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修辞学史稿》
作者 | 郑子瑜著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539 |
出版时间 | 198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150·297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0305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篇绪论1
一、“修辞”二字的含义,兼论文辞和语辞1
自序1
凡例4
二、修辞学与逻辑、语法及文学批评的关系4
三、中国历代修辞学发展的大势7
第二篇中国修辞思想的萌芽期——先秦时代12
一、楔子12
二、道家的修辞论13
三、儒家的修辞论14
四、墨、法二家的修辞论21
五、小结23
一、楔子26
二、董仲舒《春秋繁露》论《春秋》的用辞26
第三篇中国修辞思想的成熟期——两汉时代26
三、贾谊《陈政事疏》论避讳、王逸《离骚经序》、王符《潜夫论》论譬喻30
四、刘向《说苑》主张饰辞和善说32
五、司马迁、桓宽、扬雄、班固、王符、荀悦论华质33
六、王充《论衡》反对华文饰辞、评论夸饰36
七、小结42
第四篇中国修辞学的发展期——魏晋南北朝46
一、楔子46
二、一般的修辞论46
三、论文体与修辞56
四、论作家的修辞技巧65
五、谈论辞格75
六、小结83
第五篇中国修辞学发展的延续期——隋唐时代89
一、楔子89
二、反骈俪而正文体的主张90
三、主辞巧的修辞论93
四、反对丽辞的修辞论95
五、刘知几的《史通》论华约、辞格及其他100
六、论作家的修辞技巧、南北修辞的不同及各种文体的修辞特征108
七、《艺文类聚》论连珠(即顶真)110
八、武曌《织锦回文记》111
九、杜甫以诗论辞格113
十、《诗式》与《诗品》115
十一、白居易、柳宗元、皇甫湜论辞格119
十二、《文镜秘府论》对中国修辞学的影响122
十三、小结134
第六篇中国修辞学发展的再延续期——宋金元代137
一、楔子137
二、主绮丽、折衷与反雕饰的修辞论138
三、论消极修辞150
四、论作家的修辞技巧153
五、第一部修辞学的专著——《文则》157
六、宋吴曾《能改斋漫录》177
七、宋曾季狸《艇斋诗话》、周紫芝《竹坡诗话》181
八、宋洪迈《容斋随笔》184
九、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196
十、宋魏庆之《诗人玉屑》224
十一、宋俞文豹《吹剑录》246
十二、宋严羽《沧浪诗话》247
十三、宋李耆卿《文章精义》251
十四、《宋诗话辑佚》及其他253
十五、金王若虚《滹南遗老集》265
十六、元王应麟《困学纪闻》279
十七、元王构《修辞鉴衡》282
十八、元杨载《诗法家数》、范德机《木天禁语》、《诗学禁脔》287
十九、元陈绎曾《文说》和《文筌》289
二十、小结290
第七篇中国修辞学的复古期(上)——明代296
一、楔子296
二、学古、反学古与修正的学古修辞论298
三、论文、质与辞达305
四、论各家修辞技巧310
五、《文章辨体》与《文体明辨》316
六、王世贞《艺苑巵言》322
七、谢榛《四溟诗话》——第一本论诗的修辞法的专著327
八、郎瑛《七修类稿》340
九、何孟春《馀冬诗话》348
十、杨慎《升庵诗话》与《词品》351
十一、何良俊《四友斋丛说》359
十二、胡应麟《诗薮》364
十三、胡震亨《唐音癸签》369
十四、颜元庆《夷白斋诗话》、王文禄《诗的》、朱国桢《涌幢小品》371
十五、费经虞《雅伦》、高琦《文章一贯》373
十六、小结375
第八篇中国修辞学的复古期(下)——清代379
一、楔子379
二、复古的修辞论381
三、反复古的修辞论388
四、折衷的修辞论393
五、论文与质395
六、论辞与意400
七、顾炎武《日知录》403
八、吴景旭《历代诗话》410
九、王夫之《姜斋诗话》414
十、叶燮《原诗》、薛雪《一瓢诗话》、沈德潜《说诗晬语》420
十一、唐彪《读书作文谱》429
十二、刘大櫆《论文偶记》、吴德旋《初月楼古文绪论》436
十三、赵翼《陔余丛考》439
十四、章学诚《文史通义》445
十五、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449
十六、袁枚《随园诗话》452
十七、俞正燮《癸巳存稿》456
十八、俞樾《古书疑义举例》458
十九、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462
二十、《清诗话》中的修辞思想465
二十一、清词话中的修辞思想473
二十二、林纾《春觉斋论文》481
二十三、小结486
第九篇中国修辞学的革新期——现代490
一、楔子490
二、新旧两派修辞学的论争490
三、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494
四、陈介白的《修辞学讲话》、傅庚生的《文学欣赏举隅》497
五、几本谈论到辞格的文章学著作499
六、解放后的修辞学503
七、语法修辞结合论——郭绍虞著《汉语语法修辞新探》510
八、小结516
第十篇结论518
一、最早的修辞论与最早将“修辞”二字连用的著作518
二、修辞散论与修辞学专著519
三、有了修辞学史之后文学批评史应该缩小它的范围520
四、中国修辞学是自己萌芽和发展起来的522
五、从《修辞学发凡》谈到风格523
六、语法与修辞的分与合524
七、结语525
附论527
论照应527
论《史记》修辞之偶疏533
后记538
1984《中国修辞学史稿》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郑子瑜著 1984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史学史稿
- 1982 中州书画社
-
- 中国修辞学
- 1933
-
- 中国修辞学史
- 民国79.02 文史哲出版社
-
- 《修辞学发凡》与中国修辞学
- 1983年07月第1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罗林生命感悟系列 神奇大自然
- 沈阳:万卷出版公司
-
- 中国修辞学史
- 1991 商务出版社
-
- 中国楚辞学史
- 1991 长沙:湖南出版社
-
- 中国修辞学史
- 1990 文史哲出版社
-
- 中国史学史辞典
- 1986 明文书局
-
- 辞海 修订稿 历史分册·中国近代史
- 1979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
- 中国修辞学
- 1983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修辞略稿
- 1956 中共中央高级党校
-
- 中国修辞学
- 1954 北京:科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