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学指导全书 数学卷 理论基础部(上)》求取 ⇩

卷序:中学数学教学与数学素质教育1

第一编初中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3

第一章 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3

第二章初中数学教学与数学素质教育8

第一节 实施素质教育应回答的三个问题8

第二节 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途径9

第三章 数学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策略12

第四章 加强数学思想教学提高初中生数学素质14

第五章初中数学学习策略的构建及教学16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16

第二节 初中数学学习策略体系的构建16

第三节 初中数学学习策略的教学20

第六章初中数学教学反馈与矫正22

第一节 反馈与矫正的一般原则22

第二节 反馈渠道与途径24

第三节 矫正类型与方法25

第四节 建立反馈与矫正档案27

第七章 数学教学中形象思维的作用29

第八章 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34

第九章对初中生进行数学自学能力培养36

第一节 学会阅读36

第二节 学会整理37

第三节 学会迁移38

第四节 学会总结与探索38

第十章素质教育观下数学课堂教学设计39

第一节 课题39

第二节 教学目标40

第三节 教学重点与难点41

第四节 教学程序41

第十一章提高学生素质,应着力于课堂教学改革46

第一节 更新数学教学观念46

第二节 改革数学教学方法47

第三节 改变数学教学模式48

第四节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49

第二编初中数学教学方法荟萃53

第一章初中数学一般教学方法53

第一节 一般数学教学方法53

第二节 初中数学常用教学方法59

第二章现代初中数学课教学法67

第一节 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法69

第二节 自学辅导法75

第三节 引导发现法77

第四节 启研法80

第五节 研究性教学法82

第六节 纲要信号法84

第七节 程序教学法(计算机辅助教学)86

第八节 练习教学法88

第九节 五疑教学法89

第十节 应用题分段教学法90

第三编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与基本素质95

第一章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准备基本功95

第一节 钻研教材95

第二节 了解学生97

第三节 选择教法100

第四节 借鉴资料101

第二章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106

第一节 课堂教学语言基本功106

第二节 课堂教学演示与实验基本功108

第三节 课堂教学提问基本功113

第四节 课堂教学讲授基本功120

第五节 课堂教学板书基本功124

第六节 课堂教学组织的基本功126

第三章初中数学教师基本素质143

第一节 现代数学教师素质143

第二节 现代数学教师的教育能力结构144

第三节 名家论数学教师的素质147

第四节 现代数学教师素质的提高与终身学习149

第四章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153

第一节 教学设计能力153

第二节 教学表达能力154

第三节 教学组织能力155

第四节 数学教学自修与改革能力156

第四编初中数学学生能力培养与教学161

第一章培养学生的智能161

第一节 指导学生自学的几种方法161

第二节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六个层次162

第三节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163

第四节 学生智能的培养方法165

第五节 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注意力168

第六节 提高学生记忆能力169

第七节 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172

第八节 学生笔记能力的培养174

第二章 教学生会学习数学培养独立学习能力175

第三章对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178

第一节 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基本原则178

第二节 设计应用题的方法179

第三节 应用题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81

第四章 培养学生的缜密思维能力182

第五章 教学中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185

第六章 设置思维情境培养思维能力188

第七章 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190

第八章对初中生进行数学自学能力培养192

第一节 学会阅读192

第二节 学会整理193

第九章 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195

第五编初中数学备课与课堂教学199

第一章 认真备课的意义199

第二章 提高备课质量200

第三章 制订学期教学计划201

第四章数学课教学设计203

第一节 设计的意义和要求203

第二节 设计的类型204

第五章 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209

第六章 编写教案212

第七章 复式班的备课215

第八章 听课216

第六编初中数学目标与评价219

第一章代数部分219

第一节 有理数219

达标测试题(一)224

第二节 整式的加减226

达标测试题(二)228

第三节 一元一次方程230

达标测试题(三)232

第四节 二元一次方程组234

达标测试题(四)237

第五节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38

达标测试题(五)241

第六节 整式的乘除242

达标测试题(六)245

第七节 因式分解246

达标测试题(七)249

第八节 分式249

达标测试题(八)252

第九节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253

达标测试题(九)254

第十节 数的开方254

达标测试题(十)257

第十一节 二次根式258

达标测试题(十一)261

第十二节 一元二次方程262

达标测试题(十二)267

第十三节 函数及其图像268

达标测试题(十三)271

第十四节 统计初步272

达标测试题(十四)274

第二章几何部分276

第一节 线段、角276

达标测试题(一)278

第二节 相交、平行280

达标测试题(二)283

第三节 三角形285

达标测试题(三)291

第四节 四边形293

达标测试题(四)298

第五节 相似形300

达标测试题(五)303

第六节 解直角三角形305

达标测试题(六)307

第七节 圆309

达标测试题(七)314

第三章目标评价教学316

第一节 目标评价教学的意义316

第二节 目标评价教学的课堂结构324

第三节 目标评价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332

第四节 目标评价教学的个案分析336

附录 达标测试题答案342

第七编初中数学说课评课361

第一章说课设计361

第一节 说课的概念与特点361

第二节 说课、备课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363

第三节 说课的评价365

第二章数学评课367

第一节 评课的目的和内容367

第二节 评课的原则369

第三章初中数学听课评课范例370

正数和负数370

绝对值373

有理数加法法则377

方程38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86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9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96

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400

平方差公式406

因式分解综合练习409

分式的基本性质414

算术平方根的概念417

二次根式422

根式的基本性质425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428

应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433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437

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441

无理方程的解法447

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解法小结451

零指数与负整数指数幂的概念453

对数概念456

函数概念460

一次函数的概念465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和性质469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473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476

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482

余弦定理的证明487

用余弦定理及方程(组)解斜三角形49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497

初中几何引言课50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507

三角形三边关系514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518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52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528

轴对称性质的应用535

基本作图538

三角形“四心”概念的复习544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550

正方形554

勾股定理559

“面积”在几何解题中的应用565

凸多边形的内角和572

三角形内角平分线性质577

直角三角形中的成比例线段581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587

相似三角形定理的应用591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596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603

