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机能学》求取 ⇩

绪论1

一、人体机能学概述与学习的指导思想1

(一)人体机能学的研究对象1

(二)人体机能学在医学中的地位1

(三)学习人体机能学的目的1

(四)学习人体机能学的指导思想1

二、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蛋白体的新陈代谢2

三、以新陈代谢为基础的生命现象3

(一)兴奋性3

1、刺激与反应3

2、兴奋和抑制3

3、兴奋的传导与生物电3

(二)适应性与主观能动性4

四、人体机能的调节4

(一)神经调节5

1、反射与反射弧5

2、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6

(二)体液调节6

第一章消化7

第一节 口腔内的消化7

第二节胃内消化8

一、胃内的化学消化8

1、盐酸8

2、胃蛋白酶9

3、粘液9

二、胃内的机械消化10

(一)紧张性收缩与蠕动10

(二)胃的排空10

(三)空胃运动10

三、胃活动的调节11

(一)神经调节11

(二)体液调节11

第三节小肠内的消化12

一、小肠内的化学消化12

(一)胆汁12

(二)胰液13

(三)小肠液13

二、小肠内的机械消化13

(一)蠕动13

(二)分节运动14

三、小肠内消化活动的调节14

(一)神经调节14

(二)体液调节14

第四节大肠的功能15

一 大肠内的消化15

二 粪便的形成和排出15

第五节吸收15

一 吸收的部位15

吸收的原理16

(一)被动的弥散16

(二)“易化”弥散16

(三)主动转运16

三、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情况16

(一)糖类的吸收16

(二)蛋白质的吸收17

(三)脂肪的吸收17

(四)水和无机盐的吸收17

第二章血液19

一、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概念19

二、血液的主要作用19

(一)运输作用19

(二)调节作用19

(三)防御作用20

三、全血、血浆、血清的概念20

第一节血细胞20

一、红细胞20

(一)红细胞的生理特性20

1、结构与机能20

2、通透性和脆性20

3、悬浮稳定性21

(二)红细胞的生成21

1、血红蛋白的生物合成22

2、影响红细胞生成的因素23

(三)红细胞的破坏23

二、白细胞24

(一)白细胞总数和分数24

(二)白细胞的生成与破坏25

(三)白细胞机能25

1、嗜中性粒细胞25

2、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硷性粒细胞26

3、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27

第二节血浆27

一、血浆主要化学成分27

(一)血浆蛋白27

1、清蛋白27

2、球蛋白27

3、纤维蛋白元28

(二)非蛋白氮28

1、尿素28

2、氨28

(三)酶28

1、硷性磷酸酶28

2、酸性磷酸酶28

3、谷一丙转氨酶28

4、谷一草转氨酶29

(四)胆固醇29

第三节血量30

一、血量的变动30

二、失血30

第四节止血30

一、止血过程31

二、血管时相31

(一)血小板时相31

(二)血凝时相31

二、保证血液流体状态的原理33

(一)血浆中存在着抗凝血酶元和抗凝血酶物质33

(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33

三、血小板的机能34

四、抗凝与促凝34

(一)抗凝34

1、用内壁光滑的容器34

2、去钙离子34

3、肝素34

(二)促凝34

