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手册 第2版 第3分册》求取 ⇩

目录1

第十二章 纺纱品种和工艺设计示例1

第一节 纺纱品种分类及其质量要求1

一、棉纱线品种分类1

二、不同组织结构的机织物特征以及对原纱(线)的质量要求3

三、主要针织品的特征以及对原纱的质量要求6

四、常用缝纫线品种以及对原纱的质量要求7

五、毛巾、帘子布、帆布、手帕用纱(线)的质量要求8

大、不同印染加工坯布对原纱的质量要求8

(二)29tex(20英支)纯棉纱9

(一)96tex(6英支)纯棉纱9

一、纯棉纱线9

第二节 纺纱工艺设计示例9

(三)18tex(32英支)T.W纯棉纱17

(四)14.5tex(40英支)T.W纯棉织布用纱22

(五)13.9×2tex(42/2英支)纯棉织布用线27

(六)J14.5×3tex(40/3英支)精梳缝线32

(七)J12.7tex(46英支)精梳针织用纱38

(八)J9.7tex(60英支)精梳手帕用纱44

(九)J5×2tex(120/2英支)T.W精梳线50

二、化纤纯纺纱线60

(一)9.8×3tex(60/3英支)纯涤纶缝纫线60

(二)19tex(31英支)纯腈纶针织用纱60

(三)19.5tex(30.3英支)纯粘纤纱65

(一)T/C 65/35J 13tex(45英支)涤棉混纺纱69

三、混纺纱线69

(二)T/C 65/35J 13tex(45英支)T.W涤棉混纺纱(进口设备)76

(三)T/R 65/35 13.4tex(44英支)涤粘混纺纱84

(四)T/R 65/35 21×2tex(28/2英支)涤粘中长纤维混纺纱89

(五)T/R 65/35 18.5×2tex(32/2英支)涤粘中长纤维混纺纱94

(六)C/A 60/40 18.3tex(32英支)棉腈混纺针织用纱99

(七)C/V 50/50 18tex(32英支)棉维混纺纱104

(八)R/C 55/45 18.5tex(32英支)粘棉混纺针织用纱109

四、包芯纱[T/C56.37/43.63 15.5tex(38英支)涤棉]114

五、新型纺纱120

(一)87.4tex(6.67英支)T 95tex(6.14英支)W纯棉转杯(气流)纺纱120

(三)自捻纺21tex-4(28英支-4)腈、涤、粘混纺纱124

(二)36 tex(16英支)纯棉转杯(气流)纺纱124

第十三章 布面纱疵132

一、常见纱疵的特征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132

(一)错纬132

1.粗纬132

2.细纬134

3.紧捻纱(线)135

4.多股粗纬135

5.假粗纬136

6.规律性粗纬136

(二)竹节纱、油花纱137

1.白竹节138

2.黄竹节139

4.油飞花竹节141

3.灰黑色竹节141

(三)条干不匀142

1.规律性条干不匀142

2.无规律条干不匀143

3.假条干不匀144

(四)双纬、脱纬144

(五)稀纬、百脚144

(六)油经、油纬、不退色的色经、色纬145

(七)花纬146

1.长片段黄白纱147

2.短片段黄白纱、三丝纱、假花纬147

(八)烂边147

(九)棉球147

(十)裙子皱148

二、纱疵分析方法149

(一)布面纱疵感观分析149

(二)布面纱疵的重量及其不匀性分析150

1.波谱分析法150

2.布面直观分析法151

3.黑板观察法151

4.切断称重法151

5.纱疵仪分析法152

(三)纱疵半制品检验分析152

(四)纱疵中纤维种类的鉴别和含量分析153

2.本工序产生的纱疵机械波波长的计算公式154

1.布面规律性纱疵波长的计算公式154

(一)分析规律性纱疵的计算公式154

三、规律性纱疵分析的计算、推导公式和实例154

3.分析产生规律性纱疵有关工序的推导公式155

(二)布面规律性纱疵分析实例156

四、不同织物、不同印染加工对纱疵的重点要求162

第十四章 纺纱质量检验和常用数理统计164

第一节 纺纱质量检验164

一、试验室标准温湿度条件164

1.试验条件165

3.取样165

2.试验周期165

(一)GB403—78纱线号数、物理指标、重量偏差试验165

三、纱线质量检验165

二、棉纱标准调湿(平衡回潮率)处理165

4.试验方法166

5.试验结果168

(二)ISO2060—1972E卷装纱线线密度的测定方法170

1.应用范围170

2.仪器170

3.样品171

4.试样172

