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水量计算的理论与实践》求取 ⇩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辐射流稳定状态的变化规律1

一、不稳定流向稳定流的转化过程4

二、影响稳定状态的主要因素6

(一)地下水补给来源对稳定状态的影响6

(二)含水层的渗透性能对稳定状态的影响6

(三)潮汐对稳定状态的影响6

(四)勘探试验方法和钻井结构对稳定状态的影响8

三、水流稳定状态历时曲线的类型9

(一)拐点型历时曲线9

(二)反向型历时曲线9

(三)升降型历时曲线10

(四)变动型历时曲线12

(一)关于抽水稳定要求问题13

四、关于抽水稳定程度问题13

(五)波浪型历时曲线13

(二)关于抽水稳定标准问题14

(三)关于抽水稳定时间问题16

第二节 辐射流的流动特征19

一、不同流动状态的渗透定律19

二、判定辐射流动状态的方法20

(一)单位流量法22

(二)流态指数法23

(三)双对数直角座标法26

三、井壁附近的水流特征28

(一)地下水流动状态的改变28

(二)井管水流阻力的增加28

(三)井壁附近含水层内水流阻力的增加30

第三节 岩溶水辐射流的运动形式与流动状态33

二、方程的推导43

一、方程的假设条件43

(一)潜水井涌水量方程43

第一节 裘布依涌水量方程的推导与应用43

第二章 涌水量理论方程在实践中的应用43

(二)承压井涌水量方程45

(三)承压潜水井涌水量方程46

三、方程的各种形式47

四、方程的应用问题47

第二节 非均质含水层的涌水量方程49

一、层状构造潜水井涌水量方程49

(一)双层结构49

(二)多层结构50

二、层状构造承压井涌水量方程51

第三节 椭圆形补给边界涌水量方程52

一、方程的推导52

(一)潜水井53

(二)承压井56

二、椭圆与圆形补给边界的涌水量方程对比56

第四节 边界附近的集水井涌水量计算方法57

一、边界的类型57

(一)势的叠加原理59

二、边界附近集水井涌水量方程的推导原理59

(二)映射方法61

三、隔水边界附近的集水井涌水量方程64

(一)直线边界64

(二)正交边界71

(三)斜交边界77

(四)平行隔水边界78

(五)三面隔水边界79

第五节 混合流涌水量方程80

(一)潜水井81

一、混合流涌水量方程的推导81

(二)承压井混合流涌水量方程的推导82

二、混合流涌水量方程的应用84

(一)按井的水力性质85

(二)按井的边界条件85

(三)按井的类型86

(四)排水方案87

第一节 地下水位及降深值的确定方法91

一、影响地下水位变化的因素及校正方法91

第三章 涌水量计算参数的确定方法91

(一)大气压力对地下水位的影响92

(二)潮汐对地下水位的影响92

(三)大气降水对地下水位的影响96

二、确定静水位的图解法和计算法97

(一)图解法97

(二)计算法97

三、确定动水位的计算公式104

(一)确定潜水动水位的计算公式105

(二)确定承压水动水位的计算公式107

四、水跃值的确定方法108

(一)水跃值的变化规律109

(二)水跃值计算公式114

(三)水跃值的减小与消除方法116

第二节 含水层厚度及有效厚度的确定117

(三)简易分段注水试验118

(二)钻进过程中水位及冲洗液消耗量的观测118

(一)岩石裂隙的测量及岩心采取率的统计118

一、裂隙含水层厚度的确定方法118

二、岩溶含水层厚度的确定方法120

(一)地下岩溶现象的观测120

(二)岩溶含水层厚度的确定121

三、计算潜水含水层厚度的公式124

(一)用两次抽水资料计算潜水层厚度的公式124

(二)用三次以上抽水资料计算潜水含水层厚度的公式125

四、含水层有效厚度的计算方法127

第三节 影响半径的确定方法129

一、根据群孔抽水试验测定影响半径的方法130

(一)作图法131

(二)方程式法131

二、影响半径的理论计算公式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135

(一)潜水井计算公式135

(二)承压井计算公式136

(三)理论计算公式的应用条件136

(二)存在问题140

(一)主要公式140

三、影响半径的经验计算公式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140

(三)校核方法144

第四节 根据抽水试验资料确定渗透系数的方法145

一、裘布依渗透系数计算公式在实践中的应用146

(一)裘布依渗透系数计算公式146

(二)裘布依理论公式与实践矛盾的分析148

二、非均质含水层渗透系数的确定方法156

(一)层状非均质含水层参透系数的确定方法156

(二)裂隙或岩溶非均质含水层渗透系数的确定方法159

(三)非均质含水层平均渗透系数的计算方法161

三、根据混合抽水试验计算分层渗透系数的方法163

(一)混合抽水试验方法163

(二)混合抽水试验的计算原理164

(三)隔离良好的多层含水层的分层渗透系数计算方法166

