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论》
作者 | 范泉撰 编者 |
---|---|
出版 | 永祥印书馆 |
参考页数 | 192 |
出版时间 | 194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9890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关于创作二三事1
一 艺术·创作1
二 狭义的创作观3
三 短篇小说四雏型6
四 从小说的涵义研究9
五 哈米尔顿的主张13
六 几点解说16
七 长篇·中篇·短篇19
八 作家和创作方法23
第二章作为创作家的几个条件27
一 创作家和模仿家27
二 心的纯雅性29
三 强烈的幻觉32
四 生活实践·生活反映35
五 斯蒂芬孙的「感化」38
六 从隐士到斗士41
七 「一个伟大的观察家」44
八 思想,人格和人生观47
九 自我表现的力量49
第三章题材的发掘和把握53
一 「文学后面的冲动」53
二 创作的三个阶段55
三 打倒差不多主义57
四 关于小说「华威先生」59
五 布拉克武德的灵感说62
六 从梦境和谈话里获得题材65
七 「八百壮士」和「未死的兵」67
八 杂谈观察70
九 由作家自己主演小说72
十 作品的创造和伪造74
第四章小说的各种结构形式77
一 小说的几个组成部分77
二 有力的悬疑79
三 一个例证:奇谈81
四 「过程」的中心发展84
五 另外三个原则88
六 转向高潮点90
七 结构的性质和目的93
八 单一斗争和错综局面96
九 排列的方法101
十 倒序法·混合法104
第五章主角·视点·情景创造109
一 主角的选择和创造109
二 视点问题111
三 「我」114
四 客观的和主观的117
五 莫伯桑和威廉士的意见121
六 变更小说的视点124
七 背景的创造127
八 动作描写132
第六章人物的描写136
一 创造并表现人物136
二 「水浒」和「子夜」的写作准备138
三 方法论141
四 姓氏·服饰·历史144
五 心理分析和心理叙述148
六 自我表现的方法151
七 简约化,调匀化和统一化152
八 选取普遍的人物156
九 描写人物的范围157
十 情绪和性质的表现162
十一 从事件和对话看人物164
一 对话和会话167
第七章对话,情绪及其他167
二 关于独白168
三 第一个要素:自然172
四 「活的语言」174
五 可信和有味177
六 小说的情绪179
七 悲剧情绪的内容182
八 笑的心理学183
九 地方色彩和空气小说186
十 伟大作品的产生189
1949《创作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范泉撰 1949 永祥印书馆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文学创作论
- 1987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
- 创作评论集
- 1974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创作个性论
- 1997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 散文创作论
- 1989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 李准创作论
- 1987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 巴金创作论
- 1983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新诗创作论
- 1990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 潜创作论
- 1988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
- 丁玲创作论
- 1994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 创作讨论
- 1925 商务印书馆
-
- 魏巍创作论
- 1985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表演创作论
- 1999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 夏衍论创作
- 1982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 创作实践与创作理论
- 1987 北京:红旗出版社
-
- 创作与评论
- 1984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