5.试样(试绞)制作172

6.操作和计算173

2.棉结杂质的检验条件174

1.取样174

3.棉结杂质检验方法174

(三)GB403—78纱线棉结杂质、条干均匀度试验174

7.试验报告174

4.棉结、杂质的确定175

5.条干均匀度的检验条件176

6.条干均匀度检验方法177

7.条干均匀度的评定177

(四)电子条干均匀度仪试验178

1.仪器型号和使用范围178

2.乌斯特条干均匀度推荐试验周期和试验长度179

3.GB3292—82电子均匀度仪测定纱条短片段不匀率方法(摘录)180

(五)纱线捻度试验183

1.GB403—78捻度试验方法183

2.GB2543—81捻度试验方法(摘录)185

3.ISO2061—1972E纱线捻度的测定189

(六)GB403—78纱线回潮率试验192

1.取样193

2.试验方法193

(七)GB3916—83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伸长的测定194

方法(摘录)194

(八)纱疵仪器检验201

1.乌斯特纱疵分级仪(Uster Classimat)201

2.佩耶尔光电式纱疵仪(Peyer Digimat)203

四、纱线质量标准和质量要求204

(一)我国国家标准、纺织工业部标准索引204

(二)我国台湾省棉纱线及混纺纱线标准205

1.棉纱线等级标准 (摘自台湾省标准《棉纱总号702类号L3010》)205

(四)日本JIS(日本工业标准)细纱最低强力标准207

2.混纺纱线等级标准(摘自台湾省标准混纺纱总号3052类号L3065)207

(三)香港地区棉纱缕纱强力一般标准207

(五)强力和伸长不匀率参考标准208

(六)香港地区转杯纺纱质量的一般要求208

1.转杯纺纱的质量一般要求208

2.50~100tex(6~12英支)质量一般要求209

五、乌斯特统计值(Uster Statistics)209

(一)细纱支数不匀率——CVT%209

(二)棉条和粗纱条干不匀率(CV%)210

(三)环锭纺普梳棉纱细纱均匀度试验211

(四)环锭纺普梳棉纱拉伸试验(CRE20s试验法)212

(五)环锭纺普梳棉纱纱疵分级试验214

7.伸长率,捻缩率和烧毛率215

(六)环锭纺精梳棉纱细纱均匀度试验215

(七)环锭纺精梳棉纱拉伸试验(CRE20s试验法)217

(八)环锭纺精梳棉纱纱疵分级试验219

(九)环锭纺涤棉纱细纱均匀度试验(T67/C33,T50/C50)220

(十)环锭纺涤棉纱T67/C33拉伸试验(CRE20s试验法)221

(十一)环锭纺涤棉纱(T67/C33 T65/C35 T50/C50)纱疵分级试验223

(十二)环锭纺化纤纱(棉型)细纱均匀度试验224

(十三)环锭纺化纤纱(棉型)拉伸试验(CRE20s试验法)225

(十四)环锭纺化纤纱(棉型1.33~2.00dtex)纱疵分级试验227

(十五)环锭纺粘纤纱(棉型粘纤100%)细纱均匀度试验228

(十六)环锭纺粘纤纱(棉型粘纤100%)拉伸试验(CRE20s试验法)229

(十七)环锭纺粘纤纱(棉型)纱疵分级试验231

(十八)转杯纺纱(棉100%)细纱均匀度试验232

(十九)转杯纺纱(棉100%)拉伸试验(CRE20s试验法)233

六、半制品质量、落棉、断头率和速度常规检验234

(二)Y301、Y301A型条粗测长器238

(一)Y201、Y201A型棉卷均匀度试验机238

七、常用试验仪器主要技术特征238

(三)Y311型条粗条干均匀度试验机239

(四)Y321、Y331型纱线捻度试验机239

(五)Y351、YG086型缕纱测长机240

(六)Y371、YG025、YG025E型缕纱强力机240

(七)Y361、YG021型单纱强力仪242

(八)Y381型摇黑板机243

(九)Y802A型八篮恒温烘箱243

(十)YZ-1型纱线测湿仪和半制品测湿器243

(十一)Y391型纱线弹性仪244

(十四)转速表245

1.SZG-20型手持数字转速表245

1.普通天平(九级)245

2.新型快速天平245

(十三)天平245

(十二)YG171型毛羽仪245

2.HMZ-1、HMZ-2型定时测速表247

3.SZG-1型光电转速表247

4.ZHG型数字式转速表248

5.SSC-1型数字式闪光测速仪248

八、常用试验公式249

(一)常用计算公式249

1.缕纱重量、重量偏差、混纺纱混纺比249

2.回潮率和含水率249

5.不匀率250

3.单纱强度、断裂长度250

