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民俗志》

概述1

编纂说明…………………………………………………刘永立序…………………………………………………………张之凡例1

第一章 乡里社会7

第一节 村落7

一 村落形成7

二 村庄命名8

三 村落分布10

四 村落结构10

五 公益设施11

第二节 家族14

一 族内俗约14

二 家世传承16

三 家庭生活19

一 姻亲23

第三节 亲戚23

二 干亲25

三 奶亲26

第四节 邻里26

一 邻里关系26

二 素常交往28

三 民间会社30

四 村规民约32

第五节 姓氏34

一 姓氏源流34

二 姓氏选择35

三 姓氏录35

第六节 乡情36

一 作物种类39

第一节 农业习惯39

第二章 生产习俗39

二 耕作习惯41

三 积肥施肥42

四 耕耘播种44

五 收割打场46

第二节 工匠习俗48

一 泥水匠48

二 木匠49

三 铁匠51

四 编织匠52

五 制陶匠53

第三节 植树造林54

一 育林改土54

二 树木种类54

三 栽种习惯55

四 树木保护57

五 采伐利用57

第四节 家庭饲养57

一 家禽家畜57

二 饲养方法59

三 饲养禁忌59

第三章 生活习惯61

第一节 居住61

一 宅基选择61

二 房屋修建62

三 房屋种类63

四 庭院格局63

五 屋内陈设64

一 发型65

第二节 服饰65

六 住房习惯65

七 家庭照明65

二 冠戴66

三 服装68

四 鞋袜73

五 洗涤保存74

第三节 饮食75

一 饮食用具75

二 饮食原料77

三 家常便饭79

四 节日饭食82

五 待客饮食83

六 传统小吃84

第四节 起居86

一 道路87

第五节 交通87

二 交通工具89

三 行旅习惯89

第六节 运输91

一 人力搬运91

二 畜力运输92

三 其他93

第七节 传信94

第四章 人生仪礼96

第一节 称谓96

一 家族称谓96

二 亲戚称谓99

三 书信称谓101

四 绰号105

一 跪拜礼108

第二节 通礼108

二 待客礼109

三 相遇礼110

四 其他礼110

第三节 诞生111

一 求子111

二 怀孕112

三 分娩113

四 三天115

五 起名116

六 过九117

七 满月118

八 百岁119

九 周岁后仪礼119

第四节 成年119

一 旧式嫁娶121

第五节 嫁娶121

二 其他嫁娶形式127

三 半旧式嫁娶129

四 新式嫁娶130

五 结婚年龄130

第六节 庆寿130

第七节 丧葬132

一 传统葬礼132

二 其他丧俗143

三 新式葬礼144

第五章 集会贸易146

第一节 贸易市场146

一 集市146

二 庙会148

二 脚商152

三 买卖152

第二节 经营方式152

一 坐商152

第三节 行市交易156

第六章 民间信仰158

第一节 神灵崇拜158

一 家庭敬神158

二 村中敬神161

第二节 灵魂崇拜162

一 祖灵162

二 鬼魂163

第三节 自然崇拜165

一 天象165

二 岩石水井166

三 植物166

四 动物166

三 勾手168

二 咒人168

第四节 语言崇拜168

一 盟誓168

第五节 宗教崇拜169

第六节 占卜崇拜170

一 预兆170

二 占卜172

第七章 时令节日175

第一节 传统节日175

一 春节175

二 接财神179

三 龙抬头179

四 清明179

八 五月十三180

七 夏至180

六 端阳节180

五 四月八180

九 六月初一181

十 六月六181

十一 七月七181

十二 七月十五182

十三 八月十五182

十四 九月九182

十五 十月初一182

十六 冬至183

第二节 现代节日183

一 妇女节183

二 植树节184

三 国际劳动节184

四 中国青年节185

六 教师节186

五 国际儿童节186

七 国庆节187

八 元旦187

第八章 民间游艺189

第一节 说书唱戏189

一 说书189

二 唱戏191

第二节 杂技社火198

一 杂技198

二 社火199

第三节 传统技艺203

一 绘画203

二 雕塑204

一 体育活动205

第四节 体育竞技205

三 刺绣205

四 剪纸205

二 民间竞技206

第五节 娱乐游戏207

一 娱乐207

二 游戏208

第九章 口头文学213

第一节 谚语213

一 气象213

二 农事214

三 时令气候215

四 勤俭持家216

五 卫生保健216

六 肥料217

七 种植管理217

九 人生哲理218

八 家庭饲养218

第二节 歇后语220

一 喻人220

二 喻物221

三 喻事222

四 喻地名222

第三节 歌谣223

一 儿歌223

二 生活歌224

第四节 迷语227

一 物迷227

二 人迷228

三 事迷229

第五节 习俗传说230

一 给死人烧纸钱230

二 因果报应的由来231

三 太公楼232

四 妇女裹脚232

五 撒岁233

六 泰山石敢当234

七 上梁帖为什么是红的234

八 腊八粥236

九 五月十三斩小妖237

十 吃晚饭为啥叫“喝汤”237

十一 新媳妇为啥戴“蒙头红”238

第十章 方言土语240

第一节 天文地理240

一 天文240

二 地理241

第二节 动物植物242

一 动物242

二 植物244

第三节 人身病痛246

一 人身246

二 病痛247

第四节 特殊用语248

一 代词248

二 形容词249

三 副词249

四 介词250

五 量词250

六 数词251

第五节 生活用语252

一 动作252

二 位置254

三 其他255

编后记256

1993《濮阳民俗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田聚常主编 1993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濮阳年鉴  1996(1996 PDF版)
濮阳年鉴 1996
1996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濮阳县文物志( PDF版)
濮阳县文物志
紫阳县志  民俗志  初稿( PDF版)
紫阳县志 民俗志 初稿
濮阳市效区卫生志  1986( PDF版)
濮阳市效区卫生志 1986
濮阳市戏曲志( PDF版)
濮阳市戏曲志
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辑委员会
濮阳之光  濮阳在黔老同志革命回忆录专辑(1995 PDF版)
濮阳之光 濮阳在黔老同志革命回忆录专辑
1995
濮阳市税务志(1995 PDF版)
濮阳市税务志
1995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元阳民俗(1990 PDF版)
元阳民俗
1990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武汉年鉴  1990(1990 PDF版)
武汉年鉴 1990
1990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濮阳市区志(1996 PDF版)
濮阳市区志
1996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濮阳县志(1989 PDF版)
濮阳县志
1989 北京:华艺出版社
洛阳文史资料  第16辑(1995 PDF版)
洛阳文史资料 第16辑
199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洛阳市委员会文史学习处
战濮阳(1963 PDF版)
战濮阳
1963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濮阳市土志(1999 PDF版)
濮阳市土志
1999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濮阳年鉴  1995(1995 PDF版)
濮阳年鉴 1995
1995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