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逻辑发展》
作者 | 吴晓明著 编者 |
---|---|
出版 |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11 |
出版时间 | 199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2201160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3204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导言:当代争论与方法问题1
1 关于马克思思想的当代争论1
2 马恩早期著作的当代发现15
3 方法问题31
第一章 “自我意识”和“思有同一”56
1 德国古典哲学背景56
1—1 康德:先验主体。“纯粹活动”。二元论57
1—2 费希特:自我。“活动本身”。形式的思辨推理63
1—3 谢林:思有同一。“无限的活动”。理智直观69
1—4 黑格尔:实体即主体。“自我活动”。辩证法74
2 黑格尔哲学的解体。“实体”与“自我意识”81
2—1 黑格尔哲学之为宗教的理性支柱81
2—2 大卫·施特劳斯和布鲁诺·鲍威尔88
3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及其意义94
3—1 最初的转折与矛盾之点95
3—2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基本立场。一般的说明104
3—3 对于伊壁鸠鲁哲学的肯定意见。比较具体的说明114
3—4 对于伊壁鸠鲁哲学的批评意见。比较具体的说明121
第二章 “现实的人”和“市民社会”127
1 《莱茵报》时期的社会—政治批判128
1—1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倾向129
1—2 马克思同“自由人”的决裂意味着什么144
1—3 令人困惑的物质利益问题162
2 费尔巴哈哲学人本主义的意义175
2—1 宗教人本学和哲学人本主义177
2—2 感性—对象性187
2—3 “现实的人”的概念及其意义193
3 《德法年鉴》时期的哲学批判202
3—1 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的共同立场204
3—2 对象性的反思形式213
3—3 “本质的矛盾”和“市民社会”226
3—4 “市民社会”的解剖及其理论格局238
第三章 “异化劳动”和“对象性的活动”255
1 异化劳动学说:政治经济学批判259
1—1 国民经济学的基本的二律背反262
1—2 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267
1—3 异化劳动学说的展开及其理论意义276
2 共产主义学说: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286
2—1 自我异化和异化的扬弃293
2—2 共产主义观念的诸形态305
3 哲学:“对象性活动”原则。劳动324
3—1 “对象性活动”概念的初步意义325
3—2 对黑格尔辩证法和一般哲学的批判336
3—3 劳动。 “对象性活动”原则的进一步意义346
第四章 实践原则与唯物主义历史观358
1 新世界观的哲学唯物主义纲领360
1—1 “感性的活动”或“客观的活动”362
1—2 现存感性世界。意识或观念371
1—3 马克思的实践原则在哲学世界观上所实现的变革382
2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草创与初拟392
2—1 唯物史观的基本要点。历史的“现实的前提”394
2—2 人类历史与共产主义403
1993《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逻辑发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吴晓明著 1993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
- 1983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哲学思想研究
- 1982
-
-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发展史 上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史 第4卷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 1999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历史发展
- 1985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鲁迅思想的逻辑发展
- 1953 新文艺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 1990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
- 1963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译文集
- 1983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发展史
- 1994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
- 1996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198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哲学思想研究
- 1982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研究
- 1987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