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理论原理》
作者 | 袁仁琮著 编者 |
---|---|
出版 |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65 |
出版时间 | 199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583686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5602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编 文学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2
第一章 文学的产生2
第一节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2
一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构成整个社会文明2
二 文学是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3
第二节 文学起源的多元性质5
一 文学起源于劳动后的愉悦情绪活动6
二 文学起源于神话传说7
三 文学起源于祭祀活动9
四 文学起源于对异性的爱慕11
第二章 文学的发展变化规律14
第一节 文学发展的外因14
一 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复杂,是文学发展的客观基础14
二 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文学发展外因中的又一重要因素17
三 各民族文学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文学的发展20
第二节 竞争是文学发展的内因26
一 读者市场是文学发展的竞争舞台26
二 文学队伍的优胜劣汰规律30
三 文学的继承与超越36
第三节 文学发展的三大趋势40
一 由文人文学走向大众文学40
二 由一元化走向多元化44
三 走出政治圈子,恢复艺术品本性50
第二编 文学作品的结构规律54
第三章 文学作品的体式54
第一节 划分文学作品体式的标准54
一 文学作品体式的形成及其发展动因54
二 文学作品体式的划分标准58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文学作品体式61
一 叙事文学61
二 影视文学92
三 抒情文学116
四 商业文学131
第四章 文学作品的构成137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构成因素137
一 文学作品构成的主观因素137
二 文学作品构成的客观因素139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内容142
一 文学作品的题材143
二 文学作品的主题146
三 文学作品的意境149
四 文学作品的情节150
第三节 文学作品的形式152
一 文学作品的结构152
二 文学作品的布局154
三 文学作品的语言161
四 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171
第四节 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188
一 文学作品的内容决定文学作品的形式188
二 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189
第三编 文学创作规律193
第五章 文学创作方法193
第一节 我国传统文学创作理论的伟大建树193
一 关于创作主体、客体之间关系的理论194
二 关于形象塑造的理论197
三 关于文学作品形式的理论199
四 关于艺术构思的理论205
第二节 文学创作方法的三大潮流206
一 创作方法的产生和发展变化206
二 写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是文学创作的三大潮流217
第三节 写实主义、新写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方法220
一 写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220
二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226
三 新写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230
四 现代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232
第四节 传统创作方法和现代主义创作方法的融合235
一 着重写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的自我价值是文学创作发展的趋势235
二 保留民族特征在文学融合中的价值238
第六章 文学创作过程240
第一节 文学创作的必备条件240
一 素质的培养240
二 兴趣的培养243
三 艺术准备243
四 生活积蓄244
五 思想准备246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构思阶段247
一 思索生活在构思阶段的意义247
二 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249
三 文学创作构思是一种特殊而复杂的心理过程254
第三节 文学创作的物化阶段259
第四编 文学消费规律264
第七章 文学的品性264
第一节 审美是文学的基本品性264
一 对文学基本品性的几种认识264
二 文学的基本品性是审美266
三 构成文学审美的根本因素268
四 文学形象的假定性272
五 文学形象的共性与个性276
第二节 文学的民族性和世界性281
一 民族生活是文学生存发展的土壤281
二 文学要面对世界283
第三节 艺术语言是文学的存在形式274
一 语言艺术性的形成284
二 艺术语言的包容能力286
第八章 文学的价值和作用289
第一节 文学作品价值的两重性289
第二节 文学的社会价值292
一 文学对经济基础的影响293
二 文学对政治的影响298
三 文学对生活的影响300
第三节 衡量文学作品的价值标准305
一 文学价值标准的多层面性质305
二 文学的价值标准307
第九章 文学消费313
第一节 文学生产的消费意识313
一 树立消费意识的必要性313
二 文学生产的消费意识315
三 文学消费中的特异现象319
第二节 文学消费的性质和意义321
一 文学消费的性质321
二 文学消费的意义323
第三节 文学消费的一般规律326
一 文学消费的发生326
二 文学消费的一般过程330
第十章 文学理论建设338
第一节 加强文学理论建设的重要性338
一 文学理论建设引导和推动文学的发展338
二 文学理论建设的内容340
第二节 文学理论家的修养354
一 文学理论家的思想修养354
二 文学理论家的知识结构356
三 文学理论家的艺术修养357
第三节 贯彻“双百”方针对繁荣文学创作和理论建设的意义358
一 贯彻“双百”方针的必要性358
二 贯彻“双百”方针必须正确处理两种关系360
后记362
编后记364
1995《新文学理论原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袁仁琮著 1995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从信仰到理性 意大利人文主义研究
- 1993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 文学原理引论
- 1987
-
- 文学原理
- 1995.07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药理学 第2版
- 1987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 文学原理
- 1989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
- 文学原理 作品论
- 1989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新编文学原理
- 1989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文学理论新编
- 199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文学原理新论
- 1987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 文学原理 创作论
- 1989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文学原理引论
- 1987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 新美学原理
- 1983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 哲学原理新论
- 1991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