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概论》求取 ⇩

第一章知识产权法概述1

一、什么是知识产权?1

二、知识产权的范围6

1.客体范围6

2.权利范围9

3.法律范围11

三、知识产权的外在法律特征12

1.权利客体的“公开性”是知识产权的最重要的法律特征12

2.保护标准的“国际性”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特征13

3.知识产权权利的法定“时间性”是此种权利区别于一般“物权”的重要法律特征15

4.确定的有限“地域性”是传统知识产权的重要的外在法律特征16

5.权利的“排他性”是知识产权领域独有的法律特征17

四、知识产权的意义与影响19

五、知识产权法发展史简介20

六、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史简介23

第二章专利法28

一、基本概念:专利及有关术语28

(一)专利的基本概念与特征28

1.专利的定义28

2.专利权的概念和特征29

3.专利与其他智力成果的区别30

(二)专利法32

1.专利法的概念与特征32

2.专利法的渊源33

3.专利法的作用35

二、专利与专利法的产生与发展37

(一)资本主义国家专利法的产生与发展37

(二)中国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39

三、专利保护的主体41

(一)非职务发明人或设计人41

1.非职务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概念41

2.共同发明人或设计人42

3.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权利继受人43

4.非职务发明的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权人43

(二)职务发明人或设计人44

1.职务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概念44

2.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权人46

3.职务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权利47

(三)外国人49

1.凡在中国有经常居所或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都可以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专利49

2.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专利的,依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办理49

