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美学史》

绪论1

第一节 书法美学史的研究对象及范围2

第二节 书法美学史的分期4

上篇 中国古典书法美学的发端14

第一章 书法艺术的自觉与崔瑗的《草书势》14

第一节 “方不中矩,圆不副规”18

第二节 “志在飞移”和“将奔未驰”21

第三节 “一画不可移”与“临时从宜”24

第二章 掩盖在反美学表象下的美学思想——赵壹的《非草书》28

第三章 蔡邕以“力”为中心范畴的书法美学思想33

第一节 “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35

第二节 哲学中的“气”与书法美学中的“力”38

第三节 “欲书先散怀抱”48

第四章 没有言语的语言——书法美学中的一种批评范型54

中篇 中国古典书法美学的展开82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书法美学思想82

第一节 证伪之证伪83

第二节 “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89

第三节 生命形式的赋予——对“力”的补充与发展100

第四节 “六种用笔”与《创临章》——书法艺术语言规则的建立118

第二章 释智果、欧阳询与“尚法”128

第三章 李世民的“尊王”与虞世南的“尚意”136

第一节 尊王的美学宗旨及其背景136

第二节 “书意”与“用笔之妙”140

第三节 “执字体”与“字无常体”145

第四章 孙过庭《书谱》中的书法美学思想148

第一节 “风骚之意”与“天地之心”150

第二节 “编列众工,错综群妙”153

第五章 张怀瓘的书法美学思想161

第一节 “无声之音”与“无形之相”——对书法艺术本质特征的深切体认162

第二节 “书之深意,与文若为差别”170

第三节 “先文而后墨”与“能其事,不能言其意”176

第四节 “中锋说”的哲学依据184

第五节 “永字八法”——书法语言模式的提出188

第六章 颜真卿及其“新书风”194

第七章 颠张醉素的浪漫主义和韩愈的“表现论”203

第八章 欧阳修的“学书为乐”218

第九章 苏东坡的“天真烂漫是吾师”227

第十章 黄山谷的书与禅与庄236

第十一章 米芾的“卑唐”与“复古”252

第十二章 《江声帖》与艺术通感261

第一章 赵孟頫及其“俗书”274

下篇 中国古典书法美学的终结274

第二章 《衍极》和《〈衍极〉注》对宋人“尚意”的否定281

第三章 陈绎曾、解缙对书法语言规则的推进292

第四章 项穆“致中和”的书法美学观300

第一节 “道统”与“书统”301

第二节 中和——善对美的取代307

第五章 董其昌以淡为宗的书法美学思想313

第六章 阮元的“南北书派论”323

第七章 包世臣《艺舟双楫》中的书法美学倾向330

第八章 刘熙载和中国古典书法美学的终结339

第一节 “写字者,写志也”340

第二节 “书当造乎自然”343

第三节 草书无定质347

第四节 南北书派气与韵之辩证观350

1990《书法美学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萧元著 1990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书法史学教程(1997 PDF版)
书法史学教程
1997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中国书法美学  下(1994 PDF版)
中国书法美学 下
1994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中国图案大系  5(1994 PDF版)
中国图案大系 5
1994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美国法律史(1989 PDF版)
美国法律史
1989 政法大学出版社
美学史(1989 PDF版)
美学史
1989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书法技法·美学(1993 PDF版)
书法技法·美学
1993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书法美学谈(1984 PDF版)
书法美学谈
1984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书法美学简论(1982 PDF版)
书法美学简论
1982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中国书法美学(1989 PDF版)
中国书法美学
1989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美学史(1985 PDF版)
美学史
1985 北京:商务印书馆
美学史(1986 PDF版)
美学史
1986 北京:商务印书馆
书法与美工(1998 PDF版)
书法与美工
1998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毛泽东传世语言艺术  第2卷(1999.04 PDF版)
毛泽东传世语言艺术 第2卷
1999.04 北京市: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书法史学教程(1994 PDF版)
书法史学教程
1994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书法艺术美学(1995 PDF版)
书法艺术美学
1995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