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地质矿产类规划教材 古生物地史学简明教程》求取 ⇩

绪言1

目录1

第一篇 古生物学3

第一章 古生物学的基本概念3

一、古生物学及其研究对象3

(一)概述3

(二)实体化石3

(三)遗迹化石4

(四)化石的印模5

二、生物的分类和命名5

(一)分类5

(一)概述6

(三)海洋环境分区6

(二)水生生物的生活方式6

三、生物与环境6

(二)命名6

(四)大陆环境8

四、古生物学在地质学中的意义8

(一)古生物是制定地质年代表的主要依据8

(二)古生物对地层的划分和对比8

(三)古生物对古地理的分析8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Protozoa)10

一、概述10

二、有孔虫亚纲(Foraminifera)10

三、?目(Fusulinida)10

(一)?壳的基本构造11

(二)分类及化石代表12

(三)演化及地史分布13

三、皱纹珊瑚目(Rugosa)15

二、珊瑚纲(Anthozoa)15

(一)珊瑚体的基本构造15

第三章 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15

一、概述15

(二)分类及化石代表18

(三)演化趋向20

四、横板珊瑚目(Tabulata)21

五、珊瑚的生活环境22

一、概述23

二、外壳形态23

第四章 腕足动物门(Brachiopoda)23

三、外壳的基本构造24

(一)外部构造24

(二)内部构造25

四、无铰纲(Inarticulata)26

五、有铰纲(Articulata)26

(一)特征26

(二)分类及化石代表26

二、腹足纲(Gastropoda)29

第五章 软体动物门(Mollusca)29

一、概述29

(一)螺壳的基本构造30

(二)化石代表30

三、双壳纲(Bivalvia)31

(一)概述31

(二)软体构造及其附着痕31

(三)壳体的基本构造31

(四)化石代表32

(五)生态及地史分布34

四、头足纲(Cephalopoda)34

外壳亚纲(Ectocochlia)34

(一)外壳形态34

(二)外壳及体管构造35

(三)缝合线及其类型36

(四)分类及化石代表38

内壳亚纲(Endocochlia)=箭鞘亚纲(Coleoidea)39

五、竹节石纲(Tentaculita)40

六、软舌螺纲(Hyolitha)41

第六章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42

一、概述42

二、三叶虫纲(Trilobita)42

(一)概述42

(二)背甲构造42

(三)分类及化石代表44

(四)地史分布45

三、甲壳纲的介形亚纲(Ostracoda)46

第七章 半索动物门(Hemichordata)48

一、概述48

二、笔石纲(Graptolithina)48

(一)概述48

(二)笔石骨骼的基本构造48

(三)笔石枝的分枝及其生长方向50

(四)分类及化石代表51

(五)演化趋向及地史分布53

第八章 脊索动物门(Chordata)54

一、概述54

二、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54

(一)概述54

(二)无颌纲(Agnatha)54

(三)鱼纲(Pisces)55

(四)两栖纲(Amphibia)56

(五)爬行纲(Reptilia)57

(六)鸟纲(Aves)58

(七)哺乳纲(Mammalia)58

第九章 植物界(Plantae)61

一、低等植物61

(一)菌类61

(二)藻类及叠层石(Stromatolites)61

二、高等植物概述62

(二)叶及叶序、叶形和叶脉63

(一)茎及其结构63

(三)繁殖及分类64

三、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65

(一)裸蕨纲(Psilophytopsida)65

(二)石松纲(Lycopsida)65

(三)楔叶纲(Sphenopsida)65

(四)真蕨纲(Filicopsida)66

四、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68

(一)种子蕨纲(Pteridospermopsida)68

(二)苏铁纲(Cycadopsida)69

(三)银杏纲(Ginkgopsida)69

(四)科达纲(Cordaitopsida)69

(五)松柏纲(Coniferae)70

五、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71

(一)单子叶类(Monocotyledones)71

(二)双子叶类(Dicotyledones)71

一、一般概念和原理72

第二篇  历史地质学72

第一章 地层划分、对比及地质年代72

二、地层划分和地层单位73

(一)岩石地层单位74

(二)生物地层单位75

(三)年代地层单位和地质年代单位75

三、地层对比及其方法77

(一)岩石地层学方法77

(二)生物地层学方法78

(三)构造运动在地层对比中的运用79

(四)事件地层对比79

(五)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80