(四)最先申请人50

1.先发明原则51

2.先申清原则51

四、专利权保护的客体53

(一)发明53

1.发明的概念53

2.发明应具备的条件53

3.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保护的三种对象54

(二)实用新型55

1.实用新型的概念与特征55

2.我国专利法规定不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的范围56

(三)外观设计57

1.外观设计的概念57

2.外观设计申请专利必须具备的条件57

(四)专利权不予保护的客体58

1.科学发现58

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59

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59

4.动物和植物品种59

5.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60

五、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条件60

(一)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条件61

1.新颖性61

2.创造性64

3.实用性66

(二)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条件67

1.外观设计必须具备新颖性67

2.外观设计新颖性的标准68

六、专利申请的提出与确立69

(一)专利申请前的准备工作69

1.要熟知有关的法律法规69

2.做好申请专利评估工作69

(二)专利申请的原则70

1.书面原则70

2.申请单一性原则71

3.先申请原则72

4.优先权原则73

(三)专利申请的文件74

1.请求书75

2.说明书75

3.权利要求书76

4.摘要76

(四)专利申请的提出、补正、修改、分案和撤回77

1.专利申请的提出与受理77

2.专利申请的补正80

3.专利申请的修改81

4.专利申请的分案82

5.专利申请的撤回84

七、专利申请的审查与授权程序85

(一)专利申请审批制度85

1.形式审查制度85

2.实质审查制度86

3.延迟审查制度86

4.异议制度87

(二)专利申请的审查88

1.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88

2.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专利的审查91

(三)专利申请的复审92

(四)专利权的授予93

八、专利权人的权利与义务94

(一)专利权人的权利94

1.实施其专利的权利95

2.转让与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的权利96

3.使用专利标记的权利97

4.在专利文件上写明自己是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权利97

5.对侵权人提起诉讼的权利97

6.放弃专利的权利98

(二)专利权人的义务98

1.缴纳年费98

2.实施取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99

3.按计划推广应用专利技术的义务99

4.对职务发明人或设计者给予奖励的义务99

(三)对专利权人权利的限制100

1.非为生产经营目的的利用100

2.专利权用尽以后的使用或销售101

3.先用权的利用101

4.第三人善意的使用或者销售102

5.外国运输工具运行中的使用102

(四)专利权的期限与终止102

1.专利权的期限102

2.专利权的终止103

九、专利权的利用103

(一)专利权的转让103

1.专利权转让的概念103

2.专利权转让的原则105

3.我国专利法对转让专利权的要求105

(二)强制许可106

1.不实施的强制许可107

2.从属专利的强制许可108

3.按计划授权实施108

4.专利的征用109

十、专利侵权与救济110

(一)专利权的保护范围110

1.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110

2.对于不同类型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110

3.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111

(二)侵犯专利权的行为112

1.必须有侵害行为112

2.侵权行为必须是违法的113

3.侵权人主观上要有过错113

4.侵害行为与专利权人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114

(三)专利侵权的行政救济114

1.行政处理机关及其管辖115

2.行政救济手段115

(四)专利侵权的司法救济116

1.司法救济机关与管辖116

2.司法救济手段117

十一、专利许可证贸易121

(一)专利许可证贸易的概念和种类121

1.专利许可证贸易的概念121

2.专利许可证的种类122

3.专有技术123

(二)专利许可证合同的主要内容124

1.序言124

2.许可证的内容124

3.使用费或叫价款124

4.技术资料的交付125

5.技术改进的归属条款126

6.保密条款126

7.违约条款126

8.不可抗力条款126

9.争议的解决条款127

10.其他条款127

(三)专利许可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128

1.许可方的义务128

2.被许可方的义务128

十二、专利代理129

(一)专利代理的概念、特征和作用129

1.专利代理的概念与特征129

2.专利代理的作用130

(二)专利代理机构和专利代理人131

1.专利代理机构131

2.专利代理人133

(三)专利代理的任务134

1.提供专利事务方面的咨询134

2.代写专利申请文件,办理专利申请,请求实质审查或者请求复审135

3.代当事人提出请求撤销已授予的专利权135

4.办理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让与许可的有关业务135

5.接受聘请,担任专利顾问136

6.办理其他有关事务136

第三章商标法137

一、商标的基本概念137

(一)商标的概念与特征137

1.商标的概念137

2.商标的基本特征138

3.商标与其他相邻标记的联系与区别139

(二)商标法的概念及原则140

1.商标法的概念140

2.商标法的基本原则141

(三)商标及商标法的产生与发展142

1.我国商标及商标法的产生与发展142

2.外国商标及商标法的产生与发展144

二、商标的基本构成要求145

(一)商标必须具备法定构成要素146

(二)商标必须具备显著特征147

(三)商标不得与他人注册商标相混同148

(四)商标不得使用禁用标志149

三、商标的分类及其作用150

(一)商标的分类150

1.根据商标的构成分类,可分为“文字商标”、“图形商标”、“记号商标”和“组合商标”150

