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文书写作概述》求取 ⇩

总前言1

第一章公文发展概况1

第一节我国公文的起源和发展1

一、公文的概念1

二、我国公文的早期状况2

三、秦以后历代公文的重要文种6

(一)下行文6

(二)上行文8

(三)平行文9

四、历代公文的影响10

(一)规范的格式11

(二)法定的称谓11

(三)抬头与平缺12

(四)直述和一事一状12

(五)限制字数12

(六)规定撰拟时限12

(七)内容必须真实12

(八)标注缓急程度13

(九)编号13

(十)引黄和贴黄13

(十一)骑缝13

(十二)对誊写的严格要求13

(十三)修改文稿制度14

(十四)判行14

(十五)用印14

(十六)保密14

(十七)规范用纸15

第二节我国新公文的产生与革新16

一、新公文的产生和成长16

二、建国后公文的发展17

三、展望我国公文的改革与发展20

第二章公文的作用、特点和类型22

第一节公文的作用22

一、明法传令22

二、互通情报23

三、宣传说理23

四、凭证记录24

第二节公文的特点24

一、鲜明的政治性、政策性25

二、法定的权威性25

三、内容表述的定向性26

四、直书不曲的明快性26

五、公文体式的特定性26

第三节公文的类型27

一、公文分类的意义27

(一)有助于公文撰写的规范化27

(二)有助于公文运转的正规化27

(三)有助于公文立卷的科学化28

二、公文类型28

(一)按公文的内容和作用划分28

(二)按公文的性质和使用范畴划分29

第三章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30

第一节公文的写作程序30

一、准备阶段30

(一)明确写作主题和基本思想30

(二)正确立论,讲透道理30

(三)准备材料31

(四)正确使用文种32

(五)构思框架,拟定提纲32

二、成稿阶段33

(一)最好是思泉如涌,一气呵成33

(二)集体议论,一人执笔33

(三)集体讨论,分头执笔33

(四)修改33

(五)核稿36

第二节公文的格式37

一、标题37

二、签发人38

三、主送机关38

四、正文38

五、落款38

六、年、月、日38

七、附件39

八、印章39

九、抄报、抄送机关39

十、发文序号39

十一、秘密等级40

十二、紧急程度40

十三、阅读范围40

十四、主题词40

第三节公文写作的质量42

一、公文写作的质量标准42

(一)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43

(二)坚持实事求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43

(三)力求语言准确、简明、通畅,合乎规范44

(四)严守机关职权和责任范围44

二、提高公文写作质量的基本途径45

(一)广泛积累知识,提高思维能力45

(二)刻苦实践,把知识转化为能力47

(三)加强“双向沟通”,努力体现领导意图48

三、妥善解决几个矛盾50

四、加强公文写作人才的培养53

第四章公文的主题、材料、结构56

第一节主题56

一、主题的概念及作用56

(一)主题的概念56

(二)主题的作用56

二、主题确立的原则及其深化57

(一)确立主题的原则57

(二)主题的深化58

三、确定主题的基本要求58

(一)主题要明确59

(二)主题要集中59

(三)主题要有针对性59

四、主题与标题59

(一)公文标题的特点59

(二)公文主题与公文标题的关系61

第二节材料61

一、材料的概念61

二、材料的作用61

三、材料的来源及其选择和使用62

(一)材料的来源62

(二)材料的选择63

第三节结构64

一、结构的概念64

二、设计、安排结构的原则65

三、设计结构的要求65

四、公文结构的基本内容66

(一)层次和段落66

(二)过渡和照应67

(三)开头和结尾68

(四)做好文字的详略“剪裁”70

(五)处理好内容的点面结合71

五、提高设计公文结构的能力71

(一)加强思维的条理性训练71

(二)养成编写提纲的习惯76

第五章公文的语言79

第一节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79

一、公文的语体风格79

(一)明确79

(二)简洁80

(三)庄重81

(四)平实82

二、公文词语选用的规则83

(一)避免词义误用83

(二)杜绝使用歧义词语84

(三)正确使用公文程式用语84

(四)科学使用政治用语86

三、公文语言运用的常见病87

(一)罗嗦、重复87

(二)搭配不当89

(三)成分缺欠90

(四)关系混乱91

第二节公文的修辞93

一、词语选用的艺术94

