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抗病育种的流行学研究》求取 ⇩

第1章 抗病育种的生态观1

1.1 自然生态系和农田生态系中的植物病害1

1.2 品种是作物生态系的核心组分,品种更新是作物生态系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2

1.3 病原物演化的人为导向3

1.3.1 品种对病原物种类的选择作用3

1.3.2 品种对病原物生理小种的选择作用5

1.3.3 寄主病原物相互关系的演化7

1.4 寄主遗传单一化(简单化)的风险7

1.5 从可持续农业看抗病育种9

1.6 加强研究深化认识9

第2章 抗病性的流行学分析11

2.1 抗病性的定义和概念11

2.2 农作物抗病性和病害流行的层次观12

2.3 寄主群体抗病性遗传结构是病原物群落和种群进化的主导因素13

2.4 抗病性和流行规律的相互作用14

2.4.1 季节流行过程中的相互作用14

2.4.2 菌源和抗病性18

2.4.3 病害流行改变病原物群体致病性遗传结构,某些情况下也可改变寄主抗病性遗传结构20

2.4.4 慢病性和病害流行20

第3章 寄主病原物相互关系的群体遗传学研究23

3.1 寄主-寄生物的协同进化24

3.2 病原物生物学特性和它对寄主的依赖程度25

3.3 作物品种的抗病谱和病害种类主次的变迁25

3.4 品种抗小种谱和新小种流行27

3.4.1 我国小麦条锈病抗病基因的使用和病菌生理小种组成的变化27

3.4.2 我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的变化28

3.5 群体遗传学过程29

3.5.1 选择对象30

3.5.2 生殖方式与选择31

3.5.3 定向选择和稳定化选择32

3.5.4 毒性联合和毒性分离33

3.5.5 直接选择和间接选择34

3.5.6 遗传漂变35

3.5.7 基因流动35

3.6.1 品种组成和小种组成的对垒表36

3.6 新小种发生发展的规律36

3.6.2 毒性基因突变率和病原物有性杂交及无性重组的发生频率37

3.6.3 病原物种群数量38

3.6.4 病原物发育循环和流行规律38

3.6.5 影响流行的气候条件39

3.6.6 生产上的品种组成和基因布局39

3.6.7 品种小种寄生适合度39

第4章 品种小种寄生适合度41

4.1 寄生适合度的定义和决定因素42

4.2 寄生适合度的量纲和相对寄生适合度44

4.3 相对寄生适合度的操作定义和测定方法46

4.3.1 多循环病害,相对综合病指法46

4.3.2 多循环病害,相对表观侵染速率法或相对γ值法48

4.3.3 多循环病害,相对γ值的间接测定48

4.3.4 多循环病害,相对病情指数法和相对γ值法所得F值的换算49

4.3.5 多循环病害,流行条件对相对寄生适合度测定的影响51

4.3.6 单循环病害52

4.4 测定方法小结52

4.5 寄生适合度和生理小种53

4.6 寄生适合度和侵袭力54

4.7 寄生适合度和抗病育种54

第5章 病原物小种动态模型模拟55

5.1 自然生态系中寄主病原物的相互选择55

5.1.1 Jayakar的模型56

5.1.2 Leonard的模型56

5.2 农田生态系中品种小种的相互作用57

5.2.1 Groth的多系品种和病原菌小种相互作用的模型58

5.2.2 清泽茂久的两对基因对两对基因的模型59

5.3 多品种多小种的作物病害系统的模拟60

5.3.1 多循环病害的通用简要模型60

5.3.2 单循环病害的通用简要模型65

5.3.3 某种病害专用模型65

第6章 水平抗病性、持久抗病性和抗病性持久化67

6.1 关于基本概念67

6.2 水平抗病性68

6.3 品种抗病性中垂直抗病性和水平抗病性的组成70

6.4.1 分小种鉴定法72

6.4 垂直抗病性和水平抗病性的鉴别72

6.4.2 多年多点鉴定法73

6.4.3 遗传行为鉴定法73

6.4.4 抗病性组分法74

6.4.5 历史考察法74

6.4.6 综合考察法75

6.5 持久抗病性75

6.6 抗病性持久度及其估测76

6.6.1 抗病性持久度估测中的问题77

6.6.2 抗病性持久度估测模型DRES78

6.6.3 DRES的用途79

6.7 抗病性持久化81

第7章 数量抗病性慢病性及其鉴定方法83

7.1 慢病性和相对寄生适合度83

7.2 慢病性的流行学分析86

7.3 慢病性的计量方法和量纲88

7.3.1 相对病情指数法88

7.3.2 相对抗病性指数法89

7.3.3 相对抗病性系数法91

7.4 慢病性的田间测定方法92

7.5 慢病性的实用价值评估93

7.6 慢病性及其持久度93

7.7 单循环病害数量抗病性的计算方法94

第8章 水平抗病性的选育方法96

8.1 微梯弗利亚效应(Vertifolia effect)--垂直抗性育种中水平抗性的丧失96