(四)隔水层不稳定的多层含水层的分层渗透系数计算方法173

第一节 潜水井涌水量曲线方程175

一、潜水井涌水量曲线方程的一般形式175

第四章 涌水量曲线方程175

二、潜水井最大涌水量计算公式177

(一)齐姆推导的公式177

(二)作者推导的公式179

(三)非均质含水层造成的偏离情况180

第二节 承压井涌水量曲线方程181

一、直线型涌水量曲线方程183

二、抛物线型涌水量曲线方程188

三、指数型涌水量曲线方程192

四、对数型涌水量曲线方程196

第三节 承压潜水井涌水量曲线方程199

一、层流运动承压潜水井涌水量曲线方程200

二、非线性流承压潜水井涌水量曲线方程201

第四节 关于涌水量曲线方程“反常”类型问题的讨论203

一、由于井壁附近含水层导水性能的变化而引起的“反常”203

类型203

二、由于区域静水位的变化而引起的“反常”类型204

三、由于含水层有效厚度的变化而引起的“反常”类型206

(一)由于井壁附近地下水流态的变化而引起的类型转化208

第五节 涌水量曲线方程类型的相互转化208

一、方程类型相互转化的原因与规律208

(二)由于井壁附近含水层导水性能的变化而引起的类型转化217

(三)由于地下水流稳定状态的变化而引起的类型转化218

二、研究方程类型相互转化的实际意义221

第六节 涌水量曲线方程类型的判定和参数的确定方法222

一、涌水量曲线方程类型的判断方法222

(一)图解法222

(二)差分法222

(三)曲度法227

二、涌水量方程参数的确定方法227

(一)作图选点法227

(二)均衡误差法229

(三)最小二乘法232

(四)矩阵法234

三、关于涌水量曲线方程式的选用问题237

一、关于降深次数对涌水量曲线方程精度的影响问题239

第七节 关于涌水量曲线方程精度问题239

二、关于水位降深间距对涌水量曲线方程精度的影响问题241

三、关于最大水位降深允许推算范围问题242

第五章 井的结构对涌水量计算的影响244

第一节 井径对涌水量计算的影响244

一、影响涌水量与井径关系的主要因素244

(一)地下水流动状态的影响244

(二)含水层导水性能的影响246

(三)水位降深的影响248

二、涌水量与井径经验曲线方程的类型251

(一)曲线方程的类型251

(二)曲线方程类型的相互转化255

三、计算“大井”涌水量的方法260

(一)联合双对数座标图解法263

(二)“大井”涌水量增大系数法265

(三)“大井”涌水量曲线方程法269

(四)相关比拟法272

二、滤水管的类型对涌水量的影响273

一、滤水管下置与否对涌水量的影响273

第二节 滤水管的类型与长度对涌水量的影响273

(一)钢筋骨架滤水管274

(二)缠丝及包网滤水管275

(三)水泥砾石滤水管276

三、滤水管的孔隙率对涌水量的影响277

(一)穿孔滤水管孔隙率的计算277

(二)包网和缠丝骨架滤水管孔隙率的计算278

四、滤水管的安装位置对涌水量的影响279

五、滤水管的长度对涌水量的影响282

(一)涌水量与滤水管长度的关系282

(二)滤水管有效长度的测定和计算方法286

第三节 填砾层对涌水量的影响290

一、填砾的作用290

二、填砾规格对涌水量的影响291

(一)填砾形状291

(二)填砾的粒径292

三、填砾厚度对涌水量的影响293

四、填砾层的结构对涌水量的影响294

五、井内填砾对涌水量的影响295

第四节 不完整井对涌水量计算的影响297

一、计算不完整井涌水量的经验公式297

二、计算不完整井涌水量的理论公式299

(一)承压不完整井涌水量计算公式303

(二)潜水不完整井涌水量计算公式305

(一)井壁进水完整井307

一、大口井的涌水量计算307

第五节 井型对涌水量计算的影响307

(二)井底进水不完整井308

(三)井壁井底同时进水的不完整井309

二、吊管井的涌水量计算311

三、真空井的涌水量计算313

(一)真空井的类型313

(二)涌水量的计算314

四、辐射井的涌水量计算314

(二)集取河床渗透水的辐射井涌水量计算316

(一)集取地下水的辐射井涌水量计算316

五、分段取水井的涌水量计算317

(一)分段取水井的布设317

(二)分段取水井涌水量的计算319

第六章 干涉井群的水力学计算方法324

第一节 水力削减法的计算原理324

一、水流叠加原理324

二、井群相互干涉原理327

(一)钻井的间距和数量对井群干涉程度的影响330

(二)水位降深对井群干涉程度的影响331

(三)地下水的补给条件对井群干涉程度的影响334

三、涌水量函数关系不变原理336

第二节 关于涌水量减少系数计算方法问题338

一、关于涌水量减少系数计算公式的推导原理问题338

二、关于多井干涉涌水量减少系数的计算方法问题341

方法问题342

三、关于涌水量方程为曲线关系时的涌水量减少系数的计算342

四、关于涌水量减少系数的计算精度问题343

第三节 供水井群的干涉水量计算346

一、根据两个干涉孔的单孔抽水资料计算346

(一)试验资料依据346

(二)两孔同时抽水时的干涉水量计算347

(三)干涉井群的计算349

二、根据群孔抽水资料计算353

