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中学实验 化学》求取 ⇩

1.实验 科学调查 科学方法1

2.关于理科教学的建议2

2.1 教室中的科学角2

2.2 科学板报2

2.3 陈列架2

3.实验室安全3

3.1 酸和碱3

3.2 化学药品的用量3

3.3 血液4

3.4 化学药品4

3.5 化学药品的处理5

3.6 实验5

3.7 火5

3.8 玻璃管的安装5

3.9 玻璃仪器6

3.10 水银6

3.11 氧化性物质6

3.12 安全防护6

3.13 嗅化学药品7

3.14 品尝化学药品7

3.15 试管和容器的使用7

4.实验操作技能8

4.1 玻璃8

4.1.1 玻璃的切割8

4.1.2 玻璃管的截割8

4.1.3 玻璃仪器洗涤液——洗液的配制9

4.2 过滤9

4.2.1 过滤器的准备9

4.2.2 真空过滤10

4.3 焊接11

4.3.1 焊接的应用11

4.3.2 焊料11

4.3.3 焊剂11

4.3.4 焊接方法12

5.化学溶液13

5.1 合金14

5.2 酸的稀释14

5.3 碱溶液的配制15

5.4 配制0.5mol/L的硫酸铜溶液15

5.5 费林(Fehling)试剂15

5.6 热敏纸16

5.7 碘溶液16

5.8 石灰水——二氧化碳检验液16

5.9 石蕊试剂16

5.10 海水替代物17

5.11 淀粉溶液17

5.12 氢氧化钠溶液——可用于二氧化碳的吸收17

6.测量18

6.1 计算 数字 十进制 二进制18

6.2 测量单位18

6.3 误差 误差理论 不确定性18

6.4 长度(l)米(m)千米(km)19

6.5 面积(A)平方米(m2)19

6.6 体积(V)立方米(m3)19

6.7 图表20

6.8 估量20

6.9 比例20

7.化学物质 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21

7.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21

7.1.1 镁条燃烧——化学变化22

7.1.2 加热有机物质——化学变化22

7.1.3 加热硫粉和铁屑的混合物——化学变化22

7.1.4 铁屑的磁化——物理变化22

7.1.5 硫的不同形态——物理变化23

7.2 纯净物质和非纯净物质25

7.2.1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溶液25

7.2.2 元素的描述25

7.2.3 硅化合物的描述29

7.2.4 制硅玻璃29

7.2.5 建造一座“水中花园”30

7.3 金属和非金属30

7.3.1 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31

7.3.2 金属与非金属的描述31

7.4 固体的熔点32

7.4.1 硬脂酸的熔点和冷却曲线32

7.4.2 不同物质的熔点33

7.4.3 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33

7.5 液体的沸腾34

7.5.1 水的沸点31

7.5.2 氯化钠溶液的沸点35

7.5.3 两种液体的混合物的沸点——水和酒精的混合液35

7.5.4 可燃性液体的沸点——酒精、丙酮35

7.5.5 不同液体的挥发性的比较36

7.5.6 检验各种香水36

7.6 悬浊液和沉淀37

7.6.1 振荡粘土与水的混合物37

7.6.2 在粘土悬浊液中加入盐37

7.6.3 在粘土悬浊液中加入明矾38

7.6.4 用离心机澄清悬浊液38

7.7 溶液38

7.7.1 从不溶性物质中分离出可溶性物质39

7.7.2 检验黑板用粉笔的溶解度39

7.7.3 溶解性39

7.7.4 沉淀的生成——溶解度的应用40

7.7.5 温度对不同盐的溶解度的影响——绘制溶解度曲线41

7.7.6 温度对重铬酸钾溶解度的影响42

7.7.7 颗粒大小对溶解速率的影响43

7.7.8 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度43

7.7.9 含有一种以上溶质的溶液43

7.7.10 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44

7.7.11 溶解的速率44

7.7.12 物质在自来水中的溶解45

7.8 胶体和乳浊液45

7.8.1 常见胶体的描述46

7.8.2 用显微镜观察乳浊液46

7.8.3 制作面霜乳浊液46

7.8.4 制作硅胶46

7.8.5 制作果冻凝胶47

7.8.6 制备硫溶胶 观察丁达尔效应47

7.8.7 用肥皂作乳化剂47

7.8.8 摄影中的化学变化48

7.8.9 自制豆腐48

8.燃烧 加热对物质产生的影响50

8.1 热源50

8.1.1 观察蜡烛的火焰50

8.1.2 收集和称量燃烧的气体产物51

8.1.3 制作一台简易的酒精灯52

8.1.4 观察本生灯的火焰52

8.2 在加热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的物质53

8.2.1 在空气中加热铜53

8.2.2 在空气中加热镁条54

8.2.3 在空气中加热硫54

