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新理学研究》
作者 | 田文军著 编者 |
---|---|
出版 | 武汉:武汉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30 |
出版时间 | 199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4300374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2332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引言1
第一章 冯友兰的个性结构——新理学产生的主观机制1
正统的学人生活道路1
学贯中西的哲人素质5
“五四”时代的民族意识18
思想感情的绅权烙印28
漫长的清华教授生涯36
第二章 剧烈的中西文化冲突——新理学形成的时代场景41
中国向何处去——民族面临的历史抉择41
古今中西论争——文化建设的多种模式43
别共殊——文化哲学的时代主题52
第三章 贯通中西 融会新旧——新理学演生的历史行程60
比较中西文化——新理学的西学准备61
清理中国哲学传统——确立新理学思想的历史接合点78
从《新对话》到《新理学》——新理学的刍形和成形96
第四章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新理学的系统和结构100
“冲漠无朕 万象森然”——以理范畴为核心的共相说101
物与理101
真际与实际115
“无极而太极”——围绕气范畴展开的大化流行论126
气与道126
日新与循环137
“中国到自由之路”——文化类型转换说146
文化与文化类型147
文化类型与社会类型154
文化类型的转换158
觉解是人的本质165
“极高明而道中庸”——以心性范畴建构的人生境界论165
道德的普遍与特殊171
人生价值与人生境界177
第五章 “辨名析理”——新理学的思维方式184
新理学方法立论的双重根据184
(一)哲学与人生185
(二)方法与哲学190
新理学方法的二元结构200
(一)正的方法——逻辑分析200
感与思200
分析与总括204
形式底释义207
(二)负的方法——直觉体认212
“烘云托月”212
“于静默中立义竟”214
实用中的新理学方法217
(一)从命题推导哲学范畴218
(二)以逻辑证明共相先于殊相222
(三)在意念中泯灭物我界限225
新理学方法的思维特色228
(一)融会的致思趋向229
(二)理性主义的实质233
新理学方法的启示239
第六章 人间自有真情在——冯友兰对新理学的反省和认同244
“圣人复起 必从吾言”244
“不堪往事重回顾 四十年间作逆流”254
“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264
第七章 新理学评估概览271
第八章 冯友兰学行编年289
1990《冯友兰新理学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田文军著 1990 武汉:武汉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冯友兰选集
- 1994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 阐旧邦以辅新命——冯友兰文选
- 1994
-
- 解读冯友兰·学者研究卷
- 1998
-
- 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 51 开元盛世
- 1991年12月第1版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 冯友兰研究 第1辑 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选
- 1997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 冯友兰哲学思想研究
- 1999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冯友兰评传
- 1996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 冯友兰学术思想评传
- 1999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
- 解读冯友兰 学人纪念卷
- 1998 深圳:海天出版社
-
- 解读冯友兰 学者研究卷
- 1998 深圳:海天出版社
-
- 冯友兰学术精华录
- 1988 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
- 冯友兰学术文化随笔
- 1996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 冯友兰学记
- 1995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
- 1994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