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志》求取 ⇩

序一1

凡例1

概述1

序二2

大事记9

四 人民公社18

第一章 疆域63

第一编 地理63

第一节 建制沿革63

第二节 行政区划64

一 地层70

第二章 地壳70

第一节 地质70

二 水文地质71

三 工程地质72

四 地震地质74

第二节 地貌74

一 侵蚀构造地貌型75

二 构造剥蚀地貌型75

三 侵蚀堆积地貌型75

四 溶岩地貌型75

二、四排山76

第一节 山脉76

一、马鞍山76

第三章 山水76

第二节 河流80

一 南勐河80

二 小黑江83

三 澜沧江83

第四章 气候85

第一节 成因特点85

一 气候成因85

二 气候特点85

第二节 气候资源87

一 日照87

二 气温89

三 降水96

四 蒸发100

五 风101

第一节 土壤102

一 类型102

第五章 土壤植被102

二 养分含量103

第二节 植被106

一 植被分布106

二 森林储量106

三 树种106

一 土地类型108

二 土地利用108

第一节 土地108

第六章 自然资源108

一 铁矿110

二 煤矿110

三 锑矿110

四 铅矿110

五 银矿110

六 金矿110

第二节 矿藏110

七 铜矿111

八 铀矿111

九 硅藻土111

十 其他矿111

第三节 植物111

一 森林植物资源111

二 森林经济植物112

三 竹资源112

四 中草药资源113

二 鸟类114

五 牧草资源114

一 兽类114

第四节 动物114

五 昆虫类115

第五节 水能115

一 储量115

四 鱼类115

三 爬行类115

二 分布116

三 控水量116

四 水资源开发116

五 地下水116

一 成因117

二 灾情117

第一节 洪涝117

第七章 自然灾害117

一 成因119

二 灾情119

第二节 干旱119

第三节 冰雹120

一 规律120

二 灾情120

第四节 风123

一 规律123

二 灾情123

第五节 低温霜冻123

一 寒害123

二 霜冻124

一 虫害124

第六节 其他灾害124

二 低温冷害124

二 鼠害125

三 地震125

四 泥石流127

五 雷击128

第二编 经济(上)129

第一章 经济综述129

第一节 经济成果129

一 社会总产值129

二 工农业总产值132

三 工业主要产品产量136

四 农业主要产品产量138

二 成分140

一 产业140

第二节 产业成分140

一 国民收入141

第三节 收入分配141

二 农村分配143

第四节 人民生活144

一 经济收入144

二 消费水平146

三 住房147

四 典型调查148

第二章 综合管理150

第一节 计划管理150

一 机构沿革150

二 管理体制150

三 计划编制151

四 管理154

二 统计业务156

一 机构156

第二节 统计156

三 统计管理157

第三节 技术监督157

一 标准化157

二 计量157

三 管理158

第四节 物价159

一 物价变动159

二 检查监督160

三 管理机构160

第五节 审计162

第三章 生产关系变革164

第一节 沿革164

一 领主经济164

二 地主经济164

一 和平协商土地改革166

第二节 新型生产关系166

二 互助合作167

三 私营工商业改造167

五 联产承包责任制169

第四章 农业170

第一节 粮食作物170

一 品种170

二 产量173

第二节 经济作物176

一 甘蔗176

二 油菜176

三 花生176

四 棉花176

五 蔬菜177

第三节 耕作制度178

一 有机肥180

第四节 肥料180

二 绿肥181

三 化肥181

第五节 农业机具182

第六节 病虫害防治184

第七节 管理机构186

一 行政机构186

二 事业机构186

第八节 农垦187

一 国营双江农场187

二 国营勐库华桥农场188

第五章 水利189

第一节 灌溉189

一 蓄水工程189

二 引水工程192

三 提水工程194

四 人畜饮水工程195

第二节 防险加固198

一 回东河水库副坝滑坡防险198

二 大浪坝水库加固199

三 回努水库加固200

四 大棚子水库加固200

五 黄河水库加固200

六 大吉水库加固201

第三节 治河201

一 南勐河治理201

二 忙袜河治理202

三 大沙河治理202

第四节 管理203

一 机构203

二 工程管理204

一 用材林205