8.3 物质的热分解——不可逆变化55

8.3.1 加热不同化学药品时的反应55

8.3.2 加热高锰酸钾56

8.4 受热分解但能再生成的物质——可逆反应56

8.4.1 加热氯化铵晶体56

8.4.2 向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56

8.4.3 加热六水氯化钴晶体57

8.4.4 加热五水硫酸铜晶体58

8.5 受热不分解的物质58

8.5.1 加热不同的物质——砂子、氧化锌和碘晶体58

9.晶体 大分子 聚合物 塑料60

9.1 晶体60

9.1.1 制备大晶体60

9.1.2 制备硫代硫酸钠晶体61

9.1.3 制备硬脂酸晶体61

9.1.4 制备阿斯匹林晶体61

9.1.5 不同形状的晶体62

9.1.6 从盐的混合物中生长晶体63

9.1.7 建造一座晶体“花园”63

9.1.8 制备晶体簇63

9.1.9 晶体的切割64

9.1.10 从海水中提取晶体盐64

9.1.11 制备糖晶体65

9.2 结晶水65

9.2.1 五水硫酸铜晶体中的结晶水66

9.2.2 七水硫酸亚铁晶体中的结晶水66

9.2.3 检验不同晶体的结晶水66

9.2.4 七水硫酸镁晶体中的结晶水66

9.2.5 密信67

9.2.6 熟石膏67

9.3 风化和潮解68

9.3.1 将各种盐暴露在空气中68

9.3.2 洗涤碱的风化68

9.4 聚合物69

9.4.1 对天然聚合物的描述69

9.4.2 对加聚物的描述69

9.4.3 对缩聚物的描述70

9.4.4 将聚合物分解成小分子71

9.4.5 制取酪蛋白塑料72

9.4.6 制取尿素-甲醛树脂72

9.4.7 制取尼龙聚合物73

9.4.8 制取人造丝74

9.4.9 制取酚醛塑料74

9.4.10 淀粉的水解75

10.物质的分离 化学分离 物理分离77

10.1 吸附法分离77

10.1.1 用炭吸附杂质77

10.1.2 用炭清洁污水77

10.1.3 红糖制白糖78

10.2 层析法分离78

10.2.1 柱层析法分离78

10.2.2 纸层析法分离79

10.3 从不溶物中分离可溶物81

10.3.1 从砂子中分离氯化钠81

10.4 分离互不相溶液体的混合物81

10.5 蒸馏法分离82

10.5.1 蒸馏墨水82

10.5.2 蒸馏硫酸铜溶液83

10.5.3 蒸馏海水84

10.5.4 从树叶中蒸馏提取香料84

10.6 分馏法分离84

10.6.1 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物85

10.6.2 蒸馏煤油和燃料油的混合物85

10.6.3 蒸馏原油并收集馏分86

10.6.4 煤油的催化裂解87

10.6.5 煤的干馏88

10.7 利用熔点进行分离88

10.7.1 分离锡和碳88

10.8 淘盘法或泡沫浮选法分离89

10.8.1 淘盘法分离砂子和铅屑89

10.8.2 用泡沫浮选法从土壤中分离重矿物89

10.9 重结晶法分离90

10.9.1 提纯氯化钠和硝酸钠的混合物90

10.10 用将矿石中的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的方法分离90

10.10.1 将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90

10.10.2 将氧化铜还原为铜91

10.10.3 将红色氧化铁或铁锈还原为铁92

10.11 沉积法和过滤法分离92

10.11.1 从泥水中分离不同的颗粒92

10.11.2 离心法(用离心机)分离92

10.12 溶剂萃取法分离93

10.12.1 从坚果中提取油93

10.13 升华法分离94

10.13.1 从氯化钠中分离碘94

11.物质 物质结构 原子 离子 分子 化学键95

11.1 电解质溶液的性质 纯水和溶液的导电性96

11.1.1 测量不同溶液的导电性96

11.1.2 测量不同浓度的溶液的导电性96

11.2 液体中的氢键97

11.2.1 观察不同粘性液体的旋动97

11.3 物质微粒的大小97

11.3.1 稀释高锰酸钾溶液时,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97

11.3.2 测定硬脂酸分子的有效截面积98

11.3.3 物质溶解时的体积变化99

11.4 离子运动100

11.4.1 高锰酸钾溶液中的离子100

11.4.2 硫酸钠溶液中的离子100

11.4.3 铜离子在硝酸铵溶液中的运动101

11.4.4 电笔写字101

11.5 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模型102

11.5.1 制作分子模型102

2.酸 碱 盐 化学反应103

12.1 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103

12.1.1 泡腾剂反应时的质量守恒103

12.1.2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04

12.2 化合反应及分解 置换 复分解反应105

12.2.1 加热铁和硫的混合物105

12.2.2 加热铜和碘的混合物106

12.2.3 加热铁和碘的混合物106

12.2.4 分解反应107

