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机可控硅自动稳速系统》
作者 | 王孟效,孙怀录同编著 编者 |
---|---|
出版 | 轻工业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84 |
出版时间 | 198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5042·160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4359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概述1
目录1
第二章 可控硅整流主回路6
2-1 可控硅元件6
2-2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11
2-3 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13
一、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14
二、感性负载时的可控整流电路15
三、反电势负载时的可控整流电路20
一、三相桥式整流电路22
2-4 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22
二、三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26
三、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29
第三章 可控硅整流的触发电路36
3-1 阻容移相桥触发电路38
一、阻容移相桥原理38
二、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的R-C移相桥触发40
三、三相全控桥整流的阻容移相触发电路43
3-2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46
一、单结晶体管46
二、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48
3-3 正弦波同步的晶体管触发电路53
一、工作原理54
二、电路参数选择简述58
3-4 锯齿波同步的晶体管触发电路59
一、工作原理60
二、电路参数选择简述61
3-5 双脉冲强触发锯齿波触发电路62
一、工作原理62
二、输出器简述69
4-1 三相变压器各种联接组的分类73
第四章 可控硅整流的主回路与触发电路的同步73
4-2 正弦波触发电路与三相半控桥的同步及其开环调试81
4-3 阻容移相桥触发电路与三相全控桥的同步及其开环调试87
4-4 双脉冲强触发电路与三相全控桥的同步及其开环调试90
一、可控硅对触发脉冲的要求91
二、触发电路与主回路的同步91
4-5 几种可控硅整流装置的比较99
一、静态放大倍数Kz的不同100
二、触发电路上的区别101
三、三相半控桥与全控桥的差别102
一、系统的特性104
第五章 自动调速系统的组成及静态分析104
5-1 可控硅自动调速系统的基本概念104
二、静特性的定量分析106
5-2 转速负反馈自动调速系统109
一、系统的工作原理109
二、静特性的结构图表示法及其运算111
三、转速负反馈系统的静特性分析………………………………(11?)5-3 电压负反馈调速系统124
一、系统工作原理124
二、系统静特性分析126
5-4 电压负反馈、电流正反馈自动调速系统129
一、系统工作原理130
二、系统的静特性分析131
三、双缸双网纸机可控硅传动装置137
5-5 电流截止负反馈及电压微分负反馈环节141
一、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141
二、直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145
三、电压微分负反馈环节147
5-6 KGSA40/230(单闭环)自动调速系统151
一、工作原理及特性分析152
二、系统存在的问题163
6-1 直流放大器167
第六章 直流放大器、集成运算放大器及调节器167
一、直流放大器的特点168
二、几种常用的多级直流放大器的耦合方法170
三、零点漂移现象及其克服方法172
四、差动式直流放大电路176
五、直流放大器应用举例188
6-2 集成运算放大器191
一、集成运算放大器结构的特点192
二、集成运算放大器主要技术指标的意义和它们的测试方法193
三、8FC1的电路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199
四、8FC2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204
五、μA741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208
六、FC52及XFC2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213
七、FC54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218
八、5G23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221
九、5G24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223