2.根据商标的用途分类,主要分为营业商标、商品商标和等级商标151

3.根据商标使用者分类,主要分为“制造商标”、“销售商标”和“集体商标”152

4.特殊性质的商标152

(二)商标的作用153

1.商标是区别商品不同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标记153

2.商标是区别不同生产者产品质量的标记,有利于促进工商企业提高商品质量153

3.有利于消费者选购商品153

4.有利于国家监督商品生产的质量,稳定经济秩序,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154

5.有利于商品的外销,开拓国际市场154

四、世界上几种不同的商标保护制度155

(一)在国际上存在四种商标保护制度155

1.靠使用获得商标专有权的制度155

2.不注册使用与注册使用并行,两种途径均可获得专有权的制度156

3.不注册使用与注册使用并行,但只有注册才能获得专有权的制度156

4.注册后才允许使用的制度157

(二)国际公约要求保护的其他标记157

1.服务商标157

2.证明商标157

3.商号158

4.产地标记159

5.其他标记159

五、商标权160

(一)商标权的概念与特征160

1.商标权的概念160

2.商标权的法律特征160

(二)商标权的主体和客体161

1.商标权的主体161

2.商标权的客体162

(三)商标注册人的权利163

1.使用权163

2.禁止权163

3.转让权163

4.许可使用权164

(四)商标权的丧失164

1.自动申请撤销164

2.违法撤销164

3.过期注销165

4.无人继承165

5.争议裁决撤销165

6.国际注册期满或在原属国失效165

六、商标权的取得166

(一)国际上商标权取得的方式166

1.原始取得166

2.继受取得,又称为传来取得168

(二)我国商标权取得的原则168

1.商标注册的概念168

2.我国商标注册的原则有自愿注册与强制注册相结合的原则168

3.申请使用在先原则170

4.一件商标一件申请原则170

(三)商标注册的申请程序171

1.商标注册的申请方法171

2.核转制度171

3.审查制度172

4.公告制度173

5.评审制度173

七、商标权的行使173

(一)自己行使商标权174

1.商标首先是满足自己使用174

2.及时续展、延长商标权的使用期限175

3.商标能弥补和延长专利权的保护期176

(二)商标权的转让177

1.商标权转让的概念177

2.商标权转让的形式177

3.商标权转让合同178

4.商标权转让的程序179

5.商标权转让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79

(三)商标权的使用许可180

1.商标权使用许可的概念180

2.商标权使用许可的形式181

3.商标权使用许可合同182

八、商标的管理183

(一)商标使用的管理183

1.商标管理机关及其职能183

2.对使用注册商标的管理183

3.对应该注册而不注册商标的管理184

4.对使用未注册商标的管理185

5.对印刷商标的管理186

6.对使用商标的商品进行质量监督186

(二)涉外商标的管理187

1.外国人在中国申请注册商标的规定187

2我国出口商品的商标注册与使用188

3.外来商标的使用管理190

九、假冒商品与商标权190

(一)保护商标权的现实意义190

1.目前商标侵权的形势与特征190

2.打击假冒商品、进行商标侵权违法活动的重点192

(二)保护商标专用权的范围193

(三)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194

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194

2.伪造、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195

3.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195

十、商标侵权与救济196

(一)商标侵权的构成要件196

1.必须具有侵害商标权的客观事实196

2.必须具有违反商标管理法规的行为196

3.商标侵权的违法行为与造成损害事实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197

4.违反商标法行为人的主观必须有过错197

(二)商标侵权行为的救济198

1.行政救济198

2.司法救济199

(三)假冒商标罪200

1.假冒商标罪的概念200

2.假冒商标罪的构成条件201

3.对假冒商标罪的处罚202

第四章著作权法204

一、著作权法概念及其立法概况204

(一)著作权的概念及其特征204

1.著作权的概念204

2.著作权的法律特征205

(二)著作权法的概念及其调整的法律关系206

1.著作权法的概念206

2.著作权法调整的法律关系207

(三)我国著作权立法的概况207

1.解放前著作权立法简况207

2.新中国成立后,著作权立法基本形成体系208

(四)我国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209

1.保护作者正当权益原则209

2.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结合原则209

3.作品自动产生著作权原则209

4.国籍、地域、互惠原则210

(五)我国著作权法颁布的意义210

1.有利于调动广大作者的积极性,繁荣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210

2.有利于协调作者、传播者和公众的关系,鼓励优秀作品的广泛传播211

3.有利于对外科技文化交流,促进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211

4.有利于我国著作权工作的健康发展,开创著作权工作的新局面211

二、著作权的主体212

(一)著作权主体的概念212

(二)完整著作权主体212

1.因创作作品而产生的著作权主体213

2.因职务或委托关系而产生的著作权主体214

(三)非完整著作权主体216

1.因继承而产生的著作权主体216

2.因转让、许可而产生的著作权主体216

三、著作权的客体217

(一)著作权客体的概念及构成要件217

1.著作权客体的概念217

2.著作权客体的构成条件218

(二)著作权客体的种类220

1.不同法系的国家,对著作权客体种类有不同的分类方法220

2.同一国家因分类的角度不同,著作权客体有不同的分类法221

3.时间不同,著作权客体的种类也不同221

(三)我国著作权法关于客体的规定222

1.文学作品222

2.口述作品222

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223

4.美术、摄影作品223

5.电影、电视、录像作品224

6.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224

7.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224

8.计算机软件225

