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对话与社会和谐》
作者 | 安世遨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46 |
出版时间 | 202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978752016355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4949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上篇理论基础与内在逻辑3
第一章马克思交往理论3
一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发展历程3
二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思想13
三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逻辑特质21
四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当代价值26
第二章核心概念及其内在逻辑33
一 对话的理论与意蕴33
二 交往、对话与和谐39
三 社会和谐47
四 对话:社会和谐之路61
五 对话: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时代化路径70
中篇交往与社会和谐75
第三章交往、市场与经济和谐75
一 交往:市场经济的内在特征75
二 对话:交往与市场的中间变量78
三 经济和谐:内涵与表征81
四 基于交往与对话的经济和谐之路83
第四章交往与政治和谐101
一 普遍交往时代的政治取向101
二 监督党内交往,构建良好政治生态105
第五章全球交往与文化和谐114
一 走出本土文化,兼容外来文化115
二 抛弃落后文化,拥抱先进文化116
三 放弃单一文化,建构多元文化117
四 审视传统文化,把握时代文化118
五 辨识大众文化,弘扬精英文化119
六 跨越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文化120
第六章交往与科技和谐122
一 科技创新与科技和谐发展122
二 交往促进科技创新125
三 基于交往的科技创新与和谐策略129
第七章交往与教育和谐136
一 师生交往:构建评价机制,形成教学良性互动136
二 生生交往:构建管理机制,形成学习良好氛围137
三 师师交往:构建学术机制,形成教学创新动力138
四 管员交往:建立监督机制,促进教育正常发展139
五 家校交往:建立联络机制,促进教育家校融合140
六 校际交往:建立协作机制,促进教育平衡发展141
七 校社交往:形成共生机制,达到教育理想状态142
第八章交往与人际和谐144
一 人际和谐的影响因素144
二 人际和谐的交往心理145
三 人际和谐的交往路径与方法149
下篇对话型社会的构想157
第九章对话人:对话型社会的主体157
一 “对话人”假设的多重理据157
二 对话人的人格品性165
三 对话人的教育建构174
第十章对话式行政:对话型社会的支架183
一 从独断到对话:公共行政的必然趋势183
二 对话式行政的理念与构造191
三 政府自觉:对话式行政的理性保障204
第十一章多重对话:对话型社会的维度212
一 人与人对话:合作共享社会的构建212
二 人与自然对话:生态共生社会的构建221
三 人与智识对话:理性文明社会的构建228
参考文献235
2020《交往、对话与社会和谐》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安世遨著 2020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儒学与世界和平及社会和谐
- 1999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 社交英语会话
- 1980年04月再版
-
- 交往心理与交往技巧
- 1999
-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参考
- 北京:红旗出版社
-
- 佛教与和谐社会
- 宜兴大觉寺
-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 25
- 1998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
- 对外交往指南
- 1994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 社会交往心理学
- 1996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