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人游移变异的我群观 语群、国家社群与族群》
作者 | 李威宜著 编者 |
---|---|
出版 | 唐山:唐山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08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957822116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7575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问题意识1
一、关怀旨趣:我们,是什麽人?1
二、新加坡华人:他们,是什麽人?3
三、族群论述的万花筒:某些人,为什麽是什麽人?7
四、问题意识:「我们」,是什麽人?17
第二节、研究历程22
一、研究缘起22
二、调查历程23
三、书写历程26
第三节、文本说明31
一、使用概念的操作型定义31
二、章节架构35
第二章、语群39
第一节、各语群边界的建立:新加坡华人,有什麽人?39
一、方言与甲必丹39
二、空间定位与厦门商人42
三、马六甲漳泉商人与帮权政治的建立43
四、中国迁民与海峡华人46
五、小结:殖民权力与社群边界50
第二节、语群个案:我们,广东人58
一、碧山亭与社群边界58
二、地缘会馆与社群边界67
三、漫漫悠远:个人的记忆故事74
四、小结:文化象徵与社群边界82
第三章、国家社群87
第一节、国家社群边界的建立:我们,新加坡人87
一、政治权力,到谁的手裡?87
二、「新加坡我群」与「华人我群」的对决:南洋大学的例子93
三、新社会基础的打造97
四、社群钢络的建构101
五、片断絮语:一个新生世代的故事108
六、小结:国家权力与典范社群113
第二节、非典范社群的社会困境:我们,广东人119
一、坟山空间的消逝:碧山亭个案119
二、人群集点的迫让:地缘会馆个案125
三、生命轨迹:四则个人与会馆交织的故事130
四、小结:国家霸权与非典范社群144
第四章、族群151
第一节、族群边界与表徵的建构:我们,新加坡华人151
一、全球化漩涡的新加坡在地攀附151
二、族群文化表徵的建构:讲华语、重儒家、改造宗乡社群157
三、族群社会表徵的动员:华社自助理事会成立的三?戏170
四、小结:国家权力与族群边界191
第二节、非典范社群的文化存在:我们新加坡,华人200
一、先入场域、冥婚、神明诞生与中元标福:碧山亭个案、200
二、文化復甦、春秋二祭、神明标福与烧肉:地缘会馆个案216
三、文化与生命:他们的故事与话语235
四、结:文化与族群248
第五章、结语255
一、游移变异的我群现象255
二、族群论述的对话260
三、从「是什麽人」到「人是什麽」的反思268
附録279
参考书目299
1999《新加坡华人游移变异的我群观 语群、国家社群与族群》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威宜著 1999 唐山:唐山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应用近世代数
- 1999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 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新议
- 1991
-
- 加州的群山
-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 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新议
- 1991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群与图
- 1979 徐氏基金会
-
- 晶体结构的对称群 平移群、点群、空间群和色群
- 1991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 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 1955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论群众观念与群众路线
- 1948 新中国书店
-
- 集群移动通信
- 1994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内外-∑群与极小非∑群
- 1988 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族群关系与国家认同
- 1993 业强出版社
-
- 毛泽东的群众观与党的群众路线
- 1993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 我们这一群人
- 1961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