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县志》求取 ⇩

概述1

大事记7

第一篇建置55

第一章县域55

第一节 位置55

第二节 县域变迁55

第二章沿革57

第一节 境域隶属57

第二节 县名来历58

第三章行政区划59

第一节 明、清代59

第二节 中华民国初至新中国建立前60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61

第四章县城 区 乡(镇)72

第一节 县城72

第二节 水庙区74

第三节 金峰区74

第四节 黄龙区75

第五节 高桥区75

第六节 马头桥区76

第七节 迴龙寺区76

第八节 一渡水区76

第二篇自然环境79

第一章地质79

第一节 地层79

第二节 岩浆岩81

第三节 地质构造81

第四节 地质运动82

第二章地貌84

第一节 山地84

第二节 丘陵和岗地87

第三节 平原87

第三章气候88

第一节 气候要素88

第二节 气候特征92

第三节 气象灾害94

第四章水文99

第一节 地表水99

第二节 地下水102

第五章土壤 植被103

第一节 土壤103

第二节 植被107

第六章自然资源110

第一节 野生植物110

第二节 野生动物113

第三节 矿藏114

第七章旅游资源118

第一节 名胜 古景118

第二节 崀山——八角寨风景区119

第三节 零星景点120

第三篇人口123

第一章人口规模123

第一节 数量123

第二节 分布与密度123

第二章人口构成128

第一节 民族构成128

第二节 性别、年龄构成128

第三节 婚姻构成129

第四节 文化程度构成130

第五节 职业构成130

第六节 平均预期寿命131

第三章计划生育132

第一节 宣传教育132

第二节 计育措施133

第三节 优生优育135

第四节 计划生育管理135

第四篇经济综述137

第一章生产关系变革137

第一节 封建土地制度137

第二节 土地改革138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138

第四节 人民公社140

第二章经济体制改革141

第一节 农村141

第二节 城镇141

第三章经济发展状况143

第一节 发展水平143

第二节 经济结构145

第三节 经济效益149

第四章人民生活152

第一节 农民152

第二节 城镇居民153

第五章经济管理155

第一节 计划155

第二节 物价156

第三节 工商行政162

第四节 国土166

第五节 统计167

第六节 审计169

第七节 标准计量169

第五篇农业171

第一章耕地171

第一节 耕地消长171

第二节 耕地分布及宜种作物172

第二章粮食作物174

第一节 水稻174

第二节 旱粮176

第三章经济作物180

第一节 油料180

第二节 棉麻 蚕桑181

第三节 烟叶 茶叶 甘蔗182

第四节 蔬菜183

第五节 其他184

第四章果树185

第一节 柑橘185

第二节 其他果树189

第五章农技农艺191

第一节 选种育苗191

第二节 作物栽培191

第三节 病虫防治192

第四节 土壤改良194

第六章农作机具196

第一节 农机农具196

第二节 农机管理197

第七章管理机构199

第一节 农业机构与队伍199

第二节 农机机构与队伍200

第六篇乡镇企业201

第一章经营体制201

第一节 乡、镇(社)办企业201

第二节 村(队)办企业202

第三节 联户、个体企业202

第二章企业门类204

第一节 种植、养殖企业204

第二节 工业企业205

第三节 运输企业207

第四节 建筑企业207

第五节 商业、服务业207

第三章企业管理209

第一节 企业机构209

第二节 产销209

第三节 收益分配210

第七篇畜牧 水产211

第一章畜牧211

第一节 品种211

第二节 饲养212

第三节 饲料饲草213

第四节 疫病防治214

第二章水产217

第一节 资源217

第二节 养鱼218

第三节 渔政管理220

第八篇林业221

第一章森林资源221

第一节 面积 蓄积221

第二节 林种222

第三节 树种223

第四节 银杉224

第五节 林副产品224

第二章造林 营林226

第一节 采种226

第二节 育苗226

第三节 造林227

第四节 抚育229

第三章森林保护232

第一节 封山育林232

第二节 护林防火232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233

第四节 自然保护区简介234

第四章林政管理236

第一节 权属236

第二节 管理237

第三节 山林纠纷处理238

第五章森林工业239

第一节 采运239

第二节 购销240

第三节 价格241

第四节 综合利用242

第六章林业经费243

第一节 国家投资243

第二节 集体投入244

第三节 自筹资金244

第四节 林业基金244

第七章机构队伍246

第一节 行政机构246

第二节 林业场、所246

第三节 队伍249

第九篇水利 电力251

第一章水利建设251

第一节 蓄水工程252

第二节 引水工程255

第三节 提水工程256

第二章电力建设258

第一节 小火电258

第二节 水电258

第三节 电网261

第三章抗旱 防洪264

第一节 旱情与抗旱264

第二节 洪灾与防洪265

第四章水利电力管理267

第一节 水利管理267

