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中国国情教育读本》
作者 | 郭民良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93 |
出版时间 | 199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6200625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53688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伟大的中华民族1
第一节 江山多娇1
一 壮丽富饶的山川1
二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
第二节 文明古国7
一 历史的悠久7
二 发达的经济和先进的科技8
三 灿烂的文化12
第三节 英雄的人民14
一 勤劳勇敢、艰苦创业著称于世14
二 锐意进取、走向世界的开拓精神15
三 不畏强暴、保家卫国的革命传统16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19
第一节 外国列强的入侵和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19
一 外国列强崛起和清王朝没落19
二 从鸦片战争开始的近代中国的屈辱史22
第二节 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25
一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25
二 近代中国人民的悲惨生活29
第三节 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基本原因32
一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33
二 封建官僚买办与帝国主义相勾结35
三 四大家族的巧取豪夺37
第三章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40
第一节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40
近代中国人民拯救中国的艰苦探索40
二 中国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44
第二节 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唯一选择48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48
二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51
三 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56
第三节 中国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的必然性59
一 社会制度更替的跳跃性59
二 帝国主义时代世界矛盾运动的产物60
第四章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6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科学认识63
一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衡量标准63
二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标志64
三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是一个历史过程67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69
一 建成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69
二 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农村经济走向繁荣71
三 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71
四 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72
五 国防现代化建设成绩斐然75
六 国际地位日益提高76
第三节 在比较中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78
一 比较方法概述78
二 中国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较78
三 中国同日本及亚洲“四小龙”比较83
四 中国同印度比较87
第五章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90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90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90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91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9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96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96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101
三 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0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05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依据105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主要内容的内在规定106
三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108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结构11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结构概述110
一 阶级结构的涵义110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结构的基本状况110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结构的变化趋势111
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反动分子和反动势力112
五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结构的意义11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阶级113
一 社会主义工人阶级113
二 社会主义农民阶级119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阶层125
一 社会主义知识分子阶层125
二 城乡个体劳动者阶层131
三 私营企业主阶层136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14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142
一 什么是阶级斗争142
二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144
三 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特点147
第二节 反对剥削阶级思想政治影响是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150
一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150
二 反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侵蚀的斗争153
三 肃清封建主义思想残余154
第三节 “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是一场严重的阶级斗争155
一 “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是当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斗争的重要形式156
二 挫败“和平演变”阴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162
第八章 我国的政治制度168
第一节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家制度168
一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实质168
二 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170
三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职能174
四 国家消亡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76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78
一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和发展178
二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180
三 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82
四 “三权分立”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184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政党制度185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发展185
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特点189
三 正确认识各民主党派的参政职能,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的积极作用191
第四节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
一 我国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196
二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
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200
四 “一国两制”后的单一制202
第九章 我国的经济制度204
第一节 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204
一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204
二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形式208
三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21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商品经济215
一 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215
二 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品性217
三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218
第三节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219
一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219
二 实行以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222
三 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收入中的几个关系问题223
第四节 经济体制改革和有计划商品经济227
一 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和任务227
二 经济体制改革和有计划商品经济之间的关系230
三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234
第十章 国土·资源·环境·人口237
第一节 我国的国土237
一 幅员辽阔,耕地不足237
二 我国40年的耕地变化239
三 我国耕地人口承载力的严重危机241
第二节 我国的资源244
一 资源丰富,相对紧缺244
二 资源开发建设中的成就250
三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253
第三节 我国的环境255
一 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255
二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重大成就258
三 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切实加强环境保护262
第四节 我国的人口265
一 我国人口再生产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265
二 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266
三 产生严重人口问题的原因269
四 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途径272
第十一章 中国的现在与未来276
第一节 中国的现在276
一 中国是发展中的国家276
二 中国是发展中的大国277
三 中国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大国278
第二节 中国的未来278
一 我国“三步走”的发展规划278
二 第二步发展的战略目标280
第三节 我们有理由充满胜利信心282
一 我们有正确的指导方针282
二 我们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288
三 我们有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289
四 一心一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290
五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92
1991《新编中国国情教育读本》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郭民良著 1991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基本国情与基本路线教育读本
- 1990 北京:新华出版社
-
- 新中国国史教育干部读本 上
- 1999 长春:长春出版社
-
- 中国国情教育教程
- 1990 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
- 国情教育读本
- 1990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 新编国情教育读本
- 1990 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
-
- 中国基本国情读本
- 1990 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
- 传统文化与近代中国 国情教育读本
- 1989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中国国情读本
- 1996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 简明国情教育读本 试用本
- 1991 开封:河南教育出版社
-
- 国防教育读本
- 1999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中国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读本
- 1994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初中生国情教育读本
- 1993 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
- 共产党员常用手册
- 1993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
- 国防教育读本
- 1991 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