12.2.5 置换反应107

12.2.6 复分解反应107

12.3 酸的性质107

12.3.1 酸的味道107

12.3.2 稀酸与金属的反应108

12.3.3 稀酸和铁的反应——稀硫酸和铁的反应109

12.3.4 稀酸与非金属——碳和硫的反应109

12.3.5 稀酸与碱性氧化物——氧化铜、氧化锌的反应110

12.3.6 稀酸与碱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镁的反应110

12.3.7 稀酸与强碱——氢氧化钠的反应110

12.3.8 稀酸与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反应111

12.3.9 稀酸与碳酸盐的反应111

12.3.10 稀酸和碳酸氢盐——碳酸氢钠的反应112

12.3.11 稀硝酸和金属的反应112

12.3.12 浓硝酸和铜的反应113

12.3.13 浓硫酸和铜的反应113

12.3.14 浓酸和非金属——碳、硫的反应114

12.4 盐酸114

12.4.1 用硫酸制备盐酸114

12.5 硝酸114

12.5.1 用硫酸和硝酸钠制取硝酸114

12.6 硫酸115

12.6.1 硫酸用作氧化剂115

12.6.2 浓硫酸使硫酸铜晶体脱水116

12.6.3 浓硫酸使蔗糖脱水116

12.7 碱的性质116

12.7.1 碱的触感117

12.7.2 碱的溶解性117

12.7.3 碱与金属的反应117

12.7.4 碱和盐的反应——氢氧化钠和铜盐的反应,硫酸根与钡盐溶液的反应117

12.7.5 碱和碱性氧化物的反应118

12.7.6 碱和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的反应118

12.7.7 碱与两性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反应119

12.7.8 碱和碳酸钠的反应119

12.8 酸-碱中和反应120

12.8.1 氨和硫酸的反应120

12.8.2 氢氧化钠和盐酸溶液的反应120

12.8.3 简单的酸-碱滴定法121

12.8.4 用滴定管滴定121

12.8.5 二氧化碳对酸碱滴定的影响123

12.8.6 中和滴定热123

12.9 pH值和酸-碱指示剂123

12.9.1 从花中提取酸-碱指示剂124

12.9.2 酸-碱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的颜色125

12.9.3 向石灰水中呼气——酚酞指示剂的颜色变化125

12.10 盐类125

12.10.1 描述不同的盐晶体126

12.10.2 用不同的方法制取盐126

12.10.3 盐的水解——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铵的水解126

12.10.4 测定各种盐溶解在水中的pH值127

12.10.5 氯化铁的水解128

12.10.6 酸式盐——硫酸氢钠的制备128

12.10.7 缓冲作用129

12.10.8 防火材料130

12.11 鉴定未知液130

12.11.1 根据溶解度鉴定物质130

12.11.2 用氢氧根离子鉴定阳离子130

12.11.3 用焰色反应鉴定阳离子131

12.11.4 分组鉴定阳离子131

12.11.5 鉴定未知溶液中的阴离子133

12.12 肥皂134

12.12.1 由动物脂肪制肥皂134

12.12.2 由植物油制取肥皂135

12.13 水的硬度136

12.13.1 皂泡形成法136

12.13.2 制备硬水137

12.13.3 用硬水洗涤137

12.13.4 检验不同种类水的硬度138

12.13.5 用皂泡形成法检验硬水138

12.13.6 煮沸法软化硬水138

12.13.7 用化学试剂软化硬水139

12.13.8 用洗涤剂代替肥皂溶液检验硬水140

12.13.9 用烷醇制备一种洗涤剂141

12.13.10 测定水中的金属离子141

12.14 金属活动性序列142

12.14.1 活动性序列——锌从硝酸铅溶液中置换出铅143

12.14.2 金属在硫酸铜溶液中144

12.15 金属与水的反应144

12.15.1 不同的金属与水的反应145

12.15.2 钠和水的反应145

12.15.3 金属与水蒸气的反应147

12.16 碳酸盐148

12.16.1 将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钙的悬浊液148

12.16.2 用碳酸钠制备碳酸氢钠149

12.16.3 加热不同的碳酸盐149

12.16.4 加热碳酸氢盐——碳酸氢钠150

12.16.5 将鸡蛋塞进瓶子里 用骨头打结150

12.16.6 碳酸氢钠与稀酸的反应150

12.17 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150

12.17.1 检验不同的氧化物151

12.17.2 碱性氧化物151

12.17.3 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151

13.气体153

13.1 气体制备装置153

13.2 氢气154

13.2.1 氢气的检验154