梯形的中位线定理608

相似多边形的应用614

经过三点的圆618

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622

“ab=cd±ef”类命题的证题规律628

变轨法作图633

第八编初中数学试卷设计、成绩考查及试卷分析639

第一章初中数学考试与命题639

第一节 考试的功能与分类639

第二节 试题的编制与试卷的构成642

第三节 试题的难度648

第二章 改革数学考试方法653

第三章初中数学成绩考查655

第一节 对学生进行成绩考查的意义655

第二节 怎样进行成绩考查656

第四章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658

第九编初中数学现代教学思维663

第一章现代教学思维的结构和形式663

第一节 数学思维的结构663

第二节 数学思维的材料与结果667

第三节 数学思维的基本形式672

第四节 数学思维的个性品质705

第二章现代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715

第一节 观察与实验715

第二节 比较、分类与系统化718

第三节 归纳、演绎与数学归纳法720

第四节 分析与综合728

第五节 抽象与概括729

第六节 一般化与特殊化730

第七节 模型化与具体化734

第八节 类比与映射736

第九节 联想与猜想744

第三章现代数学思维过程与规律754

第一节 数学思维的基本过程754

第二节 中学数学中的重要思维模式761

第三节 数学问题解决的思维策略776

第四节 发展数学思维的两个问题797

第四章数学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805

第一节 思维的创造性与“再发现”805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和心理机制806

第三节 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808

第十编初中数学素质教育模式与教学评估813

第一章实施目标教学,构建初中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813

第一节 新授课教学策略及目标设计813

第二节 新授课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814

第三节 新授课四环节教学程序814

第二章 合理选用教学模式,实现数学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818

第三章初中数学素质教育模式821

第一节 自启式教学模式821

第二节 引探式教学模式823

第三节 目标启导式教学模式825

第四节 尝试指导与效果回授教学模式826

第五节 双课双联教学模式828

第六节 三环节教学模式830

第七节 三思三探式教学模式832

第八节 三段六步教学模式833

第九节 “趣·主·异·德”四字教学模式835

第十节 “预习、讲解、指导、练习”四步教学模式836

第十一节 “观察、论证、比较、应用”四步教学模式837

第十二节 “观察、抽象、提问、类比、发现”五步教学模式839

第十三节 引疑五步法教学模式841

第十四节 五环八步教学模式842

第十五节 六环节教学模式844

第十六节 分层递进六步教学模式847

第四章构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评估体系849

第一节 关于“应试教育”的若干认识849

第二节 构建教学评估体系的若干认识851

第三节 构建教学评估体系的若干理论与方法852

第五章数学教学过程的评价855

第一节 数学教学过程评价的策略856

第二节 数学课堂教学的综合评价868

第三节 数学教学中的备课评价883

第六章学生学习成绩评价900

第一节 学生与学习成绩900

第二节 学习成绩评价的意义909

第三节 学习成绩的评价方法911

第四节 国际数学测试和我国成绩对比分析与评析926

附1初中教学“自学、联想、解疑”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933

第一节 “自学、联想、解疑”教学模式的提出及其理论依据933

第二节 “自学、联想、解疑”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及运用934

附2“发展学生数学思想,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教学实验研究报告937

第一节 有关概念的界定及其关系937

第二节 理论假说及其依据939

第三节 实验研究的若干原则940

第四节 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941

第五节 实验效果简析943

第十一编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专题949

第一章有理数的计算技巧949

第一节 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应用949

第二节 巧用运算律951

第二节 凑数与分拆952

第二章整数的分类955

第一节 利用奇数和偶数分类955

第二节 利用余数分类959

第三节 利用约数个数分类965

第四节 完全平方数与非完全平方数968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与巧解应用题971