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225

10.民间文学艺术作品225

四、著作权的内容226

(一)人身权利226

1.人身权利的概念226

2.人身权利的特征227

3.人身权利的内容227

(1)发表权228

(2)署名权229

(3)修改作品权229

(4)保护作品完整权231

(二)财产权利232

1.财产权利的概念与特征232

2.财产权利的内容233

(1)复制作品的权利233

(2)表演作品的权利233

(3)播放作品的权利234

(4)展览作品的权利235

(5)发行作品的权利235

(6)摄制电影、电视和录像的权利236

(7)改编作品的权利236

(8)翻译作品的权利237

(9)注释作品的权利237

(10)编辑作品的权利238

(11)获得报酬的权利238

五、著作权的归属与行使239

(一)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239

(二)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与行使241

1.合作作品的概念241

2.合作作品著作权归合作作者共同享有242

(三)编辑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与行使243

(四)演绎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与行使245

(五)电影、电视、录像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与行使246

(六)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与行使248

(七)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与行使250

六、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252

(一)与著作权有关权益的概念及其保护的意义252

1.与著作权有关权益的概念252

2.保护与著作权有关权益的意义253

(二)与著作权有关权利的内容254

1.书报刊出版者的权利254

(1)书报刊出版者有对作品进行修改的权利254

(2)图书出版者享有一定期限的专有出版权255

(3)报社、期刊(杂志)社享有登载、转载、摘编他人作品的权利255

(4)图书、报纸、期刊出版者有因他人使用其作品而获得报酬的权利256

2.表演者的权利256

(1)表明表演者身份权256

(2)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权256

(3)许可他人现场直播权257

(4)许可他人为营利目的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权257

3.音像制作者的权利258

(1)许可他人复制发行权258

(2)获得报酬权258

4.广播电视组织的权利259

(1)播放权259

(2)许可他人播放并获得报酬权259

(3)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并获得报酬权259

七、著作权的保护期260

(一)著作权保护期概述260

(二)人身权利的保护期262

1.大陆法系国家的规定262

2.英美法系国家的规定262

3.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263

(三)财产权利的保护期264

1.一般保护期264

2.特殊保护期265

八、著作权的保护267

(一)著作权的侵权267

1.著作权侵权的概念267

2.认定著作权侵权的标准268

3.侵犯著作权的行为269

(二)侵权责任271

1.停止侵害271

2.消除影响271

3.公开赔礼道歉271

4.赔偿损失271

(三)责任限制272

1.责任限制的概念272

2.作品的合理使用272

九、著作权的管理274

(一)著作权管理概述274

(二)著作权的管理机构及其职权274

1.国家版权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沿革274

2.国家版权局的职权275

3.地方版权管理机构设置及职权275

(三)著作权的集体管理276

第五章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278

一、计算机与软件产业发展概况278

(一)计算“机”发展简史278

(二)软件的发展及其带来的法律问题280

二、计算机软件的开发283

(一)有关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概念283

1.代码284

2.指令285

3.语句285

(二)软件开发的基本步骤与过程285

(三)计算机软件的分类287

1.从软件的外在形式上看,可将软件分为源码、目标码和信号化软件三种287

2.以软件的内在功能为标准,可将软件分为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两大类289

三、计算机软件中应予保护的因素291

(一)现行立法规定简介291

(二)产业界的要求与司法实践292

1.程序的源码与目标码294

2.系统程序296

3.微程序297

4.固化程序299

5.程序的结构、顺序与组织300

6.程序的外观与感受302

7.接口305

四、当前可利用的软件保护途径与手段306

(一)软件保护的立法途径306

1.用专利法保护计算机软件的可能性307

2.商标法在软件保护中的作用309

3.用版权法保护计算机软件的历史必然性311

4.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为软件保护之辅助手段312

5.行业秘密法(或称未公开信息法)的特殊意义313

(二)计算机软件保护的司法途径314

(三)保护计算机软件的合同手段315

五、软件权利人的权利317

(一)软件权利人享有哪些权利?317

(二)软件权利的效力323

(三)软件权利的取得326

(四)软件权利的行使328

(五)软件侵权与法律救济333

第六章集成电路的法律保护338

一、集成电路法概述338

(一)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与特征338

1.集成电路的概念338

2.集成电路的特征340

(二)保护集成电路的法律手段341

1.专利法342

2.商标法342

3.版权法342

4.秘密信息保护法343

(三)集成电路法的产生及发展344

二、集成电路法的保护对象352

(一)布图设计的概念352

(二)布图设计的特点355

1.布图设计同发明和作品一样,都是人的智力活动的结果355

2.布图设计是一种无形的存在355

3.布图设计是客观存在的356

4.布图设计具有一定的功能356

(三)布图设计受保护的条件357

(四)布图设计受保护的范围358

三、布图设计权363

(一)布图设计权的概念363

(二)布图设计权的取得及归属364

1.布图设计权的取得364

