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学发凡》与中国修辞学》
作者 | 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 编者 |
---|---|
出版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68 |
出版时间 | 1983年07月第1版(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78048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纪念陈望道先生及其《修辞学发凡》出版五十周年吴文祺1
回忆望道先生倪海曙9
悲愤与怀念罗竹风27
《修辞学发凡》给我的教益张志公34
望道先生纪念张寿康38
学习《修辞学发凡》,发展《修辞学发凡》乐嗣炳47
学习《修辞学发凡》,为促进修辞学的繁荣贡献力量胡裕树53
学习望道先生,为建立中国化的语言学理论体系而努力李振麟64
学习陈望道先生的治学精神张斌67
读《修辞学发凡》的两点体会濮之珍69
马克思恩格斯和修辞学宋振华77
用辩证法指导修辞学研究胡裕树 宗廷虎90
修辞学和辩证法王希杰104
以变化发展的观点进行修辞研究——学习《修辞学发凡》的体会邓明以123
辩证法的修辞观——学习陈望道先生修辞学思想札记陈光磊136
修辞三论高天如144
重读望道先生《在纪念<修辞学发凡>出版三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许宝华153
实事求是,精益求精濮侃161
《修辞学发凡》的历史功绩李嘉耀166
为了前进的纪念——谈《修辞学发凡》的科学性、准确性、典范性王兴林179
继承与创造的楷模杜高印187
论《修辞学发凡》的创新李金苓206
修辞要讲究题旨情境范晓225
语境学是修辞学的基础王德春239
略说“辞面”与“辞里”的离合——学习《修辞学发凡》关于形式与内容关系的科学论述刘焕辉247
试论“修辞两大分野”的理论基础张德明256
明确对象,加强消极修辞的研究郑文贞275
语辞魅力初论胡奇光283
试谈辞格的特点袁晖304
论通感——兼论修辞的心理基础秦旭卿315
论图示格阮显忠334
修辞与篇章结构——读《修辞学发凡》得到的启示戴磊349
学习《修辞学发凡》,探讨篇章修辞倪祥和353
试论模糊语言徐丹晖364
修辞学和语用学戚雨村377
修辞学是言语学郑远汉385
探索修辞的美——《修辞学发凡》与美学宗廷虎395
《修辞学发凡》与修辞教学彭嘉强411
英美语体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程雨民418
论语体乐秀拔425
《修辞学发凡》与语言风格论李熙宗433
关于发展汉语计算风格学的献议钱锋 陈光磊444
在《修辞学发凡》的《结语》激励下前进——读“发”光而超“凡”的《结语》吴士文452
“接过望道先生的接力棒”——纪念<修辞学发凡>出版五十周年学术座谈会纪要东木462
1983年07月第1版《《修辞学发凡》与中国修辞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 1983年07月第1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修辞学
- 1946 正中书局
-
- 中国修辞学
- 1933
-
- 中国修辞学史
- 民国79.02 文史哲出版社
-
- 修辞学发凡
- 1959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 修辞学发凡
- 1950 开明书店
-
- 中国修辞学史
- 1991 商务出版社
-
- 中国修辞学史
- 1990 文史哲出版社
-
- 中国修辞学
- 1983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中国修辞学
- 1954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现代汉语
- 1998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
- 修辞和修辞教学
- 1985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 修辞学发凡
- 1965 大光出版社
-
- 修辞学发凡
- 1976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中国修辞学
- 1933 世界书局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