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历史与国情》求取 ⇩

导言1

第1章 经济:从落伍走向振兴4

1.1 近代中国经济落伍的缘由5

1.1.1 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与政策5

传统经济结构的特征5

小农经济与“重农抑商”政策6

1.1.2 周期性的社会动荡8

频繁的动荡8

社会动荡的代价10

1.1.3 西方列强的入侵与掠夺14

早期殖民主义者的东来14

鸦片战争前夕中西贸易状况的变化15

日趋猖獗的鸦片贸易16

列强的野蛮入侵与疯狂掠夺18

1.2 振兴中华的艰难探索22

1.2.1 洪秀全与太平天国23

《天朝田亩制度》的美妙蓝图23

太平天国的城市政策26

历史的启示27

1.2.2 李鸿章与洋务运动28

师夷长技思想的提出28

洋务运动的开展29

洋务运动的历史评说32

1.2.3 孙中山与民生主义33

民生主义思想的提出和修正33

孙中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努力37

资本主义之路不通39

1.3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的新变化40

1.3.1 民族工业的发展41

西方商品经济的冲击波41

民族工业发展的过程与特点42

1.3.2 官僚资本集团46

官僚资本企业的出现46

官僚资本集团的形成与崩溃47

1.3.3 西方投资与外商企业48

外商企业的出现48

外商企业的激增50

1.4 社会主义的新探索52

1.4.1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建立53

毛泽东的蓝图53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确立55

1.4.2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功与失误(1953~1978)58

第一个五年计划58

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59

“三面红旗”和对“左”倾错误的纠正64

国民经济的第一次调整69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的成就70

探索过程中的挫折与失误71

1.4.3 改革和开放:现代化的新起步72

开创新局面73

经济改革从农村起步74

城市经济的改革78

1.4.4 困难与希望并存83

地大而物不博83

经济效益不够理想85

希望在于深化改革88

第2章 政治的发展:历史与现实92

2.1 中国封建政治的原则、结构与特征93

2.1.1 封建政治的宗法性特征93

宗法与政治的同构性93

皇权主义与隶属原则95

“亲贵合一”与反智主义97

2.1.2 封建社会政治权力的专制性特征99

中央集权100

个人专制主义103

2.2 民族危亡中的近代中国政治:过程和特征106

2.2.1 近代政治的演进过程106

历史性主题106

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到“中体西用”109

改良维新与君主立宪112

革命——共和116

近代资产阶级政治的破产118

2.2.2 近代政治的特征与困境120

近代政治的“刺激——反应”模式120

近代政治的“短缺”现象122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126

资本主义不能救中国128

2.3 社会主义:历史的必然选择129

2.3.1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30

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130

新民主主义革命30年135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39

2.3.2 走历史必由之路——社会主义140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必然性140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确立141

成就与不足145

2.4 十年动乱:“文化大革命”146

2.4.1 “文化大革命”的缘由147

毛泽东的领导上的失误147

领袖和党的关系问题上的严重偏差149

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迷误149

2.4.2 理论、方针和方法150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150

斗争对象和“革命”动力152

基本方法——“大民主”与“大批判”152

2.4.3 “文化大革命”的过程153

第一阶段:从“文革”的发动到1969年4月党的“九大”153

第二阶段:从党的“九大”至1973年8月党的“十大”154

第三阶段:从党的“十大”到1976年10月155

2.4.4 历史的教训157

“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157

十年动乱造成的严重危害159

深刻的教训161

2.5 社会主义改革与民主政治建设163

2.5.1 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历史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64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164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65

2.5.2 十年改革时期邓小平的民主和政治改革思想168

论社会主义民主169

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71

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175

2.5.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179

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80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81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指导方针182

2.5.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体制改革183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和原则183

近期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184

第3章 文化:传统与现代化187

3.1 中国的传统文化187

3.1.1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187

传统文化的含义187

传统文化形成的根据188

传统文化的形成和演变190

3.1.2 “士”与传统文化191

“士”与“知识分子”的异同191

士与传统文化的相互依附关系194

3.1.3 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195

重人伦纲常关系195

重“义”轻“利”196

3.1.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传统197

世代相承的爱国主义精神197

原始的民主思想198

崇尚“爱人”的人道主义思想199

“经世致用”的实践精神199

3.2 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之争200

3.2.1 西学传入时期的文化之争200

西学的传入与接受过程200

中西文化之争的性质和基本问题203

3.2.2 新文化运动与文化大论战208

启蒙的新文化运动208

关于东西方文化问题的大论战209

3.3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216

3.3.1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216

唯物史观的解释216

对待中西文化的基本态度217

中国文化向何处去218

3.3.2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曲折过程和任务219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19

