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劳动政策 上》求取 ⇩

第一编总论1

第一章劳动政策之本质意义及其范围1

第一节 劳动政策之本质1

第二节 劳动政策之意义5

第三节 劳动政策之范围及内容8

第二章劳动政策之史的发展16

第一节 自由主义时期17

第二节 社会主义运动时期19

第三节 战后新发展24

第三章现行劳动政策体系43

第一节 个人主义劳动政策43

第二节 国家主义劳动政策4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劳动政策53

第二编劳动组织59

第一章劳动组织的性质及其演进59

第一节 劳动组织的发展59

第二节 劳动组织之本质63

第二章劳动组织的诸形态73

第一节自由工会73

第一目 自由工会之种类73

第二目 自由工会之内部组织75

第三目 自由工会之联合组织78

第二节官方主持劳动团体91

第一目 德国劳动阵线93

第二目 意大利的业团制度98

第三目 苏联的工会106

第三章劳动组织的职能124

第一节 命令职能124

第二节 政治职能125

第三节 经济职能130

第四节 共济职能133

第五节 教育职能134

第六节 调解职能135

第三编团体协约139

第一章 团体协约之意义及其史的发展139

第二章 团体协约之种类146

第三章 团体协约之当事人154

第四章 缔约之机构及手续158

第五章 团体协约之内容164

第六章 团体协约之效力173

第七章 团体协约之执行176

第八章 团体规章185

第四编劳动调整策189

第一章劳动雇佣策190

第一节劳动者之雇用策190

第一目个人主义国家之劳动介绍制度192

(甲)营利职业介绍所192

(乙)公营职业介绍所194

第二目 国家主义国家之雇用政策206

第三目 苏联之计划征调策213

第二节已就业者之劳力分配策220

第一目 严禁转职220

第二目 就业劳动者之征调222

第三目 强迫劳役制224

第三节劳动储量动员策228

第一目 动员妇女工作228

第二目 限制不重要职业之劳动者230

第二章劳动教育政策237

第一节 劳动教育之目的237

第二节 劳动教育之内容239

第三节各国劳动教育制度246

第一目 个人主义国家之劳动教育246

第二目 国家主义国家之劳动教育256

第三目 社会主义国家之劳动教育262

第三章劳动生产奖励策269

第一节 工作纪律与同志法庭270

第二节 工资奖励策272

第三节 社会主义竞赛274

第四章失业扫除策286

第一节劳动机会调整政策291

第一目劳动机会均平策292

(甲)职业移让292

(乙)职业均分293

(丙)劳力分散294

第二目劳动机会创造策296

(甲)赈济工程政策297

(乙)公共工程政策309

第二节劳动人口调整策332

第一目 劳动制约332

第二目 劳动人口之减少333

第三目 移民334

第三节失业救济策334

第一目 主持机关335

第二目 赈济之条件与方式336

第三目 赈济政策之批评338

1946《比较劳动政策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马超俊著 1946 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1987 PDF版)
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
1987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11工程  政策、理论、对策及比较( PDF版)
211工程 政策、理论、对策及比较
比较财政学(1987年11月 PDF版)
比较财政学
1987年11月
比较劳动政策  下册(1945 PDF版)
比较劳动政策 下册
1945
比较劳动政策  上册(1945 PDF版)
比较劳动政策 上册
1945
中山文库  较劳动政策  下( PDF版)
中山文库 较劳动政策 下
北京:商务印书馆
比较财政学  上( PDF版)
比较财政学 上
劳动就业政策(1952 PDF版)
劳动就业政策
1952
比较政府(1998 PDF版)
比较政府
1998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劳动政策和工商业政策选集(1948 PDF版)
劳动政策和工商业政策选集
1948 胶东新华书店
劳动政策与劳动部的任务(1950 PDF版)
劳动政策与劳动部的任务
1950 工人出版社
中日金融政策比较研究(1998 PDF版)
中日金融政策比较研究
1998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微观财政政策的国际比较(1999 PDF版)
微观财政政策的国际比较
1999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经济政策比较研究(1993 PDF版)
经济政策比较研究
1993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中外货币政策比较研究(1982 PDF版)
中外货币政策比较研究
1982 中国金融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