8.2 几种常见的假象和误解97

8.2.2 试验小区间的菌源干扰98

8.2.1 巴列夫利也特效应98

8.2.3 数量垂直抗病性99

8.3 水平抗病性育种的特点99

8.3.1 水平抗病性的“抗源”100

8.3.2 必须消除垂直抗病性的干扰101

8.3.3 群体育种103

8.3.4 两类抗病性的综合选育105

9.1 抗病对象种类的确定108

9.1.1 不同病害对抗病育种的要求不同108

第9章 育种目标中的抗病性指标108

9.1.2 同一作物上的主要病害、次要病害和罕见病害109

9.1.3 病害流行潜能和潜在威胁病害110

9.1.4 抗病育种目标中病害种类的区别对待110

9.2 垂直抗病性和水平抗病性的抉择111

9.2.1 只有基因对基因病害才须要考虑持久抗病性和水平抗病性111

9.2.2 垂直抗病性育种下基因对基因关系的形成112

9.2.3 抗病性类型抉择的一般原则113

9.3.1 病害的流行结构和相对抗病性的防病保产效能114

9.3 相对抗病性的定量指标114

9.3.2 由病情推算产量损失115

9.3.3 流行频率和平均年损失率116

第10章 基因工程抗病育种和病害流行学118

10.1 在抗病育种中应用基因工程的目的118

10.2 外壳蛋白(CP)基因的转基因品种119

10.3 持久抗病性基因工程的设想119

10.4 抗病育种基因工程的基因120

10.6 基因工程抗病育种的生态风险122

10.5 次生效应和副效应122

10.6.1 病毒病工程品种的生态风险123

10.6.2 花粉扩散导致的“基因污染”124

10.6.3 外源DNA被真菌吸收124

10.7 基因工程抗病性的流行学检验和模拟125

第11章 抗病育种系统工程的设想126

11.1 品种选育推广系统工程的一般工作流程127

11.2 抗病育种系统的主要组分和工作流程127

11.3.1 抗病育种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129

11.3 抗病育种的效益评估129

11.3.2 抗病育种的成本130

11.3.3 抗病品种经济效益的估算方法130

11.3.4 抗病育种的效益评估132

11.4 抗病育种技术路线的决策135

11.5 系统内外信息反馈和经济效益反馈的重要性138

11.6 育种过程中技术环节的调控138

11.7 与相关学科的合作与交流140

参考文献142

1998《植物抗病育种的流行学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曾士迈,张树榛著 1998 北京: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植物杂种之研究(1936 PDF版)
植物杂种之研究
1936 商务印书馆
植物育种学( PDF版)
植物育种学
农业出版社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1985 PDF版)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1985
植物育种学  下( PDF版)
植物育种学 下
北京:商务印书馆
植物病理学研究技术( PDF版)
植物病理学研究技术
西北农学院
农作物抗病育种( PDF版)
农作物抗病育种
山东省农科院情报所
流行病研究进展(1996 PDF版)
流行病研究进展
1996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植物杂种之研究(1936 PDF版)
植物杂种之研究
1936 商务印书馆
植物病害流行学(1986 PDF版)
植物病害流行学
1986 北京:农业出版社
植物抗虫育种(1985 PDF版)
植物抗虫育种
1985 北京:农业出版社
台湾的植物育种(1990 PDF版)
台湾的植物育种
1990 北京:农业出版社
流行病学研究实例(1984 PDF版)
流行病学研究实例
1984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1991 PDF版)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991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1995 PDF版)
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
1995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药物流行病学(1996 PDF版)
药物流行病学
1996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