第五节输血和血型35

一、输血35

二、血型35

(一)血型分型的依据——ABO型35

(二)ABO各型血的输受关系36

(三)血型判定36

1、判定供血者和受血者血型36

2、交叉合血试验37

第三章循环39

第一节心肌的特点39

一、心脏动力作用的生理基础——四大特征39

(一)“自动”节律性39

(二)传导性40

(三)兴奋性和收缩性41

二、离子对心肌特性的影响44

第二节心脏的射血过程45

一、一个心动周期的时序关系45

二、射血过程的分析46

(一)静脉回流阶段46

1、心房46

2、心室46

(二)向动脉射血阶段46

第三节心输出量47

一、决定心输出量的主要因素49

(一)每搏输出量的调节49

1、静脉回流量49

2、心缩力49

(二)心率50

二、心输出量的正常变化50

三、心储备力50

第四节血压51

一、什么是血压呢51

二、动脉血压是怎样形成的51

三、影响血压的因素52

(一)心输出量53

(二)外周阻力53

(三)大动脉壁弹性54

(四)循环血量54

四、正常血压及其波动54

五、各段血管的血压55

第五节静脉回流56

一、肌肉挤压56

二、负压抽吸57

第六节微循环57

一、微循环在结构和机能上的特点57

(一)循环通路便利57

(二)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强58

(三)交换面广、血管床大58

二、组织液和淋巴液的形成58

(一)组织液的形成58

(二)淋巴的形成59

三、微循环对静脉回流量的影响60

第七节心血管机能的调节60

一、控制心脏和血管的神经及其中枢60

(一)调节心脏的神经及其主要中枢61

(二)调节血管的神经及其主要中枢62

二、血压是怎样由一般水平提高的62

三、血压相对稳定的维持64

(一)血压变化引起的稳压(缓冲)反射64

(二)微循环参与血压调节过程65

(三)激素调节65

1、抗利尿素65

2、醛固酮65

四、高级中枢对心血管的调节65

第八节器官血流量66

一、冠状动脉血流量66

二、脑血流量67

三、肺血流量67

第九节临床常用的几项心血管机能指标68

一、心音68

(一)正常心音68

1、音强68

2、音调68

3、持续时间68

(二)听诊区69

二、脉搏69

(一)脉搏成因70

(二)切脉意义70

1、脉搏频率70

2、脉搏节律70

3、脉搏紧张度70

4、脉搏强弱大小70

5、动脉管壁弹性70

三、血压(见第四节)70

四、心电(见心电章)70

第四章呼吸74

第一节 概说74

第二节肺通气74

一、呼吸运动74

(一)吸气运动74

(二)呼气运动75

二、肺的通气机能76

(一)呼吸时肺容量的变化76

(二)肺的通气和肺胞的通气77

三、肺内压78

四、胸膜腔内压78

五、人工呼吸80

第三节气体的交换80

一、肺换气80

(一)肺换气的动力81

(二)肺换气的条件81

1、肺换气的通透膜81

2、肺循环血量的变化81

二、组织换气82

第四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82

一、氧的运输82

(一)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82

(二)影响血红蛋白氧合过程的因素83

1、氧分压83

2、二氧化碳分压83

3、温度和氢离子浓度84

(三)血液中血红蛋白的质与量是运输氧的重要条件84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84

(一)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84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过程85