(一)规范书面语的选用94

(二)同义词和反义词的运用95

(三)模糊词语的运用96

(四)引语和惯用语的运用97

二、辞格的运用100

(一)排比、层递、反复辞格的运用101

(二)比喻、借代辞格的运用103

(三)对比、对偶辞格的运用104

(四)设问、反问辞格的运用106

三、句式的选择107

(一)肯定句与否定句的选择107

(二)主动句与被动句的选择107

(三)短句和长句的选择108

(四)省略句、倒装句的选择109

(五)综说句与并提分承句110

第三节公文的表述方式112

一、叙述112

(一)顺叙112

(二)倒叙113

(三)插叙113

二、说明114

(一)介绍法114

(二)数据法114

(三)诠释法115

(四)分类法115

(五)举例法115

三、议论116

(一)因果论证法117

(二)引证法117

(三)演绎法118

(四)归纳法118

第六章命令(令)、指令、指示120

第一节命令(令)120

一、命令(令)的概念及其特点120

二、命令(令)的种类及其写法121

(一)公布令124

(二)行政令125

(三)任免令126

(四)嘉奖令127

第二节指令130

一、指令的概念及其特点130

二、指令的写法131

第三节指示133

一、指示的概念及其特点133

二、指示的种类及其写法135

(一)针对全局性的指示135

(二)针对专项工作的指示140

(三)针对具体工作的指示143

三、指示的写作要求146

第七章决定、决议、会议纪要148

第一节决定148

一、决定及其特点148

二、决定的种类及其写法149

(一)法规性决定149

(二)知照性决定151

(三)表彰性决定156

(四)处理性决定157

第二节决议159

一、决议的概念159

二、决定与决议的异同159

三、决议的种类及其写法160

(一)批准法规或工作报告的决议160

(二)就重大事项作出决策的决议164

第三节会议纪要168

一、会议纪要的概念及其特点168

二、会议纪要的作用169

(一)沟通情况的作用169

(二)指导工作的作用169

(三)历史纪实的作用169

三、会议纪要的写作程序169

(一)准备材料169

(二)研究材料170

(三)科学整理170

(四)审定批发170

四、会议纪要的种类及其写法171

(一)决定性会议纪要172

(二)指示性会议纪要173

(三)情况性会议纪要176

五、会议纪要的写作要求178

(一)要突出会议的中心和要点178

(二)正确集中会议讨论的意见178

(三)要条理化179

第八章公报、通知、通报180

第一节公报180

一、公报的概念及其作用180

二、公报的种类及其写法180

(一)会议公报180

(二)外交公报183

(三)新闻公报185

三、公报的写作要求186

第二节通知187

一、通知的概念及其作用187

二、通知的特点188

(一)使用范围广188

(二)使用频率高188

(三)写法灵活多样189

三、通知的种类及其写法189

(一)指示性通知189

(二)知照性通知192

(三)事项性通知194

(四)批转性通知199

第三节通报202

一、通报的概念及其作用202

二、通报的种类及其写法202

(一)情况通报202

(二)批评性通报208

(三)表彰性通报211

三、通报的写作要求215

(一)通报通常以所通报的事项为题215

(二)通报通常以典型事例或重大情况为基干材料215

(三)撰拟通报应持严肃、谨慎态度215

(四)要突出通报的指导、教育作用215

(五)要对所通报事项表明发文单位的态度和对收文单位的要求215

(六)必要时,可正面交待通报的缘由216

(七)遣词用字力求精当216

(八)要保障通报充分发挥作用216

第九章布告、公告、通告217

第一节布告217

一、布告的概念及其作用217

二、布告的种类及其写法218

(一)政策性布告218

(二)判决性布告224

三、布告的一般格式225

四、布告的写作要求226

(一)布告的依据充分,中心明确226

(二)所提出的政策、规定、要求,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226

(三)语言通俗易懂,层次段落分明226

第二节公告226

一、公告的概念及其作用226

(一)公布重要决策227

(二)宣布需要周知的事项228

(三)宣告有关案件的处理事项229

(四)礼仪性公告230

二、公告的一般写法231

第三节通告232

一、通告的概念及其作用232

二、通告的种类及其写法233

(一)法规性通告234

(二)知照性通告235

三、通告的写作要求237

(一)表述方式灵活237

(二)内容具体明确,切实可行238

(三)行文简洁,告之有据238