13.2.2 氢气的制取154

13.2.3 点燃氢气泡155

13.2.4 氢气将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156

13.3 氧气156

13.3.1 氧气的检验157

13.3.2 氧气的制备——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157

13.3.3 在氧气中点燃物质157

13.4 氯气158

13.4.1 氯气的检验159

13.4.2 氯气的制取159

13.4.3 用漂白粉制氯水159

13.4.4 用家用漂白剂溶液制取氯气160

13.4.5 用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160

13.4.6 用盐酸和高锰酸钾制取氯气160

13.4.7 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160

13.4.8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161

13.4.9 铜在氯气中燃烧161

13.4.10 在氯气中点燃蜡烛162

13.4.11 将氯气通入水中162

13.4.12 将氯气通入碘化钾溶液162

13.4.13 氯气和氯化亚铁的反应162

13.5 氯化氢163

13.5.1 氯化氢的检验163

13.5.2 氯化氢的制备163

13.5.3 氯化氢的溶解性164

13.6 氨气164

13.6.1 氨气的检验165

13.6.2 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制取氨气165

13.6.3 固体烧碱加入浓氨水法制取氨气166

13.6.4 氨的溶解性166

13.6.5 氨水是一种弱电解质167

13.6.6 氨的催化氧化168

13.6.7 氨气将氧化铜还原为铜169

13.7 二氧化碳170

13.7.1 碳酸170

13.7.2 用小苏打制取二氧化碳170

13.7.3 用稀盐酸和碳酸盐制取二氧化碳171

13.7.4 加热碳酸盐制取二氧化碳171

13.7.5 加热碳酸氢盐制取二氧化碳172

13.7.6 通过发酵作用制取二氧化碳172

13.7.7 二氧化碳的检验172

13.7.8 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173

13.7.9 在二氧化碳中燃烧镁174

13.7.10 干冰174

13.7.11 二氧化碳是需氧呼吸的产物174

13.7.12 苏打——酸灭火器175

13.8 一氧化碳176

13.9 氮气177

13.9.1 用亚硝酸铵制取氮气177

13.9.2 氮的氧化物和酸雨177

13.10 二氧化氮178

13.10.1 二氧化氮的制取178

13.10.2 将二氧化氮通入水中178

13.11 一氧化氮178

13.11.1 一氧化氮的制取和氧化179

13.11.2 一氧化氮的催化转化179

13.12 一氧化二氮180

13.12.1 一氧化二氮的制取和检验180

13.13 二氧化硫180

13.13.1 二氧化硫的检验180

13.13.2 燃烧硫制取二氧化硫181

13.13.3 用稀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181

13.13.4 用浓硫酸与铜反应制取二氧化硫181

13.13.5 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181

13.13.6 二氧化硫还原高锰酸钾182

13.14 硫化氢182

13.14.1 硫化氢的检验183

13.14.2 硫化氢的制取183

13.14.3 硫化氢还原高锰酸钾183

13.15 周期表183

13.15.1 周期表的使用184

13.15.2 卤素184

13.15.3 从海带中提取碘185

13.15.4 CFCs186

14.热化学 反应热 化学键188

14.1 放热反应188

14.1.1 无水硫酸铜的溶解热189

14.1.2 硫酸铜溶液与金属镁的反应189

14.1.3 用水稀释浓硫酸的反应189

14.1.4 铁生锈时产生的热量189

14.1.5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热190

14.1.6 测定金属锌与硫酸铜溶液的置换反应热191

14.2 吸热反应192

14.2.1 铵盐和钾盐溶于水的反应192

14.2.2 尿素溶于水的反应192

14.2.3 碳酸铵与乙酸的反应192

15.电化学 原电池 电解池193

15.1 电镀193

15.1.1 法拉第第一定律——在硫酸铜溶液中电解铜193

15.1.2 镀铜194

15.1.3 镀铬195

15.1.4 镀镍195

15.1.5 镀银195

15.1.6 在铜表面镀锌196

15.1.7 电铸196

15.1.8 阳极氧化处理过的铝197

15.2 氧化和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 腐蚀197

15.2.1 氧化剂——氧气198

15.2.2 氧化剂——氯气198

