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布莱希特》
作者 | (苏)苏丽娜著;中平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51 |
出版时间 | 198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0209·8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6538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作者的话1
一 艺术家的创作与历史的发展过程6
二 布莱希特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遗产17
三 矛盾的焦点——体验与再现22
四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学说中的感情与理性36
五 形体动作方法——论争和比较46
六 叙述体戏剧与“陌生化”58
七 贯串动作、潜台词、最高任务70
八 “陌生化”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演出78
九 布莱希特与二十年代的戏剧演出84
十 今天如何理解“体验”与“表现”?93
十一 各种流派和学派的综合问题115
十二 不同艺术家的即兴表演125
十三 谈谈惊异131
十四 布莱希特戏剧中的历史主义136
十五 布莱希特戏剧中的情节143
十六 爱森斯坦的蒙太奇与布莱希特的方法149
十七 戏剧与舞台165
十八 布莱希特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论情节的体现174
十九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造戏剧人物的方法179
二十 布莱希特戏剧演出中的情节与人物性格的相互关系187
二十一 人物性格与性格化203
二十二 布莱希特创造形象的方法214
二十三 共同的原则与独特的处理220
二十四 “表演好人的时候,要找到他坏的地方,反之亦然……”227
二十五 永恒的探索233
二十六 艺术家的观点与舞台形象238
二十七 评价戏剧人物的方法254
二十八 逼真性、假定性、现实主义268
注释299
附录325
译后记345
1986《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布莱希特》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苏)苏丽娜著;中平著 1986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1962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 史达尼斯拉夫斯基
- 1949.02 时代书报出版社
-
- 论舞台艺术 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语录
- 西北行政委员会文化局
-
- 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与创作实践选辑
- 中央电影局上海电影制片厂
-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与舞台美术创作
- 1956
-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排演中
- 1957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
- 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创作方法
- 1955 艺术出版社
-
- 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解说
- 1954 平明出版社
-
-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 1985 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
-
- 科技名人录
- 1987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谈话录
- 1957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论集
- 1984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导演课
- 1982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 第1卷 我的艺术生活
- 1958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