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铁路信号 1991-1995》

第一篇总论1

第一章 铁路信号与铁路运输的发展1

第一节 铁路运输的发展2

第二节 信号在铁路运输发展中的作用4

第二章 信号工作的成就10

第一节 建设成就11

第二节 新技术开发及设备改进13

第三节 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23

第四节 信号工业和信号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主要成就26

第五节 维修工作改革成就与经验32

第六节 教育与出版事业的成就32

第三章 信号发展的基本经验35

第一节 信号装备与技术发展的基本经验35

第二节 今后奋斗目标37

第二篇 区间闭塞设备的发展40

第一章 18信息移频自动闭塞的研制和运用40

第一节 ZPW—94型18信息移频自动闭塞40

第二节 ZPW—D型18信息移频自动闭塞48

第二章 JL·WZB—1型电气化区段交流计数微机自动闭塞56

第一节 研制过程及特点56

第二节 微机发码器57

第三节 接收译码系统60

第三章 微机计轴设备的改进和运用65

第一节 JWJ—C型微机计轴设备65

第二节 单线定点计轴自动闭塞72

第四章 其他设备的改进和运用75

第一节 GPW无绝缘轨道电路75

第二节 长轨道电路自动站间闭塞76

第三节 极频自动闭塞79

第四节 DX3型道口信号及ZX1型道口遮断信号82

第三篇 车站联锁设备的发展87

第一章 6502G电气集中的推广使用87

第一节 研制过程87

第二节电路改讲内容87

第三节 扩大和调整组合类型提高定型率93

第四节 配线插接化95

第二章 车站股道电码化及窄脉冲轨道电路的二次开发和应用97

第一节 站内和枢纽股道电码化97

第二节 窄脉冲轨道电路的二次开发和应用100

第三章 微机联锁的应用和继续开发100

第一节 应用及继续开发的总情况100

第二节 通号总公司开发的微机联锁系统102

第三节 铁科院开发的微机联锁系统108

第四节 卡斯柯公司二次开发的微机联锁系统111

第四篇 编组站控制系统的发展115

第一章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和运用115

第一节 石家庄编组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116

第二节 丰台西编组站下行场的自动化系统127

第三节 株洲北编组站上行场的驼峰自动控制系统131

第二章中小能力驼峰的技术改造134

第一节 驼峰微机分线控制点连式调速系统134

第二节 TWK—1型驼峰溜放速度微机控制系统145

第三节 微机可控顶驼峰自动调速系统154

第四节 由自能源减速器与外侧减速顶构成的调速系统158

第三章 驼峰测量设备的改进和开发160

第一节 T·CL—2型8mm波驼峰测速雷达160

第二节 车轮传感器164

第三节 TWGC—1型驼峰微机工频测长器168

第四章 驼峰调速设备的改进和开发174

第一节 T·JK3(T,JY3)型车辆减速器174

第二节 绳索牵引推送小车176

第三节 TJD—1型电动车辆减速器177

第五章 其他设备的改进和开发180

第一节 平面调车连续溜放微机联锁系统180

第二节 TWZ—1型驼峰自动集中微机控制系统187

第三节 驼峰机车遥控193

第四节 驼峰空压系统及风源自动控制207

第五篇 行车调度控制系统的发展213

第一章 卡斯柯全微机调度集中和调度监督系统213

第一节 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与配置213

第二节 系统功能217

第三节 数据传输218

第四节 卡斯柯电务维修监督系统220

第二章 调度中心技术改造220

第一节 哈铁分局调度中心试点工程220

第二节 哈铁局调度中心试点工程222

第三节 铁道部调度指挥管理中心224

第四节 TY—DJ型调度监督系统的应用和发展224

第三章 计算机辅助行车调度系统227

第一节 CATD—1型计算机辅助行车调度系统227

第二节 卡斯柯计算机辅助行车调度系统234

第六篇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发展239

第一章 机车信号的运用及发展239

第一节 通用式机车信号239

第二节 兼容式机车信号242

第二章 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研制和应用248

第一节 概况248

第二节 LJK—93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248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252

