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学 上》
作者 | 刘玉清等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55 |
出版时间 | 199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11701966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6798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篇总论2
第一章X线诊断2
第一节 X线的发现、产生和特性2
第二节 X线影像形成的原理和密度4
第三节 X线检查方法7
第四节 造影剂10
第五节 X线诊断原则和步骤16
第六节 X线检查中的防护17
第二章CT18
第一节 CT发展概况18
第二节 CT基本结构与成像原理19
第三节 CT装置23
第四节 CT图像与CT值25
第五节 CT检查方法29
第六节 CT图像分析31
第七节 CT诊断的价值与限度33
第三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34
第一节 DF及其物理学基础35
第二节 DSA影像的获取和处理41
第三节 DSA的 临床应用49
第四章磁共振成像55
第一节 磁共振成像发展概况55
第二节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55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技术64
第四节 MRI图像的特点72
第五节 磁共振成像的设备78
第六节 MRI的临床应用81
第七节 MRI的新进展与发展前景87
第五章介入放射学88
第一节 血管介入技术88
第二节 非血管介入技术118
第六章医学影像学新进展——电算X线摄影术和图像储存及传输系统133
第一节 电算X线摄影术133
第二节 图像储存和传输系统144
第二篇呼吸系统151
第一章检查方法151
第一节 常规X线检查151
第二节 特殊X线检查152
第三节 造影检查153
第四节 CT检查154
第五节 超声检查154
第六节 磁共振检查154
第七节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155
第八节 核医学检查155
第二章 应用解剖学155
第三章胸部正常影像解剖164
第一节 胸廓164
第二节 气管和支气管166
第三节 肺168
第四节 胸膜172
第五节 纵隔172
第六节 膈173
第四章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174
第一节 支气管阻塞性改变174
第二节 肺部病变175
第三节 肺门的改变178
第四节 胸膜病变178
第五节 纵隔的改变180
第六节 膈的改变181
第五章气管支气管疾病182
第一节 先天性气管、支气管狭窄182
第二节 巨气管支气管症183
第三节 先天性支气管囊肿184
第四节 慢性支气管炎185
第五节 支气管扩张186
第六节 气管、支气管异物188
第七节 支气管结石189
第六章肺部疾病189
第一节 先天性肺发育异常190
第二节 肺部炎症193
第三节 肺结核201
第四节 肺肿瘤209
第五节 肺霉菌病218
第六节 寄生虫病222
第七节 尘肺225
第八节 胸部外伤231
第九节 结缔组织疾病的肺部表现233
第十节 肺出血性疾病240
第十一节 肺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241
第十二节 原因不明的肺疾病249
第十三节 造血系统及网状内皮系统疾病的肺部改变255
第十四节 变态反应引起的肺部疾病259
第七章胸膜病变264
第一节 胸膜炎264
第二节 化脓性胸膜炎又名脓胸265
第三节 胸膜肿瘤265
第八章纵隔疾病266
第一节 纵隔炎症266
第二节 纵隔气肿268
第三节 纵隔血肿269
第四节 纵隔肿瘤与囊肿及肿瘤样病变269
第九章膈的疾病285
第一节 膈疝285
第二节 膈膨升286
第三节 膈下脓肿286
第四节 膈肌肿瘤287
第十章胸部手术后的改变及并发症287
第一节 胸部手术后改变287
第二节 胸部手术后的并发症288
第十一章胸部CT288
第一节 胸部CT检查的适应证289
第二节 胸部CT检查技术和方法289
第三节 正常胸部CT影像解剖290
第四节 胸部常见疾病的CT表现294
第十二章胸部磁共振成像302
第一节 引言302
第二节 胸部磁共振扫描的适应证303
第三节 胸部磁共振扫描的技术和方法305
第四节 纵隔的MRI诊断305
第五节 肺部疾病的MRI表现307
第六节 胸壁及胸膜病变的MRI表现309
第十三章介入放射学在呼吸系统的应用309
第一节 引言309
第二节 肺及纵隔的活检技术310
第三节 肺动脉栓塞术312
第四节 支气管动脉造影、栓塞术及药物灌注治疗313
第三篇循环系统316
第一章心脏大血管放射学检查方法316
第一节 普通X线检查316
第二节 心血管造影和DSA318
第二章正常心脏大血管的放射学表现323
第一节 不同体位正常心脏大血管的放射学表现323
第二节 肺门和肺血管纹理分析329
第三节 心脏大血管搏动330
第四节 心脏大血管X线测量331
第三章心脏大血管异常的基本放射学征象336
第一节 心脏和房室增大的X线征象336
第二节 胸部主要血管异常的X线征象339
第三节 肺循环异常的X线分析340
第四节 心脏移位和位置异常343
第五节 心血管造影异常的分析349
第四章超声心动图检查351
第一节 检查方法351
第二节 适应证及诊断354
第三节 评价355
第五章放射性核素检查355
第一节 检查方法355
第二节 适应证及诊断358
第三节 评价360
第六章CT和MRI361
第一节 CT检查方法361
第二节 CT检查的适应证和诊断362
第三节 CT检查的评价362
第四节 MRI检查方法362
第五节 MRI检查的适应证和诊断363
第六节 MRI检查的评价363
第七章后得性心脏病364
第一节 风湿性心脏病364
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372
第三节 高血压和高血压性心脏病377
第四节 肺原性心脏病379
第五节 心肌病383
第八章 心包炎和心包积液390
第九章主动脉疾病394
第一节 胸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394
第二节 大动脉炎400
第十章先天性心血管病406
第一节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406
第二节 室间隔缺损409
第三节 动脉导管未闭415
第四节 先天性肺动脉狭窄419
第五节 法乐四联症422
第六节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426
第七节 先天性主动脉弓及头臂动脉畸形430
第十一章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435
第一节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435
第二节 冠状动脉内溶栓术437
第十二章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性治疗439
第一节 二尖瓣球囊成形术439
第二节 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442
第三节 主动脉瓣成形术445
第十三章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溶栓术447
第一节 外周动脉腔内成形术447
第二节 外周动脉溶栓术449
第三节 肾动脉腔内成形术451
第四节 主动脉腔内成形术452
第十四章 经皮穿刺下腔静脉成形术454
1993《放射学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玉清等主编 1993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放射诊断学讲义 上
- 1974 苏州医学院放射学教研组;苏州地区卫生局
-
- 诊疗放射线技术选书 3 放射化学·放射线化学
- 1972年05月 株式会社 南山堂
-
- 放射化学
- 1996.01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放射药理学
- 1990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 放射生物学 供放射治疗、放射诊断和核医学用
- 1987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 沙眼防治法 保健员及红十字会会员适用
- 1959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放射化学
- 1985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 介入放射学
- 1989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
- 放射生物学
- 1987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 辐射损伤后的骨髓移植和其他治疗
- 1983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 放射化学
- 1983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 放射生物学
- 1998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
- 放射学 中
- 1995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 放射卫生学
- 1989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