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农作制和耕作法》
作者 | 郭文韬编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农业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36 |
出版时间 | 198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6144·236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5304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2
前言2
上篇 中国古代农作制2
第一章 中国古代农作制的历史考察2
一 西周的撂荒农作制2
二 春秋的熟荒农作制3
三 战国的土地连种制5
四 汉代北方轮作复种制和南方撂荒农作制7
五 魏晋南北朝的轮作复种制8
六 隋唐和南宋的南方轮作复种制11
七 元代南北轮作复种制13
八 明代轮作复种制和间作套种制15
九 清代轮作复种制和间作套种制19
十 简短的结语24
一 用地与养地的矛盾斗争推动了农作制的发展28
第二章 中国古代农作制的发展规律探讨28
二 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与农作制32
三 简短的结语43
第三章 中国古代农作制的用地和养地体系45
一 充分用地积极养地的指导思想45
二 中国古代农作制的用地体系47
三 中国古代农作制的养地体系52
四 用养结合和高度用养是中国古代农作制的基本特点64
五 国外对我国传统农作制的评价66
六 简短的结语68
第四章 古代农作制的继承与改革70
一 精耕细作传统与农业机械化70
二 植物生产(农)与动物生产(牧)的平衡72
三 关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73
四 简短的结语76
一 西周至春秋的火耕与耦耕80
第一章 中国古代耕作法的理论与技术80
下篇 中国古代耕作法80
二 战国的耕作理论与技术的奠基84
三 汉代耕作技术88
四 魏晋南北朝时代耕作技术95
五 唐宋南方水田耕作技术102
六 元代南北耕作技术109
七 明代耕作技术116
八 清代耕作理论与技术123
九 简短的结语133
第二章 中国古代耕作理论与技术的初步探讨136
一 “三才”论与精耕细作传统136
二 土壤理论与土壤耕作141
三 阴阳五行说与耕作理论145
四 耕作法的基本原则152
五 耕作法的技术体系157
六 耕作法与自然力的利用169
七 荒地的耕作法173
八 简短的结语175
第三章 几种传统耕作法的初步研究178
一 垄作法与代田法178
二 区田法与亲田法188
三 简短的结语202
第四章 古代耕作法的继承与改革205
一 继承与发扬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205
二 垄作法的继承与改革208
三 国外耕作法的经验与教训215
四 改革耕作方法的方向和道路222
五 简短的结语230
后记232
主要参考文献233
上篇233
下篇234
1981《中国古代的农作制和耕作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郭文韬编著 1981 北京:农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耕作和轮作
- 1958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耕作制度
- 1982
-
- 不用耕作的农业
- 1978
-
- 耕作制度的重大改革
- 1995 《江淮文史》编辑部
-
- 西北耕作制度
- 1996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 东北耕作制度
- 1996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 耕作改制的科学技术
- 1979 北京:农业出版社
-
- 中国古代名将的智慧和作风
- 1997 北京:新时代出版社
-
- 中国古代耕织图
- 1995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 当代中国的农作物业
- 198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中国耕作制度
- 1993 北京:农业出版社
-
- 中国耕作制度史研究
- 1994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
- 海南的耕作制度
- 1992 海口:海南出版社
-
- 中国耕作制度区划
- 1987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古代农耕史略
- 1992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