4.品质指标、缕纱强力250

6.捻系数251

8.落棉率、除杂效率252

9.断头率253

(二)常用经验公式253

1.棉纱线强力按回潮率修正公式253

2.粘胶纱线强力按回潮率修正公式254

3.棉和粘胶纱线强力按温度修正公式254

4.品质指标、支数修正公式255

5.缕纱强力、单纱强力换算公式256

6.棉纱强力计算公式256

(二)总体方差σ2的无偏估计258

1.步骤258

(一)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258

三、统计假设检验258

(三)σ的无偏估计258

第二节 常用数理统计258

(一)μ的无偏估计258

二、正态变量的平均数μ与标准差σ的估计258

(二)离散特征数258

(一)位置特征数258

一、随机变量的样本特征数258

2.方法263

4.其他263

1.两总体秩和检验法267

(二)非参数性假设检验——秩和检验267

2.多总体秩和检验法268

3.成对数据秩和检验法268

四、方差分析269

(一)单因子方差分析269

1.单因子方差分析计算表269

2.计算步骤269

(二)两因子方差分析271

1.两因子分析计算271

2.计算步骤273

五、回归分析274

(一)二元线性方程274

1.二元线性方程的计算274

2.相关系数与散点图277

3.单相关系数r的假设检验278

(二)多元线性方程278

1.多元线性方程的计算279

2.复相关系数及偏相关系数279

3.偏相关系数与复相关系数的统计假设检验280

(三)非线性方程280

1.直接化为直线型方程280

2.间接化为直线型方程281

3.代数多项式281

4.非线性方程图形参考281

六、正交试验设计281

1.正交表的表示法281

2.正交表的表头设计283

3.实例283

2.自用量303

1.入库量303

3.不合格品303

(一)产品总产量303

一、产品产量的计算及有关因素303

(二)单位产量303

1.理论产量303

2.计划产量303

3.实际产量303

附表1:正态分布上侧分位数,?(t)dt=a303

第十五章 生产核算303

附表9:正交试验设计表303

附表8:相关系数临界值表303

附表7:成对资料的秩和试验临界值表303

附表6:两总体秩和检验临界值表303

附表5:有对比方案的平均数比较试验临界系数ta表303

附表4:F检验临界值表303

附表3:X2检验临界值表303

附表2:t检验临界值表303

(三)生产效率307

(四)安装设备及设备利用率308

1.安装设备308

2.设备利用率308

(五)设备运转率308

(六)棉纺厂的生产能力309

(七)棉纺各机在制品储备量310

1.机上在制品储备量310

2.机下在制品储备量310

(九)棉纺万锭设备配备示例311

(八)容器数量计算及配备311

1.容器计算方法311

2.棉纺万锭配备主要容器数量311

二、棉纱折合单位产量计算317

(一)棉纱折合29tex(20英支)标准品单位产量的计算公式317

(二)棉纱单位产量的折合率计算公式317

1.特〔克斯〕制单位产量折合率(Y?)公式317

2.英制支数单位产量折合率(Ye)公式317

(三)细纱折合单位产量的各种影响系数318

(四)棉纱折合29tex(20英支)标准品单位产量折合率319

(五)“日本纤维技术资料”刊载折合20英支纱产量换算率322

(六)香港地区棉纺业各英支棉纱折合20英支标准品锭产量换算率323

2.单位净用棉量325

3.细纱止单位混用棉量及单位净用棉量325

(一)单位用棉量325

1.单位混用棉量325

三、原棉消耗定额计算325

4.成品止单位混用棉量及单位净用棉量326

5.分品种盘存半制品折合混棉量327

6.分品种盘存半制品摊算原棉量327

7.混棉量327

8.回花量327

9.再用棉量327

10.原棉标准量计算327

(二)制成率、落棉率、超欠杂率及盈亏率329

1.车间制成率329

2.落棉率329

3.超欠杂率及盈亏率330

四、棉纱线折合标准品用电量及折合系数332

(一)棉纱折合标准品生产用电量单耗计算332

(二)前后纺工序各品种用电折合系数332

(三)各类配棉产品回用的回花、再用棉内容及其单位净用棉量定额参考332

1.前纺及精梳工序用电折合系数333

2.细纱工序纯棉纱用电折合系数334

3.细纱工序化纤纱用电折合系数336

4.捻线工序用电折合系数338

5.并纱、线筒工序用电折合系数340