第六章 林业205

第一节 面积分布205

二 防护林206

三 经济林206

四 活力木蓄积量207

五 珍稀古树209

第二节 森林权属209

第三节 植树造林211

一 采种育苗211

二 造林211

第四节 森林保护212

一 护林防火组织212

二 扩林防炎规章制度213

三 查处213

四 病虫害防治214

一 木材生产215

第五节 林产经营215

二 林化生产216

第六节 管理机构217

一 行政机构217

二 企事业机构218

三 乡镇林业机构219

第七章 畜牧220

第一节 畜禽品种220

一 猪220

二 牛221

三 马骡驴222

四 羊223

五 家禽223

六 其他品种224

一 饲养225

二 改良225

第二节 饲养改良225

第三节 疫病防治226

一 疫病种类226

二 流行病防治226

第四节 畜牧场229

一 国营场站229

二 社办场站230

第五节 畜牧政策231

第六节 管理机构233

第八章 渔业235

第一节 养殖水面235

第二节 专业养殖237

一 鱼种站237

二 水产中心试验场237

三 回努水库商品鱼基地237

二 其他鱼池238

第三节 自建鱼池养殖238

一 农村鱼池238

第九章 茶叶240

第一节 资源240

一 勐库大叶茶240

二 自然条件241

第二节 种植242

一 引种242

二 发展242

第三节 采制244

一 采摘244

二 加工245

第四节 销售245

第五节 管理机构246

一 县级茶叶机构246

三 农村茶叶初制所247

二 乡镇茶叶机构247

第十章 工业248

第一节 体制248

一 个体工业248

二 集体工业248

三 国营工业249

第二节 电力251

一 小型骨干电站251

二 小型电站252

三 微型电站253

第三节 冶金256

第四节 煤碳257

第五节 制糖258

第六节 建材工业259

一 水泥厂259

二 木材站260

第七节 食品加工261

一 小黑江酒厂261

二 副食品加工厂261

第八节 林化工业261

第九节 制茶工业263

一 双江茶厂263

二 勐库华侨农场茶厂263

三 国营双江农场茶厂264

第十一章 城乡企业265

第一节 管理机构265

一 手工业管理局265

二 社队企业局265

三 城乡企业局265

四 金矿266

二 铅锌矿266

三 锑矿266

一 铁矿266

第二节 采矿业266

五 铜矿267

六 煤矿267

第三节 手工业267

一 土陶器267

二 铁农具268

四 缝纫270

三 编织270

五 木器加工272

第四节 建筑建材272

一 建筑业272

二 建材273

三 林化274

第五节 食品加工275

一 果酒饮料厂275

一 商业276

第六节 其他276

二 罐头厂276

三 乡村红糖厂276

二 种植业277

第七节 科技277

一 技术培训277

二 派出学习277

三 技术引进278

四 成果278

五 科技队伍278

第三编 经济(下)279

第一章 交通运输279

第一节 驿道渡口279

一 驿道279

二 渡口283

一 公路284

第二节 公路桥涵284

二 桥梁288

第三节 运输292

一 人畜力运输292

二 公路运输293

三 水运294

第四节 公路养护297

一 县道公路养护298

二 养护管理298

第五节 管理机构299

一 沿革299

二 地区管理机构301

三 交通安全委员会302

二 邮电局303

一 沿革303

第一节 机构303

第二章 邮电303

三 邮电支局(所)304

第二节 邮政305

一 业务305

二 分拣封发311

三 邮路312

四 投递314

一 电报316

二 长途电话319

三 市内电话320

四 农村电话322

第四节 企业管理325

一 管理体制325

二 质量管理325

一 私营商业327

第一节 商业体制327

第三章 商业供销327

二 集体商业328

三 国营商业329

第二节 管理机构329

一 商业局329

二 供销合作社330

第三节 经营销售331

一 国营商业331

二 供销合作社335

第四节 农副产品采购338

一 采购338

二 扶持生产340

一 私营342

第五节 饮食服务342

二 集体343

三 国营344

第六节 集市贸易345

一 集市沿革345

二 主要集市346

三 交易348

第七节 物资供应349

一 购销349

一 价格变动352

二 管理352

第八节 商品物价352

二 调解355