第一节 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971

第二节 定义新运算972

第三节 应用题的算术解法974

第四节 怎样选择未知数976

第五节 巧解应用题977

第四章一元二次方程问题选析980

第一节 韦达定理980

第二节 判别式985

第三节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989

第四节 整数与一元二次方程991

第五节 与一元二次方程有关的平面几何问题993

第六节 与一元二次方程有关的递推式995

第七节 与一元二次方程有关的其它问题996

第五章方程组与不等式998

第一节 巧解一次方程组998

第二节 一次不等式及一次不等式组1000

第三节 绝对值化简1001

第四节 含绝对值的一次方程及一次不等式1003

第五节 不等式的应用1005

第六章换元法1008

第一节 整体换元法1008

第二节 整体倒代法1009

第三节 局部换元法1011

第四节 常值换元法1012

第五节 和差型换元法1013

第六节 和积型换元法1014

第七节 增量换元法1015

第八节 特殊值换元法1016

第九节 辅助换元法1016

第七章整式变形1018

第一节 乘法公式的应用1018

第二节 综合除法和余数定理1020

第八章巧解方程1024

第一节 巧用数的性质1024

第二节 巧用代数式的性质1025

第三节 巧用不等式的性质1026

第四节 巧用定义、定理、公式1027

第五节 巧用观察法1028

第六节 巧用数学方法1029

第九章趣味几何1041

第一节 几何计数1041

第二节 图形的分割与拼接1042

第十章因式分解1045

第一节 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1045

第二节 公式法和添(折)项法1047

第三节 换元法1048

第四节 待定系数法(含“双”十字法)1050

第五节 求根分解法1052

第十一章分式的运算技巧1054

第一节 分式计算技巧1054

第二节 求分式的值1055

第三节 分式的证明1057

第十二章抽屉原则及其简单应用1060

第一节 抽屉原则的几种常见形式1060

第二节 构造抽屉的方法1061

第十三章三角形及其证明技巧1064

第一节 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1064

第二节 全等三角形及其应用1066

第三节 三角形中的不等关系1068

第十四章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1071

第一节 实数及整数指数幂1071

第二节 二次根式及其化简(一)1073

第三节 二次根式及其化简(二)1075

第四节 取整运算及其应用1077

第十五章四边形的计算与证明技巧1081

第一节 关于四边形的计算与证明1081

第二节 正方形的计算与证明1083

第三节 四边形的面积、面积法解题1085

第十六章相似形1088

第一节 比例与相似形1088

第二节 添加辅助线构成相似三角形1090

第十七章平面几何证题方法导引1093

第一节 两种思考方法1093

第二节 教材补充1095

第三节 专题讨论1101

第十八章正方形拾趣1114

第一节 证明问题1114

第二节 计算问题1121

第三节 最值问题1123

第四节 杂题1124

第五节 构造正方形求解1125

第十九章面积与等积变换1127

第一节 关于面积的一些基本性质1127

第二节 应用1128

第二十章平面几何计算问题1139

第一节 添加辅助线的一般方法1139

第二节 平面几何计算题中的常用定理1140

第三节 平面几何的计算方法1141

第二十一章几何证明中的定值问题1149

第一节 运动法1149

第二节 特殊值法1151

第三节 计算法1153

第四节 定值问题中的定形问题1155

第二十二章有关圆的证明技巧1158

第一节 圆的基本性质的应用1158

第二节 圆幂定理的应用1160

第三节 四点共圆问题1162

第四节 巧用圆的性质证两直线平行或垂直1164

第二十三章反证法与轨迹1167

第一节 反证法1167

第二节 解轨迹问题举例1169

第二十四章几何不等式1171

第一节 有关几何量(长度、角度、面积和体积等)大小的定理1171

第二节 几何不等式的基本解法1172

第三节 几何不等式的其他证法1176

第四节 有关覆盖问题1178

第五节 最值问题1179

第二十五章极端性原理与平面几何中的定值问题1182

第一节 极端性原理的应用举例1182

第二节 几何图形的定值问题1184

第二十六章开放型试题1188

第一节 开放型试题的解法举例1188

第二十七章不定方程解题方法与技巧1191

第一节 利用分离整数法求解不定方程1191

第二节 利用奇偶分析法求解不定方程1192

第三节 利用同余性求解不定方程1193

第四节 利用约数分析法求解不定方程1194

第五节 利用估值法求解不定方程1195

第六节 利用排序思想求解不定方程1197

第七节 利用非负性求解不定方程1198

第八节 利用参数法求解不定方程1199

第九节 利用公式求解不定方程1199

第二十八章染色与赋值方法1201

第一节 染色方法1201

第二节 赋值方法1205

第二十九章含[x]与{x}问题的解法1209

第一节 概念与性质1209

第二节 解题方法与技巧1210

第三十章凸图形和覆盖问题1217

第一节 凸图形1217

第二节 覆盖1218

第三节 综合题1224

第三十一章计数原理与方法1226

第一节 计数基本原理1226

第二节 计数方法1228

第三十二章竞赛题选讲1233

第一节 竞争题选讲(一)1233

第二节 竞赛题选讲(二)1236

第三节 选择题常用解法1238

第四节 竞赛题选讲(三)1240

第五节 竞赛题选讲(四)1243

第六节 竞赛题选讲(五)1244

第七节 竞赛题选讲(六)1246

第八节 竞赛题选讲(七)1248

第九节 竞赛题选讲(八)1250

第十节 竞赛题选讲(九)1253

第十一节 竞赛题选讲(十)1256

第十二节 竞赛题选讲(十一)1257

第十三节 竞赛题选讲(十二)1259

附录 初中数学竞赛大纲1262

第十二编初中代数名校名师教案精选1267

第一章代数初步知识1267

第1课时 代数式1267

第2课时 代数式的值1270

第一章单元测试题1272

第二章有理数1274

第1课时 正数与负数1274

第2课时 有理数1277

第3课时 绝对值1279

第4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1282

第5课时 、加法的运算律1285

