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指南与应诉技巧》求取 ⇩

目录1

1

前言1

第一章 行政复议概述1

第一节 行政复议的概念和特征1

一、行政复议的概念1

二、行政复议的特征2

三、行政复议的历史发展4

第二节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7

一、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共同点7

二、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区别8

三、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关系10

第三节 行政复议的原则11

一、行政复议的一般原则12

二、行政复议的特有原则15

一、行政复议的任务20

第四节 行政复议的任务和作用20

二、行政复议的作用22

第二章 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26

第一节 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的概念和确定原则26

一、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的概念26

二、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的确定原则27

第二节 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30

一、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31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32

三、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法规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可以申请复议34

四、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可以申请复议35

五、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可以申请复议36

六、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可以申请复议37

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可以申请复议38

八、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可以申请复议38

九、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或者可以申请复议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39

二、对行政机关的内部行政行为不能申请行政复议40

一、对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不能申请复议40

第三节 不能申请复议的法定事项40

三、对行政机关关于民事纠纷的仲裁、调解或者处理不服的,不能申请复议41

四、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不能申请复议42

第三章 行政复议的管辖44

第一节 行政复议管辖的概念、特征和原则44

一、行政复议管辖的概念和特征44

二、行政复议管辖的意义45

三、行政复议管辖的原则47

四、行政复议管辖的分类49

五、行政复议管辖与行政诉讼管辖的区别50

第二节 部门管辖52

一、上一级主管部门管辖52

二、部门自身管辖54

三、对派出机构的管辖56

第三节 政府管辖57

一、上一级人民政府管辖58

二、政府自身管辖59

三、政府对工作部门的管辖60

四、政府对派出机关的管辖62

第四节 特定情况下的复议管辖62

一、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的管辖62

二、不服法定授权组织具体行政行为的管辖65

三、不服行政委托组织具体行政行为的管辖67

四、不服经上级批准的具体行政行为的管辖68

五、不服被撤销的行政机关在其被撤销前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管辖70

六、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71

七、共同管辖与选择管辖73

第五节 关于行政复议管辖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几个问题74

一、关于对行政复议条例第22条的理解75

二、关于派出机关能否行使复议管辖权的问题76

三、关于对不设区的省辖市人民政府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管辖问题77

四、关于不服计划单列市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管辖问题78

五、关于不服非常设机构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管辖问题78

六、关于不服行政性公司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管辖问题79

八、关于不服低半格代管业务部门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管辖问题80

七、关于主管部门内部机构行使复议管辖权的问题80

第四章 行政复议机构82

第一节 行政复议机关与行政复议机构82

一、行政复议机关82

二、行政复议机构84

三、行政复议机关与行政复议机构的关系85

第二节 行政复议机构的设置87

一、设置行政复议机构的必要性87

二、设置行政复议机构的原则88

三、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复议机构的设置89

四、行政主管部门复议机构的设置90

第三节 行政复议机构和专职复议人员的职责91

一、审查复议申请是否符合法定条件91

二、向争议双方、有关单位及有关人员调查取证,查阅文件和资料91

三、组织审理复议案件92

四、拟定复议决定92

五、受复议机关法定代表人的委托出庭应诉92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93

第五章 行政复议参加人94

第一节 行政复议申请人94

一、复议申请人的类型94

二、复议申请权的界定97

三、复议申请人的权利和义务99

第二节 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101

一、行政复议被申请人应具备的条件102

二、行政复议被申请人的确认102

三、行政复议被申请人的权利与义务106

第三节 行政复议的第三人108

一、行政复议第三人的概念和特征109

二、行政复议第三人的几种情况110

三、行政复议第三人产生的程序111

四、行政复议第三人在复议中的权利和义务111

第四节 行政复议代理人112

一、行政复议代理人的概念和特征113

二、行政复议代理人的类型113

三、行政复议代理人的选择115

四、行政复议代理人的权利和义务116

第五节 行政复议参加人资格的继承、变更和权利义务的承担117

一、公民申请人资格的继承117

二、法人或组织的复议参加人资格的变更118

三、行政复议参加人权利义务的承担118

第六章 行政复议证据121

第一节 行政复议证据的概念和特征121

一、行政复议证据的概念121

二、行政复议证据的特征122

第二节 行政复议证据的种类及形式123

一、行政复议证据的种类123

二、行政复议证据的形式125

第三节 行政复议中的举证责任130

一、举证责任的概念130

二、行政复议中举证责任的承担130

三、被申请人承担举证责任的意义132

二、行政复议证据收集、调查应遵循的原则133

一、行政复议证据收集、调查的概念和意义133

第四节 行政复议证据的收集与调查133

三、行政复议证据收集、调查的方法134

四、行政复议证据的保全135

第五节 行政复议证据的审查与判断136

一、行政复议证据审查、判断的概念136

二、行政复议各种证据的审查与判断136

二、行政复议申请的条件139

一、行政复议申请的概念139

第一节 行政复议的申请139