第二节 电力管理269

第十篇工业272

第一章工业体制272

第一节 私营272

第二节 集体272

第三节 国营274

第二章工业门类275

第一节 食品275

第二节 饲料276

第三节 造纸 印刷276

第四节 化工277

第五节 冶金 机械278

第六节 建材 陶瓷278

第七节 采掘279

第八节 织染 服装279

第九节 电子 电器280

第十节 其他280

第三章企业与名产选介281

第一节 企业选介281

第二节 名产选介282

第四章企业管理284

第一节 机构284

第二节 管理284

第十一篇交通 邮电289

第一章交通设施289

第一节 古道289

第二节 公路289

第三节 桥梁 渡口292

第四节 汽车站293

第五节 航道 港口294

第二章交通运输295

第一节 陆路运输295

第二节 水路运输296

第三节 装卸 搬运297

第三章交通管理298

第一节 管理机构298

第二节 公路养护298

第三节 养路费征收299

第四节 路政管理300

第五节 运输管理300

第四章邮政302

第一节 邮路 投递302

第二节 业务304

第五章电信308

第一节 电话308

第二节 电报309

第三节 传真通讯310

第十二篇城乡建设311

第一章规划311

第一节 县城规划311

第二节 乡镇规划312

第二章建设316

第一节 县城建设316

第二节 乡村建设319

第三章房地产321

第一节 房产321

第二节 地产322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322

第四章建筑业324

第一节 队伍 技术324

第二节 材料 设备325

第三节 设计 施工326

第五章环境保护329

第一节 环境污染329

第二节 环境治理330

第十三篇商业331

第一章所有制结构331

第一节 私营商业331

第二节 公私合营商业332

第三节 集体商业332

第四节 国营商业333

第二章市场334

第一节 演变概况334

第二节 县城市场336

第三节 集贸市场336

第三章商品购销339

第一节 生产资料339

第二节 生活资料341

第三节 农副产品及废旧物资收购347

第四章饮食 服务350

第一节 饮食350

第二节 服务350

第五章对外贸易352

第一节 出口352

第二节 进口354

第六章仓储 运输355

第一节 仓储355

第二节 运输356

第十四篇粮油经营357

第一章 管理机构357

第二章收购358

第一节 粮食358

第二节 油脂油料361

第三章销售364

第一节 城镇364

第二节 农村365

第四章储运369

第一节 储藏369

第二节 调运370

第五章市场交易371

第一节 交易371

第二节 价格372

第十五篇财税 金融373

第一章财政373

第一节 收入373

第二节 支出378

第三节 管理384

第二章税务390

第一节 各项税收390

第二节 稽征管理398

第三章金融403

第一节 机构403

第二节 货币404

第三节 信贷407

第四节 存款 储蓄410

第五节 结算412

第六节 保险413

第十六篇中国共产党新宁县地方组织415

第一章组织机构415

第一节 组织创建415

第二节 县委会416

第三节 区、镇、乡党委418

第四节 党组419

第五节 基层党组织419

第二章党的代表会议420

第一节 代表会议420

第二节 代表大会420

第三章党务工作425

第一节 组织工作425

第二节 宣传教育427

第三节 纪律检查430

第四节 统战工作430

第五节 党史资料征集432

第六节 信访432

第四章重大活动纪略433

第一节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433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433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433

第四节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434

第五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437

第六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440

第七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442

第十七篇其他党派和群众团体445

第一章其他党派445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新宁县地方组织445

第二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新宁县地方组织447

第二章群众团体448

第一节 工人团体448

第二节 农民团体450

第三节 青少年团体452

第四节 妇女团体454

第五节 工商团体457

第六节 对外友好团体460

第七节 侨联460

第八节 文联461

第十八篇政权政协463

第一章权力机关463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463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463