第6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1288

第7课时 复习1291

第二章单元测试题1293

第三章整式的加减法1296

第1课时 同类项(一)1296

第2课时 同类项(二)1299

第3课时 去括号1301

第4课时 添括号1304

第三章单元测试题1306

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1309

第1课时 等式和它的性质1309

第2课时 方程和它的解1312

第3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法(一)1315

第4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法(二)1318

第5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法(三)1320

第6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法(四)1321

第7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法(四)1323

第8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1325

第9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二)1327

第10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三)1330

第11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四)1332

第12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五)1334

第13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六)1336

第14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七)1338

第15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八)1340

第16课时 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342

第四章单元测试题1344

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346

第1课时 二元一次方程组1346

第2课时 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348

第3课时 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一)1350

第4课时 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1352

第5课时 复习1354

第6课时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举例(一)1357

第7课时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举例(二)1359

第五章单元测试题(一)1363

第8课时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1364

第9课时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二)1366

第10课时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三)1368

第11课时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四)1370

第12课时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五)1373

第13课时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六)1375

第14课时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七)1377

第五章单元测试题(二)1380

第六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381

第1课时 不等式和它的基本性质1381

第2课时 不等式的解集1383

第3课时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它的解法(一)1386

第4课时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二)1388

第5课时 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及应用1390

第6课时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它的解法(一)1393

第7课时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它的解法(二)1395

第8课时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它的解法(三)1398

第9课时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综合练习1400

第六章单元测试题1403

第七章整式的乘除1405

第1课时 同底数幂的乘数1405

第2课时 幂的乘方1407

第3课时 积的乘方1409

第4课时 单项式的乘法1411

第5课时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1414

第6课时 多项式的乘法1416

第七章单元测试题(一)1418

第7课时 平方差公式1419

第8课时 完全平方公式(一)1422

第9课时 完全平方公式(二)1424

第10课时 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1427

第11课时 乘法公式练习课1429

第七章单元测试题(二)1431

第12课时 同底数幂的除法(一)1432

第13课时 同底数幂的除法(二)1434

第14课时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1436