第十章报告、请示、批复、函239

第一节报告239

一、报告的概念及其作用239

二、报告的种类及其写法239

(一)综合报告239

(二)专题报告241

(三)答复报告244

(四)报送文件或物件的报告245

三、报告的写作要求246

(一)陈述为主,但有看法246

(二)一文一事,突出主题246

(三)提出解决办法和对策246

(四)篇幅短,行文直截了当246

(五)思路清楚,条理分明247

第二节请示247

一、请示的概念及其作用247

二、请示的一般写法248

三、请示的写作要求250

(一)要一文一事250

(二)不要搞多头请示250

(三)不能越级请示250

(四)要注意行文语气250

(五)联合请示要搞好会签250

四、请示与报告的区别250

(一)内容重点不同250

(二)行文目的不同251

(三)格式写法不同251

(四)处理方式不同251

第三节批复251

一、批复的概念及其特点251

二、批复的一般写法252

三、写批复应注意的问题253

第四节254

一、函的概念及其特点254

(一)行文关系多向性254

(二)使用范围广泛性254

(三)多种语气254

(四)篇幅简短254

二、函的种类254

(一)去函255

(二)复函255

三、函的一般写法256

(一)标题256

(二)正文256

(三)结尾256

四、撰写公函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57

(一)目的性257

(二)平易性257

(三)严肃性257

(四)明快性257

第十一章条例、规定、章程258

第一节条例258

一、条例的概念及特点258

(一)内容的约束性258

(二)制定条例机关的权威性258

(三)时效的长期性258

二、条例的基本写法258

(一)分章列条259

(二)单独列条263

三、写作条例的要求264

(一)章条必须立之有理264

(二)语义必须准确、单一264

(三)行文必须精练、简洁264

第二节规定264

一、规定的含义、特点264

(一)行文内容有特定性265

(二)使用范围更广泛265

二、规定的基本写法265

第三节章程267

一、章程的概念及特点267

(一)规范性267

(二)严谨性267

(三)纲领性268

二、章程的一般写法268

三、章程的写作要求271

(一)概括与细述要得当271

(二)各条内容要立得起271

(三)文字表述要精确271

第十二章会议报告、致词272

第一节会议报告272

一、会议报告的概念、种类和特点272

(一)时间性273

(二)遵从性273

(三)制约性273

二、会议报告的基本写法274

(一)会议工作报告的写法274

(二)会议讲话的写法275

三、写作会议报告的要求277

(一)要考虑听讲的对象277

(二)主题要集中,条理要分明278

(三)语言要生动活泼278

第二节致词278

一、致词的概念、种类和特点278

二、致词的一般写法279

(一)祝辞的写法279

(二)开幕词、闭幕词、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的写法284

第十三章调查报告、简报、信息286

第一节调查报告286

一、调查报告的含义及作用286

(一)为决策提供重要依据286

(二)传播和推广先进经验286

(三)澄清事实的真相286

(四)培养深入实际和实事求是的作风286

二、调查报告的种类、特点287

(一)总结经验的调查报告287

(二)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287

(三)反映情况的调查报告287

三、调查报告的写作准备287

(一)拟好调查提纲288

(二)深入调查288

(三)认真做好分析研究工作288

四、调查报告的基本写法289

(一)标题289

(二)开头289

(三)主体289

(四)结尾290

五、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295

(一)要详尽占有材料295

(二)认真分析归纳,恰当使用材料295

(三)讲究语言特色,注重语言的表现力296

第二节简报297

一、简报的含义、种类297

二、简报的作用和格式297

(一)简报的作用297

(二)简报的格式298

三、简报的结构和写法298

(一)标题298

(二)导语299

(三)主体300

四、简报写作的要求302

(一)准确302

(二)典型302

(三)及时302

(四)简短302

五、简报按语的拟写303

(一)要对全局工作有较深透的了解304

(二)要吃透领导同志指示和简报基本精神304

(三)用语要准确、得体304

第三节信息305

一、信息的含义、作用305