二 物价审核357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361

第一节 工商登记361

一 国营企业361

二 集体企业361

第三节 电信361

三 个体私营商业362

一 合同鉴证363

四 企业法人登记363

第二节 工商事务363

三 仲裁365

第三节 市场管理366

一 集市管理366

二 机动车交易市场管理367

三 创建精神文明集市367

第五章 粮油购销370

第一节 经营管理机构370

一 县粮食局370

二 基层机构370

一 统购371

二 定购371

三 加工厂371

第二节 粮油统购371

第三节 粮油销售373

一 粮油市场373

二 供销374

第四节 粮油价格376

一 自由议价376

二 统统销销价377

四 议购议销价380

三 购销同价380

五 合同定购价381

第五节 储运382

一 积谷仓储382

二 国家粮仓382

三 保管383

四 调运384

二 机械加工386

一 人力及水力加工386

第六节 粮油加工386

第七节 管理388

一 财务管理388

二 加工运输管理388

三 粮油商业经营管理389

四 粮油商品财产管理389

第六章 财税391

第一节 机构391

一 财政391

二 税务391

第二节 财政体制392

一 沿革392

二 体制改革392

第三节 财政收支393

一 收入(岁收)393

二 支出(岁出)395

第四节 田粮赋税401

一 沿革401

二 农业税402

第五节 工商各税405

一 沿革405

二 税制改革405

第七章 金融408

第一节 机构408

一 民国时期机构408

二 县人民政府成立后机构408

第二节 货币410

一 沿革410

二 人民币410

第三节 信贷412

一 农业贷款412

二 工商业贷款413

三 专项扶贫贷款414

四 世行贷款414

第四节 储蓄414

一 对公存款414

二 城镇储蓄415

三 农村储蓄415

第五节 投资管理421

一 基本建设拨款贷款421

二 基本建设资金管理421

第六节 保险423

一 保险种类423

二 保险理赔424

第七节 公债国库券426

一 国家经济建设公债426

二 国库券426

三 国家建设债券427

第八节 信用合作428

一 股金428

二 存款428

三 贷款429

第八章 城乡建设432

第一节 县城建设432

一 沿革432

二 县城总体规划433

三 市政设施434

第二节 乡村建设438

一 乡镇438

二 村寨440

第三节 建筑441

一 设计441

二 施工442

三 质量监督443

一 房地产普查444

第四节 房地产管理444

二 发(换)房产证445

第五节 土地管理445

一 管理445

二 清理违法占地446

三 土地管理执法检查447

第六节 环境保护448

一 生态保护448

二 酸雨监测448

三 污染源调查449

四 “三废”污染治理450

五 排污收费450

一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451

二 土地管理局451

第七节 管理机构451

第四编 政治454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双江自治县地方组织454

第一节 组织沿革454

一 地下党454

二 中共双江县工作委员会454

三 中共双江县委员会454

第二节 党代会457

一 党员代表大会457

二 历届党代表大会458

第三节 组织建设459

一 组织发展459

二 组织生活460

三 党员教育460

四 干部培养使用461

二 宣传教育463

第四节 宣传463

一 机构463

第五节 纪律检查465

一 机构465

二 纪检工作466

三 曲型案例查处467

第六节 统一战线467

一 机构467

二 统战工作467

三 落实起义投诚人员468

四 台港工作469

第七节 农村工作469

一 机构469

二 工作470

一 机构472

第八节 信访472

二 信访业务473

第九节 政法工作474

一 机构474

二 工作474

第十节 乡镇党委475

一 区工委475

二 区乡党委475

第十一节 党史征研475

一 机构476

二 征研工作476

第二章 人大477

第一节 选举477

第二节 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478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478