(三)氧和二氧化碳运输的关系86

第五节肺通气的调节87

一、呼吸中枢87

二、化学感受器反射88

三、肺牵张反射89

四、影响肺通气的其它因素90

五、大脑皮质对肺通气的影响90

第五章93

第一节酶的概论93

一、酶的概念93

二、酶的化学本质与组成93

三、酶的特异性94

第二节 酶的作用机制94

第三节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95

一、温度的影响95

二、酸硷度的影响95

三、激动剂和抑制剂的影响95

(一)酶蛋白的沉淀与变性96

(二)酶活性基团的改变96

(三)辅酶的改变96

(四)激动作用的除去96

(五)竞争性抑制作用96

四、酶元的激活96

第四节酶在临床上的应用97

第六章维生素98

第一节总论98

一、维生素的概念98

二、维生素的命名与分类98

三、维生素缺乏病的原因99

第二节脂溶性维生素99

一、维生素A100

二、维生素D101

三、维生素E102

四、维生素K103

第三节水溶性维生素104

一、维生素B1104

二、维生素B2105

三、维生素PP106

四、维生素B6109

五、泛酸109

六、叶酸110

七、维生素B12111

八、维生素C113

第七章糖代谢116

第一节血糖116

一、血糖浓度116

二、血糖的来源和去路116

(一)血糖的来源116

1、消化吸收116

2、肝糖元分解116

3、糖元异生116

(二)血糖的去路117

1、氧化供能117

2、合成肝糖元和肌糖元117

3、变成其他糖117

4、变成非糖物质117

5、尿糖117

三、血糖浓度的调节117

(一)神经调节118

(二)体液调节118

1、胰岛素118

2、肾上腺素118

3、肾上腺皮质激素118

四、高血糖与低血糖118

(一)高血糖118

1、胰岛素不足118

2、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119

(二)低血糖119

1、胰岛素过多119

2、肾上腺皮质机能低下119

3、肝功能严重障碍119

4、食欲不振119

第二节糖元的合成与分解119

一、糖元的生成作用119

二、糖元分解作用120

三、激素、环一磷酸腺苷与糖元合成、分解的关系120

第三节葡萄糖的氧化122

一、葡萄糖氧化的主要步骤123

二、葡萄糖氧化过程中水的生成126

三、葡萄糖氧化过程中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127

(一)三磷酸腺苷的生成127

(二)能量的利用和贮存128

四、糖氧化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产生128

五、糖的无氧氧化——糖酵解129

第八章脂类代谢135

第一节血脂135

一、血脂的含量、来源和去路135

二、血脂的存在形式136

(一)乳糜微粒136

(二)β—脂蛋白136

(三)前β—脂蛋白136

(四)?—脂蛋白136

第二节脂肪代谢137

一、甘油的代谢137

二、脂肪酸的氧化—β—氧化137

三、酮体代谢138

(一)酮体的生成138

(二)酮体的氧化139

(三)酮体的堆积139

四、脂肪的合成140

第三节类脂的代谢140

一、磷脂代谢140

二、胆固醇代谢141

第四节脂类代谢的神经、体液调节142

参考材料——必需脂肪酸142

第九章蛋白质代谢143

第一节蛋白质在营养上的功用144

一、食物蛋白质的生理功用144

二、常用食物的蛋白质含量144

三、氮平衡与食物蛋白质145

(一)氮平衡145

(二)蛋白质的营养价值145

1、必需氨基酸145

2、蛋白质的互补作用145

第二节血液的氨基酸含量146

一、含量146

二、来源和去路146

第三节氨基酸的代谢147

一、氨基酸的联合脱氨基作用147

(一)转氨基作用147

(二)谷氨酸的氧化脱氨基作用149

二、?—酮酸的代谢150

三、氨的代谢151

(一)尿素的生成151

(二)谷氨酰胺的合成152

(三)合成氨基酸、嘌呤及嘧啶等153

(四)氨中毒与肝昏迷153

四、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154

第四节蛋白质代谢的调节155

参考资料156

个别氨基酸的特殊代谢156

一、含硫氨基酸的代谢156

(一)蛋氨酸的代谢156

(二)半胱氨酸与胱氨酸的代谢158

二、色氨酸的代谢160

(一)生成尼克酸160

(二)生成5—羟色胺160

三、苯丙氨酸及酪氨酸的代谢161

(一)合成甲状腺激素162

(二)合成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162

(三)合成黑色素162

第十章核酸代谢164

第一节核酸的化学组成与结构164

一、核酸的化学组成164

二、核酸的结构165

第二节核酸的生物学作用165

一、核酸与遗传的关系167

二、核酸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169

(一)遗传信息的转录169

(二)氨基酸的活化及转运169

(三)遗传密码的翻译与蛋白质的合成170

第三节核酸及其有关物质在医学中的应用172

一、核酸制剂及其衍生物的应用172

二、核酸与抗肿瘤药物172

第四节核酸代谢173

一、核酸的合成173

二、核酸的分解174

第十一章肝脏的生化功能176

第一节肝脏在糖代谢中的作用177

一、糖元的合成与分解177

二、糖元异生作用177

第二节肝脏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178

一、脂类的消化与吸收178

二、肝脏能生成酮体供其它组织利用178

三、肝脏是合成磷脂的重要场所178

四、肝脏是合成胆固醇的重要器官178