十、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老化及输出功率的扩展225
6-3 调节器227
一、调节器的各种类型228
二、PI调节器在自动调节系统中的作用236
7-1 无静差自动调节系统原理241
第七章 采用调节器的自动调速系统241
7-2 采用I调节器的电压负反馈系统247
7-3 采用PID调节器的电势负反馈系统252
7-4 电枢端电压控制直流电动机双闭环稳速系统254
一、工作原理256
二、原KGS A/F(单闭环)系统改装成双闭环调节系统的方法261
三、KGS A/F系列(双闭环)可控硅整流装置268
7-5 磁场控制直流电动机双闭环稳速系统282
一、工作原理283
二、进口纸机可控硅调磁系统介绍288
第八章 各种环节的传递函数293
8-1 拉普拉斯变换294
一、拉氏变换和逆变换296
二、拉氏变换的应用举例301
8-2 传递函数和频率特性303
8-3 R-C滤波器的传递函数310
8-4 直流电动机的传递函数314
一、激磁电流恒定、电枢端电压控制的他激直流电动机315
二、电枢端电压恒定、激磁电流控制的他激直流电动机319
8-5 其他环节的传递函数324
一、可控硅整流装置的传递函数324
二、电流互感器的传递函数327
三、测速发电机的传递函数328
8-6 传递函数的运算和方框图(结构图)的简化328
第九章 电子调节器的传递函数332
9-1 电气网路的复数阻抗333
9-2 复杂网路复数阻抗的计算335
一、没有分支电路的情况335
二、具有分支电路的情况336
9-3 调节器的传递函数342
一、一般计算式342
二、几种最常用的调节器的传递函数343
三、调节器的实际用法及其传递函数351
四、带有双向限幅的调节器355
五、带有源反馈的PID调节器357
六、自适应调节器的概念358
第十章 自动调节系统的最佳化原理361
10-1 一般概念362
一、系统的稳定性362
二、系统的稳态误差和无差度365
三、系统的动态品质369
10-2 二阶最佳——二阶最佳化系统372
一、二阶最佳化系统的最佳化条件373
二、二阶最佳化系统的结构图及其标准形式374
三、二阶最佳化系统的品质指标376
10-3 三阶最佳——三阶最佳化系统380
一、三阶最佳化系统的最佳化条件380
二、三阶最佳化系统的结构图及其标准形式382
三、三阶最佳化系统的品质指标386
四、二阶和三阶最佳化结构的其他形式387
10-4 高阶系统的处理390
一、系统的简化处理394
二、系统的补偿和校正396
10-5 外加扰动对最佳化系统的影响400
一、扰动对二阶最佳化系统的影响401
二、扰动对三阶最佳化系统的影响405
10-6 最佳化结构和参数的选择汇总406
第十一章 最佳化原理在纸机自动稳速系统上的应用413
11-1 电压负反馈自动稳压系统413
11-2 转速负反馈稳速系统417
一、三阶最佳化方案(非标准形式)418
二、二阶最佳化方案(非标准形式)421
11-3 电势外反馈稳速系统422
11-4 双闭环自动稳速系统425
一、纸机可控硅双闭环稳速系统结构图426
二、电枢端电压控制的纸机可控硅双闭环稳速系统的最佳化处理431
11-5 电动机参数的测量449
一、RZ的测定449
二、TS的测定451
三、TM的测定452
第十二章 纸机可控硅稳速系统的调试、故障分析及问题讨论459
12-1 系统调试459
一、调试前的准备工作459
二、开环调试460
三、电流环的调试462
四、速度环的调试464
12-2 故障分析465
一、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排除方法466
二、检查故障的方法469
12-3 有关纸机可控硅稳速系统的几个问题的讨论475
一、在纸机干部出现的问题475
二、最大电流(截止电流)值的确定478
三、在三相半控桥电路中采用交流互感器检测电流所存在的问题479
四、双闭环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环节483
1982《造纸机可控硅自动稳速系统》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孟效,孙怀录同编著 1982 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塔式起重机可控硅调速与遥控
- 198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可控硅稳压电源
- 1984
-
- 纸机可控硅调速附图
- 1975 西北轻工业学院
-
- 纸机可控硅调速 下
- 1975 西北轻工业学院
-
- 纸机可控硅调速 上
- 1975 西北轻工业学院
-
- 电力拖动自动化 可控硅直流调速系统 上
- 1976
-
- 可控硅—电动机系统应用于12M龙门铇床
- 1972
-
- 自动控制系统
- 1993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
- 自动控制系统
- 1992 台湾:晓园出版社
-
- 自动控制基础
- 1988 轻工业出版社
-
- 可控硅控制系统
- 1986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 龙门刨可控硅供电无环流调速系统
- 1979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可控硅整流调速系统
- 1980 武汉重型机床研究所
-
- 交流电动机的可控硅控制
- 1983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