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新编》
作者 | 《社会学新编》编写组编写 编者 |
---|---|
出版 |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30 |
出版时间 | 198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1700451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062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绪论1
第一节 社会学研究的对象3
一 社会学兴起的缘由3
二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5
第二节 社会学的基本理论8
一 社会学理论的基本内容8
二 社会学同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12
第三节 学习社会学的意义16
一 社会学研究应确立的基本指导思想16
二 学习社会学的现实意义18
第一章 社会构成23
第一节 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23
一 自然环境23
二 社会人口25
三 社会文化26
第二节 社会的本质29
一 社会是人的相互作用的产物30
二 社会是社会关系的总和31
三 社会是以人为中心的实践活动史32
第三节 我国社会构成的特点34
一 地大物博,资源尚未充分开发34
二 人口众多,分布不尽合理均衡37
三 文化悠久,物质技术基础薄弱38
第二章 社会个体40
第一节 人的社会本质40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40
二 人是社会的产物,又是社会的创造者42
三 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统一的实体44
第二节 个体的社会化45
一 个体社会化的意义45
二 社会化的内容46
三 社会化的过程和途径50
四 社会化与个性57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个体间的人际关系58
一 个体人际关系的含义及其意义58
二 建立良好的个体的人际关系60
第三章 基本群体64
第一节 社会基本群体的基本内容64
一 基本群体的含义及其特征64
二 基本群体的分类66
第二节 家庭67
一 家庭的本质与演革68
二 家庭的结构69
三 家庭的功能77
第三节 其他群体79
一 邻里79
二 朋友群83
第四章 社会组织86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组织86
一 社会组织的含义与特征86
二 社会组织的要素和分类88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功能与管理95
一 社会组织的功能95
二 社会组织的管理97
第三节 我国社会组织的改革102
一 党政机构改革是我国社会组织改革的关键102
二 我国党政机构改革的任务和原则105
第五章 社区建设108
第一节 社区的构成和分类108
一 社区的基本含义108
二 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110
三 社区的分类113
第二节 社区的基本类型117
一 农村社区117
二 小城镇社区120
三 城市社区123
第三节 社区城市化127
一 城市化是社区发展的必然趋势127
二 几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化131
三 中国的城市化道路132
第六章 阶级阶层138
第一节 社会的阶级和阶层138
一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的基本理论138
二 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142
第二节 社会流动的类型和趋势150
一 社会流动及其类型150
二 社会流动的趋势152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阶层分析154
一 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与阶层154
二 对我国社会阶层几个问题的研究156
第七章 社会制度159
第一节 社会制度的含义和分类159
一 社会制度的概念与层次结构159
二 社会制度的特征161
三 社会制度的分类164
第二节 社会制度的构成和功能167
一 社会制度的构成167
二 社会制度的功能170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和体制改革176
一 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特征176
二 社会主义社会的体制及其改革178
第八章 社会问题182
第一节 社会问题与社会学182
一 社会问题的含义182
二 社会学研究社会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184
第二节 社会问题的特点和分类185
一 社会问题的特点185
二 社会问题的类型190
第三节 我国当前的主要社会问题和对策193
一 我国社会问题的性质193
二 处理社会问题的基本原则196
三 对我国当前社会问题的研讨199
第九章 社会管理208
第一节 社会管理的实质和体制208
一 社会管理的实质208
二 社会管理的体制212
第二节 社会管理的机制214
一 社会预测215
二 社会决策216
三 社会计划218
四 社会政策220
五 社会控制222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管理224
一 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本质特点224
二 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227
三 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自我完善228
第十章 社会变迁233
第一节 社会变迁的成因和形式233
一 社会变迁的含义233
二 社会变迁的原因和形式234
三 社会变迁与现代生活方式241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变迁245
一 科学技术发展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245
二 当代社会变迁的特点和趋势247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有计划变迁250
一 社会主义社会有计划变迁的理论依据与我国的现实状况及其对策250
二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目标255
第十一章 调查研究(上)260
第一节 社会调查研究的意义和特点260
一 调查研究的意义260
二 调查研究的特点263
第二节 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论和思想原则264
一 调查研究的方法论264
二 调查研究的思想原则266
第三节 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268
一 选题268
二 假设270
三 调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271
四 调查报告的撰写274
第十二章 调查研究(下)278
第一节 社会调查方法的分类278
一 社会调查方法的含义278
二 社会调查方法的分类279
第二节 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281
一 抽样调查281
二 问卷调查286
三 访问法287
四 追踪调查法289
五 调查表的制作291
第三节 调查资料的分析294
一 社会事物与现象的量化294
二 定量定性分析295
三 相关性分析297
四 计算机在资料分析中的应用298
第十三章 社会学的发展306
第一节 西方社会学发展简析306
一 初创时期的社会学306
二 形成时期的社会学311
三 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社会学320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简介322
一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创立和发展322
二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苏联的发展过程326
三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328
1988《社会学新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社会学新编》编写组编写 1988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编辑社会学
- 1993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 科学社会主义新编
- 1991
-
- 社会学概论新编
- 1987
-
- 新明社会学
- 1974.10 恒星社厚生閣
-
- 新编社会心理学概论
- 1998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
- 新编社会主义价格学
- 1989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 社会科学文献检索新编
- 1991 长春:长春出版社
-
- 社会心理学新编
- 1987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 社会主义财政学 新编
- 1988 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 社会主义市场学新编
- 1997 沈阳:白山出版社
-
- 新编社会主义市场学
- 1996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欧美现代社会学说新编
- 1992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 新编社会学辞典
- 1998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
- 新编科学社会主义
- 1988 南京市:南京大学出版社
-
-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新编
- 1987 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