第三节肝脏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179

一、肝脏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器官179

二、肝脏是氨基酸代谢的主要场所181

三、肝脏能合成尿素181

第四节 肝脏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181

第五节 肝脏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182

第六节 肝脏在胆色素代谢中的作用182

第七节肝脏的解毒功能184

一、葡萄糖醛酸185

二、乙酰辅酶A185

三、甘氨酸186

四、硫酸186

第八节 肝脏的分泌与排泄功能187

附:肝功能实验正常值188

肝脏生化总结图190

第十二章水、盐代谢与酸硷平衡191

第一节水、盐代谢191

一、水、盐的生理功用191

二、水、盐在体内的含量和分布191

(一)体内水的含量和分布191

(二)体液中无机盐的含量及分布192

三、水代谢193

(一)水的摄入和排出193

(二)水在体内的交流194

1、消化液与血浆之间的交流194

2、血浆与组织间液的交流195

3、组织间液与细胞内液的交流195

(三)水代谢的调节196

1、抗利尿激素的作用196

2、醛固酮196

(四)水代谢的紊乱196

1、缺水性脱水196

2、缺盐性脱水197

3、混合性脱水198

(五)小儿水代谢特点198

四、钠、钾、氯的代谢199

(一)生理功用199

1、维持体内渗透压平衡和水平衡199

2、维持正常神经肌肉的兴奋性199

3、钾和细胞功能的关系199

(二)钠、钾、氯的吸收和排泄200

(三)钠、钾、氯的代谢紊乱200

1、低血钾症200

2、高血钾症200

五、钙、磷代谢201

(一)钙、磷的吸收和排泄201

(二)血钙及血磷202

(三)成骨作用与溶骨作用203

第二节酸硷平衡204

一、体内酸性和硷性物质的来源204

二、体内酸硷平衡调节机制204

(一)血液缓冲体系的调节作用205

(二)肺脏的调节206

(三)肾脏的调节206

1、Na+—H+交换(排H+换Na+作用)206

(1)碳酸氢钠的再吸收206

(2)固定酸的排出206

2、Na+—NH4+交换(排NH4+换Na+作用)207

3、Na+—K+交换(排K+换Na+作用)207

三、酸硷平衡紊乱208

(一)代谢性酸中毒209

(二)代谢性硷中毒209

(三)呼吸性酸中毒210

(四)呼吸性硷中毒210

四、水、无机盐代谢和酸硷平衡的关系211

参考资料211

酸硷平衡紊乱纠正原则211

1、酸中毒的纠正211

(1)估计法211

(2)计算法212

(3)几种硷性药物212

2、硷中毒的纠正212

第十三章基础代谢及体温213

第一节能量的来源和基础代谢213

一、能量的来源213

二、基础代谢213

第二节体温215

一、正常体温215

二、产热和散热215

(一)产热过程216

(二)散热过程216

1、辐射216

2、对流216

3、传导216

4、蒸发216

三、体温调节217

第十四章肾脏219

第一节 肾脏结构的特点219

第二节尿的生成过程219

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219

(一)肾小球滤过压219

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220

2、血浆胶体渗透压220

3、肾小球囊内压220

(二)肾小球膜的通透性221

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221

(一)葡萄糖、氨基酸和蛋白质的重吸收221

(二)无机盐的重吸收221

(三)水的重吸收223

(四)其它物质的重吸收223

三、肾小管的分泌作用223

(一)H+分泌与Na+交换223

(二)K+分泌与Na+交换224

(三)氨(NH3)的分泌和铵离子(NH4+)的生成224

(四)肾小管细胞能将血浆中的一些物质分泌入管腔224

四、关于尿浓缩的原理问题224

五、肾功能障碍时的表现225

(一)尿液成分的改变226

(二)尿量及尿浓度的改变226

(三)血液成分的改变和氮质血症226

1、氮质血症226

2、血液电解质浓度的变化226

3、血液酸硷度的变化226

第三节排尿227

一、尿的输送与贮存227

二、尿的排出227

(一)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227

(二)排尿反射228

第十五章神经230

第一节反射活动230

一、反射弧的组成230

二、感受器的感受作用230

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230

(一)神经纤维传导的特征231

1、两向传导231

2、绝缘传导231

3、不减衰传导231

4、相对不疲劳性231

(二)神经纤维传导冲动的原理231

四、兴奋在神经肌接头的传导232

(一)神经肌接头的结构232

(二)神经肌接头传递的特征233

1、单向传递233

2、接头延搁233

3、容易疲劳234

4、易受理化因素和药物等的影响234

(三)神经肌接头传递的原理234

五、兴奋在突触的传递234

(一)突触的结构234

(二)突触传递的原理235

(三)突触传递的特征235

(四)神经元的排列方式235

六、神经中枢的基本活动236

(一)中枢兴奋和抑制236

(二)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236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237

