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岩区构造地质学》求取 ⇩

第一章绪论1

一、变质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研究路线1

二、变质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意义及现状2

三、变质构造地质学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能力的训练3

第一篇构造解析6

引言6

第二章构造解析的基本原则7

第一节构造解析的尺度7

一、构造尺度的概念7

二、不同尺度构造解析的任务7

三、多尺度构造观察是现代构造分析的基础8

四、与尺度有关的概念9

第二节构造层次10

一、构造层次的概念10

二、不同构造层次的变形机制11

第三节构造变形的物质和环境13

一、岩石的变形习性13

二、构造变形的物理-化学环境17

三、影响岩石变形的时间因素21

第四节构造的演化和重建23

一、构造叠加或复合23

二、构造置换23

三、构造得失24

四、构造重建24

第五节构造组合25

一、构造要素的组合26

二、构造事件的组合26

三、构造建造的组合26

第三章构造解析的内容和方法28

第一节 构造解析的基本研究路线28

第二节构造几何分析30

一、构造形体的解析30

二、构造位态的解析30

三、构造样式的解析31

四、构造变形量的解析31

第三节构造运动学分析32

一、构造变形方式的解析33

二、构造运动方向的确定33

三、递进应变状态的解析33

四、变形路径的解析36

第四节 构造动力学分析38

第五节构造变形相分析40

一、构造变形相的概念和术语41

二、构造变形相分析的任务和内容43

三、构造变形相分析的工作准则44

四、构造变形相序列的划分原则46

第六节 构造序列分析47

第七节地质事件表49

一、层状变质岩石序列的建立49

二、侵入岩石序列的建立50

三、变形与变质的时空关系50

四、区域地质构造事件表的确立52

第八节 区域地质构造演化模式53

第二篇构造要素56

引言56

第四章变质构造岩石的组构及其形成机制58

第一节超微构造58

一、位错的概念59

二、位错的基本类型59

三、透射电镜图像的超微构造类型60

四、塑性变形过程的超微构造表现61

第二节显微构造63

一、纯剪切变形的显微构造64

二、简单剪切变形的显微构造65

第三节变质组构的形成机制70

一、压扁作用的经典模式——层状硅酸盐优选方位的旋转定向70

二、岩石的塑性压扁——矿物颗粒晶内滑移71

三、压溶-分集作用——新生组构的构造化学变化72

四、重结晶作用——结晶矿物的定向生长73

第五章面理和线理76

第一节面理76

一、面理的域构造76

二、面理的结构分析77

三、不连续面理78

四、连续面理81

第二节线理85

一、线理的构成85

二、线理的运动学特征86

第三节石香肠构造和构造透镜体87

一、概念和研究意义87

二、石香肠构造88

三、构造透镜体90

第四节窗棂构造和杆状构造91

一、窗棂构造91

二、杆状构造93

第六章变质固态流变褶皱94

第一节 变质岩区褶皱的基本特征94

第二节变质固态流变褶皱的构造样式和类型97

一、变质固态流变褶皱的构造样式97

二、变质固态流变褶皱的类型98

第三节变质固态流变褶皱的形成机制和发育过程102

一、纵弯-压扁褶皱102

二、顺层流变褶皱107

第七章韧性剪切带110

第一节 变质岩区断裂构造的基本特点110

第二节韧性剪切带的几何学111

一、韧性剪切带的规模与产状111

二、韧性剪切带的域构造111

三、韧性剪切带的阵列112

四、韧性剪切带的应变状态112

第三节剪切带的构造岩114

一、变质岩区构造岩的基本特征114

二、剪切带中的岩石类型114

第四节韧性剪切带内部构造要素118

一、变形的残余构造要素118

二、剪切带中新生构造要素120

三、韧性剪切带的磁性组构122

第五节 韧性剪切带的构造类型123

第六节韧性剪切带的发育环境和过程124

一、糜棱岩与变质相124

二、应变软化及流体的控制126

三、剪切生热与岩浆活动126

四、韧性剪切带的发育过程127

第八章构造置换和构造变形分解129

第一节面状构造的置换129

一、面状构造的置换过程129

二、面状构造置换的变形场130

第二节构造置换的类型133

一、纵向构造置换133

二、横向构造置换134

第三节 构造置换和顺层面理136

第四节构造变形分解作用138

一、构造变形分解作用的基本概念138

二、块状岩体的构造变形分解140

三、层状岩层的构造变形分解141

第五节 岩石构造变形分解过程中的剪切-压溶分异重建142

第九章褶皱叠加和断裂再造145

第一节 叠加褶皱发育的构造背景145

第二节叠加褶皱的干扰型式148

一、两个相继褶皱作用产生的干扰型式148

二、三期褶皱叠加的基本干扰型式151

第三节叠加褶皱的构造分析153

一、叠加褶皱的识别标志153

二、叠加褶皱区的构造制图154