第三章 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的研制和试运用252

第一节 准高速旅客列车速度分级控制系统252

第二节 LCF型列车超速防护系统257

第七篇 基础理论及基础设备的研究272

第一章 电务技术装备在铁路运输能力中宏观效益的探讨272

第一节 铁路运输能力三要素在扩能中作用的定量分析272

第二节电务技术装备在扩能中宏观效益的定量分析277

第三节 电务技术装备的经济效益分析278

第四节 电务技术装备在运输安全生产中的宏观效益分析279

第五节 电务技术装备在运输生产中的社会效益分析280

第六节 几点结论281

第二章 微机联锁结构论述及其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282

第一节 概述282

第二节 系统的层次结构283

第三节 系统的冗余结构285

第四节 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287

第三章 微机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解析与评估的探讨291

第一节 概述291

第二节 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技术292

第三节 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评估293

第四章电气化铁道牵引电流对信号设备干扰防护对策的研究296

第一节 对襄渝线移频轨道电路受电气化干扰防护对策的研究296

第二节 对京包等线25Hz系列轨道电路受电气化干扰防护对策的研究299

第五章 雷电防护技术的研究303

第一节 电务设备防雷系统工程303

第二节电务设备雷电防护技术304

第六章 轨道电路参数和轨道电路模拟试验装置的研究306

第一节 轨道电路参数的研究306

第二节 轨道电路模拟试验装置的研究316

第七章 信号透镜光透射比无损测量技术的研究320

第一节 基本情况320

第二节 磨片法存在的弊端320

第三节 信号透镜光透射比的无损积分测量321

第四节 信号透镜光透射比的无损分光测量323

第五节 运用情况及前景分析325

第八篇 信号技术及设备的引进和应用327

第一章引进法国CSEE公司UM71及TVM300系统的运用情况327

第一节 UM71自动闭塞327

第二节 TVM300速度监督系统332

第二章丁营站引进英国GEC-ALSTHOM公司的微机联锁设备336

第一节 引进目的及进展情况336

第二节 系统构成及功能336

第三节 设备使用情况338

第三章 北京西站引进德国劳伦茨公司的车站MMI系统339

第一节 引进目的及进展情况339

第二节 系统功能340

第三节 系统构成341

第四节 发展前景343

第四章川黔线引进瑞典ABB公司的列车超速防护设备344

第一节 引进目的及进展情况344

第二节 系统构成345

第三节 主要设备功能347

第五章引进德国西门子公司的S700型和S700K型电动转辙机350

第一节 引进目的及进展情况350

第二节 S700型电动转辙机351

第三节 S700K及ELP319系统技术概述353

第四节 S700K型电动转辙机355

第五节 ELP319型密贴检查器358

第九篇 信号工业的发展和新产品开发360

第一章 信号工业的发展概况360

第一节 转变经营体制,增加资金投入360

第二节 加强企业管理,推进企业改革362

第三节 对外工作迈出新步伐364

第二章 电动转辙机和道岔转换设备364

第一节 ZYJ4型电液外锁闭道岔转换设备364

第二节 ZD6—E型与ZD6—J型双电动转辙机牵引369

第三节 ZD7—A型电动转辙机372

第三章 信号控制台及表示盘375

第一节 TD4型信号控制台及表示盘376

第二节 TD5型信号控制台及表示盘379

第四章 防雷器材386

第一节 沈阳厂防雷元件和防雷组合386

第二节 北京厂防雷柜和防雷组合389

第三节 卡斯柯防雷器件和防雷组合394

第五章 钢轨绝缘和钢轨接续线399

第一节 GBJX型高强度钢板夹芯钢轨绝缘399

第二节 钢轨接续线的焊接403

第六章 变压器箱和电缆盒406

第一节 SMC型变压器箱和电缆盒406

第二节 开启式信号电缆地下接续409

第三节 封粘式光缆或电缆连接412

第十篇 地下铁道信号的发展413

第一章 概述413

第一节 地铁和轻轨发展概况413

第二节 地铁信号技术的发展413

第二章 北京地铁一号线信号技术改造及环线调度集中414

第一节 概况414

第二节 一号线改造工程范围及内容415

第三节 一号线信号系统构成及主要功能415

第四节 环线调度集中430

第三章 上海地铁一号线列车自动控制系统433

第一节 概况433

第二节 系统构成及主要功能434

第三节 ATC系统436

第十一篇 科学管理及技术措施444

第一章 信号维修管理和维修改革444

第一节 贯彻执行《维规》深化维修改革444

第二节 深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446

第三节 开展信号维修学术交流活动446

第二章 信号维修微机监测系统447

第一节 系统构成原则及功能447

第二节 通号总公司开发的DS6—51型车站信号微机监测系统452

第三节 卡斯柯公司开发的车站信号微机监测系统457

第四节 成都局信号维修微机监测网络系统459

第五节 济南局信号维修微机监测网络系统463

第三章 标准化管理464

第一节 信号产品及设备标准化464

第二节 铁路信号标准设计图册469

第四章 各种合理化建议及技术革新成果469

第一节 车站信号469

第二节 区间信号471

第三节 机车信号472

第四节 其他472

附录1474

1997《当代中国铁路信号 1991-1995》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当代中国铁路信号》(1991~1995)编辑委员会编著 1997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铁路史画  1876-1995(1996 PDF版)
中国铁路史画 1876-1995
1996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铁路信号的发展及现代化( PDF版)
铁路信号的发展及现代化
南京铁路运输学校
当代四川铁路(1993 PDF版)
当代四川铁路
1993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铁路信号安全知识  第1册  铁路信号工问答(1975 PDF版)
铁路信号安全知识 第1册 铁路信号工问答
1975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铁路信号基本知识  第2册  铁路信号工问答(1976 PDF版)
铁路信号基本知识 第2册 铁路信号工问答
1976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铁路信号设备(1989 PDF版)
铁路信号设备
1989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铁路信号容错技术(1997 PDF版)
铁路信号容错技术
1997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铁路信号运营基础(1998 PDF版)
铁路信号运营基础
1998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工矿企业铁路信号(1991.09 PDF版)
工矿企业铁路信号
1991.09 北京市:中国铁道出版社
当代中国铁路信号  1986-1990年(1993 PDF版)
当代中国铁路信号 1986-1990年
1993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铁路通信信号器材(1989 PDF版)
铁路通信信号器材
1989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中国铁路信号史(1989 PDF版)
中国铁路信号史
1989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铁路灯光信号(1955 PDF版)
铁路灯光信号
1955 人民铁道出版社
当代广西铁路  1949-1995(1999 PDF版)
当代广西铁路 1949-1995
1999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铁路通信信号(1960 PDF版)
铁路通信信号
1960 人民铁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