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精读与写作 中国古代卷》
作者 | 赵昌平著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99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252597X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6166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创造性的阅读——写在前面的话1
凡例1
写景记游3
山水的“人格化解释”——读[梁]吴均《与宋元思书》3
移步换形中的“情景相生”——读[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8
声光影息中的“禅境”——读[唐]王维《山中与裴迪秀才书》14
闲人夜游中的“错觉”——读[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21
天地一白中的“性灵”——读[明]张岱《湖心亭看雪》26
本章余论诗与画30
“悲剧人物”浅说——读[汉]司马迁《垓下之战》35
写人记事35
描绘的“特定性”——读[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45
“潜意识”的作用——读[唐]李商隐《李贺小传》51
描写与“象征”——读[宋]苏轼《方山子传》57
描叙的“庄”与“谐”——读[唐]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64
本章余论漫谈记事写人——方式与观感70
论说辩难77
“气势”与论说——读[唐]韩愈《师说》77
“韵度”与论说——读[宋]欧阳修《送徐无党南归序》84
论说的“思理”与柳宗元的“雄深雅健”——读[唐]柳宗元《桐叶封弟辩》92
论敌“心理”与论辩“节奏”——读[战国]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章》99
论题“要害”与论辩“机趣”——读[战国]庄子《“知之濠上”章》106
本章余论论说美——基于思辨,主于个性,巧于组织111
杂文随笔115
“杂”中见“清”——读[唐]韩愈《杂说一》115
感愤、气势与“语言结构”——读[唐]韩愈《杂说四》120
贪官“变传”——读[唐]柳宗元《?蝂传》125
“偏至”中的“沉厚”——读[清]袁枚《黄生借书说》130
“正大”中的“奇警”——思辨与法度——读[清]钱大昕《弈喻》137
本章余论由正及奇,由法入变——为初学杂文随笔者戒142
抒情言志147
情景、心境与“语言结构”——读[唐]任华《送宗判官归滑台序》147
深蕴在木假山中的“理念”——读[宋]苏洵《木假山记》153
“冷嘲热讽”与“得体合度”——多重情意的组织——读[明]宗臣《报刘一丈书》160
莲菊之别与“中和之美”——读[宋]周敦颐《爱莲说》168
“病梅”与文学意象的更新——读[清]龚自珍《病梅馆记》175
附录唐诗品读五章184
妙在有意无意间——读[唐]孟浩然《春晓》184
诗眼的作用——读[唐]韦应物《滁州西涧》186
意象与音节——读[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188
抒情的线索——读[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92
给出想象的空间——读[唐]王昌龄《从军行》195
本章余论兼本书小结意象与“立意为本”197
1999《美文精读与写作 中国古代卷》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赵昌平著 1999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阅读与写作
- 1980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中国古代作品选读 上
- 1974
-
- 美文写作
- 广东省语言音像出版社
-
- 中国古代作品选读
- 1975
-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 1973
-
- 中国古代写作理论
- 1985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
- 中国古代作品选读
- 1980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写作美学
- 1988 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
- 烟花楼
- 1989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下
- 1987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上
- 1987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
- 1995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
- 阅读与写作
- 1992 北京:语文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