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要点难点解析》求取 ⇩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

1.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3

2.“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7

3.“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0

4.“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2

5.“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7

6.“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19

7.“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1

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24

8.恩格斯是怎样揭示黑格尔“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命题的真实含义的?27

9.“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30

10.“真理是包含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包含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32

11.“历史上依次更替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一些暂时阶段”34

12.如何理解辩证法也有保守的方面?36

13.如何理解“沿着实证科学和利用辩证思维对这些科学成果进行概括的途径去追求可以达到的相对真理”是“真正地切实地认识世界的道路”?38

14.“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41

1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么?44

16.如何理解对不可知论“以及其它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47

17.“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49

18.“以阶级对立和阶级统治为基础的社会里,同他人交往时表现出纯粹人类感情的可能性,今天已经被破坏得差不多了”52

19.“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而且也破坏这种道德,如果它们能这样做而不受惩罚的话”55

20.恩格斯为什么把历史唯物主义界定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58

21.“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60

22.“真理和谬误、善和恶”“这些对立只有相对的意义。”62

23.“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64

24.如何理解“土地贵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这三大阶级的斗争和它们利益的冲突是现代历史的动力”?66

25.“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68

26.“在现代历史中,国家的愿望总的说来”“是由某个阶级的优势地位,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发展决定的。”70

27.国家“愈是成为某个阶级的机关,愈是直接地实现这一阶级的统治,它就愈加独立”72

28.“任何意识形态一经产生,就同现有的观念材料相结合而发展起来,并对这些材料作进一步的加工;不然,它就不是意识形态了”74

29.“在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内传统都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76

30.“科学愈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愈加符合于工人的利益和愿望”77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80

31.“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82

列宁的《卡尔·马克思》86

32.“现时,发展观念,进化观念,几乎完全深入社会的意识,但不是通过黑格尔哲学,而是通过另外的道路。可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依据黑格尔哲学所表述的这个观念,要比流行的进化观念全面得多,内容丰富得多”87

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90

3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92

34.“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94

35.“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96

36.“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98

恩格斯的《反杜林论》100

37.“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虽然在相当广泛的、各依对象的性质而大小不同的领域中是正当的,甚至必要的,可是它每一次都迟早要达到一个界限,一超过这个界限,它就要变成片面的、狭隘的、抽象的,并且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102

38.“要精确地描绘宇宙、宇宙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就只有用辩证的方法,只有经常注意产生和消失之间、前进的变化和后退的变化之间的普遍相互作用才能做到”104

39.“现代唯物主又把历史看做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107

40.“自然界也有自己的时间上的历史,天体和在适宜条件下存在于天体上的有机物种一样是有生有灭的;至于循环,即使它能够存在,也具有无限加大的规模。”108

41.“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还仍旧独立存在的,就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其他一切都归到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实证科学中去了。”110

42.“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这是对事物的唯一唯物主义的观点。”113

43.思维“只能把这样一种意识的要素综合为一个统一体,在这种意识的要素或它们的现实原型中,这个统一体以前就已经存在了。”115

44.“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118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122

45.“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124

46.“真实的具体的同一性包含着差异和变化”126

47.恩格斯是怎样借用黑格尔的命题来说明偶然和必然的辩证统一关系的?129

48.“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132

49.“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135

50.“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138

恩格斯的《论历史和逻辑的统一》142

51.“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访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143

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147

52.列宁是怎样论述客观真理的?151

53.“从感觉出发,可以遵循着主观主义的路线走向唯我论(……),也可以遵循着客观主义的路线走向唯物主义”155

54.怎样理解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157

55.“认为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承认客观真理;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这都是一回事。”160

56.列宁是怎样阐发恩格斯关于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观点的?162

57.“每一科学原理的真理的界限都是相对的,它随着知识的增加时而扩张、时而缩小。”165

58.“唯物主义辩证法无疑地包含着相对主义,可是它并不归结为相对主义。”168

59.列宁是怎样论述实践标准的“确定”和“不确定”的?171

60.列宁是怎样阐发恩格斯关于自由和必然的观点的?175

6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天才正是在于:他们在很长的差不多有半个世纪的时期内,发展了唯物主义,向前推进了哲学上的一个基本派别。”180

62.“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哲学上自始至终都是有党性的,他们善于发现一切‘最新’流派背弃唯物主义以及纵容唯心主义和信仰主义的倾向。”184

列宁的《辩证法的要素》188

63.“观察的客观性(不是实例,不是枝节之论,而是自在之物本身)。”189

64.“分析和综合的结合,——各个部分的分解和所有这些部分的总和、总计。”192

65.“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195

66.“从并存到因果性以及从联系和相互依存的一个形式到另一个更深刻更一般的形式。”198

67.“内容和形式以及形式和内容的斗争。抛弃形式、改造内容”200

68.“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202

列宁的《谈谈辩证法问题》205

69.“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207

70.列宁是怎样论述两种发展观的?210

71.“对立面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213

72.如何理解“在(客观的)辩证法中,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相对中有绝对”?214

73.如何理解“个别就是一般”?216

74.“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219

75.“哲学唯心主义是生长在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221

列宁的《哲学笔记》中关于认识论思想的部分论述222

76.如何理解列宁关于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同一个东西的论述?223

77.“假象的东西是本质的一个规定,本质的一个方面,本质的一个环节。”227

78.“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实践不仅有普遍性的优点,并且有直接的现实性的优点。”229