2.布图设计权的归属366

(三)布图设计权的内容及行使369

1.布图设计权的内容369

2.布图设计权的转让与许可371

(四)布图设计权的保护373

1.布图设计权的保护期限373

2.布图设计侵权374

(五)布图设计权的限制381

1.合理使用或利用382

2.反向工程384

3.权利穷竭385

4.善意买主387

5.强制许可389

五、我国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法律保护390

(一)我国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的现状390

(二)建立我国集成电路法律体系391

1.建立我国集成电路法律体系的现实意义391

2.制定我国集成电路法时应当坚持的原则393

3.制定我国集成电路法应当包括的内容394

4.制定我国集成电路法应当注意的问题398

第七章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400

一、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400

(一)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的产生400

(二)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建立402

(三)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发展变化404

1.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日趋合理404

2.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405

3.更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了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406

4.区域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出现407

二、主要国际公约介绍407

(一)《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408

1.国民待遇409

2.优先权410

3.共同规则410

(二)《专利合作公约》414

1.提出国际申请415

2.国际检索415

3.国际公布415

4.国际初步审查416

(三)《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417

1.申请注册417

2.国际注册418

3.各国注册当局的批驳418

(四)《商标注册条约》419

1.提出申请419

2.国际注册419

3.国家批驳420

(五)《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420

1.基本原则421

2.受保护的作品424

3.最低限度保护的规定425

4.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规定427

(六)《世界版权公约》428

1.国民待遇429

2.版权标记非自动保护429

3.版权独立430

4.受保护的作品430

5.经济权利431

6.保护的期限431

7.公约的追溯力432

8.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规定432

(七)《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录制者与广播组织公约》433

1.国民待遇433

2.非自动保护433

3.版权邻接权的内容434

4.保护期限434

5.版权保护条款435

(八)《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435

1.知识产权的范围435

2.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宗旨436

3.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职责436

4.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机构437

5.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法律地位437

1994《知识产权法概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丁乐超等著 1994 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知识产权法新论(1994 PDF版)
知识产权法新论
1994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法官论知识产权(1999年01月第1版 PDF版)
法官论知识产权
1999年01月第1版 法律出版社
知识产权法( PDF版)
知识产权法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知识产权法(1998 PDF版)
知识产权法
1998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知识产权法(1998 PDF版)
知识产权法
1998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知识产权法律知识(1986 PDF版)
知识产权法律知识
1986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知识产权法概论(1987 PDF版)
知识产权法概论
1987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知识产权法详论(1994 PDF版)
知识产权法详论
1994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知识产权法概要(1998 PDF版)
知识产权法概要
199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知识产权法(1998 PDF版)
知识产权法
1998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知识产权论(1998 PDF版)
知识产权论
1998 北京:法律出版社
知识产权法(1997 PDF版)
知识产权法
1997 北京:法律出版社
知识产权法(1986 PDF版)
知识产权法
1986 北京:法律出版社
知识产权法(1993 PDF版)
知识产权法
1993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知识产权法论(1992 PDF版)
知识产权法论
1992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