第七章 行政复议程序139

三、行政复议申请的方式142

四、行政复议申请书142

第二节 行政复议案件的受理144

一、复议申请的审查144

二、复议申请的处理145

三、复议申请处理的法律文书147

一、复议案件审理的方式149

第三节 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149

二、复议案件审理的程序150

三、审查具体行政行为152

第四节 行政复议决定154

一、审理复议案件的法律适用155

二、复议决定的种类159

三、复议决定书160

四、复议决定书的拟定与审签162

第五节 行政复议文书的送达与复议决定的执行162

一、行政复议文书的送达162

二、行政复议决定的执行165

第六节 行政复议期间与期限169

一、行政复议期间169

二、行政复议期限的法律规定172

第七节 复议案件审理过程中几个实际问题的处理174

一、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问题174

二、申请人撤回复议申请176

三、复议停止和复议终止178

四、申请人不服复议机关行为的救济措施179

第八章 妨害行政复议的法律责任182

第一节 妨害行政复议法律责任概述182

一、妨害行政复议法律责任的概念182

二、妨害行政复议应承担的法律责任183

第二节 被申请人拒绝履行复议决定的法律责任183

一、被申请人拒绝履行复议决定的法律责任的概念183

二、被申请人拒绝履行复议决定承担法律责任的特点184

二、复议人员失职或徇私舞弊承担法律责任的特点185

第三节 复议人员失职或徇私舞弊的法律责任185

一、复议人员失职或徇私舞弊的法律责任的概念185

第四节 复议参加人或者其他人妨害行政复议的法律责任186

一、复议参加人或者其他人妨害行政复议的法律责任的概念186

二、复议参加人或者其他人拒绝、阻碍复议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承担法律责任的特点187

第九章 行政侵权赔偿责任188

第一节 行政侵权赔偿责任概述188

一、行政侵权赔偿责任的概念与特征188

二、行政侵权赔偿责任的性质190

一、具体行政行为必须是以违法为前提191

第二节 行政侵权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191

二、必须是因行政管理活动而发生的损害192

三、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存在193

四、必须是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193

第三节 行政侵权赔偿诉讼194

一、行政侵权赔偿诉讼的概念与特征194

二、建立行政侵权赔偿诉讼的意义。195

第十章 行政侵权赔偿原则198

第一节 行政处理赔偿前置原则198

一、行政处理赔偿前置原则的含义198

二、行政侵权赔偿的方式198

第二节 行政侵权赔偿诉讼调解原则199

一、行政侵权赔偿诉讼调解原则的含义200

二、行政侵权赔偿诉讼调解应遵循的原则200

第四节 行政机关首先赔偿原则201

一、行政机关首先赔偿原则的含义201

第三节 对财产损失全部赔偿原则201

二、确立行政机关首先赔偿原则的意义202

第五节 金钱赔偿为主原则203

第十一章 行政侵权赔偿的范围与形式204

第一节 行政侵权赔偿的范围和标准204

一、行政侵权赔偿的范围204

二、行政侵权赔偿的标准204

一、行政侵权赔偿的形式207

第二节 行政侵权赔偿的形式207

二、行政侵权赔偿费用的来源208

第十二章 行政应诉210

第一节 行政应诉人员的概念与特征210

一、作好行政应诉的意义210

二、行政应诉人员的概念和特征211

第二节 行政应诉人员应具备的条件212

一、行政应诉人员应具有维护法律尊严的思想212

二、行政应诉人员应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213

四、行政应诉人员应具有丰富的行政工作经验214

三、行政应诉人员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214

五、行政应诉人员应具有较强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215

第三节 行政应诉人员的选择和培养215

一、行政应诉人员的选择215

二、行政应诉人员的培养217

第四节 行政应诉人员的权利与义务219

一、行政应诉人员在行政诉讼中享有的法定权利219

二、行政应诉人员在行政诉讼中应当履行的义务220

第十三章 行政应诉遵循的基本原则222

第一节 行政应诉遵循的一般原则222

一、遵守独立审判原则222

二、遵循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223

三、遵循回避原则224

四、遵循公开审判原则225

五、遵循两审终审制原则225

六、遵循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法律地位平等原则226

七、遵循辩论原则227

八、遵循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228

一、遵循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具体法定原则229

第二节 行政应诉应遵循的特有原则229

二、遵循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原则230

三、遵循行政机关负主要举证责任原则232

四、遵循起诉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执行原则235

一、收签法院送达的诉讼文书,报送有关领导阅示238

二、认真审阅案卷材料,熟悉案情238

第一节 作好应诉前的准备工作238

第十四章 行政应诉的方法与技巧238

三、调查访问,核实证据239

四、写好答辩状240

五、按法定时间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和答辩状241

第二节 在庭审中要正确行使诉讼权利243

一、要依法出庭应诉,维护行政机关的合法权益243

二、充分利用自己享有的诉讼权利,积极参加法庭调查244

三、法庭辩论的重点和技巧246

一、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可以提起上诉249

第三节 充分利用上诉权和申诉权,力争实现好的效果249

二、行政机关不服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提出申诉250

第十五章 复议应诉法律文书252

第一节 行政复议法律文书252

一、行政复议法律文书的概念252

二、行政复议法律文书的特点252

三、行政复议法律文书的作用258

四、行政复议文书制作的基本要求260

第二节 行政起诉状261

一、行政起诉状的概念与作用261

二、行政起诉状的内容和写法262

三、行政起诉状的格式和范例265

第三节 行政上诉状267

一、行政上诉状的概念与作用267

二、行政上诉状的内容和写法268

三、行政上诉状的格式和范例271

二、行政答辩状的主要内容和写法275

一、行政答辩状的概念与作用275

第四节 行政答辩状275

三、行政答辩状的格式与范例276

第五节 行政申诉状281

一、行政申诉状的概念与作用281

二、行政申诉状的内容和写法282

三、行政申诉状的格式与范例284

第六节 行政诉讼代理词286

一、行政诉讼代理词的概念与作用286

二、行政诉讼代理词的基本内容和写法287

三、行政诉讼代理词的格式与范例288

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92

附件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306

附件3:行政复议条例324

附件4:行政复议法律文书格式335

附件5: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时限对照表369

附件6:规定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关系的法律、法规一览表378

1992《行政复议指南与应诉技巧》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丁乐超,国修海主编 1992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