第15课时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1439

第16课时 多项式除以多项式(一)1441

第17课时 多项式除以多项式(二)1443

第18课时 复习(一)1445

第19课时 复习(二)1447

第七章单元测试题(三)1449

第八章因式分解1451

第1课时 提公因式法1451

第2课时 运用公式法1455

第3课时 分组分解法1462

第4课时 十字相乘法1466

第5课时 因式分解的小结与复习1470

第八章单元测试题1474

第九章分式1477

第1课时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1477

第2课时 分式的乘除法1482

第3课时 分式的加减法1486

第4课时 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1491

第5课时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及其应用1494

第6课时 分式的小结与复习1499

第九章单元测试题1503

第十章数的开方1506

第1课时 平方根1506

第2课时 算术平方根1509

第3课时 平方根练习课1511

第4课时 平方根表(一)1513

第5课时 平方根表(二)1516

第6课时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单计算(一)1518

第7课时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单计算(二)1520

第十章单元测试题(一)1521

第8课时 立方根1522

第9课时 n次方根和n次算术根1524

第10课时 立方根表1526

第11课时 用计算器求数的立方根1527

第12课时 实数(一)1529

第13课时 实数(二)1531

第14课时 小结与复习1532

第十章单元测试题(二)1535

第十一章二次根式1537

第1课时 二次根式(一)1537

第2课时 二次根式(二)1539

第3课时 二次根式的乘法(一)1542

第4课时 二次根式的乘法(二)1544

第5课时 二次根式的乘法(三)1546

第6课时 二次根式的除法(一)1549

第7课时 二次根式的除法(二)1551

第8课时 最简二次根式1554

第9课时 二次根式加减法(一)1557

第10课时 二次根式加减法(二)1559

第11课时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一)1562

第12课时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二)1565

第13课时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三)1567

第14课时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四)1570

第15课时 二次根式?a2的化简(一)1574

第16课时 二次根式?a2的化简(二)1577

第17课时 小结与复习(一)1580

第18课时 小结与复习(二)1582

第19课时 小结与复习(三)1585

第十一章单元测试题1589

第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1592

第1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1592

第2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1595

第3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二)1597

第4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三)1600

第5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四)1602

第6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五)1604

第7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六)1606

第8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一)1609

第9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二)1612

第10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一)1614

第11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二)1616

第12课时 二元三项式的因式分解(公式法)(一)1617

第13课时 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公式法)(二)1619

第14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一)1621

第15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二)1623

第16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三)1625

第17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四)1628

第18课时 分式方程(一)1630

第19课时 分式方程(二)1633

第20课时 无理方程(一)1634

第21课时 无理方程(二)1637

第22课时 简单的高次方程的解法1639

第23课时 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一)1641

第24课时 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二)1644

第25课时 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可以分解为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一)1647

第26课时 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可以分解为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二)1649