三、根据多孔抽水资料计算356

第四节 排水井群水量计算的疏干效率叠加法360

一、计算原理360

二、应用效果361

第七章 供水井可采水量的评价368

第一节 评价可采水量的实测方法368

一、开采试验法369

(一)实抽法369

(二)逐级抽水法370

(三)多次抽降法371

(一)补给宽度法372

二、断面流量法372

(二)补给半径法373

(三)影响半径法374

三、泉流量消耗法375

四、疏干试验法376

第二节 评价可采水量的相关类比方法377

一、水文地质比拟法378

二、降落漏斗法378

三、相关分析法379

(一)单相关382

(二)复相关385

第三节 评价可采水量的均衡方法387

一、均衡条件的建立和变化389

二、地下水天然径流量的测定方法390

三、河流渗漏补给量的测定方法393

(一)河流水文测流法393

(二)平行岸边断面法394

(三)洪水渗漏补给量的计算395

四、大气降水渗入量的测定方法396

(一)降水渗入系数的经验数值397

(二)根据河流流量曲线确定降水渗人系数397

(三)根据地下水长期观测资料确定降水渗入系数398

(四)根据降水量和地表水流量确定降水渗入系数400

五、地下水静储量可动用部分的测定方法403

(一)地下水静储量的动用问题403

(二)地下水静储量可动用部分的计算404

(三)给水度的确定方法406

第四节 地面塌陷与水质咸化的防治409

一、地面塌陷的形成与防治409

(一)减少塌陷的途径410

(二)预测塌陷的方法413

(三)塌陷的处理415

二、防止水质咸化的措施416

(一)海水入侵的原因及防治417

(二)悬浮淡水体的稳定条件及防止变咸的措施419

(三)防止淡水层和咸水层间连通混合的措施424

1977《井水量计算的理论与实践》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施普德著 1977 北京:地质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量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1995 PDF版)
量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1995 北京:知识出版社
经济计量学理论与实践引论(1993年05月第1版 PDF版)
经济计量学理论与实践引论
1993年05月第1版
计算岩体力学:理论与实践(1995年04月第1版 PDF版)
计算岩体力学:理论与实践
1995年04月第1版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矿井特殊开采的理论与实践(1992 PDF版)
矿井特殊开采的理论与实践
1992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水价理论与实践(1999 PDF版)
水价理论与实践
1999 北京:科学出版社
计算机可靠性理论与实践(1994 PDF版)
计算机可靠性理论与实践
1994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会计理论与实践(1997 PDF版)
会计理论与实践
1997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审计实践与理论(1994 PDF版)
审计实践与理论
1994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审计理论与实践(1997 PDF版)
审计理论与实践
1997 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
资金流量核算理论与实践(1992 PDF版)
资金流量核算理论与实践
1992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审计理论与实践(1996 PDF版)
审计理论与实践
1996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气井试井理论与实践(1988 PDF版)
气井试井理论与实践
1988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计划管理的理论与实践(1991 PDF版)
计划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1991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会计电算化的理论与实践(1989 PDF版)
会计电算化的理论与实践
1989 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
经济计量学理论与实践引论(1993 PDF版)
经济计量学理论与实践引论
1993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