(一)棉纺企业折合标准品可比用工考核水平341

(二)加工部折合27.8tex(21英支)用工换算系数341

五、万锭用工水平341

(三)29tex(20英支)经纱纺部万锭用人数342

(四)27.8tex(21英支)加工部万锭用人数345

六、纺部主要器材分档消耗水平346

第十六章 空气调节和环境保护348

第一节 温湿度调节348

一、温湿度与棉纺生产关系348

(一)温湿度与回潮率关系348

(二)温湿度与纺纱工艺350

(三)温湿图和温湿度调节352

1.量调节354

2.质调节354

4.混合调节355

3.量调节与质调节比较355

二、空调设备管理358

(一)运行和维护358

(二)设备性能测试359

1.风量和风压359

2.吸棉真空度362

3.水量362

(一)布袋滤尘器367

2.滤布特性367

1.过滤原理367

一、滤尘设备的型式、性能和规格367

第二节 除尘技术367

3.上进风大布袋滤尘装置368

(二)A171型和A172型(配AU052)滤尘器368

1.过滤原理370

2.容尘量与阻力关系370

3.A171型与A172型滤尘器的主要规格371

4.滤尘器的设计参数372

(三)板式滤网373

(四)旋风除尘器373

1.旋风除尘原理373

2.CZT型旋风除尘器374

(五)静电除尘器374

1.预分离器375

(六)防煤灰纱过滤装置375

(七)回转式过滤装置375

2.纤维分离器376

3.回转式过滤器376

4.集尘器377

5.间歇吸装置378

二、除尘系统379

(一)清棉滤尘系统379

1.一级大布袋滤尘380

2.A171型滤尘器和大布袋组合380

滤尘380

3.A172型滤尘器和回转式过滤器组合滤尘380

5.其他型式381

4.预分离器和回转式过滤器组合滤尘381

(二)梳棉滤尘系统382

(三)精梳吸落棉系统382

(四)地排系统382

(五)除尘管道382

1.风量和风速的选择382

2.系统阻力的确定386

3.管道材质和吸斗387

三、清棉、梳棉除尘设备配置计算示例388

(一)清棉除尘389

1.开清棉机排列389

2.滤尘设备配置389

5.除尘系统390

3.阻力估算390

4.选择风机390

(二)梳棉除尘391

1.风量计算391

2.滤尘设备配置391

3.阻力估算392

4.选择风机393

5.除尘系统393

四、国外部分除尘系统简介393

(一)设备性能393

(二)除尘系统举例394

一、棉尘398

(一)棉尘性质398

第三节 环境保护398

(二)棉尘浓度标准和测试方法399

(三)降低棉尘方法400

二、噪声400

(一)噪声定义400

(二)噪声的危害401

1.影响听觉401

2.降低劳动效率401

(三)噪声标准402

1.国外噪声标准举例402

2.我国噪声标准402

(四)噪声测量403

(五)降低噪声方法404

1.积极治理405

2.消极防御406

第十七章 常用符号、计量单位换算及常用纺织纤维商品名称407

一、常用字母407

二、常用表量符号408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符号410

1.国际单位制的符号410

2.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的单位符号411

(六)重量单位及换算412

六、常用纺织化学纤维商品名称412

五、常用材料比重412

2.功率单位换算412

1.电磁量单位的换算412

(十)电磁量单位及功率单位的换算412

(九)速度单位换算412

(八)流量单位换算412

(七)单位体积的重量换算412

(二)力的单位换算412

(五)体积和容积(容量)单位及换算412

(四)面积和地积单位及换算412

(三)压力单位及换算412

2.常用线规号码与线径对照412

1.长度单位换算412

(一)长度单位及换算412

四、常用计量单位及换算关系412

3.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符号412

1987《棉纺手册 第2版 第3分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上海市棉纺织工业公司,《棉纺手册》编写组编 1987 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