79.“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233

80.“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236

81.“人的概念就其抽象性、隔离性来说是主观的,可是就整体、过程、总和、趋势、泉源来说却是客观的。”239

82.“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242

83.“真理就是由现象、现实的一切方面的总和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构成的。”244

84.“人的目的是客观世界所产生的,是以它为前提的,认定它是现存的、实有的。”246

85.“概念的全面的、普遍的灵活性,达到了对立面同一的灵活性,——这就是实质所在。主观地运用的这种灵活性=折衷主义与诡辩。客观地运用的灵活性,……就是辩证法”247

列宁的《论辩证逻辑的基本要求》250

86.“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251

87.“辩证逻辑要求从事物的发展、‘自己运动’(象黑格尔有时所说的)、变化中来观察事物。”254

88.“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满的‘定义’中去。”256

89.“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259

列宁的《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261

90.如果以为“被整个现代社会置于愚昧无知和囿于偏见这种境地的千百万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和手工业者)只有通过纯粹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这条直路,才能摆脱愚昧状态,刀居就是最大的而且是最坏的错误。”263

91.“战斗唯物主义为了完成应当进行的工作,除了同那些不是共产党的彻向唯物主义者结成联盟以外,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是同现代自然科学家结成联盟。”266

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70

92.“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271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274

93.“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75

94.怎样理解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所作的经典表述?278

95.“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280

96.“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283

马克思、恩格斯的《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286

97.人类历史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290

98.“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293

99.“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296

100.“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299

101.“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302

102.“人们的感性活动”,“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305

103.“生命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命的生产(通过劳动)或他人生命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309

104.人们之间的物质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这种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因而就呈现出‘历史’”312

105.“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317

106.“只要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发的,那末人本身的活动对人说来就成为一种异已的、与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319

107.“这种‘异化’(用哲学家易懂的话来说)当然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而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322

108.共产主义“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而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325

109.“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329

110.“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332

111.“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335

112.“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339

113.“在真实的集体的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342

114.个人之间进行交往的条件,“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344

115.“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总和的占有,消灭着私有制。”347

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350

116.如何理解“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还是劳动”352

117.“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354

恩格斯的《阶级的产生和形成》356

118.“我们的全部经济、政治和智慧的发展,是以奴隶制既为人所公认、同样又为人所必需这种状况为前提的,”“没有古代的奴隶制,就没有现代的社会主义。”356

119.如何理解恩格斯关于暴力在历史发展中作用的论述?”359

120.“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的到现在为止的一切历史对立,都可以从人的劳动的这种相对不发展的生产率中得到说明。”361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364

121.“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367

122.“随着国内阶级对立的尖锐化,随着彼此相邻的各国的扩大和它们人口的增加,公共权力就日益加强。”369

123.国家“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371

124.“国家的最高形式,民主共和国,在我们现代的社会条件下正日益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性,它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最后决定性斗争只能在其中进行到底的国家形式。”373

125.“以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为基础的、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将把全部国家机器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375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部分书信》378

126.如何理解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381

127.“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384

128.“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386

129.“范畴也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这是历史的和暂时的产物。”388

130.如何理解马克思对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新贡献”?390

131.“虽然物质生活条件是原始的起因,但是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这些物质条件起作用”393

132.“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并不是按照黑格尔学派的方式构造体系的方法。”396

133.“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398

134.如何理解历史进程是“一切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而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归根到底是经济运动作为必然的东西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向前发展”的?400

135.如何理解历史的创造是“一个总的合力”?402

136.“经济运动会替自己开辟道路,但是它也必定要经受它自己所造成的并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政治运动的反作用。”405

137.“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407

138.“暴力(即国家权力)也是一种经济力量!”409

139.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视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410

140.“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411

141.“我们所研究的领域愈是远离经济领域……在它的发展中看到的偶然性就愈多,它的曲线就愈是曲折。如果您划出曲线的中轴线,您就会发觉,研究的时期愈长,研究的范围愈广,这个轴线就愈接近经济发展的轴线”414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部分论述416

142.“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416

143.“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无庸争辩的事实。”419

144.“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421

145.“生产力和社会关系——这二者是社会的个人发展的不同方面——对于资本来说仅仅表现为手段”,“但是,实际上它们是炸毁这个基础的物质条件。”425

146.如何理解机器工业“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427

147.“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同时,生产的发展反过来又为从理论上征服自然提供了手段。科学获得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成为致富的手段。”430

148.“随着一旦已经发生的、表现为工艺革命的生产力革命,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433

列宁的《论社会经济形态》436

149.列宁是怎样阐发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的观点的?438

150.“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441

151.“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科学证明了的原理。”443

列宁的《论国家》447

152.“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449

附录1:列宁《哲学笔记》中关于认识论思想的部分论述453

附录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部分论述459

1990《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要点难点解析》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齐戎主编 1990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原著导读(1991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原著导读
1991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重点、难点问题解析( PDF版)
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重点、难点问题解析
武汉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编(1977.06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编
1977.06 华中师范学院公共政治课教研室哲学组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1984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
1984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解(1998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解
1998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编(1977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编
1977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要点(1988 PDF版)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要点
198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解析(1987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解析
1987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纲要(1983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纲要
1983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词典(1990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词典
1990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要点》说明(1988 PDF版)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要点》说明
1988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要点  试用本(1988 PDF版)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要点 试用本
198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原理  重点·难点(1990 PDF版)
马克思主义原理 重点·难点
1990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纲要》思考题和难点解答(1990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纲要》思考题和难点解答
1990 北京:法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