二 党务委员会议484

一 机构484

第四节 党务委员会484

三 提案办理492

四 视察493

五 人民代表联系活动495

六 乡镇人大主席团496

第三章 政府497

第一节 民国县政府(附勐勐土司)497

一 民国双江县政府497

二 勐勐土司498

第二节 双江县人民政府499

一 沿革499

二 机构设置502

三 乡(镇)人民政府506

二 第二届委员会507

一 第一届委员会507

第一节 历届政治协商会议507

第四章 政协507

三 第三届委员会508

四 第四届委员会508

五 第五届委员会508

六 第六届委员会508

第二节 政协机构510

第三节 政协工作512

一 组织学习512

二 参政议政512

三 对台对外联络512

四 提案工作514

五 民族宗教工作514

六 文史工作515

七 视察工作515

第一节 公安517

一 机构517

第五章 政法517

二 治安518

三 侦察522

四 预审526

五 户籍管理526

六 监所528

七 消防529

八 复查纠错530

九 武装警察530

第二节 检察531

一 机构531

二 刑事检察533

三 法纪检察537

四 经济检察538

五 监所检察540

六 控申检察541

第三节 审判542

一 机构沿革542

二 刑事审判543

三 民事审判545

四 经济审判547

五 行政审判548

六 执行工作549

七 案件复查549

八 来信来访550

第四节 司法行政551

一 机构551

二 律师事务551

三 公证552

四 民事调解554

五 法制宣传555

一 拥军活动557

第六章 民政557

第一节 拥军优属557

二 优属工作558

第二节 优抚安置559

一 抚恤559

二 安置561

第三节 救济扶贫563

一 社会救济563

二 灾害救济566

三 扶贫570

第四节 社会福利570

一 敬老院570

二 残疾人工作570

第五节 婚姻登记571

一 登记机关571

二 登记手续571

一 机构572

第六节 地名管理572

二 原地名573

三 地名普查574

第七节 侨务574

一 华侨分布574

二 归侨安置574

三 华侨房产清退574

第七章 劳动人事576

第一节 编制576

一 行政编制576

二 事业编制582

第二节 人事586

一 干部吸收录用586

二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588

三 干部队伍588

四 干部管理590

六 干部档案595

五 落实政策595

第三节 劳动管理596

一 劳动就业596

二 职工队伍597

三 知识青年插队安置599

四 劳动培训600

五 工人调配600

六 劳动安全监察601

第四节 工资福利601

一 行政事业工资601

二 企业工资604

三 离退休待遇606

四 劳动保险基金统筹606

五 福利607

三 义务兵役制609

二 志愿兵役制609

第八章 军事609

一 募兵制609

第一节 兵役609

四 预备役610

第二节 地方武装611

一 民国地方武装611

二 县人民武装611

第三节 民兵614

一 建制614

二 训练616

三 活动617

第四节 驻军618

一 民国时期618

一 城堡619

第五节 军事设施619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619

二 战壕620

三 古洞620

四 碉堡620

五 防空洞620

六 基地620

第六节 战事纪略620

一 清代拉祜族三次起义620

二 班洪抗英斗争621

三 肃清匪患622

四 支援抗日战争622

五 千控武装起义622

六 博尚战斗623

七 小丙野战斗623

九 马台战斗624

八 三棵桩战斗624

十 解放双江625

十一 武装工作队进驻双江626

十二 清匪反霸626

十三 围剿残匪626

第九章 重大政治活动629

第一节 政治运动629

一 “减退清反”629

二 “三反五反”629

三 肃反629

四 整风反右630

五 反右倾630

六 “四清”630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631

第三节 落实政策633

一 共青团635

第一节 青少年组织635

第十章 群众团体635

二 中国少年先锋队637

第二节 工会638

一 工会创建638

二 工会活动639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640

一 机构640

二 主要活动640

第四节 农会641

一 机构641

二 主要活动642

第五节 科协642

一 组织642

二 代表会议643

二 学前班645

一 预备生645

三 幼儿园645