第27课时 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方程复习课1651

第28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和根与系数关系的复习课1653

第29课时 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的复习课1655

第十二章单元测试题1658

第十三章函数及其图像1661

第1课时 平面直角坐标系(一)1662

第2课时 平面直角坐标系(二)1664

第3课时 函数概念1666

第4课时 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和函数值1669

第5课时 函数的图像(一)1671

第6课时 函数的图像(二)1674

第十三章单元测试题(一)1676

第7课时 一次函数1678

第8课时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1680

第9课时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二)1682

第10课时 一次函数综合课1685

第十三章单元测试题(二)1687

第11课时 二次函数的概念及y=ax2的图像和性质1689

第12课时 二次函数Y=ax2+b=a(x-h)2+k的图像与性质1692

第13课时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及性质1694

第14课时 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的练习课1697

第15课时 二次函数的确定(一)1699

第16课时 二次函数的确定(二)1702

第17课时 二次函数的确定(三)1705

第十三章单元测试题(三)1708

第18课时 反比例函数1710

第19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713

第20课复习课1715

第十三章单元测试题(四)1718

第十四章统计初步1722

第1课时 总体和样本1723

第2课时 平均数(一)1725

第3课时 平均数(二)1727

第4课时 众数中位数1730

第5课时 方差(一)1732

第6课时 方差(二)1735

第7课时 频率发布1737

第8课时 频率分布直方图1740

第十四章单元测试题1742

第十三编初中几何名校名师教案精选1747

引言1747

第一章线段角1749

第1课时 直线1749

第2课时 射线线段1751

第3课时 线段的比较和画法(一)1753

第4课时 线段的比较和画法(二)1756

第5课时 角1759

第6课时 角的比较1761

第7课时 角的度量(一)1764

第8课时 角的度量(二)1766

第9课时 角的画法(一)1769

第10课时 角的画法(二)1771

第11课时 复习1773

第一章单元测试题1775

第二章相交线平行线1778

第1课时 相交线对顶角1778

第2课时 垂线(一)1780

第3课时 垂线(二)1782

第4课时 空间里的垂直关系1784

第5课时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786

第6课时 平行线及平行公理1788

第7课时 平行线的判定(一)1790

第8课时 平行线的判定(二)1793

第9课时 平行线的性质(一)1795

第10课时 平行线的性质(二)1797

第11课时 空间里的平行关系1799

第12课时 命题1801

第13课时 定理与证明1803

第14课时 证明1806

第15课时 证明的练习(一)1808

第16课时 证明的练习(二)1811

第17课时 复习1814

第二章单元测试题1817

第三章三角形1820

第1课时 关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一)1821

第2课时 关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二)1824

第3课时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1826

第4课时 三角形的内角和(一)1828

第5课时 三角形的内角和(二)1831

第6课时 全等三角形1833

第7课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1835

第8课时 三角形全等判定(一)的应用(1)1837

第9课时 三角形全等判定(一)的应用(2)1839

第10课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二)(1)1841

第11课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二)(2)1842

第12课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1)1845

第13课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2)1847

第14课时 三角形全等判定的应用1849

第15课时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851

第16课时 角的平分线(一)1853

第17课时 角的平分线(二)1855

第18课时 基本作图(一)1857

第19课时 基本作图(二)1858

第20课时 作图题举例1859

第21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1861

第22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二)1863

第23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1865

第24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一)1866

第25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二)1868

第26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三)1870

第27课时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872

第28课时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一)1874

第29课时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二)1876

第30课时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三)1878

第31课时 三角形复习(一)1880

第32课时 勾股定理(一)1882

第33课时 勾股定理(二)1884

第34课时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886

第35课时 三角形复习(二)1888

第三章单元测试题1891

第四章四边形1896

第1课时 四边形1897

第2课时 多边形的概念和内角和1899

第3课时 练习课1902

第4课时 平行四边及其性质(一)1904

第5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二)1906

第6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1908

第7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1910

第8课时 矩形的性质1912