二、信息的分类和特点305

(一)动态性信息306

(二)综合性信息307

三、信息的一般写法310

四、信息写作应注意的问题311

(一)真实准确312

(二)新颖精练312

(三)重点突出312

第十四章计划、总结314

第一节计划314

一、计划的含义及作用314

(一)能够增强工作主动性314

(二)能够增强工作有效性315

二、计划的种类和特点315

(一)预见性315

(二)严肃性315

(三)可行性316

三、计划的基本写法316

(一)情况和依据316

(二)任务和要求317

(三)措施和办法317

四、计划写作的基本要求320

(一)要坚持从实际出发320

(二)要注意走群众路线320

(三)要考虑实施的可能性320

第二节总结321

一、总结的含义、作用321

(一)总结经验,探求规律321

(二)吸取教训,以利再战321

(三)深化认识,提高工作水平321

二、总结的种类和特点321

(一)综合性总结322

(二)专题性总结322

三、总结的基本写法323

(一)标题323

(二)开头部分323

(三)主体部分323

(四)问题意见部分324

四、写作总结的基本要求327

第十五章经济合同、经济活动分析329

第一节经济合同329

一、经济合同的含义、种类329

二、经济合同的一般写法329

(一)标题329

(二)称谓329

(三)正文330

(四)落款330

三、写作经济合同应注意的问题333

(一)要增强对待经济合同的法制观念333

(二)合同的内容必须明确333

(三)合同的文字表达要清楚334

第二节经济活动分析334

一、经济活动分析的含义和种类334

二、经济活动分析的一般写法335

(一)标题335

(二)开头336

(三)主体336

(四)结尾336

三、写作经济活动分析的基本要求338

(一)必须做好充分准备338

(二)必须学会运用正确的分析方法339

第十六章起诉书、判决书、公证书340

第一节起诉书340

一、起诉书的含义、特点340

二、起诉书的基本写法340

(一)标题340

(二)正文340

(三)尾部342

三、起诉书的样式342

第二节判决书346

一、判决书的含义、种类346

二、判决书的基本写法346

(一)标题346

(二)正文346

(三)结尾349

三、判决书的样式349

第三节公证书352

一、公证书的含义、种类和作用352

二、公证书的一般写法353

(一)标题353

(二)正文353

(三)落款353

三、写作公证书应注意的问题355

(一)要做好审查355

(二)要一事一证355

(三)要严肃认真355

后记356

1996《公务文书写作概述》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欣主编 1996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文史哲百科辞典(1988.05 PDF版)
文史哲百科辞典
1988.05 长春市:吉林大学出版社
公安文书写作( PDF版)
公安文书写作
公文写作实务( PDF版)
公文写作实务
公务写作(1989.08 PDF版)
公务写作
1989.08 广东人民出版社
司法文书写作概述  下( PDF版)
司法文书写作概述 下
司法文书写作概述  上( PDF版)
司法文书写作概述 上
工业企业生产管理(1998 PDF版)
工业企业生产管理
1998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公文写作概要(1985 PDF版)
公文写作概要
1985 北京:北京日报出版社
公文写作概论(1986 PDF版)
公文写作概论
1986 北京:群众出版社
公务员文书写作(1999 PDF版)
公务员文书写作
1999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当代国际问题集览(1987 PDF版)
当代国际问题集览
1987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最新公务文书写作全编(1999 PDF版)
最新公务文书写作全编
1999 北京:气象出版社
公务文书写作大全(1990 PDF版)
公务文书写作大全
1990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公务文书写作教程(1998 PDF版)
公务文书写作教程
1998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公务员写作(1997 PDF版)
公务员写作
1997 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