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对话与社会和谐》求取 ⇩

上篇理论基础与内在逻辑3

第一章马克思交往理论3

一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发展历程3

二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思想13

三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逻辑特质21

四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当代价值26

第二章核心概念及其内在逻辑33

一 对话的理论与意蕴33

二 交往、对话与和谐39

三 社会和谐47

四 对话:社会和谐之路61

五 对话: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时代化路径70

中篇交往与社会和谐75

第三章交往、市场与经济和谐75

一 交往:市场经济的内在特征75

二 对话:交往与市场的中间变量78

三 经济和谐:内涵与表征81

四 基于交往与对话的经济和谐之路83

第四章交往与政治和谐101

一 普遍交往时代的政治取向101

二 监督党内交往,构建良好政治生态105

第五章全球交往与文化和谐114

一 走出本土文化,兼容外来文化115

二 抛弃落后文化,拥抱先进文化116

三 放弃单一文化,建构多元文化117

四 审视传统文化,把握时代文化118

五 辨识大众文化,弘扬精英文化119

六 跨越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文化120

第六章交往与科技和谐122

一 科技创新与科技和谐发展122

二 交往促进科技创新125

三 基于交往的科技创新与和谐策略129

第七章交往与教育和谐136

一 师生交往:构建评价机制,形成教学良性互动136

二 生生交往:构建管理机制,形成学习良好氛围137

三 师师交往:构建学术机制,形成教学创新动力138

四 管员交往:建立监督机制,促进教育正常发展139

五 家校交往:建立联络机制,促进教育家校融合140

六 校际交往:建立协作机制,促进教育平衡发展141

七 校社交往:形成共生机制,达到教育理想状态142

第八章交往与人际和谐144

一 人际和谐的影响因素144

二 人际和谐的交往心理145

三 人际和谐的交往路径与方法149

下篇对话型社会的构想157

第九章对话人:对话型社会的主体157

一 “对话人”假设的多重理据157

二 对话人的人格品性165

三 对话人的教育建构174

第十章对话式行政:对话型社会的支架183

一 从独断到对话:公共行政的必然趋势183

二 对话式行政的理念与构造191

三 政府自觉:对话式行政的理性保障204

第十一章多重对话:对话型社会的维度212

一 人与人对话:合作共享社会的构建212

二 人与自然对话:生态共生社会的构建221

三 人与智识对话:理性文明社会的构建228

参考文献235

2020《交往、对话与社会和谐》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安世遨著 2020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