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信息学》
作者 | 张开滋等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744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232958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6666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篇总论3
第一章 概论3
第一节 心电信息学简史3
第二节 心电信息学进展7
第三节 常用检测技术及临床应用10
第二篇心电信息图19
第二章 导联系统19
第一节 溯源与发展19
第二节 导联系统20
第三节 头胸(HC)导联34
【附】 附加导联41
第三章 心电图与心电向量图45
第一节 溯源与发展45
第二节 导联系统48
第三节 描记技术55
第四节 临床应用56
第五节 正常心电图与心电向量图56
第六节 评价与展望74
【附】 1. 成人异常心电向量图常用诊断标准76
2. 时间心电向量图88
第一节 小儿心电图特点96
第四章 小儿心电图96
第二节 小儿心房、心室肥大的诊断102
第三节 小儿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104
第五章 老年心电图105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增龄性解剖生理变化105
第二节 老年心电图研究回顾107
第三节 老年常规心电图表现108
第四节 老年动态心电图111
第五节 结语112
第六章 胎儿心电图115
第一节 溯源与发展115
第二节 原理与检测方法118
第三节 正常胎儿心电图120
第四节 异常胎儿心电图125
第五节 评价与展望143
【附】 1. 胎儿心电图有关标准144
2. 自R-R间期推算胎心率表145
第七章 12导同步心电图147
第一节 概念147
第二节 仪器模式和技术性能149
第三节 波形定义和测量149
第四节 临床应用153
第五节 展望157
第一节 溯源与发展159
第八章 心率变异性159
第二节 心率变异性的生理基础163
第三节 心率变异性的分析方法166
第四节 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应用177
第五节 评价与展望179
第九章 QT离散度181
第一节 溯源与发展181
第二节 发生原理182
第三节 方法学与正常值184
第四节 临床意义191
第五节 评价与展望195
第一节 溯源与发展199
第十章 心脏电交替现象199
第二节 电交替发生的原因与机理200
第三节 电交替分型与特征203
第四节 电交替的临床意义211
第五节 治疗213
第十一章 动态心电图214
第一节 溯源与发展214
第二节 记录技术和分析方法216
第三节 正常人动态心电图226
第四节 临床应用228
第五节 评价与展望247
第一节 溯源与发展251
第十二章 监测心电图251
第二节 床边心电图监测253
第三节 电话传输心电图监测262
第四节 评价与展望268
第十三章 体表电位标测图271
第一节 溯源与发展271
第二节 体表标测图的方法281
第三节 正常等电位标测图289
第四节 常见异常标测图293
第五节 心电峰值标测图304
第六节 研究进展与展望321
第一节 溯源与发展328
第十四章 负荷心电图328
第二节 心电图运动试验330
第三节 心电图运动试验的临床应用341
第四节 心电图运动试验的评价与展望344
第五节 心电图药物负荷试验345
第六节 心电图非运动、非药物负荷试验353
第十五章 起搏心电图358
第一节 起搏心电图的特征358
第二节 不同部位起搏心电图361
第三节 起搏器的编码与分类364
第四节 不同类型起搏器的起搏心电图366
第五节 某些特殊的起搏心电图表现370
第六节 起搏系统故障的心电图374
第十六章 食管心脏起搏378
第一节 溯源与发展378
第二节 食管心房起搏的方法学378
第三节 食管心房起搏的临床应用381
第四节 食管心室起搏394
第五节 评价与展望396
第三篇派生心电信息图401
第十七章 窦房结电图401
第一节 溯源与发展401
第二节 实验研究和检测方法402
第三节 临床应用407
第四节 评价与展望409
第十八章 体表希氏束电图410
第一节 溯源与发展410
第二节 希氏束电图波形命名与测量411
第三节 信号叠加平均法体表检测希氏束电图413
第四节 应用自适应滤波技术体表逐拍检测希氏束信号416
第五节 临床应用423
第六节 评价与展望424
第十九章 心室晚电位427
第一节 溯源与发展427
第二节 病理生理基础428
第三节 检测方法430
第四节 临床应用445
第五节 评价与展望454
第二十章 频谱心电图456
第一节 溯源与发展456
第二节 原理与检测方法457
第三节 正常频谱心电图459
第四节 异常频谱心电图466
第五节 评价与展望485
【附】 12导联心电能量谱486
第一节 溯源与发展490
第二十一章 高频心电图490
第二节 病理生理基础491
第三节 检测与分析493
第四节 临床应用498
第五节 评价与展望502
【附】 高频心电图操作规范和判断标准的建议504
第四篇相关心电信息图509
第二十二章 心磁图509
第一节 简史509
第二节 心磁图的理论基础509
第三节 方法与仪器512
第四节 正常心磁图514
第五节 异常心磁图518
第六节 评价与展望524
第五篇心电信息学的开发应用529
第二十三章 心电图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529
第一节 溯源与发展529
第二节 编码方案530
第三节 心电图的应用范围535
第四节 心电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536
第五节 心电图的质量控制537
第六节 评价与展望538
【附】 1982年版明尼苏达心电图编码539
第一节 溯源与发展547
第二十四章 心电图的计算机分析547
第二节 心电图计算机分析系统的基本构成548
第三节 心电图计算机分析的方法学548
第四节 评价计算机自动分析程序性能的方法565
第五节 评价与展望567
第二十五章 动态血压监测569
第一节 概述569
第二节 测量方法570
第三节 评价方法572
第四节 临床应用574
第五节 前景577
第一节 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基本技术581
第六篇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581
第二十六章 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581
第二节 程序刺激技术584
第三节 窦房结功能588
第四节 房室传导及室内传导障碍592
第五节 房室结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598
第六节 房室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603
第七节 室性心动过速613
第八节 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622
第九节 评价与展望625
附录一 心电图学名词术语标准化631
附录631
附录二 心电图机标准化637
附录三 常规心电图操作标准化642
附录四 心电图测量标准化645
附录五 心电图诊断标准649
附录六 心电图的鉴别诊断678
附录七 各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706
附录八 动态心电图工作指南713
附录九 我国制定的心脏电生理检查工作规程722
附录十 美国临庆心内电生理研究指南728
附录十一 安装埋藏式起搏器工作规程731
附录十二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指南735
1998《心电信息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开滋等主编 1998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
- 1995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经济 信息 信息化
- 1996年08月第1版
-
- 信息经济学
- 1995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 X线投照技术
- 1980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 经济 信息 信息化
- 1996 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 信息光电子学基础
- 1990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 信息英语 信息源与信息获取
- 1999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 人的信息加工 心理学概论
- 1987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信息法学
- 1995 北京:法律出版社
-
- 光电信息转换器
- 1988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信息光学
- 1986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 电子管制造工艺
- 1959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电子信息材料
- 1990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 电脑、信息与人类
- 1987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