第五编 文化645

第一节 幼儿教育645

第一章 教育645

第二节 初等教育646

一 义学私塾646

二 蒙学647

三 小学648

第三节 中学教育654

一 县立初级中学654

二 双江实验中学654

三 乡镇中学655

四 场办中学655

一 师范教育658

二 农业学校658

第四节 职业技术教育658

三 职业中学659

四 教师进修学校660

第五节 成人教育660

一 扫盲660

二 成人高等教育662

三 自学考试663

四 职工文化补课663

第六节 民族教育663

一 经堂教育663

二 民族学校教育664

第七节 教学研究666

一 小学666

第八节 教师667

一 来源667

二 中学667

二 待遇670

第九节 经费672

一 清民时期672

二 人民政府成立后673

第十节 校舍设备674

第十一节 教育管理677

一 机构677

二 管理678

第二章 科技679

第一节 机构679

一 行政679

二 协会、学会679

三 科技推广服务单位679

第二节 科技队伍680

第三节 科技活动681

一 科普工作681

三 情报咨询682

二 技术培训682

四 资源调查683

第四节 科技成果684

一 农业684

二 畜牧688

三 林业689

四 医疗卫生690

五 工业690

六 其他691

第五节 获奖项目692

一 部级奖692

二 省级奖692

三 地区级奖693

二 事业694

一 行政694

第三章 文化艺术694

第一节 机构694

第二节 文化695

一 民族文化695

二 群众文化699

第三节 图书700

一 发行700

二 图书馆藏703

二 设施706

第四节 电影706

一 队伍706

三 发行放映707

四 民语译制片发行放映710

第五节 艺术表演711

一 专业表演711

二 业余演出713

一 文学714

第六节 作品714

二 美术摄影书法715

三 地方史志719

第七节 文物考古720

一 古代文物720

二 民族文物722

第四章 广播电视724

第一节 机构724

一 收音站724

二 广播站724

三 乡镇广播站725

四 广播电视管理局725

第二节 广播725

一 线路725

三 设备器材726

四 播送节目726

二 管理726

五 业务培训727

第三节 电视(附录像)727

一 信号普查727

二 建台727

三 建站728

四 设备器材728

五 电视普及728

六 录像729

第五章 档案730

第一节 机构730

一 档案馆730

二 档案局730

三 档案室730

第二节 档案建设731

一 整理鉴定731

二 收集保管732

第三节 利用733

第六章 医疗卫生735

第一节 行政机构735

一 卫生(科)局735

二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735

第二节 事业机构736

一 县医院736

二 县防疫站740

三 妇幼保健站741

四 药品检验所741

五 乡(镇)卫生院742

六 村卫生室743

七 其他医疗机构744

第三节 医疗745

一 中医745

二 西医746

三 国防医疗747

四 医(药)政管理748

五 药品供应749

第四节 卫生保健751

一 学校卫生751

二 农民保健751

三 干部保健752

四 妇幼保健752

五 青少年保健753

第五节 爱国卫生运动753

一 宣传753

二 运动753

第六节 疾病防治754

一 疟疾754

四 病毒性肝炎755

三 伤寒755

二 钩端螺旋体病755

五 痢疾756

六 麻疹756

七 百日咳756

八 脊髓灰质炎756

九 性病756

十 流行性感冒756

十一 结核757

十二 麻风757

十三 流脑及乙型脑炎757

十四 白喉757

第七节 卫生监督监测760

一 疫情报告760

二 疫情调查760

四 药物喷洒761

三 疫苗免疫761

五 饮水卫生762

六 食品卫生762

第八节 医疗制度763

一 公费医疗763

二 免费医疗764

三 自费765

四 合作医疗765

一 民间医生767

五 巡回医疗767

第九节 民间中草药767

二 中草药治疗768

第十节 经费768

一 收入768

二 支出770

三 业余体校772

二 群众性体育组织772

第一节 机构组织772

第七章 体育772

一 体育运动委员会772

四 设施773

第二节 体育活动773

一 学校体育773

二 职工体育774

三 农民体育775

四 老年体育775

五 伤残人体育775

六 少数民族体育776

第六编 社会777

第一章 人口777

第一节 人口消长777

一 自然增长777

二 迁移增长777

一 总体分布780

第二节 人口分布780

二 民族分布785

第三节 人口结构786

