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学思想史》求取 ⇩

目录1

导言:中国诗学思想的逻辑发展1

一、小引1

二、文化思想与诗学思想2

上篇 情礼冲突(先秦——唐)3

先秦第一章 诗以言志3

一、题解3

二、通论:以用说《诗》与诗学之发生3

三、汉学与宋学6

四、情礼冲突与情理冲突8

三、从“诗言志”到“诗言道”9

五、诗骚之辨与唐宋之争11

四、从“断章取义”到“以意逆志”13

六、中唐与杜甫14

五、“比兴”观念的萌芽17

六、“天”:庄子的“潜诗学”22

七、骚人的创作自诉27

汉代第二章 主文谲谏29

一、题解29

二、通论:以“经”解《诗》与诗学之演进30

三、时世——情志——美刺35

四、“比兴”说40

五、《诗》“经”精神45

六、宗经辨骚(一)48

七、宗经辨赋51

魏晋南北朝第三章 缘情绮靡54

一、题解54

二、通论:庄老玄学的流行与诗学之突破55

三、生命悲感与感物兴情61

四、“缘情绮靡”说的提出与发展65

五、“兴”义的演化与缠夹69

六“神与物游”:创作构思论73

七、“穷情写物”:艺术传达论76

八、声律、对偶、用典80

九、古今之争与情礼冲突84

十、刘勰等人的调和折中89

十一、宗经辨骚(二)92

十二、从“清虚”到“清靡”95

隋唐第四章 复变之道100

一、题解100

二、通论:三教并行与诗学之分化101

三、“复”:政教意义的再强调106

1.“人文化成”与“六义比兴”107

2.宗经辨骚(三)110

3.“兴寄”与“风骨”115

4.乐府体貌,《诗》“经”精神118

四、“变”:诗美的新探讨122

1.“绮靡之功”与“文外之旨”123

2.“兴象”与“象外之象”125

3.“境”与“境生象外”128

4.“味”与“味外之旨”134

五、中唐诗学思想的异变139

1.从“尚情”到“尚意”139

2.杜甫的诗论及其诗作的示范意义142

3.“以文为诗”与韩愈的诗学思想146

4.“咏性不咏情”:白居易诗学思想的另一侧面149

下篇 情理冲突(宋——清)155

宋元第五章 技进于道155

一、题解155

二、通论:理学流行与诗学之转折157

三、江西诗学的准备期165

1.宋初非难“九僧”、“西昆”的角度165

2.“古淡”:宋代诗学基调的奠立168

3.崇陶尊杜:宋代诗学的两个支柱170

4.李杜优劣论175

四、江西诗学的流衍期178

1.苏轼:一个参照系统179

2.江西诗法的底蕴182

3.“活法”与“参悟”187

五、江西诗学的蜕变期192

1.江西诗学的自赎192

2.“工夫在诗外”:陆游、杨万里走出江西诗学的道路195

六、江西诗学的逆反期199

1.不绝如缕的非难者199

2.叶适与唐音的复倡203

3.严羽的意义208

七、江西诗学的余流期215

1.方回与江西诗学的余波215

2.元代诗学的宗唐趋向218

明代第六章 拟议变化223

一、题解223

二、通论:心学流行与诗学之深化225

三、一代诗学的逻辑起点232

1.从师古到盛唐高标的确立232

2.从以声论诗到“格调”说的奠定238

3.“拟议变化”说的初露端倪241

四、“拟议”下的“变化”243

1.“拟议变化”说的提出244

2.“筏喻”之争248

3.“四务”与“三会”250

4.“广其资”与“参其变”253

5.“悟”与“兴”255

6.“有物有则”与“无声无臭”260

五、“变化”而不离“拟议”263

1.穷态极变264

2.穷神知化266

3.“拟议变化”说的总结271

六、由“真性灵”求“真变态”274

1.异端思潮275

2.时与变279

3.“但抒性灵,不拘格套”281

4.趣284

七、“拟议变化”的新倾向287

1.“灵”与“厚”288

2.“兴”与“韵”291

清代第七章 祧唐祢宋297

一、题解297

二、通论:清代“实学”与古代诗学思想之终结299

三、“祢宋”诗学的滥觞312

1.对前代诗学思想的反拨312

2.主“变”:“祢宋”诗学的理论基础315

3.“万古之性情”320

4.理与识324

5.情意与比兴328

四、“神韵”与“格调”:康乾之际的“盛世雅音”334

1.“一代正宗”王士祯335

2.“神韵”说338

3.“格调”说343

4.“祢宋”诗学的发展347

五、潜移暗转:“性灵”与“肌理”350

1.从考据学说起351

2.“性灵”说352

3.“肌理”说359

六、今文经学的兴起与“祢宋”诗学的鼎盛365

1.今文经学与经世致用的诗学思想366

2.“祢宋”诗学的泛滥370

3.“宋诗派”的诗学思想375

4.刘熙载379

一、题解383

晚清第八章 接木移花383

二、通论:“西学东渐”与中国传统诗学之近代转化384

三、“更搜欧亚造新声”的“诗界革命”388

四、“诗界革命”与“祢宋”诗学的联系392

五、“同光体”的诗学思想395

六、早年鲁迅对“摩罗”诗魂的呼唤400

七、王国维的诗美学405

八、余论411

后记413

1996《中国诗学思想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萧华荣著 1996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