文化建设的曲折经历和新的认识220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21

第4章 科技与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和“基础”225

4.1 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伍的原因225

4.1.1 生产力的传统方式和“扬本抑末”的经济政策225

生产力的传统方式228

“扬本抑末”的经济政策228

小生产的保守性229

4.1.2 “官本位”:社会风尚、人才的标准与选拔制度230

轻视科技的观念230

追求功名的科举制度232

4.1.3 哲学与方法论的倾斜233

重“形而上”,轻“形而下”233

重视综合,忽视分析的方法234

重实用轻理论的传统235

4.2 近代教育与“教育救国”道路的探索237

4.2.1 留学热的兴起和流向237

以留美、留欧为中心的第一时期237

以留日为中心的第二时期239

以留美、留法、留苏为中心的第三时期240

4.2.2 兴学堂,废科举242

洋务派兴“西学”242

维新派办“新学”243

科举制度的废除243

4.2.3 外国教会学校244

教会学校的兴起244

教会学校的目的和手段244

4.2.4 民族危机:“教育救国”路未通245

4.3 科技、教育与现代化建设246

4.3.1 现代化的“关键”和“基础”247

理论的分析247

各国的经验248

4.3.2 中国的科技现状和改革的展望256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256

科研管理体制的缺陷257

发展科技事业的新方针和改革措施258

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260

“技术复合体”发展战略261

4.3.3 新中国40年的教育事业262

迅速发展中的教育事业262

高等教育的四个阶段263

教育中的“急功近利”观念266

4.3.4 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容和趋势268

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容268

走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273

第5章 人口:危机与对策275

5.1 历史之鉴:人口膨胀与社会危机275

5.1.1 中国古代人口增长的特点275

人口增长的过程275

人口众多的原因276

5.1.2 历史上的人口膨胀与社会危机278

人口增长的4次高峰278

人口暴涨与社会危机279

5.2 当代人口问题认识上的失误与人口政策285

5.2.1 建国初期人口问题认识上的失误285

片面强调人是生产者而忽视人是消费者285

忽视沉重的历史包袱290

忽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291

对马寅初《新人口论》的错误批判291

5.2.2 人口失控与人口政策295

错误人口理论一统天下295

人口增长失控296

人口控制政策的制定及其完善过程297

人口控制的巨大成就300

1986年以来人口出生率回升的原因301

我国人口状况的特征302

5.3 警钟长鸣:危机与出路303

5.3.1 国际之鉴:人口与经济的发展303

世界人口的发展303

世界人口的现状304

世界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307

5.3.2 “人口爆炸”:现代化的障碍311

经济水平311

资金积累311

劳动生产率312

劳动就业313

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313

人民生活314

5.3.3 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根本出路316

坚持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316

制定计划生育的法律317

实行综合治317

公元2000年后我国人口的展望318

第6章 对外关系:从闭关走向开放320

6.1 闭关、“开放”与屈辱321

6.1.1 狂傲的天朝321

乾隆的外交321

林则徐的外交心态323

死守祖制的咸丰324

6.1.2 泱泱大国的闭关政策325

闭关政策的由来325

闭关政策的后果337

6.1.3 洋炮轰出的“开放”330

挤牙膏式的被迫“开放330

“开放”与新希望331

6.1.4 口岸、租界与屈辱外交332

口岸与租界322

屈辱的外交335

6.2 “开放”过程中的冲突与较量337

6.2.1 “教案”与反洋教斗争337

传教士东来337

“教案”迭起339

反洋教斗争341

6.2.2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342

义和团的兴起与发展342

八国联军对义和团的镇压344

历史功绩不可抹煞346

6.2.3 日本侵华与全民族抗战347

蓄谋已久的侵华政策347

全民族的抗战349

6.3 新中国的对外关系354

6.3.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50

对外关系的新起点35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立355

6.3.2 三个世界的理论357

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357

三个世界理论的历史作用358

6.3.3 中苏关系的演变358

历史的渊源与“一边倒”358

斯大林去世后中苏关系的变化359

历史性的会晤365

6.3.4 中美关系的曲折变化365

美国的继续扶蒋反共政策365

中美关系的解冻368

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370

6.3.5 对外开放与走向世界370

痛苦的变革370

坚持对外开放,抵制“和平演变”372

后记374

1989《中国 历史与国情》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石培华等编著 1989 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历史  5(1993 PDF版)
中国历史 5
1993 文达出版(香港)有限公司
中国大历史( PDF版)
中国大历史
世界史的故事  6  从北宋灭亡到君士坦丁堡陷落  旧世界的终结  14世纪-15世纪(2020 PDF版)
世界史的故事 6 从北宋灭亡到君士坦丁堡陷落 旧世界的终结 14世纪-15世纪
2020
地理(1986 PDF版)
地理
1986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国史与国情(1999 PDF版)
国史与国情
1999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中国历史  1(1979 PDF版)
中国历史 1
1979 香港教育图书公司
中国历史  上(1987 PDF版)
中国历史 上
1987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史(1987 PDF版)
中国历史
1987 兰州市:甘肃人民出版社
历史与国情教育导引(1993 PDF版)
历史与国情教育导引
1993 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
中国历史  下(1987 PDF版)
中国历史 下
1987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伟人与中国历史(1992 PDF版)
伟人与中国历史
1992 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中国历史纵与横(1996 PDF版)
中国历史纵与横
1996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中国国情与中共党史基本问题(1997 PDF版)
中国国情与中共党史基本问题
1997 国防大学训练部
中国大历史(1997 PDF版)
中国大历史
1997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爱国主义研究纵横(1993 PDF版)
爱国主义研究纵横
1993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