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据学新探》求取 ⇩

导论1

第一节 考据学的定义1

第二节 我国的传统考据方法5

第三节 传统考据方法的继承与发展6

第一章 归纳法7

第一节 概说7

第二节 一般归纳法9

第三节 结论措词的多样性12

第四节 先归纳后演绎的方法16

第五节 从“归纳——演绎”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20

第六节 二重证据归纳法28

第七节 分歧归纳法与对立面归纳法32

第八节 以史实为对象的“层次性归纳法”35

第九节 以传说为对象的“层次性归纳法”38

第十节 以“史实——传说”为对象的“层次性归纳法”42

第十一节 “二重证据归纳法”与“层次性归纳法”的结合46

小结52

第二章 内外线结合法55

第一节 概说55

第二节 古籍来源复杂混乱的原因57

第三节 内外线结合——肯定性判断60

第四节 内外线结合——否定性判断62

第五节 使用内外线的困难65

第六节 线索间的矛盾与“假设——求证”70

第七节 线索的不确定性与“假设——求证”74

第八节 “二重证据”与“内外线结合法”77

第九节 “人格观念”与“内外线结合法”80

第十节 关于内线的两个问题85

小结89

第三章 处理史料间矛盾的方法91

第一节 概说91

第二节 以经为断92

第三节 以正史为断96

第四节 以圣为断101

第五节 以贤为断104

第六节 以旁证为断107

第七节 现代学者对“古老的四断”的否定111

第八节 用“假设”消除矛盾115

第九节 以实物为断119

第十节 以实物为断(续)122

第十一节 “以实物为断”与“假设——求证”的结合124

第十二节 以无讳为断127

第十三节 以风气为断131

小结137

第四章 揭穿四讳法140

第一节 概说140

第二节 “为尊者讳”的“隐”与“显”143

第三节 “为贤者讳”的不平衡性147

第四节 “为亲者讳”的“隐”与“显”148

第五节 “为本国讳”的不平衡性149

第六节 揭穿儒经中“四讳”的方法151

第七节 揭穿正史中“四讳”的方法153

第八节 “二重证据法”与“揭穿四讳法”157

第九节 胡适对“四讳”的批判160

第十节 “四讳”与“假设 求证”162

第十一节 胡适对“四讳”派生物的批判164

第十二节 用“真考据”揭穿“假考据”167

第十三节 揭穿谥恶的考据169

小结172

结论175

附录 国学五大师述评178

(一)王国维,热爱“国学”的“摘星手”179

(二)鲁迅,“根于爱”的大作家184

(三)胡适,自相矛盾的爱国者189

(四)冯友兰,“新儒家”的先驱194

(五)郭沫若,人民本位的史学家199

1996《考据学新探》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任嘉禾著 1996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史学新探(1954 PDF版)
史学新探
1954 新知识出版社
法学概论参考数据( PDF版)
法学概论参考数据
丛书集成新编  11  总类、考据( PDF版)
丛书集成新编 11 总类、考据
新文丰出版公司
思考新问题探索新思路(1996 PDF版)
思考新问题探索新思路
1996
文学新探索(1988 PDF版)
文学新探索
1988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证据法学新论(1989 PDF版)
证据法学新论
1989 北京:法律出版社
新文学考据举隅(1990 PDF版)
新文学考据举隅
1990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班组创造力开发(1992 PDF版)
班组创造力开发
1992 中国劳动出版社
乾嘉考据学研究(1998 PDF版)
乾嘉考据学研究
199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探索性数据分析(1998 PDF版)
探索性数据分析
1998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词学新探(1980 PDF版)
词学新探
1980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新闻学再探(1983 PDF版)
新闻学再探
1983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新闻学初探(1985 PDF版)
新闻学初探
1985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新体制的探索与思考(1995 PDF版)
新体制的探索与思考
1995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修辞理据探索(1994 PDF版)
修辞理据探索
1994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