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考试论》求取 ⇩

目录1

第一章 数学考试的历史与现状1

1·1 我国数学考试的历史发展1

一、古代的数学考试1

二、近现代的数学考试5

三、现行数学考试的改革9

1·2 国外数学考试的现状11

一、美国的数学考试11

二、英国的数学考试13

三、日本的数学考试16

四、前苏联的数学考试18

1·3 世界数学考试改革的趋势20

一、成绩考试向评价靠近20

二、兼顾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21

三、逐步实现考试的标准化21

四、大学招生入学考试成绩和平时学业成绩22

第二章 数学考试的测量特点、质量标准与功能23

2·1 数学水平的可测性23

一、中学数学教学目的剖析23

二、数学水平的可测性26

一、测量、教育测量与数学考试29

2·2 数学考试及其质量标准:效度与信度29

二、效度与信度31

2·3 数学考试的功能40

一、数学考试的教育功能41

二、数学考试的管理功能44

三、数学考试的预测功能45

3·1 数学试卷的编制47

一、明确考试意图47

第三章 数学试卷的编制、分数的使用与试卷评析47

二、制定考试计划48

三、编拟试题54

四、试卷的合成54

3·2 分数的使用54

一、分数的意义54

二、试卷的抽样、分数的整理、统计量与分布形态56

三、评分系统72

四、对分数作用的评价82

3·3 试卷评析86

一、非选择题分析87

二、选择题分析88

3·4 区分度与难度、信度的关系91

一、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91

二、区分度与信度的关系92

第四章 数学考试题型研究、试题编拟及试卷合成93

4·1 主观性试题93

一、数学题答案、解答过程与数学水平的差异94

二、语言表达能力与数学能力的关系95

三、主观题对学习态度与方式的影响95

四、评分误差问题96

五、试题的覆盖面与取样问题100

4·2 主观性试题编拟的基本准则101

一、编拟的基本准则101

二、违背科学性准则的原因评析及其纠正与防止104

4·3 试题编拟方法112

一、对现实原型的数学化112

二、逻辑加工114

4·4 主观性试题的客观化128

一、大题分解128

三、合理评分标准的制定129

二、解答过程与作答方式的限制129

4·5 主观性试题的改革130

一、构造反例的数学试题及其编拟132

二、结论未确定的数学试题134

三、开放型问题136

4·6 客观性试题139

一、客观性试题的产生139

二、客观性数学试题的主要形式139

4·7 填空题144

一、填空题命题准则144

二、填空题的编拟146

4·8 选择题150

一、题干的编写150

二、选项的编写152

4·9 选择题解法对选择题考试效度的影响161

一、特例法161

二、特例法作答选择题的机理分析163

4·10 猜测心理对选择题考试效度与信度的影响165

及其矫正165

一、猜答的产生及其对考试的影响165

二、猜答实测的统计结果166

三、应付猜答的对策169

一、客观性试题的利弊分析173

4·11 对客观性试题的评价173

二、选择题与填空题的比较分析180

4·12 试卷的合成181

一、题量(试卷长度)的确定182

二、主观题与客观题的比例182

三、选择题、填空题与解答题的题型选择183

四、试卷的难度分布183

五、难度的预估186

一、试题库及其作用187

六、试卷分数的分配187

4·13 试题库的建立187

二、试题库的建立与使用188

第五章 数学教育中的平时考试191

5·1 数学前提性考试191

一、准备考试192

二、超前考试193

5·2 数学形成性考试194

一、形成性考试试卷的编制195

二、形成性考试的实施197

5·3 数学总结性考试200

一、总结性考试试卷的编制201

二、总结性考试的实施204

5·4 有关平时考试的其它问题205

一、采取“口试”方法的问题205

二、如何评分的问题205

三、关于数学成绩评定206

6·1 中考与初中义务制数学教育207

一、中考的性质207

第六章 我国中考数学命题研究207

二、中考对初中义务制数学教育的影响与作用208

6·2 近几年中考数学命题的特点209

一、重达标、兼选拔,形成两种试卷模式209

二、依纲靠本,注重双基210

三、命题结构趋于稳定211

四、知识覆盖面增大212

五、试题具有“小”、“新”、“活”的特点213

六、传统试题命题有一定规律214

一、指导思想217

二、中考数学命题原则217

6·3 中考数学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217

第七章 我国数学高考研究220

7·1 数学高考的性质、命题意图及试卷结构220

一、我国数学高考的性质220

二、命题组的命题意图分析223

三、高考数学试卷的结构227

7·2 数学高考的标准化问题231

一、我国标准化考试的现状231

三、标准化考试的组织实施233

二、标准化考试的含义233

7·3 高中毕业会考以及会考后数学高考的展望236

一、高中毕业会考236

二、会考后高考考生的状况238

三、会考后数学高考要求的变化238

四、会考后数学高考的试卷结构240

第八章 数学竞赛的历史、教育价值及其命题241

8·1 数学竞赛的历史概况241

一、数学竞赛的首创及其在各国的普及241

二、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的兴起与壮大244

三、我国数学竞赛的概况246

8·2 数学竞赛的教育价值247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动机、意志和情感,促进智力发展248

二、数学拔尖人才的发现与培养251

三、改善了数学教育的社会环境252

8·3 数学竞赛的命题252

一、我国数学竞赛的目的与命题准则252

二、数学竞赛的命题254

第九章 数学考试的对策259

9·1 数学考试的心理对策259

一、数学考试与考生心理259

二、数学考试的心理指导策略262

一、指导考生有效备考265

9·2 数学考试的应考指导策略265

二、教给考生临考策略268

9·3 数学解题策略271

一、分类策略272

二、熟悉化策略275

三、退中求进策略277

四、变换求同策略279

五、多向思考策略281

六、中间桥梁策略282

主要参考文献287

1994《数学考试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贺贤孝,杨树林著 1994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