(六)古地磁学方法80

四、地质年代表82

一、海相沉积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83

第二章 沉积岩相和古地理83

(一)滨海沉积84

(二)浅海沉积85

(三)半深海和深海区沉积85

二、陆相沉积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86

(一)风化壳(残积层)86

(二)山麓堆积(冲积扇)86

(三)河流沉积87

(四)湖泊沉积87

(五)沼泽沉积88

(六)冰川沉积88

三、海陆过渡相——三角洲沉积88

四、古地理及古地理图89

第三章 构造运动、构造分区及全球构造体系90

一、构造运动与历史构造分析90

(一)活动区(地槽)和稳定区(地台)的划分91

二、大陆地壳大地构造分区91

(二)大陆地壳大地构造分区92

三、全球构造体系——板块构造94

(一)板块构造的基本概念94

(二)板块构造的主要论据94

(三)板块构造与地槽98

第四章 前寒武纪100

一、前寒武纪时代划分100

二、前寒武纪岩系特征及研究方法100

(一)沉积建造和变质作用101

(二)事件地层学方法101

(三)生物地层学方法101

三、中国的太古宇及地史特征102

(一)华北区的太古宇102

(二)中国太古宙的重大地质事件104

(一)华北区106

四、中国的元古宇及地史特征106

(二)华南区108

五、中国的震旦系及地史特征108

(一)华南区108

(二)华北区110

(三)其它地区110

六、前寒武纪构造演化110

(一)太古宙(38亿年至25亿年左右)110

(二)早、中元古代(25亿年至10亿年左右)113

(三)晚元古代(10亿年至6亿年左右)113

七、前寒武纪生物界演化114

(一)生命起源、原始菌、藻类生物的发展114

(二)真核细胞生物的出现和发展115

(三)后生动物的出现115

(一)重要的生物门类和标准化石116

一、早古生代的生物界116

第五章 早古生代116

(二)生态分异和生物相119

二、华北区的下古生界及地史特征119

(一)冀东唐山地区的寒武、奥陶系119

(二)岩相变化和古地理120

三、华南区的下古生界及地史特征121

(一)寒武系121

(二)奥陶系125

(三)志留系128

四、中国其它地区的下古生界发育概况及地史概况132

(一)塔里木区132

(二)天山—内蒙—兴安区132

(三)昆仑—祁连—秦岭区132

(四)川滇藏区134

五、早古生代的构造运动和构造发展134

(一)早古生代的古大陆137

(二)早古生代的古大洋137

六、早古生代的古地理和古气候137

(三)早古生代的古气候139

第六章 晚古生代140

一、晚古生代的生物界140

(一)海生无脊椎动物140

(二)陆生植物143

(三)脊椎动物143

(四)古生代末生物的集群绝灭事件144

二、华北区的上古生界及地史特征144

(一)山西太原西山的石炭、二叠系144

(二)岩相变化和古地理146

三、华南区的上古生界及地史特征147

(一)泥盆系147

(二)石炭系149

(三)二叠系154

(一)塔里木、祁连区158

四、中国其它地区的上古生界发育概况及地史概述158

(二)天山—内蒙—兴安区159

(三)昆仑—秦岭区159

(四)川滇藏区159

五、晚古生代的构造运动和构造发展160

六、晚古生代的古地理和古气候161

(一)晚古生代的古大陆和古大洋盆地161

(二)晚古生代的古气候162

一、中生代的生物界164

第七章 中生代164

(一)陆生植物165

(二)脊椎动物166

(三)无脊椎动物167

二、中国东部的三叠系168

(一)华南区168

(二)华北—东北区172

(一)大型内陆稳定盆地的侏罗、白垩系175

三、中国东部的侏罗、白垩系175

(二)小型火山活动盆地的侏罗、白垩系178

(三)大型近海断陷盆地的侏罗、白垩系180

四、中国西部的中生界181

(一)西北内陆盆地区181

(二)青藏滇区(特提斯海区)184

五、中生代的构造运动及构造发展184

六、中生代的古地理和古气候186

(一)泛大陆的解体和新海洋的形成186

(二)中生代的古气候187

七、中生代的稀罕事件及恐龙的绝灭188

(一)中生代末的稀罕事件及其意义188

(二)中生代恐龙的绝灭189

(一)高等植物190

(二)高等哺乳动物190

一、新生代的生物界190

第八章 新生代190

(三)人类的演化191

(四)无脊椎动物192

二、中国东部的第三系192

(一)大型近海断陷盆地的第三系193

(二)中小型内陆断陷盆地的第三系195

(三)环太平洋带台湾海相的第三系196

三、中国东部的第四系198

(一)华北的第四系199

(二)华南的第四系201

四、中国西部的新生界202

五、新生代的构造运动及构造发展202

六、新生代的古地理和古气候205

(一)冈瓦纳大陆完全解体和现代地理面貌的形成205

(二)新生代的古气候206

主要参考文献209

1994《普通高等教育地质矿产类规划教材 古生物地史学简明教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傅英祺,叶鹏遥,杨季楷 1994 北京:地质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