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美》
作者 | 刘纲纪主编 编者 |
---|---|
出版 |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73 |
出版时间 | 199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511469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635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中学生美学文库》序刘纲纪1
第一章书法之“道”1
一 历代书论的论述1
二 什么是“道”2
三 “天道”、“地道”与“人道”3
四 “道”与天地万物的关系3
五 “艺”与“道”的关系5
六 书法与“道”的关系7
七 中国书法美学的几个根本观点9
八 “比象”的实质12
九 中国古代书法评论中的比拟法问题22
十 抽象与具象25
十一 中国书法的“比象”何以可能28
第二章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字的创造31
一 “象形”与中国文字的创造33
二 从“象形”到不“象形”36
三 书写行款对字形结构的影响39
四 自然完形41
五 中国文字结构的具象意味43
六 毛笔的妙用50
第三章书法与生命54
一 历代书论的论述54
二 “生命的形式”56
三 “动力的形式”或“力的结构”57
四 “有机的结构”60
五 “有节奏的活动”61
六 时间感64
七 空间感66
八 时空交融70
九 天然的宇宙生命感72
十 书法与人体生命的关系75
第四章书法与情感77
一 历代书论的论述77
二 “生命的形式”与“情感的形式”78
三 “同构”观念80
四 实例分析83
五 情感表现的不确定性与确定性84
六 “有意味的形式”86
七 中国美学对审美情感形式的看法87
八 各种审美情感意味在书法中的表现90
九 审美情感的普遍形式或纯形式的建构93
十 书法与人品95
第五章书法心理学98
一 审美与艺术创造的心理要素98
二 书法中的意识与潜意识100
三 视觉组合与视觉融合103
四 视觉与文化103
五 视觉定势104
六 视觉敏感105
七 动觉105
八 联觉106
九 联想107
十 联想的多次律108
十一 自由联想与控制联想109
十二 联想与提示110
十三 想象115
十四 情感116
十五 “高峰体验”118
十六 思维120
十七 “集中的沉思”120
十八 意志122
十九 妨害书法欣赏创造的三种情况122
第六章中西抽象的比较124
一 从哲学、美学思想看中西抽象的差异124
二 实例分析129
三 中西抽象各自的优点134
四 象征性135
五 装饰感138
六 情感力度141
七 书法走向世界143
八 中国书法艺术的综合性147
第七章书法的定义151
一 定义的价值与局限性151
二 怎样给书法下定义152
三 古人关于书法的定义152
四 关于扬雄的“心画”说155
五 本书对书法的定义156
附录苍颉略考——为纪念苍颉而作163
跋171
1995《书法美》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纲纪主编 1995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书法美学史
- 1990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
- 中国书法美学 下
- 1994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
- 中国图案大系 5
- 1994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
- 书法技法·美学
- 1993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
- 书法美学谈
- 1984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
- 书法美学简论
- 1982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书法美学
- 1989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
- 书法线条美的发现
- 1992 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
- 书法与美工
- 1998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林廷美书法选
- 1996 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
- 华夏之美 书法
- 1985 幼狮文化事业公司
-
- 书法艺术美学
- 1995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
- 书法与美术字
- 1994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