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发展与传播》
作者 | 李衍柱,林宝全,潘必新主编 编者 |
---|---|
出版 |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596 |
出版时间 | 199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6332103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59098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绪论1
第一节 世界文艺思想史上的革命变革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社会属性和实践品格5
第三节 迎接时代挑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8
第一编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3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萌芽13
第一节 马克思青年时代的文艺实践活动和文艺思想13
第二节 恩格斯青年时代的文艺实践活动和文艺思想21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产生28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思想的诞生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9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现实主义理论的确立——《神圣家族》和《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45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理论基础之奠定55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66
第一节 从生产的观点看艺术——艺术生产论66
第二节 由《济金根》引发的跟拉萨尔的文艺论争86
第四章恩格斯的现实主义理论和唯物史观在文艺领域的运用117
第一节 恩格斯对现实主义理论的发展117
第二节 唯物史观的完整阐释及其在文艺领域的运用133
第五章拉法格、梅林、蔡特金、卡尔·李卜克内西、卡尔·考茨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运用和传播140
第一节 拉法格的文艺思想和文艺批评实践140
第二节 梅林的文艺思想和文艺批评实践162
第三节 蔡特金的文学评论177
第四节 卡尔·李卜克内西的艺术论189
第五节 卡尔·考茨基的艺术观195
第二编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俄国的传播和发展207
第六章普列汉诺夫在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上的理论建树207
第一节 艺术的起源及其在阶级社会的发展209
第二节 审美意识的本质与特征219
第三节 社会结构“五层次”论与“艺术的社会心理中介”论234
第四节 科学的社会学批评245
第七章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发展(一)256
第一节 论“两种民族文化”256
第二节 论无产阶级文艺的党性原则262
第三节 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上的美学观272
第四节 论列甫·托尔斯泰277
第八章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发展(二)288
第一节 论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和任务288
第二节 论社会主义作家队伍的培养293
第三节 论深入生活与表现新事物298
第四节 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理论与实践302
第五节 论真善美相统一的文艺批评标准307
第六节 对错误文艺思潮的批判317
第七节 关于加强党对文艺事业的领导324
第九章列宁的战友和追随者的文艺思想329
第一节 高尔基的文艺思想329
第二节 奥里明斯基的文艺思想341
第三节 沃罗夫斯基的文艺思想350
第四节 卢那察尔斯基的美学和文艺学思想363
第五节 托洛茨基的文艺思想376
第六节 布哈林的文艺思想387
第十章斯大林、日丹诺夫的文艺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论著的整理与研究394
第一节 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论395
第二节 斯大林论文艺批评和艺术竞赛及其他401
第三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论著的整理和研究411
第三编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417
第十一章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417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特点417
第二节 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424
第三节 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和他的文艺思想432
第四节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和他的文艺思想的发展439
第五节 邓中夏、恽代英、肖楚女等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阐释445
第六节 沈雁冰的《论无产阶级艺术》和他的文艺理论主张449
第十二章“左联”时期的理论建树与瞿秋白对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大贡献458
第一节“左联的成立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进一步传播459
第二节 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和探索461
第十三章鲁迅——建设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的伟大先驱479
第一节 鲁迅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形成479
第二节 鲁迅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卓越建树487
第十四章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一)524
第一节 毛泽东文艺思想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524
第二节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原则533
第三节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价值观545
第十五章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二)560
第一节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范畴概念560
第二节 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毛泽东文艺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发展586
后记595
1995《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发展与传播》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衍柱,林宝全,潘必新主编 1995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1984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在中的传播
- 1984
-
- 马克思主义与文艺
- 1949
-
-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发展史 上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历史发展
- 1985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 1990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
- 1955 时代出版社
-
- 反马克思主义的胡风文艺思想
- 1955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 1988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发展史
- 1994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198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 1983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 学习马克思主义 发展马克思主义
- 1958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
- 1990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