一、视觉238

(一)眼的屈光和结像238

(二)视网膜的感光过程239

(三)颜色感觉240

1、三色觉学说240

2、色觉异常240

(四)空间视觉241

1、视力241

2、视野241

3、双眼视觉242

(五)眼内与房水循环242

二、听觉243

(一)外耳和中耳的功能243

(二)内耳的功能243

(三)前庭与半规管的机能244

三、其它感觉器官245

(一)皮肤感觉245

(二)内脏感觉与牵涉痛246

四、传入冲动在中枢内向大脑皮质的传递247

(一)特异性感觉冲动的传递247

(二)非特异性感觉冲动的传递247

第三节神经系统对骨骼肌活动的调节248

一、骨骼肌活动的特性248

二、中枢神经系统各部对骨骼肌活动的调节249

(一)脊髓249

1、浅反射249

2、深反射250

(二)脑干250

(三)基底神经节251

(四)小脑252

(五)大脑皮质253

第四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255

一、植物神经系统的形态和生理特点255

二、植物神经系统的化学传递255

三、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257

四、中枢神经系统各部对内脏活动的调节259

第五节高级神经活动260

一、条件反射的形成及其意义260

(一)消退性抑制261

(二)分化性抑制262

二、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特征262

(一)人有语言和文字262

(二)人的精神活动的阶级性和自觉能动性263

第十六章内分泌267

第一节甲状腺268

一、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269

(一)甲状腺机能不足269

(二)甲状腺机能亢进269

(三)地方性甲状腺肿269

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269

(一)对代谢作用269

(二)对神经系统的作用270

(三)促进个体生长、发育270

三、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270

第二节甲状旁腺271

一、甲状旁腺素271

(一)对骨组织作用271

(二)对肾脏作用271

(三)对小肠的作用271

二、降钙素272

第三节胰岛273

一、胰岛素273

(一)胰岛素主要生理功能273

1、降低血糖的作用273

2、促使肌肉摄取氨基酸、合成蛋白质273

3、促进糖代谢273

(二)胰岛素分泌的调节273

二、胰高血糖素274

(一)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274

1、对代谢的作用274

2、对心血管的作用274

(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调节274

第四节肾上腺275

一、肾上腺皮质275

(一)皮质激素的临床和实验观察275

1、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275

2、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275

(二)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276

1、糖皮质激素的功能276

2、盐类皮质激素的功能277

(三)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调节277

1、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277

2、盐类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279

二、肾上腺髓质280

(一)肾上腺髓质的生理功能281

(二)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的调节283

第五节脑下垂体283

一、垂体前叶283

(一)生长素284

1、对蛋白质和钙磷代谢的影响284

2、对糖代谢的影响284

3、有动员贮备脂肪的作用284

(二)促甲状腺素284

(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284

(四)促性腺素284

(五)催乳素284

(六)黑色素细胞刺激素284

二、垂体前叶激素分泌的调节285