第三节 县人大常务委员会466

第四节 人民代表468

第二章行政机关470

第一节 县衙(署)县政府470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474

第三节 施政方式480

第四节 政务纪略481

第三章参政议政机关486

第一节 参议会486

第二节 人民政协486

第十九篇劳动人事491

第一章劳动491

第一节 劳动就业491

第二节 劳动管理493

第三节 职业培训494

第二章人事495

第一节 干部来源495

第二节 人员 编制496

第三节 管理 考核497

第四节 教育培训498

第五节 奖惩499

第三章工资福利500

第一节 工资500

第二节 福利503

第四章退休(职)离休505

第一节 退休(职)505

第二节 离休505

第三节 离、退休管理506

第二十篇民政507

第一章优抚507

第一节 支前 拥军507

第二节 抚恤 优待508

第二章安置511

第一节 复、退军人安置511

第二节 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511

第三节 移民安置512

第四节 返城知识青年安置512

第五节 返城居民安置512

第三章社会保障514

第一节 社会救济514

第二节 收容遣送516

第三节 社会福利516

第四章社会事务管理519

第一节婚姻登记519

第二节 殡葬改革520

第二十一篇公安 司法521

第一章公安521

第一节 公安机构521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522

第三节 取缔反动会道门522

第四节 治安管理523

第五节 侦查破案524

第六节 户籍管理525

第七节 交通安全管理526

第八节 消防526

第九节 看守 劳改528

第二章检察529

第一节 检察机构529

第二节 刑事检察529

第三节 经济检察530

第四节 法纪检察531

第五节 监所检察531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531

第七节 一般监督532

第三章审判533

第一节 审判机构533

第二节 审判制度534

第三节 刑事审判534

第四节 民事审判535

第五节 经济审判535

第六节 案件复查536

第四章司法行政537

第一节 司法机构537

第二节 人民调解537

第三节 公证 律师537

第四节 法制宣传538

第二十二篇军事539

第一章地方军事机构与武装539

第一节 宋至清时期539

第二节 民国初至新中国建立前539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540

第二章驻军 设施543

第一节 驻军543

第二节 设施543

第三章兵役545

第一节 募兵545

第二节 征兵545

第三节 志愿兵545

第四节 义务兵545

第五节 预备役546

第四章民兵547

第一节 民兵组织547

第二节 政治教育547

第三节 军事训练548

第四节 民兵活动548

第五章防务550

第一节 联防550

第二节 防空550

第六章战事552

第一节 明清农民起义552

第二节 南明将领抗清553

第三节 太平军转战新宁553

第四节 工农红军过境554

第五节 抗击日本侵略军554

第六节 清剿残匪555

第二十三篇教育558

第一章私塾 义学 书院558

第一节 私塾558

第二节 义学558

第三节 书院558

第四节 县学559

第二章学校教育560

第一节 幼儿教育560

第二节 小学教育560

第三节 普通中学教育564

第四节 中等专业教育569

第五节 职业教育571

第三章社会教育572

第一节 农民教育572

第二节 职工教育573

第四章教师队伍574

第一节 来源574

第二节 培训575

第三节 考核576

第四节 待遇576

第五章教育管理578

第一节 管理体制578

第二节 教学改革579

第三节 教育经费580

第四节 教育设施581

第二十四篇科技583

第一章机构 队伍583

第一节 机构与组织583

第二节 科技队伍585

第二章科技活动586

第一节 科普宣传586

第二节 科技咨询服务587

第三节 技术培训588

第四节 科技扶贫588

第三章科技成果590

第一节 科技推广、开发590

第二节 获奖项目591

第四章科技管理596

第一节 计划管理596

第二节 经费管理597

第三节 科技情报管理597

第四节 科技成果管理597

第二十五篇文化599

第一章群众文化599

第一节 文化机构599

第二节 文化活动600

第二章文学艺术603

第一节 文学603

第二节 戏剧 曲艺604

第三节 音乐 舞蹈606

第四节 书画 摄影607

第五节 民间工艺608

第三章电影 电视609

第一节 电影609

第二节 电视 音像611

第四章图书 档案612

第一节 图书612

第二节 档案614

第五章新闻 广播615

第一节 报纸615

第二节 通讯报导615

第三节 有线广播616

第六章文物古迹618

第一节 古哺乳动物化石区618

第二节 古文化遗址618

第三节 古墓葬619

第四节 古建筑619

第五节 古石刻620

第六节 库藏文物623

第二十六篇卫生 体育623

第一章 医疗623

第一节 机构 队伍623

第二节 设施626

第三节 技术627

第四节 制度631

第二章防疫 保健633

第一节 防疫633

第二节 保健638

第三节 公共卫生640

第三章药品644

第一节 生产644

第二节 经营645

第三节 药政管理645

第四章体育647

第一节 学校体育647

第二节 群众体育648

第三节 人才培训650

第四节 体育竞赛650

第五节 经费 设施651

第二十七篇社会653

第一章民族653

第一节 族源与分布653

第二节 民族工作654

第三节 民族关系655

第二章姓氏 宗族656

第一节 各族姓氏656

第二节 部分姓源656

第三节 宗族660

第三章婚姻 家庭661

第一节 婚姻661

第二节 家庭662

第四章风俗663

第一节 传统习俗663

第二节 社会新风669

第五章宗教 会社 会道门671

第一节 宗教671

第二节 会社672

第三节 会道门672

第二十八篇方言675

第一章语音675

第一节 声母 韵母 声调675

第二节 新宁话和普通话对应关系表677

第三节 同音字表678

第四节 文白异读表693

第二章 词汇分类选录695

第三章 语法699

第四章标音举例701

第一节 儿歌701

第二节 故事702

第五章谚语 歇后语 讳语704

第一节 谚语704

第二节 歇后语707

第三节 讳语708

附 峒话708

第二十九篇人物715

第一章 人物传715

第二章 烈士英名录752

第三章 人物表758

775

《新宁县志》编修始末795

1995《新宁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新宁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5 长沙:湖南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