15.2.3 氧化剂——重铬酸钾199

15.2.4 氧化剂——高锰酸钾199

15.2.5 氧化剂——浓硝酸199

15.2.6 氧化剂——浓硫酸199

15.2.7 氧化剂——过氧化氢199

15.2.8 氧化剂的检验——使Fe2+生成Fe3+200

15.2.9 将金属锌加到硫酸铜溶液中200

15.2.10 酒后呼吸的检测200

15.3 生锈 腐蚀201

15.3.1 铁丝生锈201

15.3.2 铁生锈时增加的质量202

15.3.3 生锈时氧气与铁的化合202

15.3.4 生锈反应的速率203

15.3.5 铁丝生锈时吸收的氧203

15.3.6 生锈的条件204

15.3.7 电化学防锈205

15.3.8 合金的腐蚀205

15.4 物质的导电性206

15.4.1 固体的导电性206

15.4.2 熔融物的导电性207

15.4.3 液体的导电性207

15.4.4 水溶液的导电性208

15.4.5 蒸馏水的导电性208

15.5 电解208

15.5.1 熔融溴化铅(Ⅱ)的电解209

15.5.2 盐水溶液的电解209

15.5.3 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电解210

15.5.4 水的电解211

15.5.5 氢氧化钠溶液的电解212

15.5.6 电解法精炼铜213

15.5.7 纳尔逊电解池(Nelson cell)214

15.6 原电池214

15.6.1 简易电池——铜和锌在稀硫酸溶液中214

15.6.2 由一种金属置换另一种金属产生的电能215

15.6.3 简易的伽伐尼电池(Galvanic cell)——锌在盐酸溶液中215

15.6.4 伏打电池(Voltaic cell)——盐桥216

15.6.5 伏打电池——丹尼尔电池(Daniell cell)218

15.6.6 金属的电极电势219

15.6.7 铅蓄电池220

15.6.8 硬币电池221

15.6.9 柠檬电池221

15.6.10 观察干电池222

15.6.11 制作干电池223

16.有机化学 碳氢化合物 生物化学 食物224

16.1 碳氢化合物224

16.1.1 碳氢化合物的燃烧224

16.1.2 饱和与不饱和碳氢化合物的鉴定225

16.1.3 甲烷的制取225

16.1.4 乙烯的制取226

16.1.5 乙炔的制取227

16.1.6 碘仿的制取227

16.1.7 氯仿的制取228

16.2 醇和醚229

16.2.1 伯、仲、叔脂肪醇229

16.2.2 钠与乙醇的反应230

16.3 醛和酮230

16.3.1 乙醛的制取230

16.4 有机酸 脂肪酸及其盐类231

16.4.1 乙酸的制备231

16.4.2 草酸(乙二酸)的制备231

16.4.3 脂肪的检验232

16.4.4 油类的检验232

16.5 酯 脂肪酸的衍生物233

16.5.1 氯乙烷233

16.5.2 乙酸乙酯的制备233

16.5.3 不同酯的制备234

16.5.4 酯的水解234

16.5.5 水杨酸甲酯的制取234

16.5.6 乙酸戊酯的制取235

16.5.7 丁酸乙酯的制取235

16.6 氨基酸 蛋白质 脲235

16.6.1 加热和溶解蛋白质235

16.6.2 蛋白质的检验236

16.6.3 克耶达(Kjeldahl)法检验有机物中的氮236

16.7 碳水化合物237

16.7.1 不同的碳水化合物237

16.7.2 糖 还原糖的检验238

16.7.3 淀粉 淀粉的检验238

16.7.4 纤维素和木材 纤维素和木材的检验239

16.8 生物化学239

16.8.1 商品试剂240

16.8.2 商品检验试纸240

16.9 食物中的常见元素240

16.9.1 加热食物240

16.9.2 将氧化铜与食物共热240

16.9.3 将碱石灰与食物混合加热241

16.10 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241

16.10.1 淀粉分解为糖242

16.10.2 糖的发酵分解243

16.10.3 乙醇分解制乙烯243

16.10.4 从木材制取气体燃料245

17.化学反应速率 催化剂 酶246

17.1 反应速率的测定246

17.1.1 数泡法246

17.1.2 气体产物的体积247

17.1.3 颜色的转变247

17.2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48

17.2.1 过氧化氢的分解——二氧化锰作催化剂248

17.2.2 过氧化氢的分解——硫酸铜作催化剂249

17.2.3 自催化作用——草酸与高锰酸钾的反应249

17.2.4 催化剂的选择249

17.2.5 用泡沫层的高度衡量催化剂的效果——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的反应250

17.3 粒子大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51

17.3.1 锌粒或大理石碎片的大小251

17.3.2 用气球测量反应速率251

17.3.3 用量气管测量反应速率251

17.4 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52