(一)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丘脑下部对垂体前叶的调节285

(二)靶腺激素的负反馈作用285

(三)垂体激素本身的负反馈作用285

二、垂体后叶285

(一)抗利尿素285

(二)催产素286

第六节胸腺286

第十七章生殖291

第一节男性生殖器官291

一、睾丸291

(一)睾丸的生精作用291

(二)睾丸的内分泌机能291

1、对生殖器的作用291

2、对代谢的作用291

(三)睾丸机能的神经体液调节292

第二节女性生殖器官293

一、卵巢的机能293

(一)卵巢的生卵作用293

(二)卵巢的内分泌机能294

1、雌激素294

2、孕激素294

二、月经周期的神经体液调节295

第三节妊娠296

一、妊娠期的内分泌变化296

二、计划生育问题297

(一)利用类固醇激素抑制排卵297

(二)减少或避免受精和着床297

第四节乳腺的机能298

一、乳汁的生成和排出298

二、乳腺的发育和机能调节298

第十八章中西医结合299

第一节祖国医学对人体生理机能的认识299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299

二、脏腑的基本概念300

(一)五脏的机能300

1、心的功能300

2、肝的功能300

3、脾的功能300

4、肺的功能301

5、肾的功能301

(二)六腑的功能301

1、胆301

2、胃301

3、小肠301

4、大肠301

5、膀胱301

6、三焦301

第二节中西医生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302

一、经络302

二、针麻303

三、对肾的研究304

四、气功的研究305

五、对肝的研究305

附录生物电306

第一节生物电的概念与发生原理306

一、生物电现象306

(一)损伤电位306

(二)休止电位307

(三)动作电位307

1、双相动作电位307

2、单相动作电位309

二、生物电产生的原理309

第二节心电图311

一、容积导体311

二、心电向量312

(一)向量312

(二)投影313

三、各心电向量环的产生314

(一)P向量环的产生314

(二)QRS向量环的产生315

(三)T向量环的产生315

四、正常心电图317

(一)标准导联的正常心电图317

(二)加压单极肢体导联的正常心电图318

(三)单极胸前导联的正常心电图319

(四)正常心电图的分析320

1、心律321

2、心率321

3、心电轴321

4、心电位323

5、钟向转位323

6、各波的分析324

第三节脑电图325

一、脑电图的引导法325

二、正常脑电图分析326

(一)自发脑电326

(二)诱发脑电327

三、脑电波的发生原理327

(一)自发学说327

(二)巡回学说328

1973《人体机能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哈尔滨医科大学本书编写组编 1973 哈尔滨医科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人体的新陈代谢机能(1957 PDF版)
人体的新陈代谢机能
1957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人体机能学实验 第2版( PDF版)
人体机能学实验 第2版
人体机能学(1991年08月第1版 PDF版)
人体机能学
1991年08月第1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体潜能探索(1996年08月第1版 PDF版)
人体潜能探索
1996年08月第1版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人体形态功能学  下(1975 PDF版)
人体形态功能学 下
1975
人体形态功能学  上(1975 PDF版)
人体形态功能学 上
1975
人体功能学( PDF版)
人体功能学
青岛医学院
人体和它的机能( PDF版)
人体和它的机能
人体机能学(1971 PDF版)
人体机能学
1971
正常人体机能学( PDF版)
正常人体机能学
正常人体机能学  生物化学部份(1972 PDF版)
正常人体机能学 生物化学部份
1972
人体形态机能学(1975 PDF版)
人体形态机能学
1975
人体机能学(1976 PDF版)
人体机能学
1976
人体机能学(1975 PDF版)
人体机能学
1975
人体的排泄机能(1956 PDF版)
人体的排泄机能
1956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