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马民俗志》
作者 | 戴景琥主编 编者 |
---|---|
出版 |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45 |
出版时间 | 199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480487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9511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凡例1
引言1
第一章 生产习俗1
第一节 矿业1
一 凿井2
二 挖煤4
三 提升7
四 照明7
五 通风8
六 灾害事故9
七 信仰11
第二节 农业12
一 耕作制度12
二 耕作方法13
三 作物种类21
四 作物栽培24
五 作物收藏29
第三节 匠作35
一 铁匠36
二 泥水匠37
三 石匠40
四 编织匠40
五 其它零星工匠42
六 手艺匠44
七 作坊45
第四节 女红47
一 纺织47
二 缝纫49
三 刺绣50
第五节 饲养52
一 役畜53
二 肉畜57
三 家禽57
四 其它59
第六节 民间搬运59
一 人力59
二 畜力62
第七节 水利64
一 打井汲水64
二 修渠引水65
三 沿河提水65
四 库塘积水67
第八节 植树67
一 主要树种67
二 种树习惯69
三 古树简介71
第九节 生产谚语72
第二章 生活习俗77
第一节 居处77
一 房屋78
二 院落83
三 住房分配87
四 照明取暖87
五 信仰89
第二节 服饰90
一 发型90
二 冠戴91
三 衣着91
四 鞋袜93
五 首饰94
六 洗涤保藏95
第三节 饮食96
一 家常便饭97
二 节日饮食98
三 待客饭99
四 春荒饭食100
五 工匠饭101
六 改样饭102
七 饮食习惯102
第四节 起居103
一 早起103
二 晚睡104
三 一日三上工105
第五节 行旅105
一 行路习惯106
二 道路110
三 传信111
第六节 妇女地位113
一 不能继后113
二 长相招罪113
三 行动受限113
四 盼男不盼女114
五 改嫁受岐视114
六 肢体受残害115
七 无婚姻自主权116
八 妇女地位的变化116
第七节 方言117
一 语音117
二 声调120
三 语汇120
第八节 生活常识128
一 民间测天129
二 民间历法131
三 实用计量133
四 保健知识135
五 生活谚语138
第三章 乡里社会142
第一节 村落142
一 居民索源142
二 村落分布143
三 村庄选址145
四 村巷布置146
五 公共设施147
六 村庄命名149
七 村庄变迁150
八 村规民约151
一 家族153
第二节 家族153
二 亲戚往来160
三 家世传承163
第三节 姓氏164
第四节 社交167
一 邻里之间168
二 涉外交往174
三 人际关系175
第五节 教育178
一 私塾179
二 民国时期的国民小学教育180
三 新中国建立后的中小学教育181
第六节 会社182
一 结社182
二 随会183
三 会道门184
第七节 乡情185
第四章 集会贸易187
第一节 集市187
一 古集镇187
二 义马火车站贸易中心188
三 矿区集市贸易189
第二节 庙会190
一 老君庙会191
二 龙王庙会191
三 火神庙会191
四 山神庙会192
五 佛爷庙会192
六 关帝庙会192
七 奶奶神庙会192
八 小满会193
二 行商194
一 坐商194
第三节 市商194
第四节 民间交易196
一 牲畜贸易196
二 房屋、土地买卖197
三 粮食交易197
四 以物易物199
五 典当200
第五章 人生礼仪201
第一节 通礼201
一 礼貌语言201
二 通行礼仪202
三 亲戚礼节205
第二节 称谓207
一 亲族称谓207
四 途中问人称谓208
二 亲戚称谓208
三 亲友称谓208
五 往来应酬称谓209
六 初次见面问询时的称谓209
第三节 诞生210
一 妊娠210
二 分娩210
三 满月213
四 起名214
五 认干爹娘217
第四节 成年218
第五节 嫁娶219
一 提婚219
二 订婚220
四 送好221
三 谢姻221
五 送大礼222
六 添箱222
七 装箱223
八 请爷牌223
九 开脸223
十 迎娶224
十一 拜堂225
十二 闹房226
十三 梳头227
十四 搬闺女227
十五 其它婚类228
第六节 庆寿229
第七节 葬礼229
一 理丧230
二 埋葬233
三 葬后礼仪237
四 其它丧俗237
第六章 民间信仰239
第一节 信神239
一 家庭敬神239
二 村中敬神241
三 他乡敬神242
第二节 信鬼243
一 祭祖243
二 招魂245
三 驱鬼247
第三节 信命249
一 算命250
二 看风水251
四 前兆迷信252
三 择吉252
五 占卜255
第四节 信教256
第七章 岁时节日258
第一节 传统节日258
一 春节258
二 元霄节263
三 添仓265
四 二月二265
五 清明节265
六 端阳节266
七 六月六266
八 七月七乞巧266
九 仲秋节266
二 妇女节267
一 元旦节267
第二节 纪念日267
十 寒衣节267
三 植树节268
四 劳动节268
五 青年节268
六 儿童节269
七 建党节269
八 建军节269
九 教师节269
十 国庆节269
第三节 二十四节气270
第八章 民间游艺273
第一节 民间戏曲273
一 剧种273
二 剧目278
四 著名艺人279
三 唱戏习俗279
五 戏曲谚语281
六 行话282
七 舞台285
八 路戏286
第二节 社火287
第三节 民俗故事291
第四节 笑话305
第五节 谜语317
第六节 歇后语319
第七节 歌谣322
一 民谣322
二 情歌332
第八节 游戏336
1991《义马民俗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戴景琥主编 1991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广西通志 民俗志
- 1992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 台湾民俗志
- 1986
-
- 京都民俗志
- 1970.02 平凡社
-
- 孝义民俗
- 中共孝义市委宣传部
-
- 金华地区风俗志 上 武义风俗志
- 1984
-
- 民国通俗演义
- 1996 长沙市:岳麓书社
-
- 三国志通俗演义
- 1980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民国通俗演义
- 1980 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
-
- 常德地区志 民俗志
- 1994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 安徽省志 64 民俗志
- 1998 北京:方志出版社
-
- 福建省志 民俗志
- 1997 北京:方志出版社
-
-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志
- 1997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布依族民俗志
- 1985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 民国通俗演义
- 1973 北京市:中华书局
-
- 湖北省志 民俗
- 1996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