§2.3.4 色谱流出曲线方程的连续函数形式25

§2.3.5 流出峰达到极大值时组分在柱后的浓度28

§2.3.6 塔板高度(H)的计算方法29

§2.3.7 从塔板理论看影响色谱区域宽度的因素30

§2.3. 塔板高度的统计意义31

§2.4 纵向扩散理论33

§2.4.1 塔板理论的弱点33

§2.4.2 扩散33

§2.4.3 基本假设及谱线运动方程式34

§2.4.4 组分的保留时间及柱管的塔板高度36

§2.4.5 理论的应用38

§2.5 速率理论39

§2.5.1 谱线运动方程式39

§2.5.2 组分的保留时间及柱管的塔板高度40

§2.6 块状液膜模型43

§2.6.1 基本假设和谱线运动的基本方程式43

§2.6.2 组分的保留时间与柱管的塔板高度46

§2.6.3 影响塔板高度的因素47

§2.7 考虑柱外效应影响的液-固色谱动力学模型50

§2.7.1 考虑柱外效应影响的液-固色谱动力学方程之建立50

§2.7.2 影响液-固色谱塔板高度的因素54

§2.7.3 液-固色谱塔板高度方程的折合参数形式59

§2.8 不同k′值物质的塔板数及塔板高度的计算62

§2.8.1 有效塔板高度HEff与有效塔板数neff62

§2.8.2 不同容量因子的物质具有不同的Heff值63

§2.8.3 柱内半峰宽度及程序升温、梯度洗脱半峰宽的预测71

§2.8.4 经验规律的应用76

§2.9 高效能色谱柱与高效能色谱方法82

§2.9.1 进样时间对塔板高度的影响82

§2.9.2 填充柱载体(吸附剂)粒径以及空心柱内径对塔板高度的影响82

§2.9.3 传质过程对塔板高度的影响84

§2.9.4 流动相线速对塔板高度的影响84

§2.9.5 其它因素对塔板高度的影响86

§2.10 二维色谱过程动力学问题87

§2.10.1 串联柱的色谱过程动力学87

§2.10.2 柱效利用率的定义与公式89

§2.11 关于色谱峰的非对称性问题91

§2.11.1 问题的提出91

§2.11.2 影响气相色谱峰非对称性的柱内因素97

§2.11.3 影响液相色谱峰非对称性的因素101

§2.11.4 σ,τ与保留时间的关系102

第三章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多元混合物分离理论114

§3.1 概论114

§3.2.1 色谱分离的优化指标116

§3.2 色谱分离的优化指标116

§3.2.2 总分离效能指标K1的定义120

§3.2.3 峰高分离度K3的定义122

§3.3 色谱峰面积的测量方法123

§3.3.1 谷点分割法峰面积校准系数与总分离效能指标K1的关系123

§3.3.2 曲线拟合定量法126

§3.4 影响总分离效能指标的因素129

§3.5 色谱柱系统的选择性指标129

§3.6 峰容量130

§3.7 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步骤135

§3.7.1 根据分析任务确定所需的K1值137

§3.7.2 流动相线速的选择137

§3.7.3 确定H1,H∞和β值138

§3.7.4 容量因子k′与柱温的关系140

§3.7.5 最难分离“物质对”的预测141

§3.7.6 柱管温度的确定142

§3.7.8 流动相组成的确定144

§3.7.9 应用实例147

第四章色谱过程热力学——高选择性色谱理论基础149

§4.1 概述149

§4.2 分配平衡的热力学基础153

§4.2.1 热力学第一定律153

§4.2.2 热力学第二定律154

§4.2.3 物质在两相间达到分配平衡的条件155

§4.2.5 最可几分布156

§4.2.4 统计热力学方法156

§4.2.6 决定自由能的配分函数160

§4.2.7 在经典力学中配分函数的表达形式161

§4.3 各种聚集态时的配分函数及溶质的化学位163

§4.3.1 理想气体的配分函数164

§4.3.2 液体——均一位势模型165

§4.3.3 吸附态——理想势阱单分子层模型168

§4.4 由分子间作用力而形成的位能场170

§4.4.1 影响分子间作用能的五个因素170

§4.4.2 影响分子间作用力位能场大小的因素177

§4.5 描述色谱保留值规律的基本关系式181

§4.5.1 气-液分配色谱182

§4.5.2 气-固吸附色谱183

§4.5.3 液-固吸附色谱184

§4.5.4 包括弱电解质离子平衡的液-固吸附色谱186

§4.6 对色谱保留值规律的解释187

§4.6.1 气相色谱容量因子变化的规律187

§4.6.2 保留指数的双柱换算203

§4.6.3 保留指数温度系数与分子结构的关系221

§4.6.4 a-吡啶氯化物保留时间对数的预测224

§4.6.5 液相色谱容量因子变化的规律225

§4.6.6 梯度洗脱色谱及程序升温色谱保留时间的预测250

§4.6.7 关于液-固色谱保留值规律方程系数的考察255

§4.6.8 液-固色谱保留值的预测267

§4.7 超临界流体色谱保留值规律271

§4.7.1 组分在超临界流体色谱体系中的化学位271

§4.7.2 超临界流体色谱保留值方程273

§4.7.3 超临界流体色谱保留值公式的验证275

§4.8 色谱保留值方程的统一形式276

§4.8.1 在点阵模型中组分A的化学位277

§4.8.2 理想势阱点阵气体模型体系中组分A的化学位279

§4.8.3 色谱保留值方程的统一形式280

§4.8.4 气-液分配色谱保留值方程280

§4.8.5 气-固吸附色谱保留值方程281

§4.8.6 液-固吸附色谱保留值方程281

§4.8.8 超临界流体色谱保留值方程282

§4.8.7 液-液分配色谱保留值方程282

附录286

附录Ⅰ某些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286

附录Ⅱ Golay方程的推导295

附录Ⅲ 考虑柱外效应影响的液-固色谱流出曲线二阶中心矩及三阶中心矩302

附录Ⅳ Gauss卷积模型Yau关系式的推导317

附录Ⅴ K1与K3的相互换算320

附录Ⅵ 未完全分离峰峰面积、峰高校准系数的计算326

索引331

1989《色谱理论基础》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卢佩章,戴朝政编著 1989 北京: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信息论理论基础(1986 PDF版)
信息论理论基础
1986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非线性色谱数学模型理论基础(1994 PDF版)
非线性色谱数学模型理论基础
1994
气相色谱基础(1979 PDF版)
气相色谱基础
1979
气相色谱法基础  专题三( PDF版)
气相色谱法基础 专题三
实用气相色谱基础( PDF版)
实用气相色谱基础
体育基础理论(1989 PDF版)
体育基础理论
1989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76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76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光辐射测量(1992 PDF版)
光辐射测量
1992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断裂理论基础(1983 PDF版)
断裂理论基础
1983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色谱理论与数学(1989 PDF版)
色谱理论与数学
1989 烃加工出版社
色彩基础(1982 PDF版)
色彩基础
1982 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大学物理学习指导(1999 PDF版)
大学物理学习指导
1999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基础理论物理(1992 PDF版)
基础理论物理
1992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信息论理论基础(1965 PDF版)
信息论理论基础
1965 上海市科学技术编译馆
气相色谱基础(1986 PDF版)
气相色谱基础
1986 北京: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