17.4.1 盐酸与硫代硫酸钠的反应252

17.5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53

17.5.1 高锰酸钾与铁的反应253

17.6 生物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53

17.6.1 淀粉的分解253

17.6.2 酵母发酵254

17.6.3 自燃——糖与氯酸钾的反应254

17.7 酶254

17.7.1 商品化酶254

18.环境化学256

18.1 pH值的调查256

18.1.1 不同类型水的pH值256

18.1.2 不同雨水的pH值256

18.1.3 不同积水的pH值256

18.2 在雨水中完全溶解的固体和悬浮的固体257

18.2.1 测量不溶物和可溶物的含量257

18.3 水中的空气257

18.3.1 水样中的空气258

18.3.2 溶解在水中的氧气258

18.4 水中的离子260

18.4.1 水样中离子的定性研究260

18.4.2 水中的磷酸根离子260

18.5 储藏水的测量262

18.5.1 在河流、湖泊或海洋处确定测量地点262

18.5.2 分析从测量地取来的水样262

18.5.3 污水分析262

18.6 测定沉降物 空气的组成263

18.6.1 空气的组成263

18.6.2 标准沉降物测量仪263

18.6.3 沉降物的检测263

18.6.4 汽车尾气264

19.家庭生活中的化学265

19.1 生活中的化学品265

19.1.1 家用固体酸265

19.1.2 家用酸的品尝265

19.1.3 家庭生活中的酸、碱指示剂266

19.1.4 家用焙粉266

19.1.5 自发面粉266

19.1.6 厨房和洗衣房中的碱267

19.1.7 厨房中的金属267

19.1.8 切花保鲜剂267

19.2 食物268

19.2.1 烹饪268

19.2.2 储存食物269

19.2.3 用食品物质进行实验269

19.2.4 家用酶——酵母270

19.3 家庭中的织物270

19.3.1 染色270

19.4 吸烟中有害成分的简易检验271

附录 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图272

1996《国外中学实验 化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贺湘善编译 1996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学化学课外实验  第1集(1984 PDF版)
中学化学课外实验 第1集
1984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国外中学实验:物理(1999年04月第1版 PDF版)
国外中学实验:物理
1999年04月第1版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国外实验力学(1981 PDF版)
国外实验力学
1981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中学化学实验(1980 PDF版)
中学化学实验
1980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生物  国外中学实验(1999 PDF版)
生物 国外中学实验
1999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物理  国外中学实验(1999 PDF版)
物理 国外中学实验
1999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学化学实验(1986 PDF版)
中学化学实验
1986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学化学实验(1980 PDF版)
中学化学实验
1980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中学化学实验(1999 PDF版)
中学化学实验
1999 北京:学苑出版社
中学化学实验(1979 PDF版)
中学化学实验
1979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中学化学实验(1983 PDF版)
中学化学实验
1983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中学化学实验集锦(1983 PDF版)
中学化学实验集锦
1983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中学课外化学实验(1988 PDF版)
中学课外化学实验
1988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中学化学课外实验活动(1984 PDF版)
中学化学课外实验活动
1984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学化学小实验(1985 PDF版)
中学化学小实验
1985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