第9课时 矩形的判定1914

第10课时 菱形的性质1916

第11课时 菱形的判定1918

第12课时 正方形的性质1920

第13课时 正方形的判定1922

第14课时 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1924

第15课时 梯形概念及等腰梯形性质1926

第16课时 等腰梯形的判定1928

第17课时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1931

第18课时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1933

第19课时 梯形中位线定理。1935

第20课时 四边形综合练习1937

第四章单元测试题(一)1940

第四章单元测试题(二)1941

第五章相似形1944

第1课时 比例线段1945

第2课时 比例性质1948

第3课时 比例性质的应用1950

第4课时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1953

第5课时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的判定1956

第6课时 三角形一边平行线的性质定理1959

第7课时 练习课1962

第五章单元测试题(一)1966

第8课时 相似三角形概念及判定定理(1)1968

第9课时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2)、(3)1970

第10课时 直角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1973

第11课时 综合练习(一)1975

第12课时 综合练习(二)1978

第13课时 相似三角形性质1981

第14课时 射影定理1983

第15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练习课1986

第五章单元测试题(二)1990

第16课时 相似多边形(一)1991

第17课时 相似多边形(二)1994

第五章单元测试题(三)1998

第六章解直角三角形2001

第1课时 正弦和余弦(一)2002

第2课时 正弦和余弦(二)2004

第3课时 正弦和余弦(三)2006

第4课时 正弦和余弦(四)2009

第5课时 正弦和余弦(五)2010

第6课时 正弦和余弦(六)2012

第7课时 正切和余切(一)2014

第8课时 正切和余切(二)2016

第9课时 正切和余切(三)2018

第10课时 解直角三角形2019

第11课时 应用举例(一)2021

第12课时 应用举例(二)2024

第13课时 应用举例(三)2025

第14课时 应用举例(四)2027

第15课时 应用举例(五)2029

第16课时 小结与复习2031

第六章单元测试题2038

第七章2040

第1课时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2041

第2课时 相交两圆、相切两圆的性质2043

第3课时 两圆位置关系练习课2046

第4课时 两圆的公切线(一)2048

第5课时 两圆的公切线(二)2051

第6课时 两圆位置关系的练习课2054

第7课时 相切在作图中的应用2056

第七章单元测试题2058

第八章正多边形和圆2062

第1课时 正多边形的定义和判定2063

第2课时 正多边形的性质2065

第3课时 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一)2067

第4课时 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二)2069

第5课时 正多边形的作图(一)2072

第6课时 正多边形的作图(二)2074

第八章单元测试题(一)2077

第7课时 圆周长、弧长(一)2080

第8课时 圆周长、弧长(二)2082

第9课时 圆、扇形的面积2085

第10课时 弓形的面积2087

第11课时 练习课2090

第12课时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2092

第13课时 圆锥的侧面展开图2095

第八单元测试题(二)2097

综合测试题2100

中考总复习2104

附:初中数学活动课设计精选2149

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2268

1999《初中教学指导全书 数学卷 理论基础部(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寒天主编 1999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经济数学基础》自学指导书(1986 PDF版)
《经济数学基础》自学指导书
1986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基础护理学目标教学指导  理论部分(1998 PDF版)
基础护理学目标教学指导 理论部分
1998 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法学基础理论学习指导书(1984 PDF版)
法学基础理论学习指导书
1984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法学基础理论自学指导(1983 PDF版)
法学基础理论自学指导
1983 南开大学法学系
基础会计教学指导书(1996 PDF版)
基础会计教学指导书
1996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指导(1998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指导
1998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经济数学基础学习指导书(1995 PDF版)
经济数学基础学习指导书
1995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初中植物学教学指导书  全1册  上教版(1988 PDF版)
初中植物学教学指导书 全1册 上教版
1988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初中生理卫生  教学指导书  上  上教版(1988 PDF版)
初中生理卫生 教学指导书 上 上教版
1988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经济数学基础学习指导书(1995 PDF版)
经济数学基础学习指导书
1995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法学基础理论学习指导(1996 PDF版)
法学基础理论学习指导
1996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初中数学基础(1987 PDF版)
初中数学基础
1987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初中教学指导全书  数学卷  理论基础部(下)  名师教案部(上)(1999 PDF版)
初中教学指导全书 数学卷 理论基础部(下) 名师教案部(上)
1999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初中教学指导全书  语文卷:理论基础部(下)  名师教案部(上)(1999 PDF版)
初中教学指导全书 语文卷:理论基础部(下) 名师教案部(上)
1999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初中教学指导全书  语文卷(1999 PDF版)
初中教学指导全书 语文卷
1999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