一 民族786

二 性别788

三 年龄790

四 职业794

五 文化797

第四节 家庭婚姻798

一 家庭798

二 婚姻798

第五节 计划生育799

一 组织机构799

二 政策规定799

三 节(绝)育措施801

二 社会形态805

一 源流805

第二章 民族805

第一节 拉祜族805

三 生产活动806

四 衣食住行808

五 风俗礼仪809

六 文化811

第二节 佤族812

一 源流812

二 社会形态813

三 生产活动814

四 衣食住行815

五 风俗礼仪816

六 文化818

第三节 布朗族818

二 社会形态819

一 源流819

三 生产活动820

四 衣食住行821

五 风俗礼仪822

六 文化824

第四节 傣族824

一 源流825

二 社会形态825

三 生产活动826

四 衣食住行828

五 风俗礼仪829

六 文化艺术832

第五节 彝族833

一 源流833

二 生产活动833

三 衣食住行834

四 风俗礼仪835

五 文化艺术836

第六节 汉族836

一 源流837

二 生产活动838

三 衣食住行839

四 风俗礼仪839

五 汉语方言841

第七节 民族工作845

一 执行民族政策845

二 培养民族干部846

三 建立民族自治县846

四 民族事务847

三 布朗族848

二 佤族848

一 拉祜族848

第一节 原始宗教848

第三章 宗教848

四 傣族849

第二节 佛教849

一 南传佛教849

二 汉传佛教853

第三节 基督教854

一 沿革854

二 影响855

三 现状855

人物857

一 传记857

二 人物表877

(一) 双江籍革命烈士英名录877

(二) 获省级以上表彰人员一览表879

(二) 1990年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名录885

(一) 人民政府成立初期参加剿匪牺牲人员名录885

(三) 1990年双江县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一览表885

三 人名录885

附录889

一 文献资料889

(一) 嘉庆年间(1796~1813)拉祜族抗暴斗争史料889

(二) 光绪十三年(1887)拉祜族抗暴斗争史料899

(三) 光绪二十九年(1903)拉祜族抗暴斗争史料906

(四) 双江地理概况908

(五) 严防火灾训令911

(六) 地契执照911

二 重要批复912

(一) 中共临沧地委批复双江县土改计划912

(二) 中共云南省委批复双江县土改计划912

(三) 中华人民共各国国务院关于云南省设立双江等八个自治县批复913

(二) 中共双江县委《关于进一步搞好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意见》914

(一) 双江县人民政府布告914

三 重要文件辑存914

(三) 中共双江县委《关于包交提留到户若干问题的意见》917

(四) 双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关于征集双江县地方文史资料的通告922

(五) 双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双江县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暂行办法》的通知923

(六) 双江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成立日期和印章文字使用问题的决定925

(七)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我县民族节日有关规定的通知925

(八)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县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的通知926

(九) 云南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条例927

四 金石碑记934

(一) 石刻934

(二) 碑记934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编纂始末935

为本届修志供稿登记表938

为《县志》纂稿提供单行材料的单位940

1995《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赵成龙主编;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1995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