三、叠加褶皱的面、线构造要素分析155

四、影响叠加褶皱几何特征的因素157

第四节 断面褶皱158

第五节古断裂159

一、古断裂的类型159

二、古断裂的复合160

第六节 岩墙群和岩床160

第三篇构造组合164

引言164

第十章大陆韧性伸展构造166

第一节 韧性伸展构造型式及其在地壳构造演化中的地位166

第二节剥离断层和多层滑脱剥离系167

一、剥离断层的基本构造特征168

二、剥离断层的形成机制169

三、剥离断层发育的构造背景171

四、多层滑脱剥离系171

第三节褶叠层构造173

一、褶叠层构造的基本特征174

二、褶叠层的构造型式175

第四节变质核杂岩构造179

一、变质核杂岩的基本概念179

二、变质核杂岩的结构类型180

三、变质核杂岩的构造背景和演化182

第十一章大陆韧性收缩构造185

第一节 韧性收缩构造在地壳演化中的地位185

第二节板岩劈理带186

一、板岩劈理带的基本构造特征186

二、板岩劈理带的类型188

第三节堆垛层构造189

一、堆垛层构造的基本特征190

二、堆垛层的构造型式191

三、堆垛层的逆冲滑断机制192

第四节构造混杂岩带193

一、构造混杂岩带的地质构造特征193

二、构造混杂岩带的成因及类型194

第五节绿岩带197

一、绿岩带的构造特征197

二、绿岩带成因模式199

第六节 高级变质杂岩中韧性逆冲剪切带201

第七节变质岩席构造堆叠模式202

一、变质岩席构造堆叠的基本方式202

二、变质岩席构造堆叠的构造背景203

第十二章大陆韧性走滑构造207

第一节 韧性走滑构造在地壳演化中的地位207

第二节变质山系的纵向走滑韧性剪切带208

一、纵向走滑韧性剪切带的构造特征208

二、滑移线场理论及其在我国造山带的记录209

三、斜向俯冲和地体拼贴走滑模式及实践211

第三节 贯穿大陆的横向走滑剪切带212

第四节 前寒武纪克拉通构造活动带214

第十三章流层构造和陆块构造218

第一节韧性流层构造218

一、大陆莫霍面的性质218

二、壳内韧性流层构造219

第二节融合片麻岩套221

一、融合片麻岩套的基本特征222

二、融合片麻岩套的类型224

三、融合片麻岩套的发育条件和发育过程226

第三节 中国大陆地壳的构造柱227

第四节陆块构造230

一、陆块的基本组成231

二、陆块内部基本构造样式232

三、片麻岩褶皱穹窿的基本类型233

四、中国大陆板块粗析234

第五节大陆古老结晶地体的构造形成环境和成因模式236

一、可能的事实和推论236

二、古老结晶基底岩石的成因237

主要参考文献240

1996《变质岩区构造地质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傅昭仁,蔡学林编著 1996 北京:地质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构造地质学(1991 PDF版)
构造地质学
1991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构造地质学(1977 PDF版)
构造地质学
1977
国外地质资料选编  11  变质岩层构造特征(1973 PDF版)
国外地质资料选编 11 变质岩层构造特征
1973
构造地质及地质力学(1979 PDF版)
构造地质及地质力学
1979 北京:地质出版社
变质岩矿物和构造演变(1963 PDF版)
变质岩矿物和构造演变
1963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构造地质(1984 PDF版)
构造地质
1984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构造地质学(1966 PDF版)
构造地质学
1966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构造地质学(1979 PDF版)
构造地质学
1979 北京:地质出版社
构造地质(1981 PDF版)
构造地质
1981 北京:地质出版社
变质构造岩的构造分析(1978 PDF版)
变质构造岩的构造分析
1978 北京:地质出版社
构造地质学  上(1973 PDF版)
构造地质学 上
1973 国立编译馆
构造地质学(1999 PDF版)
构造地质学
1999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构造地质及地质制图学(1961 PDF版)
构造地质及地质制图学
1961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构造地质学(1990 PDF版)
构造地质学
1990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武功山变质岩区构造变形与地质填图(1991.08 PDF版)
武功山变质岩区构造变形与地质填图
1991.08 武汉市: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