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什么? 对科学的全方位的反思》求取 ⇩

前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

绪论 科学是什么7

第一章科学成长的历程:科学史论16

第一节 古代自然科学的形成16

一、从混沌中走来16

二、理性思辨的产生与古代自然科学的形成20

三、古代自然科学的衰落27

一、文艺复兴和科学解放29

第二节 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29

二、经典力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31

三、工业革命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33

第三节 现代自然科学的革命和发展38

一、经典物理学危机与现代物理学革命39

二、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43

三、第三次技术革命45

第二章科学研究的艺术:科学方法论47

第一节 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48

一、观察方法53

第二节 科学观察和实验53

二、科学实验56

第三节 科学抽象62

一、科学抽象及其原则62

二、理想化方法63

三、比较和类比65

四、分析和综合66

五、归纳和演绎68

第四节 科学概念和科学假说70

一、科学概念70

二、科学假说72

第三章科学研究的准则:科学法则论74

第一节 可观察性原理74

一、可观察性原理的含义74

二、历史的考察75

三、科学哲学的说明79

一、简单性原理的含义81

二、缺乏统一理解的原理81

第二节 简单性原理81

三、作为反形而上学武器的简单性原理82

四、知识论中的简单性原理85

五、爱因斯坦的贡献86

第三节 和谐性原理88

一、和谐性原理的内容88

二、素朴理解的和谐性88

三、精致理解的和谐性92

一、对应原理的含义95

第四节 对应原理95

二、玻尔与对应原理96

三、知识论中的对应原理99

第五节 对称性原理101

一、对称性原理的基本表述101

二、对称性原理的历史考察103

三、应用中的几种可能106

第六节 还原性原则108

一、基本表述108

二、一般说明109

三、牛顿力学的纲领性作用111

四、现代物理学的领率作用112

五、结语114

第七节 间隔性原理115

一、间隔性原理的含义115

二、对间隔性原理的一般说明116

三、历史源流119

第四章科学形成的过程:科学认识论122

第一节 科学认识的特点122

一、科学认识系统的构成124

第二节 科学认识系统124

二、科学认识系统中主客体的矛盾128

三、科学实践的结构130

第三节 科学认识的程序132

一、问题是科学认识的起点132

二、科学发现的过程135

第四节 科学认识的检验、评价和选择140

一、科学认识的检验140

二、科学认识的评价和选择145

第一节 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152

第五章科学大厦的结构:科学系统论152

第二节 科学知识体系的结构157

第三节 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159

一、公理化方法159

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161

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163

第四节 科学理论发展的两种表现164

一、发展中的渐进与飞跃165

二、科学发展中的分化与综合166

第五节 大科学、大科学观、大科学文化168

第六节 21世纪的科学173

第六章科学发展的外在条件:科学环境论179

第一节 科学的社会环境179

一、科学的社会生产环境180

二、科学的社会战争环境182

第二节 科学的政治环境184

一、科学的政治制度环境184

二、科学的政策环境186

三、一种不正常的政治环境:政治权力对科学发展的影响188

一、科学发展离不开哲学环境190

第三节 科学的哲学环境190

二、哲学环境对科学的影响191

第四节 科学的道德环境194

一、科学与道德194

二、科学道德环境对科学发展的影响195

一、科学与文化传统198

二、文化传统环境对科学的影响198

第五节 科学的文化传统环境198

第六节 科学的美学环境202

一、美是科学的一个环境202

二、美学环境对科学的作用203

第七节 科学的内部环境207

一、科学与科学的内部环境207

二、科学内部环境对科学发展的影响207

第七章科学发展的内在根据:科学动力论211

第一节 科学发展的心理动力211

第二节 科学发展的危机动力216

第三节 科学发展的悖论动力219

第四节 科学发展的争鸣性动力220

第五节 科学发展的分化一综合动力223

第六节 科学发展的技术动力226

第八章科学发展的形式:科学模式论231

第一节 “套箱”模式232

第二节 “猜测一证伪”模式234

第三节 “范式更替”模式238

第四节 “研究纲领进化一退化转换”模式240

第五节 “研究传统一解决问题”模式243

第六节 “树状”模式247

第七节 对科学发展模式的再认识250

第九章科学研究的组织:科学活动论254

第一节 科学活动及其特点254

第二节 科学活动的准则260

第三节 科学活动的主体265

一、科学家在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265

二、科学家应具备的基本能力266

三、科学家品质方面的共同特点270

一、科学活动组织的历史沿革272

第四节 科学活动组织272

二、科学组织与科学活动276

第五节 科学活动中心279

一、什么是科学活动中心279

二、科学中心转移的历史考察280

三、科学中心形成、转移的条件283

第六节 科学奖励288

一、什么是科学奖励288

二、科学奖励的功能289

三、马太效应与小镇效应290

四、“获奖链”的形成及原因293

第十章科学的社会功能:科学价值论295

第一节 价值及其哲学意义296

第二节 科学价值的历史考察300

第三节 科学价值的表现305

第四节 科学的社会价值308

第五节 科学的社会价值评价316

第六节 科学人论322

第七节 科学真、善、美325

1993《科学是什么? 对科学的全方位的反思》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德胜,李建会主编 1993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